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吧 关注:847,697贴子:4,398,466

【考察】开贴挖坑练琴,想攻克《鬼火》Feux Follets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考察】开贴挖坑练琴,想攻克《鬼火》Feux Follets,现自学两个月,有谁尝试过然后可以分享一下经验,这玩意就好像挑西瓜籽一样繁琐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0-04-28 17:46回复
    今天摸了第一面带后半面,左右分开弹,抱着敲钟的心态,几乎弹一段,遭一段罪受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0-04-28 19:15
    回复
      2025-05-20 06:32:55
      广告
      玩了半个小时识了一面,感觉和旋比较主要,还有就是其实鬼火本身复杂在手指变化,我就不说磨洋工的认谱经过了半个小时一面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0-04-29 16:33
      回复
        今天弹是在钢琴上弹了一面带一小行,但是有没有往脑子里面去就是另一回事了,暴躁超难的!真得是李练算是最难的,左手右手指法都要灵活互换,但是有的时候又链接不上,看谱有慢即使前一个音符可能都会忘记或者对不上号在你下一个音符出现错音的时候!勉励,中间段可能会更难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4-30 16:00
        回复
          累到失望,弹弹就走神了,完全弹不出旋律,不过其中有很多和旋,升降号又增添难度,真不愧是难度系数9.0的练习曲,一边找音一边说着OMG压根找不到下一个音符的着落点,准备明后两天走一遍最后三页,基本上比钟好弹但是谱子却比钟有难度,毕竟黑压压一片的升降音转换还有还原音还有重申号!而且是32分音符一小节至少16个和旋变化!Duang!狰狞的面孔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0-05-01 16:20
          回复
            楼主来自己更新一下
            ———————分割线——————
            40分钟小顺了一下后三面的一页半,发现重复音律就很惊喜,难点依旧集中在和旋合手的时候难以对上号找到音符,其次就是指法的多变,需要多练并且记住好几个小节内的指法变化,即使同一个小节的四个拍子,下个拍子也有可能会换指法,(这里要特别注意是不是弹法上的错误后面在进行摸索修正),然而跳跃弹法还是延承了《钟》这一作品的特点,当然这次是在右手上面,左手就更不要谈了,跨度的加入明显使得整体篇幅速度放缓,练好实在需要太大脑力,认谱谁都会,主要还是看演奏技巧和熟练!
            还有就是在同一篇曲子出现变奏,全篇大概有三处需要处理,印象里升号和降号变换也很考验脑力,最后就是懵懵滴,完全不知道节奏明天可以顺利结束全谱,另外最近多阴雨天气有些影响练琴时间不能时间太长一般不超过半个小时最多1小时,然而今天因为是为了赶进度所以多练了就超了约45分钟,之前还用肖练激流练手指,所以大家加油,有问题可以交流,我比较奈斯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5-02 16:29
            回复
              最后一面更新下滑
              ———————分割线———————
              大约用了不到半个小时走了最后一点,难度已经比较熟悉了,所以不存在弹不出来或者有错音啊,这也就是慢慢认谱跟着旋律来渐渐就被同化了,新增了一处变奏主要是升号的变化大约就一两个小节,但是在降号调的篇幅里出现升号的音符也是比较不习惯,加之以上就是最后高音段,即使左手都是走得最高音部,右手贴近最高音,很变扭弹起来,手指切换也越来越精密(意思是更加贴近,这样在键盘上上很难弹奏因为双音符之间紧靠在一起粘着音很难灵活把握)。
              还是老话,先把曲子都走一遍,前面的和旋变化以及变奏到曲尾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也是我刚刚弹《钟》的时候的初印象,看来楼主又弹回头了,弹回了从前啊,这里小小感怀一下。
              然后值得注意的就是如何处理双音的音阶琶音,这里的变化虽说简单但还要细细寻找和摸索,总觉得鬼火里的指法是技巧性的革新,所以总体鬼火想练好还是在指法和和旋之间周璇和兜圈子!
