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英语启蒙,首当其冲,必然绕不过去的一环肯定就是自然拼读了。有人说自然拼读得有几百个单词量积累才可以学,不能一开始教自然拼读?有人说自然拼读适合母语是英语国家的孩子,不适合中国小朋友?那我们今天就来说一说,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自然拼读。
什么是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法,英文叫作Phonics,是目前欧美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们用来学习英文的方法。用Wikipedia上的定义来说,自然拼读是通过开发学习者的音素意识(听辩,识别与熟练运用音素的能力)来教导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它通过让孩子学习26个字母(Letter)以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Sound)规律,将读音和书写联系起来,做到80%左右的单词“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再随着单词量的积累扩充和Sight words(高频词)的补充学习,最终让孩子实现自主阅读。
我们要不要学习自然拼读法?对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们来说,没得选,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
毕竟学习Phonics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国外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他们认为这是学习一切学科知识的基础。《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中也曾写道,欧美孩子学习英文阅读会遵循这样的路线图:“首先要有Print concepts(对印刷品的概念),然后是Phonemic Awareness(音素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Phonics的技能,依靠Phonics进行大量阅读,积累扩大单词量,提高阅读的流利性,最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那么,作为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我们,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学自然拼读呢?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需要按照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比如先问问我们让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想以后出国学习或生活,想要尽量靠近英文思维,那Phonics学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掌握Phonics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能更快地记住单词、拼写单词,发音也会更加标准地道,自主阅读能力有明显提升,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也会增强。
自然拼读对孩子学英语有什么帮助?自然拼读能迅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掌握了自然拼读法的孩子在单词读写上会有很大优势。
比如当孩子知道cake是由c+a+k拼读出来时(最后的e不发音),那他在阅读时遇到一些结构类似的单词,尽管原来没有学过,但依然可以自己拼读出来,例如下图中的cane、skate、name、gate、cave等等。
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懂得sk、n、g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里的发音。这就跟我们学拼音是一样的道理,学完了声母,韵母,就可以用它们拼读出所有汉字的发音。
再对照图片,意思上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能读能理解,孩子在阅读上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词汇量也会越来越大。
这是所有英文母语国家要求孩子学自然拼读的主要目的,其实就跟咱们学拼音很类似。而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来说,学习自然拼读还会给孩子带来两个额外的好处:
01
解决了发音问题非英文母语的孩子学英语时,有发音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音素(Phonemes)。它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由很多音素组成的。不同语言之间的音素并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英文里有些音特别难发,比如要把舌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的[θ],因为这是汉语里没有的发音,我们很不习惯。
汉语还不是和英语差别最大的语种。前两天我逛一家日本护肤品专卖店,店主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各种产品,听得我直冒汗,因为稍不留神就感觉她还是在说日语啊…
据说这是很多日本人英语发音的通病,差得实在太远,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日语的音素差别太大,很多发音,比如/ra/和/la/,英语里有,日语里没有。
而对发音的学习,越小的孩子越有天赋。语言学专家做过统计,日本宝宝只能在一岁之前,分辨出ra和la,过了一岁就不太行了,就是因为他们每天听的日语里完全没有这两个音。 汉语和英语音素差别没有那么远,但同样也是越早学习效率越高。英语的音素一共有44个,这44个音素接触得越早,孩子就越有可能拥有标准正确的发音。而在自然拼读完整的学习中,必然要学到44个英语音素的发音,比如我最近在研究的牛津教材,它用音频、视频、互动游戏的方式反复练习这44个音素,这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很有好处。
02
解决了单词记忆问题身处魔都的一位同学曾和我分享她家女儿的“英语急追”之路。小学前他们很佛系,孩子英语启蒙得晚,进入小学后才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可以读老鼠日记、神奇树屋这种章节书了,甚至还有哈利波特,于是不得不采取“急追”行动。但很快就遇到困难,单词才教了,娃过一会儿就忘,尤其是稍微长一点儿的单词,比如elephant,对娃来说特别难,甚至还产生了畏惧英语的心理。后来同学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习惯把单词当成一个整体来记忆,因为本身又是自己不熟悉的声音,整个就是一团“混沌”的感觉,所以学习效率特别低。搞清楚这点后她果断让孩子开始学自然拼读,学会把单词拆解、拼读后,娃就不那么惧怕单词了,渐渐地对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也大涨,有了“云开雾散”的感觉,进入了学习快车道。拼读这个能力,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甚至大人都非常重要。
什么是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法,英文叫作Phonics,是目前欧美等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孩子们用来学习英文的方法。用Wikipedia上的定义来说,自然拼读是通过开发学习者的音素意识(听辩,识别与熟练运用音素的能力)来教导英语阅读与写作的方法。它通过让孩子学习26个字母(Letter)以及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Sound)规律,将读音和书写联系起来,做到80%左右的单词“见词能读、听音能写”的效果。再随着单词量的积累扩充和Sight words(高频词)的补充学习,最终让孩子实现自主阅读。
我们要不要学习自然拼读法?对于英语母语国家的孩子们来说,没得选,这是学习的必经阶段。
毕竟学习Phonics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能够进行自主阅读。国外非常重视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他们认为这是学习一切学科知识的基础。《不能错过的英语启蒙》这本书中也曾写道,欧美孩子学习英文阅读会遵循这样的路线图:“首先要有Print concepts(对印刷品的概念),然后是Phonemic Awareness(音素意识),在此基础上发展Phonics的技能,依靠Phonics进行大量阅读,积累扩大单词量,提高阅读的流利性,最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那么,作为英语非母语国家的我们,到底要不要给孩子学自然拼读呢?
