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来吧 关注:824,984贴子:19,525,838
  • 13回复贴,共1

总管写书和其他作者最大的区别是别人是让读者看着爽总管是让自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总管写书和其他作者最大的区别是
别人是让读者看着爽
总管是让自己写着爽
至于读者是否理解总管三四天就卡顿
五六天没灵感
剧情内涵什么的完全是你们读者的一厢情愿
一本书总管自己不爽个跌宕起伏,潮起潮落,他都不姓陈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29 21:58回复
    别的书是猪脚装 比;这捡来是太监作者装 比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4-29 22:11
    回复
      2025-07-26 19:17: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作者装批的书 让我想起了猫腻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4-29 22:24
      回复
        1.性善论:
        来自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即强调良知。
        2.性恶论:
        荀子的性恶论使得他被部分读书人称为异端。
        事实上,性恶论强调的是教化。历史上的大儒及真正的学者都是同时认可性恶论与性善论。
        怎么理解,很简单,性恶论讲人的动物本能,为生存为欲望而作恶。而性善论则强调了人性,即人之为人高于动物本能的那部分。
        荀子的两个徒弟:韩非、李斯是法家。法家的思想部分来自性恶论。
        此段来自百度百科:
        【冯友兰先生说“荀子最著名的是他的性恶学说。这与孟子的性善学说直接相反。表面上看,似乎荀子低估了人,可是实际上恰好相反。荀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教养的哲学。他的总论点是,凡是善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努力的产物。价值来自文化,文化是人的创造。正是在这一点上,人在宇宙中与天、地有同等的重要性。”“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人应当有社会关系和礼,因为只有它们才使人异于**。从这个方面的论证看来,人要有道德,并不是因为人无法避开它,而是因为人应当具备它。”】
        3.事功之学:
        浙江永嘉的叶适和永康的陈亮为事功之学的代表人物。(来自百度百科)
        “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视事业的成功为言论的标准。
        陈亮、叶适的事功之学对于批判当时【朱熹、陆九渊的唯心主义哲学】有一定意义。
        事功之学与唯物主义思想比较契合。
        4.程朱理学:
        由周敦颐、张载、邵雍、二程等人创立的新儒学,传承于子思、孟子一派的心性儒学。
        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程朱理学所说的人欲是人过多的贪婪欲望,并非指人的本性。
        5.陆王心学
        陆象山:陆解说“宇宙”二字为:“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陆“主张‘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又倡‘心即理’说。
        王阳明: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
        王阳明吸收了儒、道、禅宗三家所长。
        王阳明心学的整体是处于孟子“性本善”的思想框架而来。(关于心学的其他请自行百度)
        6.顺序学说
        历史上并不存在顺序学说。
        《大学》中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王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皆建立在对《大学》的阐释的基础之上.阳明心学四大理念,“事上磨炼”、“致良知”、“知行合一”、“心即理”,分别基于对《大学》中的“四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思考.对《大学》“四目”内涵的重新阐释及其次序的调整,构成王阳明思想体系的基础.可以说,王阳明一生学问实不出《大学》范围.】————王阳明与《大学》作者:杨军
        7.贾谊
        儒家醇儒,吸收法家道家思想进入儒家。
        定礼制 定地制 重农抑商、以农为本 割地定制、礼治天下 儒法结合、瓦解匈奴
        贾谊认为,富商大贾与诸侯王相勾结,有恃无恐,僭越礼制,又要农民供给他们以奢侈的生活资料,因而导致了广大农民贫困。因此,贾谊主张重视农民,提倡俭约,反对奢侈之风。
        贾谊在《道德说》中借助于汉初非常流行的《老子》的学说,试图为儒家的道德论寻找一个宇宙观的基础,表现了汉儒自陆贾以来自觉地吸收其他各家的思想以充实儒家思想体系的新动向。这种吸取道家的思想因素以为儒家的道德伦常进行形而上的哲学论证,为后来董仲舒全面吸收道家学说以重构儒家思想体系提供了可以参考的思想资料。
        8.董仲舒
        “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
        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自然、人事都受制于天命,因此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董仲舒的儒家思想大大维护了汉武帝的集权统治,是当时社会政治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一时的贡献。
        董仲舒所谓的罢黜百家并非完全弃之不用,而是在贾谊的基础上以儒家为本。吸收百家所长。
        以上皆来自互联网。
        总体来说,儒家的思想经过发展,没有哪两家是完全敌对的。
        性恶论与性善论,立足点不同。
        事业学说与理学侧重点不同。
        陆王心学吸收了理学和禅宗道宗的思想。
        思想道理无对错,就看怎么用。
        Ps:我没有将书中人物对号入座,是因为逻辑上不太对。
        个人愚见,书中人物道理有点小了。


        IP属地:广东4楼2020-04-29 22:33
        回复
          所以我舔烽火这点,不会被所谓的“读者”影响自己的写作,你黑随便黑,我依旧我行我素,然后写出叫我猜不到剧情的小说,香。如果作者按读者的思路来这书还有意思么?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4-29 22:40
          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29 22:41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0-04-29 22:43
              回复
                难道还按读者的意思来?那不就是快餐了,总管是作者而不是商人,大家应该庆幸这点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4-29 22:43
                收起回复
                  2025-07-26 19:11:5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4-29 22:55
                  回复
                    可不是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4-30 01:31
                    回复
                      知不知道赘婿,那才是全网最傲娇的作者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0-04-30 02:3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