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金矿吧 关注:69贴子:107
  • 1回复贴,共1

津巴布韦比亚匹 (Bunyip)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摘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津巴布韦比亚匹 (Bunyip) 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摘要:比亚匹金矿围岩为太古界绿岩带下部的绿泥片岩和上部的角闪斜长片岩, 矿 (化) 体受一系列北东向及东部近东西向剪切带控制, 主要圈定11条金矿体, 其中AuⅠ和AuⅦ为主矿体, “隐伏”金矿体发育, 矿体呈脉状或透镜状产出, 矿石自然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 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硅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褐铁矿化。
关键词:比亚匹金矿克拉通绿岩带
比亚匹金矿位于津巴布韦南部的南马塔贝莱兰省北东。在殖民地时期, 该金矿曾进行过金矿开采, 资源前景很好。加强该金矿地质及矿石特征等研究工作, 对该区的金矿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1 区域地质矿产概况
区域上位于津巴布韦克拉通绿岩带, 自下而上划分三个岩群。塞巴奎群 (29~35亿年) 岩性由科马提岩、拉斑玄武质火山岩夹碎屑和条带状含铁建造, 为标准的绿岩系。
上部不整合覆盖下布拉瓦约群 (28~29亿年) , 即下绿岩带, 主要由长英质火山岩、砾岩夹条带状铁质建造及碎屑岩组成, 上布拉瓦约群 (27亿年) 与其上沙姆瓦群 (25~27亿年) 。
元古界地层呈倒“C”型绕克拉通块体断续分布, 与克拉通呈不整合接触, 局部为断层接触。
克拉通地块西部为卡拉哈里显生宙盆地:盆地主要由晚古生界-中生界的卡鲁群和上侏罗统~白垩系砂岩、碱性火山岩组成。
区域太古代花岗岩主要分布在克拉通内, 绝大多数片麻状花岗岩。
元古代花岗岩主要侵入于大岩墙西部。基性和超基性岩以津巴布韦大岩墙 (25亿年) 为代表, 呈北北东走向, 延长达550km, 宽8~11km, 结晶分异良好, 由上而下依次为辉长岩-辉石岩-斜方辉橄岩。
区域构造以北北东向为主, 地层以中部老, 两翼新, 呈现古老的复式向斜, 其断裂构造以津巴布韦大岩墙为代表。
津巴布韦矿产资源丰富, 主要有金矿、铬铁矿、铂族元素、铜镍矿、石棉、煤矿、金刚石矿及祖母绿等。
津巴布韦金矿资源尤为丰富, 在非洲仅次于南非和加纳。比亚匹金矿位于津巴布韦著名的北北东向的布拉瓦约奇诺伊太古界绿岩带金成矿带南东部, 该成矿带为津巴布韦金矿最密集分布区, 已发现多处大型-超大型金矿床。
2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绿岩带的布拉瓦约群, 按岩石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大致分为上下两层, 下部的绿泥石片岩和上部角闪斜长片岩, 二者呈整合接触关系。
矿区岩浆岩主要有东部花岗岩及大量花岗细晶岩脉及辉绿岩脉、石英脉等。
矿区覆盖严重, 根据细晶岩脉的不连续特征, 推测存在一条北北西向的断裂构造。矿区中部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断裂构造, 矿区西部韧性剪切断裂发育。
金矿体围岩主要为绿泥片岩和角闪斜长片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 (磁) 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及少量闪锌矿化等。
3 矿体地质特征
比亚匹金矿脉 (体) 严格受绿岩带和剪切带构造控制, 根据矿区矿脉分布特征, 大致划分四个勘查区 (即1、2、3、4) , 圈定主要金矿体11条。
1号勘查区主要有AuⅠ、AuⅡ、AuⅢ、AuⅣ、AuⅤ、AuⅤ-1、AuⅨ、AuⅩ和AuⅪ号9条金矿体。
AuⅠ矿体位于1号勘查区南部, 矿体长260m, 宽2.13m, 延深420m, 产状为325°∠50°。平均品位5.84×10-6, 最高品位45×10-6, 品位变化系数211.1, 厚度变化系数59.61。矿石以石英脉为主, 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蚀变岩型。