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需要按照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来。比如先问问我们让孩子学习英语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想以后出国学习或生活,想要尽量靠近英文思维,那Phonics学还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掌握Phonics之后,我们可能会发现孩子能更快地记住单词、拼写单词,发音也会更加标准地道,自主阅读能力有明显提升,对学习英语的信心也会增强。
自然拼读对孩子学英语有什么帮助?自然拼读能迅速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掌握了自然拼读法的孩子在单词读写上会有很大优势。
比如当孩子知道cake是由c+a+k拼读出来时(最后的e不发音),那他在阅读时遇到一些结构类似的单词,尽管原来没有学过,但依然可以自己拼读出来,例如下图中的cane、skate、name、gate、cave等等。
当然,前提是孩子已经懂得sk、n、g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里的发音。这就跟我们学拼音是一样的道理,学完了声母,韵母,就可以用它们拼读出所有汉字的发音。
再对照图片,意思上也能猜得八九不离十。能读能理解,孩子在阅读上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词汇量也会越来越大。
这是所有英文母语国家要求孩子学自然拼读的主要目的,其实就跟咱们学拼音很类似。而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来说,学习自然拼读还会给孩子带来两个额外的好处:
01
解决了发音问题非英文母语的孩子学英语时,有发音的问题。我们先了解一个概念:音素(Phonemes)。它是语音中最小的单位,无论是汉语还是英语,都是由很多音素组成的。不同语言之间的音素并不相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觉得英文里有些音特别难发,比如要把舌头放在上下牙齿之间的[θ],因为这是汉语里没有的发音,我们很不习惯。
汉语还不是和英语差别最大的语种。前两天我逛一家日本护肤品专卖店,店主很热情地给我介绍各种产品,听得我直冒汗,因为稍不留神就感觉她还是在说日语啊…
据说这是很多日本人英语发音的通病,差得实在太远,主要是因为英语和日语的音素差别太大,很多发音,比如/ra/和/la/,英语里有,日语里没有。
而对发音的学习,越小的孩子越有天赋。语言学专家做过统计,日本宝宝只能在一岁之前,分辨出ra和la,过了一岁就不太行了,就是因为他们每天听的日语里完全没有这两个音。 汉语和英语音素差别没有那么远,但同样也是越早学习效率越高。英语的音素一共有44个,这44个音素接触得越早,孩子就越有可能拥有标准正确的发音。而在自然拼读完整的学习中,必然要学到44个英语音素的发音,比如我最近在研究的牛津教材,它用音频、视频、互动游戏的方式反复练习这44个音素,这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很有好处。
02
解决了单词记忆问题身处魔都的一位同学曾和我分享她家女儿的“英语急追”之路。小学前他们很佛系,孩子英语启蒙得晚,进入小学后才发现班上的同学都可以读老鼠日记、神奇树屋这种章节书了,甚至还有哈利波特,于是不得不采取“急追”行动。但很快就遇到困难,单词才教了,娃过一会儿就忘,尤其是稍微长一点儿的单词,比如elephant,对娃来说特别难,甚至还产生了畏惧英语的心理。后来同学找到了原因,原来孩子习惯把单词当成一个整体来记忆,因为本身又是自己不熟悉的声音,整个就是一团“混沌”的感觉,所以学习效率特别低。搞清楚这点后她果断让孩子开始学自然拼读,学会把单词拆解、拼读后,娃就不那么惧怕单词了,渐渐地对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也大涨,有了“云开雾散”的感觉,进入了学习快车道。拼读这个能力,对非英文母语的孩子,甚至大人都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