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看似是一件简单的事,其实做起来挺难的。投稿时有一些准备工作需要知道,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
一.投稿前的准备
想要着手SCI,首先需要解决SCI选题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选题能让我们对研究的课题深入了解探究。而选题的最有效方法便是通过文献的不断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写作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1.写作前要浏览大量的经典文献、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来确保自己的论题不会与别人重复,以免SCi论文失去新意。
2.“一定要有创新点”,只有“新”的内容,才能使SCI论文具有发表的价值和意义。
3. 写作后,要进行校对、调整和仔细琢磨,还要注意新资料的及时补充,最好放几天再看,或请同学来看,这样便于发现问题。
4.观点要突出,图形要美观。
5.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设备、研究对象等应该提供详尽的出处,如型号、货物号、产家地址等。
6.所有简写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应该给出全称。
7.所有的观点或数据,都要言出有据,提供参考文献或数据作为支持。
8.数据和单位要表达准确,图表要符合相应的SCI杂志格式。
9. 要注意英文的表达方式。
三.投稿时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研究报告指南:报告指南主要包括检查表,有些还含有受试者参与试验的流程图。最好在研究设计之初就参考这些检查表,在文章写完后也可以用来核对每一项是否有清晰完整的表述,无须将报告指南作为文章撰写的格式规范。投稿前,仔细阅读作者须知部分,明确自己文章的设计类型及期刊要求的报告指南,逐个回答检查表中每个条目所在的页码及相应的流程图。
统一的基本材料:为大多数期刊所用的基本材料:
1. 说明信(Cover Letter):投稿时的说明信,用于声明文章未在其他地方发表,患者的知情同意,简要概括研究内容及值得发表的理由。需仔细阅读期刊的内容要求而不是上网拷贝模板,如果说明信不达标,很有可能惨遭秒拒。作者检查单(Author Checklist):用于核对稿件是否符合投稿指南的基本要求,如文章的篇幅、题目的字数、作者的姓名及单位等。
2. 原创作者表格(Authorship Form):该表格主要用于提供所有作者的联系信息及每位作者在研究实施及文章写作中的具体贡献。
3. 版权协议(Copyright agreement):视不同杂志要求,一般在接收后要求上传版权协议,作者用英文书写签名,之后扫描为 PDF 版即可。
4. 利益冲突披露表(Conflicts of interest):目前期刊多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发布的利益冲突信息披露表,该表要求作者披露与研究工作相关的财务支持、与商业机构的利益关系等信息,以便了解该研究的结果观点是否客观公正。
其他特殊材料:
由于研究类型不同,涉及伦理问题不同,某些类型的研究有一些特殊的材料要求:
5. 随机试验注册号(the study registry number):在随机试验开展前需要到注册平台注册,审核通过后得到注册号,在投稿时需要提交该号码。
6. 伦理审查批号(the ethical approval number):在开展涉及人或动物研究之前,需要向当地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伦理审查通过后,得到伦理审查批号,投稿时提交。
7. 知情同意书(Patient Consent form ):许多期刊要求在开展人体试验或公开患者的临床图片、视频等时,必须获得由患者或其近亲签名的同意文章发表的。但为尊重患者隐私,投稿时一般不需要知情同意书,但应在说明信中说明已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在投稿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读者须知,按照正规的研究流程进行,准备好所有材料,才能做到投稿时胸有成竹,不因大意而做无用功。
如何选择SCI期刊投递?
一. 对自身论文价值有清楚的认知
比如,文章立意的创新性,文章中使用的图片是否足够清晰、漂亮,文章的论证是否较为圆满,没有什么纰漏。
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有一个框架,而且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是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并且看起来非常漂亮的。
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大致估计一个预投的影响因子范围,然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去选择期刊。
二.可以选用SCI收录期刊。
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三.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四.尽量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期刊
期刊的审稿周期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儿,如果着急毕业的话,当然是越快越好啦。
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期刊一方面有利于退稿后改投他刊,另一方面保证文章的创新性。如果你是毕业提交资料,或者晋升职称等。必须赶在提交资料前拿到发表出刊,部分单位评职称还要求晋升前一年就要发表见刊,如果您年底考核,自然要赶在年底之前见刊。还要考量杂志邮寄的时间以及快递邮寄过程的各种意外因素,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询问杂志当前的刊期,确保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见刊。
以上的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一.投稿前的准备
想要着手SCI,首先需要解决SCI选题的问题。有一个明确的选题能让我们对研究的课题深入了解探究。而选题的最有效方法便是通过文献的不断阅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二.写作时需要注意哪些内容?
