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理】是宝莲灯两部剧的主旋律所在

话说天规无情,禁一切情与爱,是法治的最极致境界(刨除了一切人欲)。只是如果没有情和爱,一切按天规生活,(且不论生活是否必须得多姿多彩)这无有人欲的生存方式还需要法制吗?都没有私欲,没有杂念,何来犯罪呢?天规自然是个虚设,以玉帝一人的意志做天规,然而玉帝无私则天规无私,玉帝不仁则天规不仁,法治终究还是离不开人治。所以我觉得无论怎样标准发达的法制社会,其实都是人治。人们永远无法设计出完美无瑕的法律来督导百姓,人性包涵的内容无量无边,区区法律大概不及其百万分之一,尚有百万分之九九九……是未知的,是法律无论如何都触及不到的,但确实能左右一个人的苦乐。
我无意讨论思凡的对错,旨在研究思凡既然是不可一概禁止,那么永远都比人性刻板的法律该如何去既成全有情人又防止有情人终成怨偶呢?毕竟爱你一万年太久,人性又复杂多变,即使有千百万条法律把一切罪罚都规定清楚,但是也超出了人的承受能力。反而掣肘,把活生生的人管成了提线木偶。我的结论是法制不能使人幸福安康。
我认为讨论戬心婚姻谁对谁错就像清官难断家务事,我们真的说不清道不明,毕竟人俩是当事人,吵闹一千年最后还是和解了,咱上哪说理去?为什么能和好呢?真不是法制社会能“度化”的。与其说是爱(包括大爱)感化的,不如称之为道德更直白。道德不如法律那么清晰可见,也不是情爱那样难舍难辨,道德是情爱的河流,情爱是奔腾在河流的弱水。法律是河流上的防护堤。
最后一个问题,无欲到底是不是真的存在?我认为无欲的境界是存在的,但绝不是剧中天规规定的无情无爱的无欲。八妹可以与巴特尔只享受一世情缘,结束后,她对此无欲了。戬心西海诀别互相放手,是无欲了。注意,八妹和戬心在结束这段感情的时候都是心甘情愿的,心地温暖而干净,这就叫心如止水,止水能映万物,但不染着万物。还有一种类似的境界叫心如死水,这种心态是对什么都心灰意冷了,无论是做善事还是恶事都是麻木不仁的心,往往能道出普通人讲不出的哲理,却离真理差了十万八千里。
批评本身没有错,怀着无私爱心批评和怀着泄愤与控制之心做出的批评却是有冷暖之别。前者能暖人心,感化人改过,被人敬重。后者则未必了,搞不好会激化矛盾,结仇生怨。

话说天规无情,禁一切情与爱,是法治的最极致境界(刨除了一切人欲)。只是如果没有情和爱,一切按天规生活,(且不论生活是否必须得多姿多彩)这无有人欲的生存方式还需要法制吗?都没有私欲,没有杂念,何来犯罪呢?天规自然是个虚设,以玉帝一人的意志做天规,然而玉帝无私则天规无私,玉帝不仁则天规不仁,法治终究还是离不开人治。所以我觉得无论怎样标准发达的法制社会,其实都是人治。人们永远无法设计出完美无瑕的法律来督导百姓,人性包涵的内容无量无边,区区法律大概不及其百万分之一,尚有百万分之九九九……是未知的,是法律无论如何都触及不到的,但确实能左右一个人的苦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