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于命运的死亡莲华之下起舞
——《原来我是妖二代》有感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庚子年三月廿五,读罢《原来我是妖二代》,放下手机,心中思绪万千。
书读完了,我有一个习惯,在品读完完结作品前从不会上某些书评网站、知乎、贴吧等任何有可能透露书籍结局的地方了解关于本书的任何消息和评论,便通通留到读完书之后,也得益于多年的观影和阅文经验。网络上对本书形形色色的评价众多,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各平台的评价褒贬不一,就用我在某个网站看到的一个槽点引出下文。有人说如果李羡鱼众人在万神宫对上月下三兄贵的时候就献祭小妈冲上极道就完全可以解决战斗,彼时战魂已是极道巅峰,加之众多实力友军,灭掉三兄贵绰绰有余。但我们仔细琢磨一下书中出现过的各种晋升方法,无论是妖道忘尘的极道之路,还是李羡鱼的半步极道过渡,有一种推力无法忽略,那便是自身的大破大立。忘尘面对的是太素师姐和小师妹的死,面对的是友人从后背刺入心脏的刀子,面对的是国家民族的仇恨耻辱,更面对着世人的无尽谩骂和不知所以,于是他在全国血裔代表的所谓的正道下即成就了自己也杀死了自己。李羡鱼面对养父的死亡和过去岁月的真相,泪落滴成了雨,换取半步极道之威。在万神宫一战中,姐姐未死、三无安在,结衣尚以爱人身份自称,黑龙也还在东海与海王撒欢,谁能保证只需华阳一人的献祭便能换来李羡鱼的极道之身?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李羡鱼的极道背负得太多太多,完全可以说是姐姐、三无、结衣等人和华阳的献祭的共同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结衣泯灭于炮火之时,作者的一句“李羡鱼感觉整个世界都远离了他”,已经是最好的解释了。我独立于末世,爱我之、我爱之挚爱皆付于毁灭,唯有向死,方得立世;至死往生,终此不渝。
还有便是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葫芦娃原理,如果不是到了最后一刻,咸鱼是不可能选择献祭小妈的,小妈也不会看透选择献祭。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到了最后一刻永远看不到结局。就像作者常表达的“瞬息万变的战场”,从大战到最后结束,战局发生了多少次转折?永远没有人能知道是否早点献祭小妈就能立刻结束战局。念及自身,正如当初你刚看到万神宫里面和月下三兄贵大战的情节时完全不可能想到结局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连上帝视角的我们尚且无法联想到献祭是胜利的关键,那么咸鱼怎么会舍得为了一个朦胧的结局而下决心献祭小妈?我们只是一个知道了结局的看客,是书中命运的帮凶,但一些持贬意看法的书友却自认为了解了一切便能左右书中命运的钟摆,对此我深感无奈。玩弄命运的人迟早会被命运玩弄,这也是本书作者做得最高明的布局,命运。众神已高举审判之笔,命运轮盘已染其柔软之锋芒,厄运的终章未曾晕渲便已拟定,时光蹉跎着岁月终将其推至于新篇。
我已于众神列位被打落凡间,唯有天使的断翼自证。神果成熟,时光回溯似乎于李羡鱼来说,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温存。我相信他自此至终都是怀恨着果子的,为此他付出了他的一生,付出了所爱的一切,换来了不知所以的神果云云。书中神国的大门未曾打开便已悄然关闭,正如李羡鱼的欢喜未曾真正的开始便已画上终章。也许当神光照耀在李羡鱼的脸庞、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背对苍穹之时,他会想起堕天使华阳和佩斯,心中会感觉到可笑,是否自己才是真正经历了无尽折磨后堕落的天使。但其答案却永远似是而非。最终章里二十岁的咸鱼也许依然会想着这个玩笑般的问题,但又或许他想得不止是这个。他还会纠结于是否要早一点救下薄命红颜徐薇小姐、初入宝泽时是否要给故人一个个久违的拥抱、在论道大会时是否要收起左手温柔地对待佳人结衣、是否在斗地主时以气为剑抹向樱井雪奈子的脖颈、是否早点吻向祖奶奶的红唇……但这一切都留给时光去安排吧,真正的李羡鱼其实已经死了,他死在了时光的洪流中,他终将一次又一次的回味那短暂的勉强称得上是欢愉的人生,而现实世界的走向将是如何,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终于时光之尽头回望,苍莽的废墟之上,璀璨的星座亦在缠绵,那里是英雄的乱葬岗,也是佳人的温柔乡。
