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吧 关注:11,231贴子:396,150
  • 52回复贴,共1

小议丁复「杀龙且彭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汉四年,韩信破齐,项羽派龙且救援。二人交战,龙且失败被杀。
直接或间接指出龙且战后被杀的记载,史、汉有一二十条之多,当无疑问。
然而,龙且被杀的地点,在《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丁复的战功记载中,与其他传记的叙述有些不同。
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入漢,定三秦,別降翟王,屬悼武王,殺龍且彭城,為大司馬;破羽軍葉,拜為將軍,忠臣,侯,七千八百戶。
有人据此说,龙且军败后没死,他逃回彭城,后来在汉军拿下彭城时被杀。
这种说法,有两个问题。
其一,彭城是降下的,柱国项它也只是被俘虏而已,为何要在楚军投降的情况下杀了龙且?这不合常理。
其二,年表记述简略,时间上很难确定,丁复的「杀龙且彭城」是在韩信破齐之后吗?结合其他记载,我以为不是。所谓杀龙且彭城,应当是汉军还定三秦后,刘邦入彭城前的一次战事。
在丁复「杀龙且彭城」之前,是从属于「悼武王」,即吕泽。
以呂后兄初起以客從,入漢為侯。還定三秦,將兵先入碭。漢王之解彭城,往從之,復發兵佐高祖定天下,功侯。
汉军还定三秦,吕泽带兵先入砀郡,这是侯者年表对他最着重的记载。砀郡,离彭城很近了,二百来里。丁复极有可能跟随吕泽到砀郡,随后参与攻打彭城。
那龙且为何在彭城?
《史记·曹相国世家》「以中尉从汉王出临晋关。至河内,下脩武,渡围津,东击龙且、项他定陶,破之。东取砀、萧、彭城。」
据曹参战功记载,汉军出关后,在定陶与龙且、项他交战过。
当时项羽在城阳,距定陶千里之遥,龙且、项他为何在定陶很难讲,与主题无关,这里也不作延伸。
现在能推测出来的是,龙且在定陶被击破,汉军又拿下砀郡,彭城可以说是岌岌可危。龙且军败后必然撤军,按常理来讲肯定要回保彭城。而汉军随即攻下萧县,进入彭城门户,很有可能汉军进入彭城前,先击败了龙且部队,而丁复在此战中发挥出色,因而被记了一功。
若此分析成立,龙且在彭城失陷时必定没有被杀。所谓「杀」,可能是误记,也可能有别的含义。这一点,班固在汉书功臣表中记载为「属周吕侯,破龙且彭城」,将「杀」改作「破」,应当说很有道理。
再者,降下彭城的是灌婴。没有任何记载支持丁复参与了平齐之战,也没有任何记载表明丁复随灌婴一起降下彭城。
以上说法,还有一条佐证。
丁复「杀龙且彭城」后,再有战功是「破羽军叶」。
叶是什么地方呢?南阳。
《史记·高祖本纪》「令将军薛欧、王吸出武关,因王陵兵南阳,以迎太公、吕后於沛。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
由此记载可知,南阳一直是由汉军控制的,薛欧、王吸一路走南阳东进,遭遇楚军阻击还是在东边几百里的阳夏。
既然叶一直在汉军手中,丁复何以在此破项羽军?所谓「羽军」不一定是项羽本人,然能写进侯表,必然也不是一件小事。
考刘邦与项羽交战过程,丁复「破羽军叶」只有一个可能。
《史记·高祖本纪》「袁生说汉王曰:“汉与楚相距荥阳数岁,汉常困。愿君王出武关,项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荥阳成皋间且得休。……”汉王从其计,出军宛叶间,与黥布行收兵。」
汉三年五月,为分解荥阳一线的压力,刘邦引兵南下宛叶,项羽也追击至此。虽说双方在此没发生大战,小规模战斗应是有的。丁复的「破羽军叶」大概也只能发生在这个时间段。
这样的话,丁复的时间线就很清楚了。汉二年四月,丁复与其他汉军攻入彭城击败龙且,项羽回军后,楚汉在荥阳一线鏖战一年,三年五月,刘邦逃出荥阳,入关收兵后南下宛叶,丁复随从,在此期间击败过项羽军队。
而龙且是四年十一月被韩信击败,死于乱军中,远在丁复记载的时间线之后。
以上。
记载太少,不敢说分析的一定对,但相对龙且被韩信击败后逃回彭城才被杀这种说法,要合理太多。
乱用侯表,断章取义的弄出一些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的观点,见到已经不少,真不知是故意的还是真不明白,完全不会尊重基础史料。所谓孤证不立,读史书,对于这些记载简略的史料,使用需要慎重,一定得结合其他记载综合分析,不能六经注我,若是自己心中早有定义,对于史料的使用自然也难客观。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26 21:43回复
    秦楚大神重出江湖了呀