              有些偏向于《钟》的某一小节,如果碰到有心的吧友的话不难看出来,《鬼火》就是在《钟》这一小节形式上的拉大篇幅和加大训练和旋音效带出和弹出的灵活性。
              后面就会选择性的记录如何弹奏某某片段吧,给大家一个明鉴,自己也写点心得,毕竟那么难的曲谱也是很费心费力,也给吧友们普及一下实用的技巧,做点随缘笔记。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18楼2020-05-03 15:45
              回复
                基本练习笔记 Day 1
                ————————————分割线——————————————
                照样,『鬼火』刚开始的时候走不好,上行音阶带着升降号,尤其是降音的时候需要转手指衔接下一段,需要死记硬背(这里不做多加评论),开篇小节之后加入右手又有一点尴尬(难以捕捉)其实就是说很难从头右手琶音接着左手融入大波浪和旋,前一面比较简单基本没啥难度,想强调就是每个小节的每个牌子似乎都有调号的转换,右手和弦的时候也是主要用大拇指的切换使得下个和旋音律衔接的刚刚好,再有就是联系小拇指的用力,重复音的同时要落到相同音符上,这是一点。
                需要多练习跳音,左手声部会有和旋在这之上依附着另外一个单音节的跳音,处理的时候在右手32分音符弹玩之前要弹出像是波浪音或者琶音的感觉,之后放开,这个比较考验脑力,又要按住又要知道哪个音需要起跳,右手上的条约也同样联系,在拇指和无名指同时按下的瞬间,四指和小拇指的力道要能弹奏跳音,也需要很好的协调能力还要看着落点等等。
                笼统来说在每小节变调的同时,升降号的变换要特别小心,注意不要弹错未进行标注的音符,我的方法就是,把之前的升降号全部圈出来(还原音不理它),就像起头那样标注的调号,然后一旦同一小节还原之后,再次重新降调或升调的在圈注一次。
                如果同一小节,拍与拍之间遇到指法转换,就需要从起最好用拇指来增加演奏舒适度和体验,有得地方因为是下行音阶就需要从小拇指重新起头,所以都需要标注。
                总体,感觉走了一遍之后,『鬼火』里面的和旋的双音指法沿承了『钟』里某处的模拟清脆音的音效,所以联系弹奏楼主觉得必须要掌握『钟』的技巧。
                另外,楼主其实不建议相似的曲谱一同联系,这样会吃紧。当然还是鼓励多练多听。
                李斯特最好听作品就是它了!


                IP属地:澳大利亚19楼2020-05-04 16:29
                收起回复
                  2025-05-20 06:26:55
                  广告
                  练习笔记 Day 2
                  ————————————分割线————————————
                  趁热打铁,刚练完就跑来更新,每天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训练熟悉度,前两面昨天弹完和今天的后两面比较起来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程度,在『钟』弹进20分钟以内,为了提高总体『鬼火』的完成度,节奏需要快速转换,指法还是没有太过注意,还是集中在认识音符上面,左右分开练习会比较好,但是楼主还是觉得先通篇练习个几次(至少5遍)吧才可能说对本曲有大概的了解。
                  其它说多了都形同虚设,参照楼主第二天的练习成果,完全不知道在弹什么的情况之下,楼主还真是特别的憋屈,不仅仅是双手合不上,连看谱弹奏都相当吃力,想暗暗戳戳自己的视奏能力,到现在都不知道弹得音是对还是错的,只能慢慢巩固,一次次的像滚雪球一样融会贯通找错音的煎熬过程,(好比鸡蛋里挑骨头)当然现在说运用听奏协助但只能知道大概的音律和曲调,并不能区分哪一个音是对还是错,想弹好是很费力气的,究极难练的集中在几个地方,也是长段落大篇幅的,有些甚至音符都是一连串不知道怎么停顿,之后就是琶音阶段双手并用,也是很费劲敲对音,凑在一起。
