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吧 关注:747,929贴子:12,548,217

明吧高材生们,来尝试解答一下崇祯时期的殿试策题吧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0-04-05 12:24回复
    崇祯七年殿试策题,是23岁的崇祯帝亲自提笔一口气写完的,“时阁拟策问二道,听裁,上自手书大半”。全文如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士大夫也。 今士习不端,欲速见小。 兹欲正士习以复道,何术而可?东虏本我属夷,地窄人寡,一旦称兵犯顺而三韩不守,其故何欤?目今三协关宁,以及登津等处,各宿重兵以防虏也。 奴不灭,兵不可撤,饷不可减。 今欲灭敌恢疆,何策而效? 且流寇久蔓,钱粮阙额,言者不体国计,每欲蠲减。 民为邦本,朝廷岂不知之,岂不恤之? 但欲恤民,又欲赡军,何道可能两济? 即屯田盐法,诚生财之原,屡经条议申饬,不见实效,其故何欤? 至于漕粮为三军续命,马匹为战阵急需,折截挂欠,遂失原额,何道可复? 今虽东虏猖獗,河套有可复之机,边外尽可作之事。 但难于东虏窥伺,胡野匮乏。近降夷继至,作何安插? 插套连合,作何问破? 流贼渐逸郧广,海寇时扰浙闽,剿灭不速,民难未已,兼之水旱频仍,省直多故,作何挽回消弭? 又唐、宋曾以武臣为中书令、枢密使、文武似不甚分。 我太祖高皇帝曾以直厅为布政,典史为佥都,今奈何牢不可破? 尔多士留心世务久矣,其逐款对答毋讳。 朕将亲览焉。”


    2楼2020-04-05 12:24
    收起回复
      崇祯十年殿试策问,正值明朝危亡之时,崇祯帝专门对兵农关系问题提出讨论,该策问开门见山地提出,“《洪范》八政,首重在食,天生五材,谁能去兵,是兵食两者,固经世之大端也。”这一核心问题,继而对历史经验梳理和提问“周制寓兵于农,不出比闾族党乡遂之间,而伍两卒旅之军师已具,第司马于农隙讲武事而已”,向应试者问怎么才能“居足以守,出足以战,田足以耕而食,内顺治而外威严”接着对“后世藉兵以卫民,赋民以养兵,而兵与农遂分而为二”进行探讨,对后世的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总结,“乃兵日骄玩,民日调敝,古法岂不可复行欤?汉初,南北两军犹调诸农,后增募期门、羽林、入校尉等军,而兵制坏。唐贞观中,置府兵,最为近古,渐更为強骑,而虡弱日甚,其沿革得失之政,可得而缕陈欤?最后是对本朝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反思:
      “洪惟我太祖高皇帝,肇造区夏,首加意留屯。敕五军都督府,言古养兵而不病农者,莫如屯。命天下卫所督兵屯粮,庶几兵农兼务,国用以舒。又谕兵部曰,屯田之政可以纾民力,足兵食,边方之计莫善于此。洋洋圣谟,垂虑深远,直驾汉轶唐,与成周隆,可得而扬厉其盛欤?承平曰久,寝失初制,各边始仰给内祭,年例曰增,滥顧不可底止。朕缵绍王绪,十载于兹,适值虏寇交让,宵吁靡宁,倦惓于安攘大计。无时不伤筹询,而饷之窘匮愈甚,且耗蠹莫可诸矣;无时不伤练兵,而兵之单弱如故,且增募日蹯请矣。民力不堪再加,呼庚势难姑待,将何术而可?即议者未尝不言清屯开垦,而条伤徒申,尚鲜实效,其故何欤?又有谓屯与盐相表里,非尽复输粮关中之旧制,屯政必不能兴。其说然欤,否欤?且屯盐属本计,蓄艾未济目前,抑别有生节之道否?又在万历初,闻太仓之未足支数年,今直无终岁之计,兵食交拙,未有甚于此时者也。及今不图,后将何继?昔唐以建中之耗竭,用一刘宴,即能使国用充足,而民不困敝;李抱真忧山东军伍调別,兴屯校射,不三年而兵精库实,遂雄视列镇。岂非实主任事之明效欤?夫儒者动称王政,薄言富强,今求一能为富强如刘晏、李抱真之流而不可得,亦士大夫之耻也!”


      3楼2020-04-05 12:24
      收起回复
        如果你也想不明白这些问题,就别忙着骂崇祯了,先了解、思考一下当时环境为什么是这样


        4楼2020-04-05 12:29
        回复
          又是天灾,又是缺钱。。气数已尽


          IP属地:山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4-06 07:44
          收起回复
            看一看当时的答案呗