    IP属地:重庆3楼2020-04-27 08:03
    回复
      大神好多年没发帖了


      IP属地:重庆5楼2020-04-27 08:05
      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4-28 19:48
        收起回复
          老弟目光如炬 , 杀龙且彭城 ,记在屬悼武王句后 , 从道理上 , 你的这个推测是成立的 —— 杀应该是破的误写 。
          这里我把自己总结的发下 ,看是否能得到认同 :
          史记:阳都以赵将从起邺,至霸上,为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别降翟王,属悼武王,杀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羽军叶,拜为将军,忠臣,侯,七千八百户。六年正月戊申,敬侯丁复元年。
          汉书:阳都敬侯丁复:以越将从起薛;至霸上;以楼烦将入汉;定三秦,属周吕侯;破龙且彭城,为大司马;破项籍叶,为将军;忠臣,侯,七千八百户。
          丁复这个人很有意思,不是嫡系,却能位列十八名侯之中,很是让人觉得奇。因为,这十八人,除了张敖是个特别的列外,即便像中途加入的郦商、傅宽,吕泽手下的虫达,也都属于老革命,可放进嫡系队伍里的。
          从史记功臣表里,我们可以看出,此人是以赵将从起于邺的。【汉书说丁复是以越将身份从起薛,并不靠谱。因为,功臣里,以越将身份出道的,基本不会跟楼烦将三字搭边。】也就是说,丁复最早是在邺出道的,跟随的,不是武臣,就是张耳。
          那为什么,丁复会出现在霸上,且随之入汉,并参加了还定三秦之战呢?那是因为张耳从项羽入关时,丁复就在赵军队中。张耳与刘邦有交情,把丁复送给刘邦是可能的。就如傅宽本是魏将,改投刘邦帐下一样 。
          史记的功臣表,和汉书的功臣表丁复其人记录,有几处不同。怎么判断对错,得综合各处资料来进行分析。
          第一出身,上面讲了,不再多叙。
          第二别降翟王,史记里有,汉书则没有。我认为,既然有别这个字,就说明丁复在三秦战中,与郦商、靳歙一样,也曾独立领军过。汉书在此处把四字剔除,不知何意?
          第三断句。我觉得汉书这样的断句非常棒,使人看了,一目了然。如此,我们就可以直接判断出,丁复归属吕泽,是在还定三秦时,而跟击赵时无关 。这方面,史记的断句就显得很不专业 。
          第四龙且与彭城 。史记用的是杀,汉书用的是破。我认为,汉书用得好。为啥 ?一、综合各处资料,我们知道,龙且被杀于潍水边,并可以肯定的是,被灌婴的骑军所击杀。二、有人说龙且是在彭城被斩杀,那是十分荒唐可笑的。汉四年十一月,龙且救齐,而彭城被打破,是汉五年十月后的事,两处相差近一年。如假设龙且就是在汉五年十月被丁复杀死的,那么,项羽在荥阳听说龙且被韩信击杀,派武涉去劝说韩信独立,怎么解释呢?我认为,史记的杀字用得不妥,而汉书的破字比较恰当。破龙且彭城,就是说,丁复的功劳里,有破龙且、破彭城两件事。其实,就跟蔡寅的功劳一样,只是蔡寅的记录里,破龙且及彭城,多了一个及字,更加分明。这里补充一点,破龙且彭城,为大司马;此处大司马,应该是韩信齐国的,刘邦汉国没有大司马官职。
          第五破羽军叶与破项籍叶的解读:纵观史记与汉书的功臣表,以及本纪、世家、列传记录手法,在说到汉将打对方时,一般都用击籍、击项籍、击项籍军、击项羽、击项羽军等词,只有丁复用到了破羽军。而汉书,直接把破羽军叶修正为破项籍叶。我认为,羽军不是项羽军。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閒那次,项羽引兵南下,汉王坚壁不与战,丁复能单独破楚军?其实,司马迁所记的羽军,是羽婴领的军马。也就是曹相国世家里,曹参擊羽嬰於昆陽,追至葉的那个 。
          第六忠臣:功臣表里唯一的一个定性,可惜没有其他资料说明。