                  最后在记录一下,楼主这次也是没有采用标注指法的习惯,而是放任其自流,想着多练总归是可以水到渠成,看到降调转升号楼主立刻就放弃了半个小时也到了,因为真得太难啃,扒曲子那样挖土一般一铲子下去一个音,在把土刨除来,在一铲子直到结束,心态总想快点完结,但是它总是那么冗长。升降号变换从每一个小节的开头就开始变换,真得要被逼疯,反反复复如此这般慢慢的两页纸,崩溃至极,除了双眼目不转睛的盯着曲谱满键盘找音,一刻不能松懈,不然就会头晕眼花天旋地转,恐怖的『鬼火』在认谱初期就已经拖累半数想迎难而上的琴童了,现在对楼主来说找对音是主要其它的和旋音频指法都是浮云(头一回感受)。
                  楼主就是一颗傻萌的白菜。不知道自己长在了什么地方。


                  IP属地:澳大利亚20楼2020-05-05 16:44
                  回复
                    基本练习 Day 3
                    --------------------分割线---------------------
                    积极跑来更新最新动态,承接昨日的升号变调的大篇幅开头,楼主不太习惯于在本曲子内弹奏升号呢,总觉得降调是小调吧(盲猜)会好听过升号的变奏重现也容易演奏,听了基辛的原音重现,好像还是天方夜谭的遥远,主要还是速度不够,练习量不够大(后面需要专门训练,指的是一段段研磨,很吃力呢)听了钢琴录音视频没有很好的把握声音却还是集中注意力在弹对音符上面。
                    这次楼主学乖了,一旦碰到那种极小,极难紧凑的几个二个或三个和旋(即chord),有时候看其它的教练视频叫做双音,这里在插入一段小笔记(有事先在软件上考察了一下钢琴大师们的精选课程):就是采用措开音符的方法重音落在高音部,然后运用手腕的灵活柔软和松弛来带出颤音或者抖动的技巧,甚至有时候需要忽略带过弱音(讲起来容易楼主并没有运用起来毕竟音还找不准,就免谈动作技术,好比天花乱坠)。
                    外加指法同理可得,采用开头结尾,以及各个部段需要特别注意的指法标明,像是245、235、135的协调,12、13穿插进来的双音,先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毕竟这是第二遍,精益求精音符的对错比较重要,再有,其实这些音符有些重复的比较简单的这里可以一笔带过,就是认识了一遍那么第二遍这些小节就可以完全毫无障碍的弹出相同的音律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防止认错和弹错处于视奏的困难性。
                    还要强调,有些音特别是用力在小拇指的音符,大部分需要注意音符的分配,需要黏着和按住的不要过早挑起,有些指法还是很awkward楼主很尴尬如何隔着黑键在345指头间动作灵巧,很想笑,也有些指法是想了然和实验了比较久最后敲定的也是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所以在走第二遍总体的同时强调尽量固定指法和找对错处,最重要的是看看能不能试着慢奏出音乐感(然而楼主并没有达到,这里瞻仰一下后面几天的效果,先暂定几个小目标再看看之后弹出来的是不是和楼主想得是那么一回事),因为《鬼火》的全部着重点都发力在右手上面,在16分音符的32分音符尾音要弹奏出谐谑感或者跳动的感觉,但是有些真得不是吧友们可以想象的难听,楼主也是经常皱眉头左思右想想方设法弹出动听优美的旋律(此处再一次并没有)默哀三秒。
                    左手声部没有想象的难,一来音少二来变动也不大升降,基本上可以无视跟着曲子走就可以了,上下要对其分清,8、16、32分音符的时值,还有就是大转手腕的时候,用以前老师说的大拇指要尽量站立起来前侧面接触键盘不然大跨度转手很难看(这里楼主就不形容有多累赘)有时候是一整个音阶的跨度,有时候是一定要固定的指法才能转动到下一个多音符(复杂但是真是不错的练习)相比之下,双音的练习和轮指的练习(这里参见《钟》)双音更胜一筹,更考验集中注意力,轮指楼主只注意到了力度,其它还不太清楚。
                    后面恢复到降调的小节段落之后就是拇指小拇指不懂,2、3指的表演了没其他也是看怎么舒服怎么来。最后预估是四天一遍所以想练要储备足够的耐心啊。5*4=20半个月左右说不定慢慢就会加快噢,期待好消息越来越相信自己能练好(楼主在臆想请直接划掉)。
                    毕竟越练越想睡着!


