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与夏文化研究,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历史研究与考古研究的盲点。让中国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苦恼的是,在近一百多年的考古研究中,你找不出一处遗址可确定为中国历史典籍记载中的4100千至3600年前的夏王朝先民的遗址,可供中国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去进行深入研究。虽然二里头遗址疑似夏商交叠时期的遗址,但其存在的严重争议性却让中国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产生严重分歧,成为夏王朝历史研究的黑洞。

2018年横空出世的安徽三官庙遗址,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其纯正的夏时期文化层,出土的众多夏代青铜器,为夏王朝历史的破解,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夏文化研究考古遗址。三官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再现了夏商交替时期的金戈铁马画面。

在位于长江与淮河中间、巢湖西岸的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了400余件珍贵遗物,其中包括18件青铜器和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绿松石和植物颗粒等。在三官庙遗址发掘的两处土垣、四处房址内发现的历史遗留,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房址内非正常死亡的人骨遗骸、房址外地面平铺的植物颗粒、还有以兵器为主的18件铜器散布于废弃红烧土层下的地面上,这种埋藏形式在中国罕见。”三官庙遗址考古负责人秦让平介绍。18件青铜器中不少此前罕见,有些甚至专家都叫不上名字,其中,铜器以兵器为主,包括戈、戚、钺、凿、角形器、箭镞等。“这批铜器是安徽省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夏代铜器群,也是全国范围内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这一时期铜器最多的地点,在整个区域内同时期聚落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秦让平说。



2018年横空出世的安徽三官庙遗址,经过两年的考古发掘,其纯正的夏时期文化层,出土的众多夏代青铜器,为夏王朝历史的破解,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夏文化研究考古遗址。三官庙遗址的发现,为我们再现了夏商交替时期的金戈铁马画面。

在位于长江与淮河中间、巢湖西岸的安徽三官庙遗址,出土了400余件珍贵遗物,其中包括18件青铜器和陶器、石器、玉器、骨蚌器、绿松石和植物颗粒等。在三官庙遗址发掘的两处土垣、四处房址内发现的历史遗留,更是让人触目惊心。

“房址内非正常死亡的人骨遗骸、房址外地面平铺的植物颗粒、还有以兵器为主的18件铜器散布于废弃红烧土层下的地面上,这种埋藏形式在中国罕见。”三官庙遗址考古负责人秦让平介绍。18件青铜器中不少此前罕见,有些甚至专家都叫不上名字,其中,铜器以兵器为主,包括戈、戚、钺、凿、角形器、箭镞等。“这批铜器是安徽省首次经考古发掘出土的夏代铜器群,也是全国范围内除二里头遗址之外发现这一时期铜器最多的地点,在整个区域内同时期聚落中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秦让平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