见过许多遭遇了家暴的女性发帖求助,下面总是有劝她们离婚的,而她们不离,理由是她们有了孩子,为了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所以不可以离婚。
虽然事实的情况她们的孩子非但没有享受到完整家庭的快乐,还得到了来自父亲的家庭暴力和母亲的软弱妥协。之后再去看,那些遭受了家暴的女性,她们那个“给孩子完整家庭”的目的达到了吗?显然没有,她们的孩子依然是残缺的,甚至对比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或许还有过。
一切没有如预料的那般往好的方向发展,又是谁的错呢?
其实是母亲的错,是那位遭受了家暴还不断隐忍,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女性的错,她是受害者,但她也是做出了选择的人,这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对现状没有作为,所以一切都按照惯性继续发展下去,可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一切的一环,默默的参与进了这一切的发展。
孩子其实是无辜的,不能要求孩子刚生下来就像小马驹一样,刚生下来就拥有奔跑能力,所以负责决定孩子人生的父母有脱离不开的干系。
可是母亲却面对问题的时候选择了不作为,还认为自己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可是“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的是让错误继续发展。《爱情公寓》里面软弱的曾小贤面对感情的选择时次次都放弃选择开始逃避,可是“放弃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逃避”问题本身也是面对问题的一种方式,只是跳脱出了“是”和“否”的题目,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第三个选择。道家讲“无为”,无为也是一种行为,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已经把什么都做了。
并不是只有施暴者才是错的,默默忍受(非遭受)暴力的人,围观暴力的人,看似后两者什么都没做,其实ta们已经把什么都做了:ta们放弃了选择,对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
所以ta们一点也不无辜,ta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施暴者的帮凶,帮助施暴者提供了一个无人制止的施暴环境,除了那些站起来勇敢对抗的人,没有人是无辜的。
不止是家庭暴力,道理的优势在于普适万物。
许多人都会抱怨自己过的不好,可是同样的,ta们自己过的不好的时候没有去改变哪怕一件事,而是不做选择任其发展,“不做选择”这也是选择,选择让自己继续按照之前的轨迹一点一点变得更糟。
也许这并不是ta们过的不好的主要原因,但ta们一定是让自己变得更差的帮凶,帮助别人来“杀死”自己的帮凶。
道理的优势在于普适万物,我也在万物之内,所以我也是“杀死”自己的帮凶。
我面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时候胆小懦弱,对每一个糟糕的事情唯唯诺诺,结果我不但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还打了个团灭。
我明白的晚吗?其实也不晚,总比明天才明白要好。所以我不愿意再做“杀死”自己的帮凶,所以后来面对家庭内部的种种错误和不公也是毫不留情, 每天都把自己逼近承受能力的上限,以求一切不能比昨天更差, ……这也应该是我要贯彻一生的事情,如果团灭的我还有未来的话。
其实相当一部分遭遇了家暴的女性,她们就算知道不离婚没好处也不会离婚,因为她们害怕的不是来自家庭的暴力,而是害怕反抗失败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暴力,同时也有对跳出舒适区后,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因为没有勇气反抗,不敢一个人生活,所以宁愿继续忍受暴力,成为“杀死”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帮凶,也不会选择勇敢的站起来对抗暴力。
她们发帖的目的不在于站起来寻求改变,而在于倾诉和等待别人拯救……
人说扶贫先扶志,她们自己选择软弱,别人又怎么去替她们坚强呢?
每次见到这类帖子,我已经不会劝告她们了,我不但不会劝告,还要骂,骂她们不但没保护好自己,还要毁掉自己的后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虽然事实的情况她们的孩子非但没有享受到完整家庭的快乐,还得到了来自父亲的家庭暴力和母亲的软弱妥协。之后再去看,那些遭受了家暴的女性,她们那个“给孩子完整家庭”的目的达到了吗?显然没有,她们的孩子依然是残缺的,甚至对比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或许还有过。
一切没有如预料的那般往好的方向发展,又是谁的错呢?
其实是母亲的错,是那位遭受了家暴还不断隐忍,对未来抱有不切实际幻想的女性的错,她是受害者,但她也是做出了选择的人,这个选择就是“什么都不做”。因为对现状没有作为,所以一切都按照惯性继续发展下去,可是她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是这一切的一环,默默的参与进了这一切的发展。
孩子其实是无辜的,不能要求孩子刚生下来就像小马驹一样,刚生下来就拥有奔跑能力,所以负责决定孩子人生的父母有脱离不开的干系。
可是母亲却面对问题的时候选择了不作为,还认为自己才是最终的受害者。可是“不作为”也是一种作为,“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的是让错误继续发展。《爱情公寓》里面软弱的曾小贤面对感情的选择时次次都放弃选择开始逃避,可是“放弃选择”本身就是一种选择,“逃避”问题本身也是面对问题的一种方式,只是跳脱出了“是”和“否”的题目,自己所创造出来的第三个选择。道家讲“无为”,无为也是一种行为,看似什么都没做,其实已经把什么都做了。
并不是只有施暴者才是错的,默默忍受(非遭受)暴力的人,围观暴力的人,看似后两者什么都没做,其实ta们已经把什么都做了:ta们放弃了选择,对正在发生的事视而不见。
所以ta们一点也不无辜,ta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施暴者的帮凶,帮助施暴者提供了一个无人制止的施暴环境,除了那些站起来勇敢对抗的人,没有人是无辜的。
不止是家庭暴力,道理的优势在于普适万物。
许多人都会抱怨自己过的不好,可是同样的,ta们自己过的不好的时候没有去改变哪怕一件事,而是不做选择任其发展,“不做选择”这也是选择,选择让自己继续按照之前的轨迹一点一点变得更糟。
也许这并不是ta们过的不好的主要原因,但ta们一定是让自己变得更差的帮凶,帮助别人来“杀死”自己的帮凶。
道理的优势在于普适万物,我也在万物之内,所以我也是“杀死”自己的帮凶。
我面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时候胆小懦弱,对每一个糟糕的事情唯唯诺诺,结果我不但活成了自己厌恶的样子,还打了个团灭。
我明白的晚吗?其实也不晚,总比明天才明白要好。所以我不愿意再做“杀死”自己的帮凶,所以后来面对家庭内部的种种错误和不公也是毫不留情, 每天都把自己逼近承受能力的上限,以求一切不能比昨天更差, ……这也应该是我要贯彻一生的事情,如果团灭的我还有未来的话。
其实相当一部分遭遇了家暴的女性,她们就算知道不离婚没好处也不会离婚,因为她们害怕的不是来自家庭的暴力,而是害怕反抗失败会带来更加严重的暴力,同时也有对跳出舒适区后,不确定的未来的恐惧。因为没有勇气反抗,不敢一个人生活,所以宁愿继续忍受暴力,成为“杀死”自己和自己孩子的帮凶,也不会选择勇敢的站起来对抗暴力。
她们发帖的目的不在于站起来寻求改变,而在于倾诉和等待别人拯救……
人说扶贫先扶志,她们自己选择软弱,别人又怎么去替她们坚强呢?
每次见到这类帖子,我已经不会劝告她们了,我不但不会劝告,还要骂,骂她们不但没保护好自己,还要毁掉自己的后代。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