没有人能看透命运,这也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结局。命运是遗憾,是本该与李无相缠绵悱恻但最终阴阳两隔的华阳,无疾而终;命运是无常,是片刻温存目送心上人离开后转身泯灭于炮火的青木结衣,佳人已逝;命运是摧残,是一生无儿无女、爱人已逝,孤身一人直面人生洪流的萍萍姑娘,日夜守相思;是君生我未生,我老君仍芳华的无奈。但命运也是紫露花草的那般只求曾经拥有,它是初夜战姬的娇羞,是翠花兜兜转转浪费百余年后终于寻得的那些值得以死相抵的短暂欢愉,是黑龙即便面对着多尔衮也能真挚喊出的“朋友”二字。何谓命运?命运是造化弄人,李无相与果子的因果交错是命运,李羡鱼与无双战魂、与众女的邂逅是命运,李佩云与李倩予的爱恨纠葛是命运,回溯的交错时空线更是命运。命运也是因时造势,佛头的腹背受敌含冤陨落是命运,妖道忘尘的力挫千军名扬四海是命运,事逼李羡鱼刀尖舔血于死亡中绽放莲华是命运,万妖盟众护法消亡殆尽是命运,数百年大清基业于荒凉中轰然倒塌更是命运。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但结果又如宿命般必然。纵然命运不可抗力,但没有任何人可以佐证绽放于无尽绝望中的莲华是否会更加妖艳,未曾踏足极地便无法切身感受最刺骨的寒意。没有准备向命运抗争,命运便会显示其威力。命运多厄,于是便有了书中敢与命运掰手腕的诸君,他们至死都拥抱着希望。哪怕是罪恶如多尔衮,我们也无法否定其作为战士与命运抗争的无上荣耀。无论是书中的角色还是现实中的我们,哪怕是迫不得已向命运俯首称臣之时,也要昂首挺胸。何况命运也是把双刃利剑,她的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能者大雅。独眼奥丁的天马已至,世界之树的嫩枝枯落,艮古尼尔刺入我胸膛之前,我亦能于此绽放死亡之莲华。
你我皆是看客,书中故事是世间蹉跎,看过便过,神鬼志异荒唐一场,大梦一场也只是戏中你我。书写得再好,那也是故事,看过便过,此书与我而言,已至终章,转身又将投入生活的洪流之中。本书以悲剧收尾,书友对此结局有不少埋怨,但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所谓观众居多,哈姆雷特也不必挣扎于孤独漩涡,具体的类似中学阅读理解的阔谈本人也不在此多说。这人世间自古悲情多于喜乐,伤春悲秋似乎才是人间正道,悲剧本是由喜剧撕碎而造就,悲剧似乎也更向往着永恒。看罢此书,心中空落落也难免,仿佛切身经历此书之悲欢离合。按照惯例,又要读后忧郁不久。洋洋洒洒写下两千来字,在反复斟酌修改后得以完篇,也算不辜负这些天熬夜看书。此书,值得。
时光和命运之轮盘终将重启,诸君,就此别过。祝,安好。最后用结衣小姐以柳永作媒写给李君的信作为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原来我是妖二代》有感
2020年4月17日星期五,庚子年三月廿五,读罢《原来我是妖二代》,放下手机,心中思绪万千。
书读完了,我有一个习惯,在品读完完结作品前从不会上某些书评网站、知乎、贴吧等任何有可能透露书籍结局的地方了解关于本书的任何消息和评论,便通通留到读完书之后,也得益于多年的观影和阅文经验。网络上对本书形形色色的评价众多,这也是我写下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各平台的评价褒贬不一,就用我在某个网站看到的一个槽点引出下文。有人说如果李羡鱼众人在万神宫对上月下三兄贵的时候就献祭小妈冲上极道就完全可以解决战斗,彼时战魂已是极道巅峰,加之众多实力友军,灭掉三兄贵绰绰有余。但我们仔细琢磨一下书中出现过的各种晋升方法,无论是妖道忘尘的极道之路,还是李羡鱼的半步极道过渡,有一种推力无法忽略,那便是自身的大破大立。忘尘面对的是太素师姐和小师妹的死,面对的是友人从后背刺入心脏的刀子,面对的是国家民族的仇恨耻辱,更面对着世人的无尽谩骂和不知所以,于是他在全国血裔代表的所谓的正道下即成就了自己也杀死了自己。李羡鱼面对养父的死亡和过去岁月的真相,泪落滴成了雨,换取半步极道之威。在万神宫一战中,姐姐未死、三无安在,结衣尚以爱人身份自称,黑龙也还在东海与海王撒欢,谁能保证只需华阳一人的献祭便能换来李羡鱼的极道之身?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李羡鱼的极道背负得太多太多,完全可以说是姐姐、三无、结衣等人和华阳的献祭的共同结果。值得一提的是在结衣泯灭于炮火之时,作者的一句“李羡鱼感觉整个世界都远离了他”,已经是最好的解释了。我独立于末世,爱我之、我爱之挚爱皆付于毁灭,唯有向死,方得立世;至死往生,终此不渝。
