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初试(801经济学)
初试入门
本专业考和跨专业考有区别——在专业课方面我们有的考生是本专业考生他们本科肯定开了高鸿业的宏微观课程,也有专业接近的跨专业考生,也有毫不相关的专业的跨专业考生。这三类考生在准备专业课上需要的心力是不同的。跨专业的考生或者觉得专业基础不好的考生,还是建议报个班,边际收益一定是大于边际成本的。
东财801出题难不难 偏不偏 给分严不严——东财801考得并不算很难,也不会太偏 往往是重点突出有时适当发散,老师们给分也是比较公平客观的 没有压分不压分 防水不防水一说。只要你做到书上的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
初试参考书——初试参考书有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宏观和微观),这个稍微注意一下,有的同学找我咨询专业课说买的是第七版的课本,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尽量选择正确的参考书目。
具体复习规划——在6月份之前,大家可以先把高鸿业的宏微观看1~2遍,熟悉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
7月份到8月份主要细看宏微观,每个知识点都要重视,并且要能够准确地画出书上的每一个图形以及推导出每一个公式,课后习题也要认真地做一遍。专业课资料我用的是银杏考研同盟的复习资料,包括全套的强化资料和习题资料。红果园的我感觉就是炒的厉。
9月份开始背,可以先理解性地看一遍,这样也有利于背诵。不过你不要妄想1~2遍就把知识点背下来,
10月份,开始看历年真题,专业课真题也非常的重要,有些知识点是重复地考。对于真题至少在理解地基础上背2遍。
到12月份,要清楚真题上的每个考点出自课本上的具体章节,并且可以联系到其他一系列知识点,这样才算达到复习的效果。
更多考研信息——专业课的复习在于信息战,谁掌握的信息多些谁就有优势。所以在购买专业课复习资料时一定要慎重,最好咨询一下所要报考院校专业的学长学姐,这样比较可靠。感觉基础不好的同学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最好可以报个一对一辅导,非常节省时间,能获得很多内部资料以及消息。当然,我们复习时也不能投机取巧,非重点也要好好掌握,争取做到最好。我专业课复习前前后后总共背了有7遍,每天大概4个小时左右,其实背3遍后进度就很快了,之后就是补缺补差了,希望大家也能非常熟练地掌握专业课知识。
初试时间规划
基础阶段(4月初到6月底)课本阶段——第1遍浅尝辄止;第2遍熟悉与初步理解,形成框架
强化阶段(7月到8月底)深入学习——(课本 习题 参考书)
再强化阶段(9月到12月)背诵为主——(重点,真题,典型题等)
冲刺阶段(12月初到考前)答题素养——真题,重要习题(非课后),经济热点
初试技巧
阶段性目标和自律性;理解是背诵的大前提;有图必画(复习和考试);抓住信息优势(抢先一步,少走弯路)
真题是你的护身符;课本结束语可能会成为盲点;答题逻辑,答题技巧谁教你;你的书写会让你丢分的
高鸿业课本梳理
高鸿业微观
微观经济学的大致脉络是:以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为主线,从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理论(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到各种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垄断市场),下的效率和效用,最后过渡到福利经济学理论(怎样改进)
高鸿业宏观
(一)12章是基础性章节(GDP核算)
(二)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理论(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3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 14章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15章 产品、货币和要素市场的共同均衡AD-AS模型
16章 宏观政策应用:失业与通胀
17章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8章 国际市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宏观经济学的长期理论 重难点
19章 经济增长(增长核算 内生增长 稳态)
(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章 消费 投资 货币 三大基础
(五)宏观经济流派
21章 重点章 流新古典 新凯恩斯 主要观点 政策主张
22章 延伸阅读
学姐的备考时间表 (不同阶段需要调整)
AM:
6:00 起床
6.30 晨练结束
6.30—8.30 单词;洗漱;吃饭
8.30—12.30 数学
12.30—13.30 吃饭 午休
PM:
13.30—14.30 背专业课
