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萧远树疏林外吧 关注:85贴子:4,382
  • 12回复贴,共1

【我来了我来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4-21 14:46回复
    【今逢单数,又到入宫进讲的日子,心里原是松泛的,待过了景运门,余光映见琉璃瓦,照着日头分外晃眼,心中思虑又多一重】
    【进到养心殿里,透心的凉气便袭来了,躬身打个千,略抬首瞧过去,御案仍摞满了折子,勤济的君王下笔果决,行云流水的朱批倾灌着这位帝王励精图治的苦心,一笔一划具是君心圣意,可惜山川广袤、英才济济,能读懂的不过寥寥】
    【他搁下手里的笔抻抻胳膊,适时的插上话】皇上今日要听哪一篇?


    2楼2020-04-21 15:43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对不起正观大帝,冒犯了哈!
      【冯会叙案闹得朝野上下哗沸不止,奏章落叶似的飞进军机处,内奏事的太监们往来两间,片刻不敢延误,但于推行新《律例》一事,早已口谕众人】分毫不让
      【适太后的好侄孙、章穆嗣辈唯一入仕的聒噪臣子进宫侍讲,眼皮未抬,御笔再掭一寸朱墨,称声爱卿假作亲蔼】爱卿想必早有准备,朕允你自行定决


      3楼2020-04-21 16:09
      回复
        【君言入耳并不意外,他向来如此作派,倒并非是不爱听,这位万岁爷于书史上的造诣,翰林院中那些老学究们莫不称道】
        【君王御极四海,习惯又厌烦悉皆与上,无足轻重的小事,时而施权臣下也未尝不可,翻覆间仍是他膺运独尊,人人趋之若鹜的权势荣华,不过是他掌间赏玩的物什,不足为奇,也不用为意】
        【这一声爱卿,我应骄荣的应下】上回万岁爷赐问,奴才没答上来,往后可再不敢有半点懈怠
        【冯会叙的案子,说白了就是借儒法之争这千年难辨的幌子,争这京师之中百余年难决的权势高下,如今布阵行棋者具已就位,就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幸而万岁爷宽仁,没拿定公的“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这话来难为奴才


        4楼2020-04-21 17:13
        回复


          7楼2020-04-21 17:16
          回复
            【聆他末尾一句,方才自冗沓政务中分出神来,不过也只草草掠他一眼,复又览读其手中陕甘总督的折子,待落下朱批,将御笔搭上笔山,似笑非笑道】
            爱卿不是一向劝人“内省不疚、不忧不惧”?今儿怎么说起话没头没脑的
            【太后指着他声震班廷,早日累些朝望,以为他日筹谋,实则却不知,纵文膺为我所弃,文廉更自始至终都不过无权入局的棋子】
            爱卿不妨直言,朕既上回没问你的罪,今日也不会


            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0-04-21 17:44
            收起回复
              【同那位汉军旗的章姓掌院学士不同,他每至养心殿,总能凭泛白的须发讨得张绣墩,而我仅能仰慈宁的风势,混口茶汤聊以“饱”腹】
              【尤记得先帝,那是位不威自怒的君王,哦不,先帝应来称呼那位真正宽仁的君王,倘若如今皇位上的人是他,想必这冯会叙的案子很快就能了,可惜他英年早去。但话说回来,若是他还在,于国于民到底是福是祸,也难说的很】
              【养心殿的窗框早去了隔断,换上整块的玻璃,西洋传来的玩意,新奇少见,照的殿里很亮堂】奴才对万岁爷自然是言无不尽的
              【这话倒并非虚言,与其在他面前耍心思,不如将我这一颗忠心刨给他看,岂不省事】只是奴才愚钝,说起这“为臣不易”一句,向来只求甚解,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9楼2020-04-21 18:08
              回复


                10楼2020-04-21 18:12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君臣之间不可逾越的天堑在二人之间划得格外分明,看着他低下去的顶戴,不自禁想起丰圣——彼年他在我面前,惯是秉真而执拗,这般恭谨得甚至有几分唯唯诺诺的样子,从未有过】
                  【眼前这人随了你一身书生气,却未随你的风骨——思及丰圣,难免和缓些】
                  爱卿这话让满朝文武听去,怕要骂你得便宜卖乖,让太后听去,怕又要搅得朕这养心殿天翻地覆
                  【他若不易,落在旁人口中,不是君主苛厉是什么?眸光中暗藏霜刃,虽仍不动声色,然分明是薄怒的征兆】爱卿这是在指责朕让百官为难了?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0-04-21 18:34
                  回复
                    【章云去杭州府已有月余,尚没有消息递回来,不过撇开冯会叙案不谈,兴风作浪的幕后人到底是谁,不用想也知道。新颁的《律例》踩了谁的尾巴,谁就是眼下跳的最厉害的。为君难,为臣不易,这句话不难理解,可难的是,君臣各自为政时,谁也不肯退一步】
                    【章穆从前声名不显,靠着太后一朝得势,这份气运能延几时?可是棋盘只有那么大,谁都想多占两分,就总有人要出局,如今那些勋贵之族借着祖上恩荣,要同皇帝一斗,此时不趁乱分一杯羹,还待何时?】
                    【他仍称爱卿却稍显怒色,知道他这脾气,便忙俯身跪下】奴才不敢,奴才哪是指责万岁爷。不过满朝文武怕也骂不得奴才,皇恩浩荡,他们哪个又没领过?
                    【说倒这里,也不得不感慨一句为君难,如今坊间都道皇帝是位寡恩的,那些愚民却不细思是待谁寡恩,这份恩又要施与谁】
                    【如今京师中儒法之辩处处都有,因避着冯会叙案的风头,许多人有心搏名又怕牵连自己,都是暗中与人辩议,到头来还要混骂一句这天下不给读书人说话的地方,哪里还有半分文人风骨?】奴才不如明说了,如今京中对冯会叙对案子议论纷纷,阵势闹得极凶,却都没说到正题上,依奴才之见,既然是文人的事,不如就捡起文人的老本,允他们辩上一辩。
                    理不辩不明,这儒法之争的题至今也有千余年,都没人能说明白。如今太平盛世,国富民安,读书人也多起来,岂知哪里就有个文曲星下凡,蒙万岁爷的隆恩,福至心灵就把这题给破了,后世传颂起来,也是一桩佳话。


                    12楼2020-04-21 19:17
                    回复


                      13楼2020-04-21 19:36
                      回复
                        【遑论业已登基数载,便是从前尚不过皇子时,也早见识过这些庙堂里的手腕,朝班个个敬称万岁、口道惟忠,实则暗地里干着损人益己、甚至损国益私的事】
                        【儒法之辩里,又有几人真是为民请命、为国谏言?不过挂羊头卖狗肉,欺天下也欺朕】
                        【于他那些奉承但作不闻,却不免考量起后话,思忖半晌,终道】爱卿言之有理,朕颇觉受益,望爱卿往后——多多费心


                        来自iPhone客户端14楼2020-04-21 19:3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