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开始连载之前:《画蛇》原名《大宋仙魔传之白蛇》,2003年初完成《搜神记》后原计划创作此书,与《仙楚》、《仙楚2》同为“唐宋三部曲”。当初应起点罗立之邀,此书作为起点的第一百本连载小说,后因诸种原因,改而创作《仙楚》,其时坊间还曾流传冠我之名的盗版《仙蛇》,盖由书商专门请人捉刀续写,幸何如哉。
一转六年,起点已非当日之起点,江湖也非当日之江湖,唯一不变的,是我自己对于白素贞的钟情。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同的《白蛇》,一个完全不同的许仙,以及一个完全不同的宋朝仙魔世界。
考虑再三,此书暂时只在我的新浪博客首发连载,如有转贴,务请说明。最后谢谢大家六年来的等待和支持!
楔子
峨眉山,九老峰。
明月如钩,清辉似水。
山间云雾缭绕,深壑茫茫,隐隐传来阵阵鹤鸣猿啼。陡峭斜凸的悬崖上,古木参天,青松傲岸,一座竹亭掩映于碧树虬枝之中。
亭内焚香袅袅,一个白衣人端然寂坐,低首垂眉,正悠悠地吹着一管洞箫。箫声悠远清旷,似有若无,宛如这寒山冷月、深谷迷雾。桌上一壶绿茶,清香四溢,白汽飘忽弥散。
石桌之畔,坐了一个青衣老僧,白眉银须飘飘欲飞,闭目微笑,枯瘦的手指随着萧声韵律,轻轻地款扣桌沿。
一个眉目清秀的小沙弥怀抱着一具桐木古琴,静静地站在老僧旁侧,出神地聆听着萧声,衣裳猎猎翻卷,仿佛将欲随着飘渺的乐音乘风起舞。
亭外,巨树参差,乱草起伏,一条石径迤俪南折,直通向仙峰岩顶。
“嗤嗤”轻响,林间石隙钻出一条碧青色的长蛇,朝着竹亭昂首睥睨了片刻,盘旋折转,沿着石径,悄无声息地朝九老洞游去。
风声呼啸,漫漫箭竹起伏如海。四周壁立千仞,大雾飞扬弥漫,隐约可见怪石嶙峋错立,如巨兽蛰伏。
那青蛇急速地滑过乱石丛林,穿过险崖磴道,到了九老洞口,蓦地昂首立身,“丝丝”吐信,一缕淡青色的烟雾喷扬开来。
洞口站着两个白衣道童,背剑握铃,正靠着山壁低声说笑。青烟过处,两人登时头晕目眩,连手中铃铛也不及摇响,便软软地瘫倒在地。
大风呼啸,白雾离合。
迷蒙中碧光一闪,那青蛇竟摇身变作一个绿衣童子,秋水明眸,唇红齿白,说不出的妖娆俏丽,旋身自顾,吃吃一笑,低声自语道:“臭道士不知悔改。让这两个小笨蛋看门,还不如养两只狗呢。”飘然朝洞中走去。
洞内幽深湿冷,方甫迈入,一阵阴风呼啸倒卷,彻骨倾寒。那绿衣童子眯起秀眸,凝神察探,脚下越行越快。
石壁凹凸,幽火跳跃,光影朦胧变幻。绿衣童子似是对九老洞轻车熟路,幽灵似的急速飘掠。
成群的大蹄蝠、金丝燕朝她迎面扑来,尚未靠近,立时怪叫迭声,纷纷惊惶避散。
她嘴角噙笑,衣袂翻飞,足下丝毫不停。转瞬间便掠过清幽龙泉、瑰丽仙桥,穿越幽深曲折的迷宫洞甬,到了葫芦洞中。
洞窟高深,四壁悬着夜明珠,亮如白昼。东角温泉汩汩,潺潺流出。
正中立着一个巨大的八脚青铜炼丹炉,火焰跳跃,七彩幻光流离变幻,紫气腾腾,异香扑鼻。两个道童抱着藤扇蜷坐在地,睡得正熟。
洞口匍匐着一只银毛白虎,獠牙巨爪,长尾盘蜷。听见声响,白虎耳廓一动,蓦地张开碧眼,“嗷呜”怒吼,倏地跳将起来。
那两个道童吃了一惊,猛地翻身坐起,叫道:“师父?”
绿衣童子格格一笑:“大胆孽徒,叫你们扇火炼丹,你们竟敢偷懒,也不怕为师责罚你么?”