14.30—17.30 英语真题
17.30—18.30 吃饭 单词
18.30—20.30 政治
20.30—22.30 专业课
初试入门
本专业考和跨专业考有区别——在专业课方面我们有的考生是本专业考生他们本科肯定开了高鸿业的宏微观课程,也有专业接近的跨专业考生,也有毫不相关的专业的跨专业考生。这三类考生在准备专业课上需要的心力是不同的。跨专业的考生或者觉得专业基础不好的考生,还是建议报个班,边际收益一定是大于边际成本的。
东财801出题难不难 偏不偏 给分严不严——东财801考得并不算很难,也不会太偏 往往是重点突出有时适当发散,老师们给分也是比较公平客观的 没有压分不压分 防水不防水一说。只要你做到书上的每个重要知识点都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背下来。
初试参考书——初试参考书有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第六版(宏观和微观),这个稍微注意一下,有的同学找我咨询专业课说买的是第七版的课本,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尽量选择正确的参考书目。
具体复习规划——在6月份之前,大家可以先把高鸿业的宏微观看1~2遍,熟悉主要内容和整体框架。
7月份到8月份主要细看宏微观,每个知识点都要重视,并且要能够准确地画出书上的每一个图形以及推导出每一个公式,课后习题也要认真地做一遍。专业课资料我用的是银杏考研同盟的复习资料,包括全套的强化资料和习题资料。红果园的我感觉就是炒的厉。
9月份开始背,可以先理解性地看一遍,这样也有利于背诵。不过你不要妄想1~2遍就把知识点背下来,
10月份,开始看历年真题,专业课真题也非常的重要,有些知识点是重复地考。对于真题至少在理解地基础上背2遍。
到12月份,要清楚真题上的每个考点出自课本上的具体章节,并且可以联系到其他一系列知识点,这样才算达到复习的效果。
更多考研信息——专业课的复习在于信息战,谁掌握的信息多些谁就有优势。所以在购买专业课复习资料时一定要慎重,最好咨询一下所要报考院校专业的学长学姐,这样比较可靠。感觉基础不好的同学或者跨专业的同学最好可以报个一对一辅导,非常节省时间,能获得很多内部资料以及消息。当然,我们复习时也不能投机取巧,非重点也要好好掌握,争取做到最好。我专业课复习前前后后总共背了有7遍,每天大概4个小时左右,其实背3遍后进度就很快了,之后就是补缺补差了,希望大家也能非常熟练地掌握专业课知识。
初试时间规划
基础阶段(4月初到6月底)课本阶段——第1遍浅尝辄止;第2遍熟悉与初步理解,形成框架
强化阶段(7月到8月底)深入学习——(课本 习题 参考书)
再强化阶段(9月到12月)背诵为主——(重点,真题,典型题等)
冲刺阶段(12月初到考前)答题素养——真题,重要习题(非课后),经济热点
初试技巧
阶段性目标和自律性;理解是背诵的大前提;有图必画(复习和考试);抓住信息优势(抢先一步,少走弯路)
真题是你的护身符;课本结束语可能会成为盲点;答题逻辑,答题技巧谁教你;你的书写会让你丢分的
高鸿业课本梳理
高鸿业微观
微观经济学的大致脉络是:以消费者,生产者和市场为主线,从消费者行为理论(效用最大化),生产者行为理论(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 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到各种市场(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垄断市场),下的效率和效用,最后过渡到福利经济学理论(怎样改进)
高鸿业宏观
(一)12章是基础性章节(GDP核算)
(二)宏观经济学的短期理论(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13章 产品市场的均衡: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 14章 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15章 产品、货币和要素市场的共同均衡AD-AS模型
16章 宏观政策应用:失业与通胀
17章 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18章 国际市场(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三)宏观经济学的长期理论 重难点
19章 经济增长(增长核算 内生增长 稳态)
(四)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20章 消费 投资 货币 三大基础
(五)宏观经济流派
21章 重点章 流新古典 新凯恩斯 主要观点 政策主张
22章 延伸阅读
学姐的备考时间表 (不同阶段需要调整)
AM:
6:00 起床
6.30 晨练结束
6.30—8.30 单词;洗漱;吃饭
8.30—12.30 数学
12.30—13.30 吃饭 午休
PM:
13.30—14.30 背专业课
14.30—17.30 英语真题
17.30—18.30 吃饭 单词
18.30—20.30 政治
20.30—22.30 专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