1.写作前要浏览大量的经典文献、注意学术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网络,特别是一些专业数据库。来确保自己的论题不会与别人重复,以免SCi论文失去新意。
2.“一定要有创新点”,只有“新”的内容,才能使SCI论文具有发表的价值和意义。
3. 写作后,要进行校对、调整和仔细琢磨,还要注意新资料的及时补充,最好放几天再看,或请同学来看,这样便于发现问题。
4.观点要突出,图形要美观。
5.实验中涉及到的试剂、设备、研究对象等应该提供详尽的出处,如型号、货物号、产家地址等。
6.所有简写在文章中第一次提到的时候应该给出全称。
7.所有的观点或数据,都要言出有据,提供参考文献或数据作为支持。
8.数据和单位要表达准确,图表要符合相应的SCI杂志格式。
9. 要注意英文的表达方式。
三.投稿时还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研究报告指南:报告指南主要包括检查表,有些还含有受试者参与试验的流程图。最好在研究设计之初就参考这些检查表,在文章写完后也可以用来核对每一项是否有清晰完整的表述,无须将报告指南作为文章撰写的格式规范。投稿前,仔细阅读作者须知部分,明确自己文章的设计类型及期刊要求的报告指南,逐个回答检查表中每个条目所在的页码及相应的流程图。
统一的基本材料:为大多数期刊所用的基本材料:
1. 说明信(Cover Letter):投稿时的说明信,用于声明文章未在其他地方发表,患者的知情同意,简要概括研究内容及值得发表的理由。需仔细阅读期刊的内容要求而不是上网拷贝模板,如果说明信不达标,很有可能惨遭秒拒。作者检查单(Author Checklist):用于核对稿件是否符合投稿指南的基本要求,如文章的篇幅、题目的字数、作者的姓名及单位等。
2. 原创作者表格(Authorship Form):该表格主要用于提供所有作者的联系信息及每位作者在研究实施及文章写作中的具体贡献。
3. 版权协议(Copyright agreement):视不同杂志要求,一般在接收后要求上传版权协议,作者用英文书写签名,之后扫描为 PDF 版即可。
4. 利益冲突披露表(Conflicts of interest):目前期刊多采用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发布的利益冲突信息披露表,该表要求作者披露与研究工作相关的财务支持、与商业机构的利益关系等信息,以便了解该研究的结果观点是否客观公正。
其他特殊材料:
由于研究类型不同,涉及伦理问题不同,某些类型的研究有一些特殊的材料要求:
5. 随机试验注册号(the study registry number):在随机试验开展前需要到注册平台注册,审核通过后得到注册号,在投稿时需要提交该号码。
6. 伦理审查批号(the ethical approval number):在开展涉及人或动物研究之前,需要向当地的医学伦理委员会提交申请材料,伦理审查通过后,得到伦理审查批号,投稿时提交。
7. 知情同意书(Patient Consent form ):许多期刊要求在开展人体试验或公开患者的临床图片、视频等时,必须获得由患者或其近亲签名的同意文章发表的。但为尊重患者隐私,投稿时一般不需要知情同意书,但应在说明信中说明已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在投稿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读者须知,按照正规的研究流程进行,准备好所有材料,才能做到投稿时胸有成竹,不因大意而做无用功。
如何选择SCI期刊投递?
一. 对自身论文价值有清楚的认知
比如,文章立意的创新性,文章中使用的图片是否足够清晰、漂亮,文章的论证是否较为圆满,没有什么纰漏。
一篇优秀的论文不仅有一个框架,而且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是有血有肉、枝繁叶茂,并且看起来非常漂亮的。
根据自己的论文内容大致估计一个预投的影响因子范围,然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去选择期刊。
二.可以选用SCI收录期刊。
研究者可事先将SCI中自己感兴趣的期刊找出来备用。
三.利用SCI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来选择期刊。
期刊的影响因子是该刊前2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前的平均被引次数。《科学》、《自然》影响因子很高,SCI收录中国期刊影响因子都在1.00以下。期刊影响因子愈大,有用信息愈多。作者可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决定投稿方向。
四.尽量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期刊
期刊的审稿周期也是很重要的一块儿,如果着急毕业的话,当然是越快越好啦。
选择审稿周期短而明确,且发表周期短的期刊一方面有利于退稿后改投他刊,另一方面保证文章的创新性。如果你是毕业提交资料,或者晋升职称等。必须赶在提交资料前拿到发表出刊,部分单位评职称还要求晋升前一年就要发表见刊,如果您年底考核,自然要赶在年底之前见刊。还要考量杂志邮寄的时间以及快递邮寄过程的各种意外因素,因此,在投稿之前一定要询问杂志当前的刊期,确保有充裕的时间可以见刊。
以上的总结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