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节沉管成功下水 打造世界最宽海底隧道
政务:国家海洋预报台 2020-04-13 17:56
摘要
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节沉管成功下水,开始了出海安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作业,海底隧道安装进入倒计时。
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桥。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节沉管成功下水,开始了出海安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作业,海底隧道安装进入倒计时。

眼前的沉管长123.5米,宽46米,高10.6米,重达6万吨。未来它将与其他31节沉管一起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这也将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底隧道。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沉管灌水之后在浅坞区横移到深坞区。深坞跟大海是相通的。未来沉管由深坞区直接运往海底隧道的安装现场。
200台智能车共同转运"
巨无霸 " 平稳移出浅坞区
要将重达6万吨的 " 巨无霸 "
从生产线纵移到浅坞区
是建设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沉管下水”也意味着它将第一次经历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验。此前,它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施工建设。而密封性验证不仅对沉管安装至关重要,更是未来海底隧道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项目工程师 杨福林:未来在海底安装的时候管节的水压要比现在大很多,所以我们现在要进行灌水,进行水密性检测。尤其是对两个端封门,包括钢壳沉管的整个本体进行水密检测。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研制人员介绍,首节沉管下水后将展开二次舾装工作,计划于5月底打通沉管出运的通道,预计年内完成首节沉管安装。同时,第二节沉管也已预制完成,进行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设全面提速。
从天到小时 突破沉管快速运移技术
在下水之前,沉管首先要从预制厂内运移出来。由于体型巨大,尽管只需要移动223米,但是却给研制人员出了个大难题。

事实上,除了此次下水的首节沉管较为特殊,重6万吨外,其余31节沉管的长度都达到165米,重量达到了8万吨。要将这8万吨的庞然大物移动223米,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然而研制人员还面临着时间上的双重考验。
为满足工期要求,深中通道牛头岛沉管预制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项目要保证每月生产一节沉管,这就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这223米的移动。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港珠澳大桥也面临管节移动的难题,当时我们经过了巨大革新研发了一套顶推系统,实现了从30天到7天的提速,这个已经到达极限。但是现在这个移动系统满足不了深中通道项目的要求。

因此,研发一套全新的钢壳沉管移动系统,成了项目团队的唯一出路。他们在沉管下设计了200台智能台车,用“车轮”的滚动代替原本滑动的摩擦,就可以大大提高移动速度。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一个是受力,200台台车,平均每台台车要承载400吨以上的力。一旦受力不均匀,沉管可能发生扭曲或者变形。第二个是同步性,要保证200台车移动过程完全同步。
经过不断设计改造,这套全新的系统终于在首节沉管运移时正式投入使用。最终历经4.5个小时,沉管成功移至目的地。未来,这个时间有望缩短到3个小时,将大大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钢壳沉管打造世界最宽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一样,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工程。主体工程全长约24千米,沉管隧道段全长6845米,设计时速100km,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此前,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沉管宽度在38米左右,为双向6车道。而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则扩宽到了双向8车道。这让原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力结构上无法满足。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项目工程师 杨福林:加宽之后,相比港珠澳(大桥)的这种钢筋混凝土,它的受力包括裂缝控制这块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采用了当前的结构形式。
经过反复设计和摸索,研制人员最终选择了钢壳混凝土组合的方式,用两边的钢板“夹着”中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特殊的“三明治”结构。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这种结构,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设计上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标准让他们遇到了各种难题。这其中,就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研发。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这个混凝土是由我们自己配制的。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经历了大概400多次试验。它是不需要振捣的,它的特点是高流动性自密实。它的整体水密性的效果要比钢筋混凝土的效果更好。
除了混凝土成分的选择极其严苛外,特殊的结构还对混凝土和钢壳之间的缝隙有着毫米级的要求。为此,研制人员研发了全新的智能浇筑装备,实现钢壳混凝土自动生产浇筑。如今,连续两节沉管浇筑完成,成功验证了我国钢壳沉管预制的技术水平。
深中通道
是集 " 桥、岛、隧、水下互通 " 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沉管隧道全长达到6.8公里,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 " 搭积木 " 连接而成,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首个浇筑完成的E1管节是非标准管节,重达6万吨,比肩中型航母的排水量。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个钢壳沉管,在缆绳的牵引下,从浅坞区缓缓横移至深坞区,顺利完成下水作业,为接下来的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END
来源:央视新闻 央广网 海洋网 广东交通发布
政务:国家海洋预报台 2020-04-13 17:56
摘要
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节沉管成功下水,开始了出海安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作业,海底隧道安装进入倒计时。
深中通道是连接广东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桥。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节沉管成功下水,开始了出海安装前的最后一道工序作业,海底隧道安装进入倒计时。

