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方法
所谓“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失眠患者其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多有压痛,应用这些阳性反应点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具体方法:先通过推循法、点按法,循胸1至腰5逐步按压,探查背部的阳性反应点,然后于最疼痛的阳性反应点对应节段棘突下及对应的两侧背俞穴上施针、艾灸。通过赵教授长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本课题组的临床研究发现,失眠患者的阳性反应点多集中在脊柱的T4、T5节段及其上、下、左、右的对应俞穴位置;而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和膀胱经均入络于脑,故将这些阳性反应点统称为“背心调神五穴”。
临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失眠病人,尤其是肝郁化火证型的患者,在左右背俞穴呈现整体的低痛阈反应,或许也提示其由于气机升降失常,造成背部肌肉的紧张僵硬状态,治疗时先进行大面积的肌肉放松按摩,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背部紧张、胸椎椎间关节略有错位、胸闷憋气的患者,在施针前会先行背部广泛揉法,继行背部按法,按法的具体操作为:嘱患者俯卧。医生站于侧方,以两掌重叠置于背部胸椎错位处,先嘱患者用力吸气,再嘱患者用力呼气,医生双手也随之向下按压,至呼气末,瞬间用力,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胸闷气短的病人行此手法后多会立即缓解。
所谓“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失眠患者其背部督脉和膀胱经的某些穴位多有压痛,应用这些阳性反应点治疗失眠效果较好。
具体方法:先通过推循法、点按法,循胸1至腰5逐步按压,探查背部的阳性反应点,然后于最疼痛的阳性反应点对应节段棘突下及对应的两侧背俞穴上施针、艾灸。通过赵教授长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以及本课题组的临床研究发现,失眠患者的阳性反应点多集中在脊柱的T4、T5节段及其上、下、左、右的对应俞穴位置;而脑为元神之府,督脉和膀胱经均入络于脑,故将这些阳性反应点统称为“背心调神五穴”。
临床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失眠病人,尤其是肝郁化火证型的患者,在左右背俞穴呈现整体的低痛阈反应,或许也提示其由于气机升降失常,造成背部肌肉的紧张僵硬状态,治疗时先进行大面积的肌肉放松按摩,可提高此类患者的临床疗效。对于背部紧张、胸椎椎间关节略有错位、胸闷憋气的患者,在施针前会先行背部广泛揉法,继行背部按法,按法的具体操作为:嘱患者俯卧。医生站于侧方,以两掌重叠置于背部胸椎错位处,先嘱患者用力吸气,再嘱患者用力呼气,医生双手也随之向下按压,至呼气末,瞬间用力,听到弹响即表明复位。胸闷气短的病人行此手法后多会立即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