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我就将带着大家来主要了解一下那些年国服运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
光通时期——初露头角到濒危垂死
《EVE》国服的首家代理商是光通,开测时期,《EVE》可以免费体验,这吸引了一大波玩家前来游玩,据统计人数大概达到了4-5万。但好景不长,光通在正式公测时把月卡的价格定在了66元,CDkey则要30元。要知道在06年国内上班族普遍1000-2000的收入水平之下,这个价格算是非常贵了,这也直接导致《EVE》人气骤减。
之后光通又作了两个大死,刷钱BUG和空间站的制造BUG。刷钱BUG完全是光通自己造成的,毫无理由地突然改掉了运输任务奖励,结果把4级运输任务的奖励提高了十倍,玩家只需半天就能刷数百亿的游戏币,这无异于无限刷钱,对当时游戏内的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后来1V空间站制造BUG更加令人窒息,居然可以无限点递送按钮释放出制造好的导弹来化矿,这样一来游戏就毫无平衡性可言,玩家几乎对光通失望透顶纷纷弃坑,光通也因此面临倒闭,之后落得个被中华网收购的下场。
中华网时期——貌合心离到分道扬镳
新代理CDC games是中华网旗下的公司,中华网的核心目标是为了在美国上市,而原来被吃掉的光通则几乎被解散殆尽。当时玩家不知道的是,中华网和国外基金公司有个类似对赌的协议:要求中华网在未来几年内实现CDC Games和旗下另外一个子公司CDC softwares的独立上市。
不过CDC games要在美国上市,就必须要有干货,而代理大牌游戏就是一个很简单快捷的途径,《EVE》则成了牺牲品。这样目的不纯的运营肯定不会用心对待这款游戏,不宣传,不管理,结果立竿见影——中华网上市失败并且面临破产,在此期间玩家们自行组织的宣传救亡运动也因为中华网的失败而宣布告终。究根结底,《EVE》只是因为当时如日中天的热度成为了中华网用来资本运作的工具而已,它的作用是去美国上市圈钱,而不是真正的让玩家享受游戏,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EVE》则被交到了世纪天成的手里。
世纪天成时期——满腔热忱到放任自流
世纪天成接下《EVE》之初是非常热情的,大手笔地采用电信网通BGP真双线骨干机房(即客户端无需区分电信网通,由服务器端为其自动分配最快网速线路)、全新IBM至强服务器集群,以及数据吞吐能力超强的SSD固态硬盘存储。这么热情的运营吸引了一些新玩家,也拉回了一些老玩家。
但是仅凭热情是没有用的,世纪天成明显是对《EVE》这款游戏掌握不深,很多机制感觉官方完全不明白,比如长期免费给技能,看上去是为了新人着想,结果反而给大量的脚本制造了发育机会,新人完全被脚本选手碾压,而这些脚本不是别人招来的,是世纪天成自己招来的——接手初期开放了长达几个月的免费游玩时间,这足以让大量的工作室脚本驻入。虽然一些有爱的玩家们自行组织过脚本围剿行动,但玩家们不仅打不过脚本AI,反而还促进了AI的成长,导致国服后期完全就是全民脚本。
那会,世纪天成眼看着脚本猖獗已经快要毁掉这款游戏了,不得不站出来封号,结果封了个脚本大户,人家一纸诉状到法院并且打赢了官司。世纪天成因此变得更怂,到最后也成了完全不作为的运营商。在世纪天成长期的装死之后,《EVE》国服最终停运。世纪天成停运国服的公告一出,大部分玩家纷纷点赞,虽然有一句古话说“商人重利轻别离”,但这次世纪天成的告别却显得情深义重,一席话语甚至打动了不少玩家。
目前《EVE》国服的接盘侠是网易,对于网易,玩家们对其的印象也是褒贬不一。不过就我个人来看,网易也许在原创的IP上吃相会难看一些,但在代理游戏中还没有作过大死,我也真心希望《EVE》在国内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家,这款曾经创造过许多辉煌历史的游戏如今需要一个新的转折。虽然这款游戏充满了冷酷与无情,但是正是因为这样真实、自由、硬核的玩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玩家,也曾多次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的温情故事,我相信这款伟大的游戏在未来的国服会焕发新生,继续谱写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