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芊吧 关注:32贴子:2,861
  • 4回复贴,共1

【1123知识 光电效应】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光照射到某些物质上,引起物质的电性质发生变化。这类光致电变的现象被人们统称为光电效应(Photoelectric effect)。
  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
  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爱因斯坦第一个成功的解释了光电效应。金属表面在光辐照作用下发射电子的效应,发射出来的电子叫做光电子。光波长小于某一临界值时方能发射电子,即极限波长,对应的光的频率叫做极限频率。临界值取决于金属材料,而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波长而与光强度无关,这一点无法用光的波动性解释。还有一点与光的波动性相矛盾,即光电效应的瞬时性,按波动性理论,如果入射光较弱,照射的时间要长一些,金属中的电子才能积累住足够的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可事实是,只要光的频率高于金属的极限频率,光的亮度无论强弱,光子的产生都几乎是瞬时的,不超过十的负九次方秒。正确的解释是光必定是由与波长有关的严格规定的能量单位(即光子或光量子)所组成。
  光电效应里,电子的射出方向不是完全定向的,只是大部分都垂直于金属表面射出,与光照方向无关 ,光是电磁波,但是光是高频震荡的正交电磁场,振幅很小,不会对电子射出方向产生影响.


1楼2009-10-25 13:32回复
    eg


    3楼2009-10-25 13:34
    回复
      广告
      立即查看
      2


      4楼2009-10-25 13:35
      回复
        ……………………
        我原以为这些看看就行了,没想到现在不仅学还要做题!!!造孽啊!!!


        5楼2011-09-21 10:45
        回复
          武汉卓鑫科技有限公司(Email: sales@zossin.com , QQ:5423561)一直致力于各种高品质的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生产和经营,材料均为升华级别,纯度在99%以上。
          有机电致发光材料(OLED)
          空穴传输/注入(Hole transport/injection layer): NPB、TPD、TAPC、F4-TCNQ、HAT-CN、m-MTDATA、CuPc等
          空穴阻挡(Hole Blocking Layer):OXD-7、BCP、TPBi、Bphen等
          电子传输/注入(Hole transport/injection layer): TmPyPB、BmPyPb、Alq3、Gaq3、Liq、LiF等
          荧光/磷光(Fluorescent/Phosphorescent Host):TBADN、DPVBi、Alq3、AND、TcTa、CBP、MCP、TCP、26DCzPPy等
          红光/蓝光/绿光掺杂(Red/Blue/Green Dopant): Ir(piq)2(acac)、Ir(bt)2(acac)、Ir(ppy)2(acac)、FIrPic、DPAVBi、Ir(ppy)3等
          有机光伏材料(OPV)/钙钛矿材料(Perovskite)/导电聚合物/有机中间体材料/ITO、FTO玻璃
          Spiro-OMeTAD、PCBM、PCBM(C70)、P3HT、C60、C70、MEH-PPV、PEDOT:PSS(clevios p vp ai 4083、clevios PH 1000)(德国heraeus贺利氏Clevios™ PEDOT:PSS导电聚合物材料)


          6楼2015-04-21 10: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