          IP属地:江苏9楼2020-05-01 09:30
          收起回复
            舞陽侯樊噲 ——
            還定三秦,別擊西丞白水北,雍輕車騎於雍南,破之。從攻雍、斄城,先登擊章平軍好畤,攻城,先登陷陣,斬縣令丞各一人,首十一級,虜二十人,遷郎中騎將。從擊秦車騎壤東,卻敵,遷為將軍。攻趙賁,下郿、槐里、柳中、咸陽;【上面都在汉一年八月】灌廢丘,最。【此在汉二年六月】至櫟陽,賜食邑杜之樊鄉。從攻項籍,屠煮棗。【此在汉二年四月】擊破王武、程處軍於外黃。【此在汉二年六七月】攻鄒、魯、瑕丘、薛。【此在汉二年四月】項羽敗漢王於彭城,盡復取魯、梁地。【此在汉二年四月】噲還至滎陽,益食平陰二千戶,【此在汉二年五月】以將軍守廣武。【此在汉三年八月后】一歲,項羽引而東。從高祖擊項籍,下陽夏,虜楚周將軍卒四千人。【此在汉五年十月】圍項籍於陳,大破之。【此在汉五年十一月】屠胡陵。【汉五年十二月后】


            IP属地:江苏10楼2020-05-01 15:46
            回复
              潁陰侯灌嬰出汉中至灭楚时间表注:
              沛公立為漢王,拜嬰為郎中,從入漢中,(汉一年四月)十月,拜為中謁者。從還定三秦,下櫟陽,降塞王。還圍章邯於廢丘,未拔。(汉一年八月)從東出臨晉關,擊降殷王,定其地。(汉二年三月)擊項羽將龍且、魏相項他軍定陶南,疾戰,破之。(汉二年四月)賜嬰爵列侯,號昌文侯,食杜平鄉。
              復以中謁者從降下碭,以至彭城。(汉二年四月)項羽擊,大破漢王。漢王遁而西,嬰從還,軍於雍丘。(汉二年四月)王武、魏公申徒反,從擊破之。(汉二年五月)攻下黃,西收兵,軍於滎陽。(汉二年五月)楚騎來眾,漢王乃擇軍中可為(車)騎將者,皆推故秦騎士重泉人李必、駱甲習騎兵,今為校尉,可為騎將。漢王欲拜之,必、甲曰:「臣故秦民,恐軍不信臣,臣願得大王左右善騎者傅之。」灌嬰雖少,然數力戰,乃拜灌嬰為中大夫,令李必、駱甲為左右校尉,將郎中騎兵擊楚騎於滎陽東,大破之。(汉二年五月)受詔別擊楚軍後,絕其餉道,起陽武至襄邑。擊項羽之將項冠於魯下,破之,所將卒斬右司馬、騎將各一人。擊破柘公王武,軍於燕西,所將卒斬樓煩將五人,連尹一人。擊王武別將桓嬰白馬下,破之,所將卒斬都尉一人。(汉三年八、九月)以騎渡河南,(约汉三年十二月)送漢王到雒陽,(汉三年五月)使北迎相國韓信軍於邯鄲。(汉三年五、六月)還至敖倉,嬰遷為御史大夫。(汉三年八月)
              三年,以列侯食邑杜平鄉。以御史大夫受詔將郎中騎兵東屬相國韓信,擊破齊軍於歷下,所將卒虜車騎將軍華毋傷及將吏四十六人。(汉四年十月)降下臨菑,(汉四年十月)得齊守相田光。(汉四年后十一月,注:潍水之战后)追齊相田橫至嬴、博,破其騎,所將卒斬騎將一人,生得騎將四人。攻下嬴、博,(汉四年后十一月,注:潍水之战后)破齊將軍田吸於千乘,所將卒斬吸。(汉四年十一月后,注:击走田横后)東從韓信攻龍且、留公旋於高密,卒斬龍且,生得右司馬、連尹各一人,樓煩將十人,身生得亞將周蘭。(汉四年十一月)
              齊地已定,韓信自立為齊王,使嬰別將擊楚將公杲於魯北,破之。轉南,破薛郡長,身虜騎將一人。攻(博)〔傅〕陽,前至下相以東南僮、取慮、徐。度淮,盡降其城邑,至廣陵。項羽使項聲、薛公、郯公復定淮北。嬰度淮北,擊破項聲、郯公下邳,斬薛公,下下邳,擊破楚騎於平陽,遂降彭城,虜柱國項佗,降留、薛、沛、酇、蕭、相。攻苦、譙,復得亞將周蘭。(以上之事,发生在汉五年十一月前)與漢王會頤鄉。(汉五年十一月)從擊項籍軍於陳下,破之,所將卒斬樓煩將二人,虜騎將八人。(汉五年十一月)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
              項籍敗垓下去也,嬰以御史大夫受詔將車騎別追項籍至東城,破之。所將卒五人共斬項籍,皆賜爵列侯。降左右司馬各一人,卒萬二千人,盡得其軍將吏。(汉五年十二月)下東城、歷陽。渡江,破吳郡長吳下,得吳守,遂定吳、豫章、會稽郡。還定淮北,凡五十二縣。(汉五年十二月后)