            IP属地:加拿大8楼2020-04-06 09:48
            收起回复
              嗯是,这都是坐在皇宫里十七年靠几个嘴炮写写题就能解决的。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0-04-06 11:51
              回复
                士绅和皇亲也需要按土地纳粮。对满清可积极防御议和拖时间,休养生息。不行南迁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0-04-06 12:49
                收起回复
                  崇祯心志高以中兴大明为己任,虽也勤政爱民很努力但性格缺陷想急于求成,加上天灾连连,饥民四处暴乱,建奴骚扰不断失血,国库空虚欠军饷致战力下降军心不稳,君臣争权不团结,最后崇祯上吊自杀殉国,这就是一个未代皇帝和一个民族悲哀和无奈。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0-04-06 13:09
                  收起回复
                    崇祯七年的殿试状元是刘理顺。他的对策大约2000余字。
                    开篇明旨:君必以实事课其臣,“人不必问崇卑,局不必分内外,而惟以职察其能” 臣必以实心效于君,“事不必问难易,时不必问顺逆,而惟以忠致其身”。惟其如此方“有百度维新之象”,“成一人垂拱之休”。
                    在颂圣和述题这些必要的格式之后,进而提出“任得其人则无不治,用违其才则无不扰”,并引尧、舜知人安民及太祖、成祖“孜孜访求贤才,以图治理,令内外诸司各举所知,责成吏部甄别贤否,因材授职,都察院考察核实。六部勿轻调,藩臬选贤能,守牧须久任”。间接指斥时弊,即在用人上,应综核名实,久任其职,勿轻调动。
                    尔后大谈时务,先指出时艰,接着分别就辽东满洲边患、内地流寇、兵晌、屯盐、漕马等具体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如就关东边患,说,“一坏于四路之轻人而开、铁陷,再坏于经抚之易局而辽、沈危,三坏于战守之争执而广宁弃,辽东虏人视我为可乘耳”。对此,刘理顺提出自己的主张,“诚以守为战,反客为主,夜郎之疆不及汉大,未见长缨之不可请也。”意即以守为主,同时寻找时间积极出击,实现反客为主的目标。对于流寇,他指出应“师出以
                    律,有进无退”,主动进剿。他还主张,兵不可撤,应精选严练;响不可减,应核实抑冒等等。随后指出“天下不患多事,而患人之莫肩其任也”又回到“破格用人”上来,应任人惟贤,材大重用,材小轻任。君臣同心,群策群力。“
                    刘理顺在殿试对策中极言臣子应实心效力,“事不必问难易,时不必问顺逆,而惟以忠致其身。智者无不竭之才,勇者无不弹之力,忠贞笃于堂陛,而人心乃以有分谊”。在这里,他特别强调大臣们要言行一致,不论顺逆,忠心爱国,和皇上共渡难关。
                    1644年北京城破时,刘理顺壮烈殉国。


                    18楼2020-04-06 13:20
                    回复
                      崇祯十年殿试状元是刘同升。
                      刘同升的对策详细回答了时务策的问题,他在对策里旁征博引,有理有据,
                      显示出深厚的学识和出色的文采。他认为边防大计的关键是人才的任用和人才的
                      能力,此观点与崇祯帝不谋而合,故钦点为状元。对策的前半部主要讲心性对治
                      国的重要,他写到“是故天下之治法,不在法而在人,天下之治人,不在事而在
                      心”。刘同升勉励皇帝只要用心国事,就会实现中兴。对策的后半部是重点,对
                      时务策一一作答:
                      其一,关于屯田。“夫开垦之效,实未易也。国初,龙江之屯盛于前代,其
                      他郡邑往往有之,一没于勋戚之请乞,一隐于豪右之侵占,而田为子虚之赋矣。”
                      刘同升认为明初制定的屯田土地,已遭到侵占,不是被贵戚功臣所占,就是被豪
                      强大族所夺,屯田所需的田亩已经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屯田的基础不在了,因
                      此,屯田的法令也就不见成效了。
                      其二,关于恢复盐政旧制。“夫旧制之复,诚未易也。国初,关中输粟实边,
                      利国通商,往往称便。一壅于折色之小利,一滞于灶户之私贩,而家擅煮海之富
                      矣。”刘同升指出明初输粮换盐之法很难恢复,由于税收形式的改变,人们将粮
                      食兑换成货币用来缴税,就减少了输粮的动力;另一方面私盐的泛滥也抵消了以
                      粮换盐的利润。结果,商人向边境运粮换盐就越来越少。
                      其三,评价刘晏和李抱真。“夫晏非第以心计之长,其经世之识有过人者,
                      即如用盐法之吏,皆选台阁之才佐之,而不委之琐尾之士……夫抱真非仅以勇敢著名,其忠谊之心有感人者。是时诸节度之横,独其乃心王室而不贰”。刘同升肯定了刘、李二人的才能,更重视他们各自的特点。刘晏知人善用,能选拔真正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李抱真忠君报国,在唐末乱世仍忠于朝廷。他认为具有这种品格的大臣才是崇祯朝所急需的人才,“有臣如抱真,任一人足矣……有臣如晏,任一人亦足矣”。刘同升过于看重刘、李二人的能力,此时明王朝的局势已不是靠几个财政专家就能够扭转乾坤了。 其四,拯救危局的方案。刘同升在对策里提出了救国救民的主张,除了选贤任能,还要改革军队。“简京营之冒诡,汰老弱之耗粮,以于谦之练团营者行之,此诸臣所不敢言,而恐任德怨者也”。刘同升建议皇帝裁汰京营,效仿于谦组建团营的练兵方式,培养精兵。明知这样说会得罪人,但他还是直言不讳,表现出
                      为人耿直,颇具侠义的性格。
                      1646年,刘同升在南明军中劳疾而死。


                      19楼2020-04-06 13:24
                      回复
                        理论有了,但还要经过实践的证明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0-04-06 18:17
                        回复
                          尽斩宗藩,大事可成。


                          IP属地:广西28楼2020-04-06 18:5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