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左右买了条px200II,当时主要是看这个样子很喜欢,大概800左右的样子。当我写文章的时候去查看订单,发现新蛋好像已经关闭国内电商板块了。前几天把这个翻出来,首先是耳罩掉皮,坏掉了,于是在某宝上买了一对50mm的青蛙皮的,准备装上的时候发现线材龟裂严重,于是先用热熔胶暂时缓解了一下。然后想着要不改成插线的得了,这个线材肯定也坚持不了多久。
首先去淘宝找了一个2.5mm的音频底座,大约2.6/5个。选择这个主要因为简单就传统的3个有效的焊点,且是网上能买到最小体积的底座了,PX200II的耳机壳炱紧凑需要做到最小。

然后开始操作:
首先开壳,用镊子头依次在有孔的地方翘,那个孔是出厂的时候滴胶的。
拆开后先拍照记录接线,不然肯定会忘记的
拆掉右耳的线,这样单元就可以单独处理了
拆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失落,发现这个头不可能直接放,根本就和不上,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于是我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成功了,不甘心,于是不停得对比各种。
长度差不了多少呀
厚度也真的差不了多少哦
经过对比实物的长度厚度,我决定还是用锉刀处理下,因为是方的,所用4棱锉。
画圈的地方是需要搓的地方,单元的地方要小心最好只是慢慢的刮。
后壳效果
单元效果
单元效果
然后下一步就是给底座飞线了,注意我们需要把之前的针脚捏一起以减少体积,加上我们对单元的贝壳有打磨,有部分座顶会嵌入单元的背壳,飞线的位置必须在耳机贝壳靠下的位置。
飞线的说明3个点就可以了,然后可以进一步的锉刀处理下保证最小的体积
飞线的位置必须在耳机贝壳靠下的位置。
安装前还在打磨,一定要慢慢的刮后面很容易穿


本来是要用热溶胶的,感觉不好处理(位置稍微高点就嵌入不了单元壳),直接用鞋胶。
合并效果



定妆效果
可怜的原装线。
好总结下,要点就是打磨,尽量的慢。然后就没有了。
首先去淘宝找了一个2.5mm的音频底座,大约2.6/5个。选择这个主要因为简单就传统的3个有效的焊点,且是网上能买到最小体积的底座了,PX200II的耳机壳炱紧凑需要做到最小。

然后开始操作:



拆到这里的时候有点失落,发现这个头不可能直接放,根本就和不上,差得不是一点半点。于是我有点怀疑自己能不能成功了,不甘心,于是不停得对比各种。


经过对比实物的长度厚度,我决定还是用锉刀处理下,因为是方的,所用4棱锉。




然后下一步就是给底座飞线了,注意我们需要把之前的针脚捏一起以减少体积,加上我们对单元的贝壳有打磨,有部分座顶会嵌入单元的背壳,飞线的位置必须在耳机贝壳靠下的位置。












好总结下,要点就是打磨,尽量的慢。然后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