                    IP属地:澳大利亚30楼2020-05-06 17:08
                    收起回复
                      基本练习 Day 4
                      --------------------分割线---------------------
                      两面的结尾,复调和华彩部分,本来以为轻松可以搞定完结,楼主哪里知道比平时拖着更加长的时间,可能太依赖标注的指法,已经处在了几乎完全崩坏边缘,后面把我难得完全像是不认识键盘的初学者(李练是不是在强调要在其它的双音练习曲基础上再来试奏这个,卑微片刻,滚去反省),老老实实的在标示指法,为了更好掌握小指的力道,有时候554,有时候445,或者443,432总之翻来覆去只要能按住音就好,有些小节因为不熟弹起来很难听,加大了听奏的难度,让楼主简直不敢往下弹(因为练好的音很难区分频率也快楼主没有那种超自然能力,可以分辨多声部的和音,只好放弃心一横往下弹无论对错),有些和声部很像错音但又不是只是那种调号转换时会有些误差,摩擦样变音,如果速度快起来就会很容易抹盖掉那些很难听的尖锐或者低沉的升降号,甚至有的时候让楼主难以坚持弹奏下去卡在那里楞好久顺便改改指法,这里说一下《鬼火》里面除了双音那种单手琶音音阶也是超长,横跨两三的八度还有黑键的加入,这要比一般有规律琶音难练(后面会尝试找找规律,基本上无规律可言,只要没有太多时间去空出来寻找契合处,也是影藏的比较深,李斯特真老奸巨猾一眼更本看不出套路),再有那种拉皮条的声音让楼主的耳朵完全沉浸在刺耳的旋律饱受折磨,就像很苦很苦的咖啡,喝了一口下一口就非常想呕吐。
                      还有在写这篇笔记的同时,突然意识到最后两大行的华彩居然是双手弹奏的,楼主顿时表情凝固了感受到了侮辱和努力白费心血付诸东流,在听音频的时候发现速度有出入之后再借鉴了别人的演奏,才恍然大悟完全不是单手指法的摆动,因为写成在高音五线谱上的上下两行楼主单纯的一直认为是一只手琶音结尾,因为很好听也很好弹,后来在真的上琴练得时候自负的在谱子上标上了练琴大忌的指法,满满的两派,我自己标的时候也在那里纳闷,满脑子满当当的都是如何转动手指到下一处,但是结果完全不是那样(等一下回去用橡皮擦掉,偷偷抹把辛酸泪)。
                      越到结尾,越临近高音,上手的琶音跨度就越大,声音也是越奇葩,本来音调就很零星点点单调枯燥乏味,碰到高音部就更加什么都听不出来了,只能够靠感觉,音符是对是错,其实你弹对弹错真得没人知道,在这种速度的威逼下更本就分辨率极低极低。
                      有些双手靠得很近的部分小节,也是联系到的难点,因为两手靠的太近看不见空档,全靠听和手感,指法也是很蹊跷12跨到45,拉得手又疼,不知道该怎么练了后面,有些打退堂鼓,也是碰到了不久以来未曾遇到过的瓶颈,练了但是是错的,钢琴曲里面最初开始认谱有大错也是自己技术不到位的一颗毒瘤。
                      还有值得提到的是后面两面没有想象的简单,因为琶音位置多变,音符都很难弹,找到都不简单了,甭谈弹出效果(几个月之后的事情),所以这次的整篇的初步走完是不成功的因为,最后华彩弹得方法是错的还要重新在看一遍,熟悉双手同向的琶音弹奏方式,苦恼不堪,也是服了自己有这个毅力,往往复复一遍一遍的修改。
                      到这里,楼主只能呆呆的坐在电脑前面,内心千疮百孔,波澜起伏,忐忑不安想着该怎样给它装饰速度???难于登天???因为那个音符真的是乱套,音符参差不齐,比狗啃的还烦还要破烂难理。这种曲子能弹?不说基本功,这不是有基本功就能弹得,这可是脑细胞的挑衅!32分音符每一个音符都在变幻,变到你内心幻灭!一错成千古恨今天楼主有些偏激急躁了。


                      IP属地:澳大利亚31楼2020-05-07 17:11
                      收起回复
                        第二遍走完,补丁一下,满脸写着“奔丧”的调调,李斯特不是有给自己女婿写过什么《死之舞》这种很偏题材的大作吗?有没有让人倒吸一口冷气?楼主不敢往下多说,跑去敲“丧钟”了。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32楼2020-05-07 18:00
