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县版图的两次扩张记录:
漳县历史上仅仅仅是作为“弹丸黑子之地”(《巩昌府志》语)存在的。盐川有盐井,盐井产井盐,因盐而设县,因盐而存在,因盐井而立县。从朝阳紫石沟(底石)到药铺山(城关包家山、麦牛河),从殪虎桥到孙家峡,一条沟漳河从中穿过。不算大吧?清末漳县还被降为“漳县乡”,五八年合武山,还被称为“盐井公社”。。。
漳县二千多平方公里版图的形成历经两次大的变革:一是清雍正五到八年,将三岔北山“烟屯”和殪虎桥西片“铁屯”划漳县,将成麻(新寺龙川东泉)、贵清(草滩贵清山)、古占(四族马泉石川)三里划漳县。二是六一年十二月,将会川县殪虎桥、金钟(拉麻)、大草滩(遮阳山)划归漳县。武山还将铁笼山以西朝团山一带划拨漳县。说起殪虎桥石关,北宋张哲将军“百马倒破石门关”以后就归漳县了,不怪三岔街上人一直敬奉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