              IP属地:江苏11楼2020-05-01 15:47
              收起回复
                发觉我之前的理解是错的 , 纠正如下 【小楚的解读居然是对的 】 :
                以趙將從起鄴,至霸上,為樓煩將,入漢,定三秦,別降翟王,屬悼武王,殺【汉书作破】龍且彭城,為大司馬;破羽軍葉,拜為將軍,忠臣,侯,七千八百戶。
                这个人的经历比较复杂 ,开始从的是武臣或张耳 (张耳的概率大 ,因为张耳是跟随项羽诸侯大军入关的 ,赵王歇 、陈余没有) , 跟着诸侯大军来到霸上 , 被送给了刘邦 (张耳跟刘邦交情莫逆)。 定三秦的时候 ,曾别领一支人马捉住了董翳 。曾经做过吕泽的部将(不知何时到何时 ,但彭城之战时 ,肯定属于吕泽部) 。 殺龍且彭城 , 汉书是破龙且彭城 , 这个破改得好 。 结合吕泽传 : 將兵先入碭 , 再结合丁复是吕泽部将的关系 , 再结合曹参传 : 東擊龍且、項他定陶,破之 。说明丁复的破龙且 , 跟曹参是一码事 , 最多不是同一次战斗而已 。此处的彭城 ,是个大范围的概念 。也就是说 ,丁复并没有参加灭齐中的潍水之战 ,破龙且彭城 , 记录的是汉军攻破彭城前的战绩 。 至于这个大司马 , 是吕泽的 ,还是刘邦的 ,不得而知 。而下面的 ,破羽军叶 , 两种解释 : 一是汉三年六月,刘邦听袁生之计,与项羽“战”于宛叶那次 ; 一是汉二年五月,曹参击羽婴叶县那次 ; 我认为是随曹参击羽婴叶县那次 ,因为用的是羽军 ; 如果是项羽 ,应该用项籍、项羽军 。 丁复封赐那么多 , 跟忠臣(罕见用语)两字有关系 , 不能证明吕泽有更大的功劳 。


                IP属地:江苏13楼2020-09-21 11:01
                回复
                  潍水之战 用水淹可信么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2-01-26 23: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