                        回复
                          继续考骨《马捷帕》、《诺玛的回忆》、《唐璜》改编


                          IP属地:澳大利亚来自iPhone客户端33楼2020-05-07 18:05
                          回复
                            第三轮 Day 1
                            --------------------分割线---------------------
                            兢兢业业的楼主悄悄更个新楼,喜大普奔的用上了完整曲子的指法,和楼主这种小渣渣比较起来,除了大径相同,而大师级别的谱子更加劲道,(插曲,昨晚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功夫把曲谱的指法,踏板和连音给增补全,小嘚瑟一下,内心狂喜这样谱子看起来就不是那么费劲难练了,主要是音阶琶音部分要逐渐分段,否则很难知道休息停顿等等极为重要)接着拇指的转动和旋转占只要篇幅,但是楼主就爱避开那些歪七扭八的指法,宁可避重就轻在指尖转换上大做文章的楼主,选择一行走到底减少finger cross under简而言之就是轻微转动大拇指在手掌内侧转指。
                            速度没有在开篇第三遍的时候提上来,当我练完足足两面的时候室友动静了一下下抬眼看看时间已经花了半个小时,所以难度上还是可想而知,但是可喜可贺的是楼主了解到有些小节里很多32分音符的双音演奏的时候是需要微微抬起,手腕不需要太用力,要柔软带过手型保持持平点击键盘面即可(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都可以如此,根据音节的难易程度来分,简单很容易入耳,稍微难一点的就要费点时间熟悉音律),能让手指瞬间位移是最好,但是跳音的弹法听起来却很有意味饶有那么回事(此处楼主细细品),讲到这篇《鬼火》楼主估摸也不是像大多数人说得多么难得曲子,任何曲子都是这样多练勤学渐渐地是很有成效的(很有可能也并不是也是因为前面比较简单)带着自己感官感受楼主很喜欢双音,但是这种黏着在一起的节奏还是没有接触过,以前可能有但是并不能回忆起来的很全面,偶尔弹的时候会把自己的想法带入进来。
                            还有要注意的任何只要是上下分开的音符,无论在低音或者高音部的单行都需要两只手来弹,千万不可以偷懒,后面其实单手联系除了琶音以外并没有太大的必要,楼主还是强调早点弹奏出效果会增加演奏者的兴趣,早培养早练就一手技能。(楼主的《钟》也是约弹越烂怎么样都没有长进,反倒倒退了,轮指是真实不是这块料,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更加精准的演奏)
                            紧紧挨凑在一起的音符之间很好听,但是这次发现那种需要大拇指和小拇指同时用力在中间用另外几根手指弹奏的地方反倒不让人那么欣喜,听起来必须速度上去否则还是一个字难听。这次楼主花的时间比较多的地方还是在手指的指法和音准,在熟练音调的基础上慢慢运用技巧自然而然音乐就出来了,很宽慰至少前几天的努力没有百搭,我就喜欢结果,其实过程并不重要,不想去了解其中各种五味陈杂,但总归结果是好的练琴还是一个支撑自己的定心丸。另外虽然原谱子并没有强调需要轻敲键盘从而达到瞬变指骨的转接,但是大括弧还是从内心告诉自己要紧贴着键盘,有时候真得不是那么容易离开键盘,逼近有很大的依赖性,一旦手离开了就不知道刚刚前面弹奏的音符,人就会心生抵触找不到音,又需要从一个小节开头再来过,又是一样极大浪费了时间,所以前几次练习的时候足够熟练则可以敲击但如果不够熟练和自信还是按照连音来弹比较舒服,毕竟是为了摸索技巧,在没熟透之前不能开这颗瓜。
                            再有,节拍要掌握灵活,什么时候插入左手的音,这里楼主还没用上踏板,可以这么肯定的说基本上李斯特的超练是不太需要踏板的,要也是微微轻压就好踩下1/3就可以了,不需要带过太明显。还有就是前两面其实还算简单,如果有大跨度的双音就考验脑力和技术了,请支持楼主挑战极限啊啊啊啊啊!有些昏沉沉的但是指法还是要标清楚,甚至两三种弹法都是预选方案,至于后面应用于那种请即兴吧!
