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之家吧 关注:8贴子:79
  • 4回复贴,共1

从黑白电视中,追忆上世纪50年代“留学四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放在角落里凤凰牌单车,多久没骑过;妈妈说零食不能吃太多,为此大哭过;衣兜中弹珠轻轻碰撞着,比谁赢的更多;学雷锋老师教唱的老歌,操场上飘着;沙包丢一丢,皮筋扬一扬……
小时候,总想快点长大
挣很多很多的钱
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长大后,却总是回味童年
想回到爸爸妈妈身边
再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孩




1楼2020-04-14 09:52回复
    那时的我们
    没有太多的工作和学习压力
    一台黑白电视机
    就占据了我们所有的时间
    14寸左右的大小
    几十斤的重量
    却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欢声笑语


    虽然现在厚重的旧式电视机
    早已退出时代的舞台
    但很多人都没有忘记
    它陪伴我们走过的时光
    今天,是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
    正式诞生的日子
    从此中国开启了
    万人空巷的电视时代

    1958年3月17日,中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正式诞生,完成这个艰巨任务的是国营天津无线电厂和北京广播器材厂,这台电视机也被命名为“北京”。
    而上世纪50年代
    对于我国留学事业来说
    则掀起了一股留学生归国潮
    1950年至1951年间
    有大批的留学生回到中国
    这个年轻、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群体
    以留美的理工科学生为主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成为
    中国原子能事业的领导者
    高能物理领域的开拓者
    下面,让我们跟着留学君一起
    去追忆上世纪50年代
    归国潮中的“留学四杰”吧~


    2楼2020-04-14 10:17
    回复
      2025-05-28 18:36:51
      广告
      核物理学家——邓稼先
      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为中国核武器、原子武器的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邓稼先始终在中国武器制造的第一线,领导了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国国防自卫武器引领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1948年,邓稼先考取留美研究生,进入美国普渡大学学习核物理。其导师根据他以前的毕业论文及相关材料,做出了让他直接攻读博士的决定。在中国百年近代史上,国内教育水平低下,国内高校的学位一直得不到国外承认,需要有专门的预备教育,至今也有国内高校本科毕业生留学初期实际上是重修人家的本科课程换取学历的承认。而邓稼先当年竟能以本科之身份直接攻读博士,一方面说明了当年西南联大教育水平之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虽然邓稼先没有因为年龄小,而在学习上和西南联大的同学拉开距离,反而在学习水平却超越了一般人。

      在美国留学时期的邓稼先与杨振宁
      两年博士毕业。1948年邓稼先进入普渡大学,1950年便修满学分,获得博士学位,这种速度在中国留学史上不多见。邓稼先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九天后,便谢绝了恩师和同校好友的挽留,毅然决定回国。同年10月,邓稼先来到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北京外事部门的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带了什么回来。他说:“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核的知识。”言谈之中,年轻人的孩气和学人的深度浑然一体了。

      1950年8月摄于美国普渡大学,邓稼先获博士学位


      4楼2020-04-14 10:18
      回复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1936年,经过清华大学推荐,26岁的华罗庚得到了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的资助,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英国剑桥大学进修两年。许多人到了剑桥大学都专攻一门课,而华罗庚却听了七八门课,记了厚厚的一叠笔记。在剑桥学习的两年中,他写了20多篇论文,引起了国际数学界的注意,然而正当他意气风发地向着数学巅峰攀登时,他却突然决定回国。

        留英时期的华罗庚
        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罗庚在英国忧心如焚,立即决定启程回国,与同胞共赴国难。1946年2月至5月,应邀赴苏联访问;同年9月,前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访问。1947年,《堆垒素数论》在苏联出版俄文版,又先后在各国被翻译出版了德、英、日、匈牙利和中文版。1948年,被美国伊利诺依大学聘为正教授至1950年。

        华罗庚与许多留学同学一同乘轮船回国


        5楼2020-04-14 10:20
        回复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朱光亚
          中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吉林大学物理学创始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入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被誉为“中国工程科学界支柱性的科学家”、“中国科技众帅之帅”。 1994年,被选聘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


          1947年,朱光亚(右一)和李政道、杨振宁在米国
          1949年秋,朱光亚毕业于米国密执安大学研究生院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专业,并获得博士学位。1950年2月,朱光亚拒绝米国经济合作总署(ECA)的旅费,告别女友取道香港,回到北京,任北京大学物理系副教授,为大学生开设普通物理、光学等课程。归国前,他牵头与51名留美同学联名撰写了《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海外中国留学生回国参加祖国建设。

          《给留美同学的一封公开信》
          异国他乡,勤奋求学
          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向大师致敬!


          6楼2020-04-14 10: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