“是你!”两道童定睛一看,勃然大怒,“妖女!师父放了你几回生路,竟还不知死活,三番五次前来捣乱!这回绝饶不了你!”
那白虎嘶声狂吼,钢尾倒竖,卷舞狂风,朝那绿衣童子猛扑而去。
一转六年,起点已非当日之起点,江湖也非当日之江湖,唯一不变的,是我自己对于白素贞的钟情。希望带给大家一个完全不同的《白蛇》,一个完全不同的许仙,以及一个完全不同的宋朝仙魔世界。
考虑再三,此书暂时只在我的新浪博客首发连载,如有转贴,务请说明。最后谢谢大家六年来的等待和支持!
楔子
峨眉山,九老峰。
明月如钩,清辉似水。
山间云雾缭绕,深壑茫茫,隐隐传来阵阵鹤鸣猿啼。陡峭斜凸的悬崖上,古木参天,青松傲岸,一座竹亭掩映于碧树虬枝之中。
亭内焚香袅袅,一个白衣人端然寂坐,低首垂眉,正悠悠地吹着一管洞箫。箫声悠远清旷,似有若无,宛如这寒山冷月、深谷迷雾。桌上一壶绿茶,清香四溢,白汽飘忽弥散。
石桌之畔,坐了一个青衣老僧,白眉银须飘飘欲飞,闭目微笑,枯瘦的手指随着萧声韵律,轻轻地款扣桌沿。
一个眉目清秀的小沙弥怀抱着一具桐木古琴,静静地站在老僧旁侧,出神地聆听着萧声,衣裳猎猎翻卷,仿佛将欲随着飘渺的乐音乘风起舞。
亭外,巨树参差,乱草起伏,一条石径迤俪南折,直通向仙峰岩顶。
“嗤嗤”轻响,林间石隙钻出一条碧青色的长蛇,朝着竹亭昂首睥睨了片刻,盘旋折转,沿着石径,悄无声息地朝九老洞游去。
风声呼啸,漫漫箭竹起伏如海。四周壁立千仞,大雾飞扬弥漫,隐约可见怪石嶙峋错立,如巨兽蛰伏。
那青蛇急速地滑过乱石丛林,穿过险崖磴道,到了九老洞口,蓦地昂首立身,“丝丝”吐信,一缕淡青色的烟雾喷扬开来。
洞口站着两个白衣道童,背剑握铃,正靠着山壁低声说笑。青烟过处,两人登时头晕目眩,连手中铃铛也不及摇响,便软软地瘫倒在地。
大风呼啸,白雾离合。
迷蒙中碧光一闪,那青蛇竟摇身变作一个绿衣童子,秋水明眸,唇红齿白,说不出的妖娆俏丽,旋身自顾,吃吃一笑,低声自语道:“臭道士不知悔改。让这两个小笨蛋看门,还不如养两只狗呢。”飘然朝洞中走去。
洞内幽深湿冷,方甫迈入,一阵阴风呼啸倒卷,彻骨倾寒。那绿衣童子眯起秀眸,凝神察探,脚下越行越快。
石壁凹凸,幽火跳跃,光影朦胧变幻。绿衣童子似是对九老洞轻车熟路,幽灵似的急速飘掠。
成群的大蹄蝠、金丝燕朝她迎面扑来,尚未靠近,立时怪叫迭声,纷纷惊惶避散。
她嘴角噙笑,衣袂翻飞,足下丝毫不停。转瞬间便掠过清幽龙泉、瑰丽仙桥,穿越幽深曲折的迷宫洞甬,到了葫芦洞中。
洞窟高深,四壁悬着夜明珠,亮如白昼。东角温泉汩汩,潺潺流出。
正中立着一个巨大的八脚青铜炼丹炉,火焰跳跃,七彩幻光流离变幻,紫气腾腾,异香扑鼻。两个道童抱着藤扇蜷坐在地,睡得正熟。
洞口匍匐着一只银毛白虎,獠牙巨爪,长尾盘蜷。听见声响,白虎耳廓一动,蓦地张开碧眼,“嗷呜”怒吼,倏地跳将起来。
那两个道童吃了一惊,猛地翻身坐起,叫道:“师父?”
绿衣童子格格一笑:“大胆孽徒,叫你们扇火炼丹,你们竟敢偷懒,也不怕为师责罚你么?”
“是你!”两道童定睛一看,勃然大怒,“妖女!师父放了你几回生路,竟还不知死活,三番五次前来捣乱!这回绝饶不了你!”
那白虎嘶声狂吼,钢尾倒竖,卷舞狂风,朝那绿衣童子猛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