                            楼主傻妞一只略过


                            IP属地:澳大利亚34楼2020-05-08 16:55
                            回复
                              2025-05-20 06:20:55
                              广告
                              第三轮 Day 2
                              --------------------分割线---------------------
                              抽空来更一贴,闲暇之余睡觉之前做一下冥想,再把今天练得内容帮自己回顾片刻,第三面起头左手单一的依音倒是不怎难,右手也渐入佳境,但是有时候指法还是要记刻在谱面上,等到后面轻而易举就能知道怎么转手指,有几处小拇指需要挑起因为联系三次的重复音,不像先前的《钟》需要轮动,这里是告诉自己需要小跳,即使没有加跳音符号,但是即使楼主领悟到了还是发现很难练,结结巴巴也不知道想对自己讲点什么努力更近下去。
                              中间段落不仅仅要注意四指和小拇指的跳跃,24、13之间也要普及,拇指作为基点的转指到24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好的衔接到下一小节开头,练的时候保持住连贯性有助于记忆和简化曲谱的难度,降低脑力的负担这样就转移到寻找音律上,帮助理解曲子吧。说到这里楼主还是不是一个很专业的钢琴家,如果在没有音频的辅助下可能更本找不出原音吧,和真正曲谱想表达的感情也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云山之外。
                              左手小箭头朝下的重音短而锐的顿音处要还是不堪入耳,需要怀疑是不是错音当然楼主的智商还不至于能把音弹到错的离谱的程度,所以只要还能稍微听清楚现在肯定是先把手感熟悉,音符多对照在琴面上找落点来帮助楼主强行扣住留下印象,下次在遇到可能就会有比之前基础上的提高。弹措开的双音的时候手型要保持,每个音频在变换的时候记住下一个音频的位置和手型,有时候横向(比如当拇指有跨度,或小拇指在弹重音时候前面手指拉开)有时候纵向(比如拇指需要缩进手掌里或者手掌整个后移到白键或黑键上),在有琶音的小节升降号特别多的地方就要注意是不是会弹错,这曲子就是考验人的精神注意了和集中力了,也有可能下一个音在你喘口气的瞬间已经完全找不到它应该弹在哪里了,就脑子开叉小小片刻之前的都可能功亏一篑因为楼主是出名的金鱼脑子,另外断断续续且频繁复杂的手指变换也给记忆添加了一道屏障,让正确的指法隐藏的很细微处,要通过打磨和抛陈去新也许才会崭露头角。
                              有些段落里面左手在低音中央区,右手在最最高音,那么这样一来弹出来的节奏和音律就很不平均,左手起到主导地位,右手又不知道弹得对不对,着实很难区分开错与对,音符也多升降号又最考验记忆力和读谱能力,楼主真得是左右开弓,忙得不可开交。还是同一段,有点滑稽的感觉,音完全就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拼凑在一起的音符,这里的左手的琶音可以从左手第三的低音区一直拉锯到右手第二个高音部这是一场较量啊,和气量短的人较上劲就是一命呜呼啊全篇的降号还原号死多少脑细胞滚一圈上去在滚一圈下来,弹的时候就很抖抖霍霍说着也没有的音律还要看着弹那么久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右手也是一会儿开八度,一会儿又回到正常也是八爪鱼的另外一个写照了!
                              此处最怕的还是双手琶音的练习吧,每弹一个音就叫上下对齐找一找是不是降了或者之前还原(还是提倡多练,跳出来多练多总结)指法也是凌乱但是有规律可循这就得靠一定基础了,在琶音顺溜至上渲染出悦动灵异感,让楼主很头疼,光想想都疯了。
                              还有最可恨之处就是楼主前几天提到过的有几处明明好好的降调的小节,开头就摆出谱面撒谎般说是要升调,然后你升就升但至少后面你还原它,但老李并没有这么做让你们以为的太轻松了,大家都知道一旦标注升调就要全小节通用,老李就故作自若避开那两个升调或者直接还原掉让你弹到一般满脸写着懵逼不知道该做什么,然后在把其它该升调都升它一次(此处无语不做评价,套路很少),之后再在快靠近结尾处还原,有得地方甚至会疯狂到在升它一次,这就是老李的手段阴狠毒辣,措手不及,楼主就是这样被忽悠了至少三行,整个人在想这种异类赶快在眼前消失,完全不该出现在这里,诚然难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脑子里想得和弹的不是同出一辙,不是脑子里想得那么一回事一个场景,本来弹得好好眼前明亮宽敞突然眼前一黑黑洞出现了!猝不及防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谱子太痛苦跑来吐苦水,诉倾肠,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牵扯不清就和那么些个音符。
                              楼主就是这样被坑到了现在。


                              IP属地:澳大利亚35楼2020-05-09 20: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