AuⅡ矿体位于AuⅠ矿体北45m, 长220m, 宽2.6m, 延深130m, 产状为325°∠50°。平均品位2.77×10-6, 品位变化系数49.97, 厚度变化系数64.77。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矿石。
AuⅢ矿体位于AuⅡ矿体北45m, 矿体长220m, 宽1.34m, 延深240m, 产状为325°∠55°, 平均品位1.12×10-6, 主要为硅化蚀变岩型矿石。
AuⅣ矿体位于AuⅢ矿体北90m, 矿体长135m, 宽0.82m, 延深50m, 产状为325°∠55°, 平均品位1.20×10-6, 主要为硅化蚀变岩型矿石。
AuⅤ矿体位于矿区北部, 矿体长135m, 宽1.58m, 延深160m, 产状为325°∠50°, 平均品位1.94×10-6, 矿石主要为硅化蚀变岩型。
AuⅤ-1矿体位于AuⅤ矿体北30m, 矿体长100m, 宽2.44m, 延深100m, 产状为325°∠50°, 平均品位0.68×10-6, 主要为硅化蚀变岩型矿石。
AuⅨ矿体Ⅳ矿体北42 m, 由槽探工程控制, 矿体长320m, 宽2.43m, 延深50m, 产状为325°∠55°, 平均品位1.01×10-6, 矿石为硅化蚀变岩型。
AuⅩ矿体位于AuⅠ矿体下部, 地表未见出露, 矿体长100m, 宽6.27m, 延深100m, 产状为325°∠50°, 平均品位0.61×10-6, 矿石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
AuⅪ矿体位于AuⅩ矿体下部, 地表未见出露, 矿体长100m, 宽6.34m, 延深150m, 产状为325°∠50°, 平均品位0.80×10-6, 矿石为石英脉和蚀变岩型。
2号勘查区主要有AuⅦ和AuⅧ号2条金矿体。
AuⅦ矿体长200m, 宽1.69m, 延深260m, 产状为15°∠80°。平均品位1.88×10-6。品位变化系数62.87, 厚度变化系数66.09。矿石以石英脉为主, 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蚀变岩型。
AuⅧ矿体位于AuⅦ矿体北80m, 矿体长140m, 宽1.05m, 延深150m, 产状为15°∠80°, 平均品位1.00×10-6, 矿石为石英脉和硅化蚀变岩型。
3号勘查区地表发现1条北东向的含金矿硅化蚀变岩带, 金品位为0.62×10-6。
4号勘查区发现1条AuⅥ矿体, 矿体长110m, 宽1.5m, 延深130m, 产状为200°∠30°, 平均品位0.58×10-6。矿石为硅化蚀变岩型。
矿石结构主要为交代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碎裂结构、局部见糜棱结构。
矿石构造以块状构造为主, 细脉浸染状构造、角砾状构造等。
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少量闪锌矿、方铅矿、自然金等。黄铁矿:浅铜黄色、金属光泽, 半自形—它形粒状, 呈稀疏浸染状嵌布。磁黄铁矿:浅棕色、金属光泽, 半自形-粗粒状集合体、团块状分布。黄铜矿:铜黄色、金属光泽, 它形粒状, 半自形—它形细粒状集合体分布。
自然金:呈不规则显微细粒嵌布在黄铁矿晶体内, 部分沿着黄铁矿裂隙充填。金品位和粒度均变化较大。
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绿泥石。
石英:多呈它形粒状镶嵌, 形成细脉状产出, 局部有细粒化碎晶现象;
绿泥石:为蚀变矿物, 大多呈它形集合体, 呈细脉沿石英脉裂隙充填。
4 找矿标志
岩性标志:矿体主要分布于绿岩带绿泥石片岩和角闪斜长片岩及接触带中, 矿体在地表局部出现石英脉原生露头, 地表石英细脉带发育预示着深部可能有隐伏金矿体。
构造标志:金矿化受剪切带构造控制, NE和EW向构造剪切带有利成矿。
围岩蚀变标志:矿体近矿围岩蚀变发育, 主要为硅化、绿泥石化、钾长石化、 (磁) 黄铁矿化、褐铁矿化等。
5 结语
分析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特征、矿石特征, 并对找矿标志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 本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前景。




IP属地:马达加斯加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5-08 19:25回复
    津巴布韦是受制裁国家……之前还帮那边的倒过资金出来~也有用黄金走私到周边国家再卖掉置换美金的~


    2楼2020-08-29 10: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