眼前的沉管长123.5米,宽46米,高10.6米,重达6万吨。未来它将与其他31节沉管一起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这也将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底隧道。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沉管灌水之后在浅坞区横移到深坞区。深坞跟大海是相通的。未来沉管由深坞区直接运往海底隧道的安装现场。
200台智能车共同转运"
巨无霸 " 平稳移出浅坞区
要将重达6万吨的 " 巨无霸 "
从生产线纵移到浅坞区
是建设者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沉管下水”也意味着它将第一次经历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验。此前,它都是在陆地上进行施工建设。而密封性验证不仅对沉管安装至关重要,更是未来海底隧道安全运行的关键因素。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项目工程师 杨福林:未来在海底安装的时候管节的水压要比现在大很多,所以我们现在要进行灌水,进行水密性检测。尤其是对两个端封门,包括钢壳沉管的整个本体进行水密检测。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
研制人员介绍,首节沉管下水后将展开二次舾装工作,计划于5月底打通沉管出运的通道,预计年内完成首节沉管安装。同时,第二节沉管也已预制完成,进行下水前的准备工作,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设全面提速。
从天到小时 突破沉管快速运移技术
在下水之前,沉管首先要从预制厂内运移出来。由于体型巨大,尽管只需要移动223米,但是却给研制人员出了个大难题。

事实上,除了此次下水的首节沉管较为特殊,重6万吨外,其余31节沉管的长度都达到165米,重量达到了8万吨。要将这8万吨的庞然大物移动223米,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然而研制人员还面临着时间上的双重考验。
为满足工期要求,深中通道牛头岛沉管预制工作计划于2022年底完成。项目要保证每月生产一节沉管,这就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这223米的移动。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港珠澳大桥也面临管节移动的难题,当时我们经过了巨大革新研发了一套顶推系统,实现了从30天到7天的提速,这个已经到达极限。但是现在这个移动系统满足不了深中通道项目的要求。

因此,研发一套全新的钢壳沉管移动系统,成了项目团队的唯一出路。他们在沉管下设计了200台智能台车,用“车轮”的滚动代替原本滑动的摩擦,就可以大大提高移动速度。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实现起来却不容易。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一个是受力,200台台车,平均每台台车要承载400吨以上的力。一旦受力不均匀,沉管可能发生扭曲或者变形。第二个是同步性,要保证200台车移动过程完全同步。
经过不断设计改造,这套全新的系统终于在首节沉管运移时正式投入使用。最终历经4.5个小时,沉管成功移至目的地。未来,这个时间有望缩短到3个小时,将大大提高项目推进效率。
钢壳沉管打造世界最宽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与港珠澳大桥一样,是集“桥、岛、隧”于一体的世界级跨海工程。主体工程全长约24千米,沉管隧道段全长6845米,设计时速100km,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此前,港珠澳大桥的海底隧道沉管宽度在38米左右,为双向6车道。而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则扩宽到了双向8车道。这让原本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力结构上无法满足。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项目工程师 杨福林:加宽之后,相比港珠澳(大桥)的这种钢筋混凝土,它的受力包括裂缝控制这块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我们采用了当前的结构形式。
经过反复设计和摸索,研制人员最终选择了钢壳混凝土组合的方式,用两边的钢板“夹着”中间的混凝土,形成一个特殊的“三明治”结构。这是我国首次大规模采用这种结构,在国际上也是第一次大规模应用。在设计上缺乏成熟的经验和标准让他们遇到了各种难题。这其中,就包括混凝土配合比的研发。

中交四航局深中通道项目总工程师 黄文慧:这个混凝土是由我们自己配制的。我们从2015年就开始研究,经历了大概400多次试验。它是不需要振捣的,它的特点是高流动性自密实。它的整体水密性的效果要比钢筋混凝土的效果更好。
除了混凝土成分的选择极其严苛外,特殊的结构还对混凝土和钢壳之间的缝隙有着毫米级的要求。为此,研制人员研发了全新的智能浇筑装备,实现钢壳混凝土自动生产浇筑。如今,连续两节沉管浇筑完成,成功验证了我国钢壳沉管预制的技术水平。
深中通道
是集 " 桥、岛、隧、水下互通 " 为一体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础设施,沉管隧道全长达到6.8公里,由32个管节加一个最终接头 " 搭积木 " 连接而成,为世界首例双向八车道海底沉管隧道。首个浇筑完成的E1管节是非标准管节,重达6万吨,比肩中型航母的排水量。深中通道隧道工程首个钢壳沉管,在缆绳的牵引下,从浅坞区缓缓横移至深坞区,顺利完成下水作业,为接下来的沉管隧道安装打下了坚实基础,也标志着深中通道项目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END
来源:央视新闻 央广网 海洋网 广东交通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