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斤粮食理论上到底能出多少酒?
粮食中的淀粉能出多少酒从下列的生物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算出来的,具体方法如下:
淀粉糖化、发酵的计算方程式为:

从以上方程式可以得知:理论上每162份的淀粉+18份的水可以糖化成180份的葡萄糖,然后再发酵成约92份的酒精(100%酒精);
100斤的淀粉大约能出:162:100=92:X X≈56.8斤的纯酒精。
经查酒精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密度对照表:55度酒精的质量分数是47.1831;53度酒精的质量分数是45.2632;
56.8斤纯酒精降度到55度可得到:X=(56.8×100)÷47.1831≈120.4;
56.8斤纯酒精降度到53度可得到:X=(56.8×100)÷45.2632≈125.5;
为了记忆方便,可以简单的记住:
100斤的淀粉,理论上能出56.8斤的纯酒精,可以出约125.5斤53度的白酒。
那么粮食当中含有水、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各种成分,能够转化成酒的主要是淀粉,由于每种粮食含的淀粉量不一样,所以每种粮食理论上能酿出多少酒也有差别,我们酿酒最常用的是高粱,现在就用高粱来举例子:100斤高粱理论上能出多少酒?高粱的淀粉率在63%-65%之间,姑且按照65%的淀粉率来计算:
100斤高粱含有65斤淀粉,出53度的酒设为X,则100:65=125.5:X,X≈81.5,最终得到:
100斤含淀粉率65%的高粱理论上应该出大约81.5斤53度的白酒。
但是现实当中根本没有这么高的出酒率,在生产过程当中还会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损失,比如:微生物在糖化和发酵过程当中也需要从糖分中汲取营养,有一部分被消耗掉不产生酒精;有些微生物吸收碳水化合物但是并不产酒;在入池后2天左右的时间里,发酵糟间隙中存在空气,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糖转化成水的部分;蒸馏上甑时的酒气损失;每次糖化、发酵不可能彻底,酒糟当中还有剩余淀粉;生成的黄水部分;有些微生物的产酸部分,比如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直接把糖转化成乙酸;酯化部分:发酵前期产酒,后期产香,酸与酒精产生酯化反应也会消耗一部分酒精,这也是为什么发酵时间越长出酒率越低的原因;等等。
粮食中的淀粉能出多少酒从下列的生物化学方程式中可以算出来的,具体方法如下:
淀粉糖化、发酵的计算方程式为:

从以上方程式可以得知:理论上每162份的淀粉+18份的水可以糖化成180份的葡萄糖,然后再发酵成约92份的酒精(100%酒精);
100斤的淀粉大约能出:162:100=92:X X≈56.8斤的纯酒精。
经查酒精体积分数、质量分数、密度对照表:55度酒精的质量分数是47.1831;53度酒精的质量分数是45.2632;
56.8斤纯酒精降度到55度可得到:X=(56.8×100)÷47.1831≈120.4;
56.8斤纯酒精降度到53度可得到:X=(56.8×100)÷45.2632≈125.5;
为了记忆方便,可以简单的记住:
100斤的淀粉,理论上能出56.8斤的纯酒精,可以出约125.5斤53度的白酒。
那么粮食当中含有水、淀粉、蛋白质、脂肪、纤维等各种成分,能够转化成酒的主要是淀粉,由于每种粮食含的淀粉量不一样,所以每种粮食理论上能酿出多少酒也有差别,我们酿酒最常用的是高粱,现在就用高粱来举例子:100斤高粱理论上能出多少酒?高粱的淀粉率在63%-65%之间,姑且按照65%的淀粉率来计算:
100斤高粱含有65斤淀粉,出53度的酒设为X,则100:65=125.5:X,X≈81.5,最终得到:
100斤含淀粉率65%的高粱理论上应该出大约81.5斤53度的白酒。
但是现实当中根本没有这么高的出酒率,在生产过程当中还会有各种有形和无形的损失,比如:微生物在糖化和发酵过程当中也需要从糖分中汲取营养,有一部分被消耗掉不产生酒精;有些微生物吸收碳水化合物但是并不产酒;在入池后2天左右的时间里,发酵糟间隙中存在空气,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把糖转化成水的部分;蒸馏上甑时的酒气损失;每次糖化、发酵不可能彻底,酒糟当中还有剩余淀粉;生成的黄水部分;有些微生物的产酸部分,比如醋酸菌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直接把糖转化成乙酸;酯化部分:发酵前期产酒,后期产香,酸与酒精产生酯化反应也会消耗一部分酒精,这也是为什么发酵时间越长出酒率越低的原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