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 Day 2
--------------------分割线---------------------
抽空来更一贴,闲暇之余睡觉之前做一下冥想,再把今天练得内容帮自己回顾片刻,第三面起头左手单一的依音倒是不怎难,右手也渐入佳境,但是有时候指法还是要记刻在谱面上,等到后面轻而易举就能知道怎么转手指,有几处小拇指需要挑起因为联系三次的重复音,不像先前的《钟》需要轮动,这里是告诉自己需要小跳,即使没有加跳音符号,但是即使楼主领悟到了还是发现很难练,结结巴巴也不知道想对自己讲点什么努力更近下去。
中间段落不仅仅要注意四指和小拇指的跳跃,24、13之间也要普及,拇指作为基点的转指到24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很好的衔接到下一小节开头,练的时候保持住连贯性有助于记忆和简化曲谱的难度,降低脑力的负担这样就转移到寻找音律上,帮助理解曲子吧。说到这里楼主还是不是一个很专业的钢琴家,如果在没有音频的辅助下可能更本找不出原音吧,和真正曲谱想表达的感情也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云山之外。
左手小箭头朝下的重音短而锐的顿音处要还是不堪入耳,需要怀疑是不是错音当然楼主的智商还不至于能把音弹到错的离谱的程度,所以只要还能稍微听清楚现在肯定是先把手感熟悉,音符多对照在琴面上找落点来帮助楼主强行扣住留下印象,下次在遇到可能就会有比之前基础上的提高。弹措开的双音的时候手型要保持,每个音频在变换的时候记住下一个音频的位置和手型,有时候横向(比如当拇指有跨度,或小拇指在弹重音时候前面手指拉开)有时候纵向(比如拇指需要缩进手掌里或者手掌整个后移到白键或黑键上),在有琶音的小节升降号特别多的地方就要注意是不是会弹错,这曲子就是考验人的精神注意了和集中力了,也有可能下一个音在你喘口气的瞬间已经完全找不到它应该弹在哪里了,就脑子开叉小小片刻之前的都可能功亏一篑因为楼主是出名的金鱼脑子,另外断断续续且频繁复杂的手指变换也给记忆添加了一道屏障,让正确的指法隐藏的很细微处,要通过打磨和抛陈去新也许才会崭露头角。
有些段落里面左手在低音中央区,右手在最最高音,那么这样一来弹出来的节奏和音律就很不平均,左手起到主导地位,右手又不知道弹得对不对,着实很难区分开错与对,音符也多升降号又最考验记忆力和读谱能力,楼主真得是左右开弓,忙得不可开交。还是同一段,有点滑稽的感觉,音完全就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的拼凑在一起的音符,这里的左手的琶音可以从左手第三的低音区一直拉锯到右手第二个高音部这是一场较量啊,和气量短的人较上劲就是一命呜呼啊全篇的降号还原号死多少脑细胞滚一圈上去在滚一圈下来,弹的时候就很抖抖霍霍说着也没有的音律还要看着弹那么久什么时候是个尽头,右手也是一会儿开八度,一会儿又回到正常也是八爪鱼的另外一个写照了!
此处最怕的还是双手琶音的练习吧,每弹一个音就叫上下对齐找一找是不是降了或者之前还原(还是提倡多练,跳出来多练多总结)指法也是凌乱但是有规律可循这就得靠一定基础了,在琶音顺溜至上渲染出悦动灵异感,让楼主很头疼,光想想都疯了。
还有最可恨之处就是楼主前几天提到过的有几处明明好好的降调的小节,开头就摆出谱面撒谎般说是要升调,然后你升就升但至少后面你还原它,但老李并没有这么做让你们以为的太轻松了,大家都知道一旦标注升调就要全小节通用,老李就故作自若避开那两个升调或者直接还原掉让你弹到一般满脸写着懵逼不知道该做什么,然后在把其它该升调都升它一次(此处无语不做评价,套路很少),之后再在快靠近结尾处还原,有得地方甚至会疯狂到在升它一次,这就是老李的手段阴狠毒辣,措手不及,楼主就是这样被忽悠了至少三行,整个人在想这种异类赶快在眼前消失,完全不该出现在这里,诚然难度自然而然就上来了,脑子里想得和弹的不是同出一辙,不是脑子里想得那么一回事一个场景,本来弹得好好眼前明亮宽敞突然眼前一黑黑洞出现了!猝不及防啊!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谱子太痛苦跑来吐苦水,诉倾肠,无时无刻不在纠缠牵扯不清就和那么些个音符。


楼主就是这样被坑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