还有便是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过葫芦娃原理,如果不是到了最后一刻,咸鱼是不可能选择献祭小妈的,小妈也不会看透选择献祭。一句话来说就是不到了最后一刻永远看不到结局。就像作者常表达的“瞬息万变的战场”,从大战到最后结束,战局发生了多少次转折?永远没有人能知道是否早点献祭小妈就能立刻结束战局。念及自身,正如当初你刚看到万神宫里面和月下三兄贵大战的情节时完全不可能想到结局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连上帝视角的我们尚且无法联想到献祭是胜利的关键,那么咸鱼怎么会舍得为了一个朦胧的结局而下决心献祭小妈?我们只是一个知道了结局的看客,是书中命运的帮凶,但一些持贬意看法的书友却自认为了解了一切便能左右书中命运的钟摆,对此我深感无奈。玩弄命运的人迟早会被命运玩弄,这也是本书作者做得最高明的布局,命运。众神已高举审判之笔,命运轮盘已染其柔软之锋芒,厄运的终章未曾晕渲便已拟定,时光蹉跎着岁月终将其推至于新篇。
我已于众神列位被打落凡间,唯有天使的断翼自证。神果成熟,时光回溯似乎于李羡鱼来说,既是一种惩罚,也是一种温存。我相信他自此至终都是怀恨着果子的,为此他付出了他的一生,付出了所爱的一切,换来了不知所以的神果云云。书中神国的大门未曾打开便已悄然关闭,正如李羡鱼的欢喜未曾真正的开始便已画上终章。也许当神光照耀在李羡鱼的脸庞、他毅然决然地选择背对苍穹之时,他会想起堕天使华阳和佩斯,心中会感觉到可笑,是否自己才是真正经历了无尽折磨后堕落的天使。但其答案却永远似是而非。最终章里二十岁的咸鱼也许依然会想着这个玩笑般的问题,但又或许他想得不止是这个。他还会纠结于是否要早一点救下薄命红颜徐薇小姐、初入宝泽时是否要给故人一个个久违的拥抱、在论道大会时是否要收起左手温柔地对待佳人结衣、是否在斗地主时以气为剑抹向樱井雪奈子的脖颈、是否早点吻向祖奶奶的红唇……但这一切都留给时光去安排吧,真正的李羡鱼其实已经死了,他死在了时光的洪流中,他终将一次又一次的回味那短暂的勉强称得上是欢愉的人生,而现实世界的走向将是如何,似乎也不是那么重要了。我终于时光之尽头回望,苍莽的废墟之上,璀璨的星座亦在缠绵,那里是英雄的乱葬岗,也是佳人的温柔乡。
没有人能看透命运,这也是作者留给我们的结局。命运是遗憾,是本该与李无相缠绵悱恻但最终阴阳两隔的华阳,无疾而终;命运是无常,是片刻温存目送心上人离开后转身泯灭于炮火的青木结衣,佳人已逝;命运是摧残,是一生无儿无女、爱人已逝,孤身一人直面人生洪流的萍萍姑娘,日夜守相思;是君生我未生,我老君仍芳华的无奈。但命运也是紫露花草的那般只求曾经拥有,它是初夜战姬的娇羞,是翠花兜兜转转浪费百余年后终于寻得的那些值得以死相抵的短暂欢愉,是黑龙即便面对着多尔衮也能真挚喊出的“朋友”二字。何谓命运?命运是造化弄人,李无相与果子的因果交错是命运,李羡鱼与无双战魂、与众女的邂逅是命运,李佩云与李倩予的爱恨纠葛是命运,回溯的交错时空线更是命运。命运也是因时造势,佛头的腹背受敌含冤陨落是命运,妖道忘尘的力挫千军名扬四海是命运,事逼李羡鱼刀尖舔血于死亡中绽放莲华是命运,万妖盟众护法消亡殆尽是命运,数百年大清基业于荒凉中轰然倒塌更是命运。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但结果又如宿命般必然。纵然命运不可抗力,但没有任何人可以佐证绽放于无尽绝望中的莲华是否会更加妖艳,未曾踏足极地便无法切身感受最刺骨的寒意。没有准备向命运抗争,命运便会显示其威力。命运多厄,于是便有了书中敢与命运掰手腕的诸君,他们至死都拥抱着希望。哪怕是罪恶如多尔衮,我们也无法否定其作为战士与命运抗争的无上荣耀。无论是书中的角色还是现实中的我们,哪怕是迫不得已向命运俯首称臣之时,也要昂首挺胸。何况命运也是把双刃利剑,她的变化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无损能者大雅。独眼奥丁的天马已至,世界之树的嫩枝枯落,艮古尼尔刺入我胸膛之前,我亦能于此绽放死亡之莲华。
你我皆是看客,书中故事是世间蹉跎,看过便过,神鬼志异荒唐一场,大梦一场也只是戏中你我。书写得再好,那也是故事,看过便过,此书与我而言,已至终章,转身又将投入生活的洪流之中。本书以悲剧收尾,书友对此结局有不少埋怨,但我个人认为这也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所谓观众居多,哈姆雷特也不必挣扎于孤独漩涡,具体的类似中学阅读理解的阔谈本人也不在此多说。这人世间自古悲情多于喜乐,伤春悲秋似乎才是人间正道,悲剧本是由喜剧撕碎而造就,悲剧似乎也更向往着永恒。看罢此书,心中空落落也难免,仿佛切身经历此书之悲欢离合。按照惯例,又要读后忧郁不久。洋洋洒洒写下两千来字,在反复斟酌修改后得以完篇,也算不辜负这些天熬夜看书。此书,值得。
时光和命运之轮盘终将重启,诸君,就此别过。祝,安好。最后用结衣小姐以柳永作媒写给李君的信作为结尾: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