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吧 关注:474,666贴子:6,103,998
  • 0回复贴,共1

四年时间很快很短,很慢很长?想尘封,不忆起,情感在无时无刻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四年时间很快很短,很慢很长?想尘封,不忆起,情感在无时无刻的萦绕着无法忘却泪流满面的画面......
定格于农历2016年6月19日,父亲走了,没有任何预感,当得知消息的瞬间,灵魂茫然于城市边缘,坐在车上没有思绪,相信?可能?为什么?曾记得春节一起喝茶,一起吃饭,尔后坐在父亲的床前,父亲一边看着喜欢的戏剧,一边聊着过往的邻里故事。甚至父亲聊到如果真的离开了,亲人才会有感触去伤心,去感受生离死别的无奈,当时只是一笑而过......
归家的路是漫长而沉重的,到家看到父亲已经安然的躺着地板上,双目紧闭,双手紧握拳头,身体挺直如同父亲一生的正义融合于大地的沉寂。我的泪水与汗水凝聚于身躯。那曾经让我儿时坐在肩膀的父亲,那曾经讲无数慷慨激昂故事的父亲;那曾经数手指盼望我回家的父亲,那吸旱烟喝酒的父亲;将粗茶淡饭养育我长大的父亲,怀揣家国情怀的父亲,去向他要去我们未知的世界,那个世界有没有灯火通明?可否有邻来邻往?
天气炎热,邻居们根据风俗办丧事,敲锣打鼓,悲伤的丧事流程终将要继续......晚上守夜,头顶着白孝带,听着法事大师的默默叨叨而转圈,跪拜,身心的劳累与疲惫,那份失心的痛苦与哀伤,交集在一起,好累好累!第二天,父亲是入棺材用土葬,当将父亲身体抬入棺材时,再也见不到可亲可敬的父亲了,何其悲哉!惟有身斯力竭的呼喊,奔向父亲的棺材那边、那边......;堂嫂似乎早有预料,亦或是经验,安排几人将我拉扯、阻挡着我靠近父亲的地方;那时那刻深感节哀顺变是无法承受之重的语言。尘归尘,土归土!父亲的坟墓在家的后边,有草有树,黄土地上多了新的灵魂入驻,从此父亲所有的一切似乎已与人世无关,人的一生终将结束如此的一生......
回到深圳,日子在继续,脚步在前进,而我的生活与工作节奏彻底在哀伤中无,父亲的身影,工作中,马路上、尘土在飞扬,仰望星空,无时无刻在找寻着......。那一年,那一段时光,我不再是我!我无法阅读,我无力工作,我更无力冷静思考,让我看重人生的悲欢离合,无法走出去,甚至想早点解脱,去寻找父亲的世界。朋友们陪着无精打彩的我,聚会、聚餐,甚至去酒吧,依稀记得我在酒吧睡着了,梦中依旧走进了父亲的世界.......
消沉的日子一直在持续,某天瞬间听到厚重的录音“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而人非静态的自然万物,在情感中比草木更懂得表达与忧伤,但人又如同四季万物,一样需要生离死别,需要世事轮回。突然发现我需要重新启程,我需要弹奏更有生命力的人生之旅的曲子,需要欣赏世界万物的美妙,更应珍惜身边每一份朋友与兄弟姐妹相遇的缘,需要去爱身边出现的每一个生命,去付出与奉献,提升社会责任感。才不辜负父亲的教导与期望,人终将失去,灵魂依然在,需要我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高度与宽度。
继续传承着父亲的阅读习惯,需要学习,在努力成长中,只争朝夕,莫负韶华!让父亲知道有一份属于他的骄傲。运动,上课,学习,时间忙碌而又充实;惟有这样,我才能彻底将想念父亲沉淀心底,让我的眼泪会少一点,再少一点,坚强是我唯一的选择,笑脸需要绽放,身心需要安放!
踏着青山绿水、白云悠悠,在微笑中寻觅的诗与远方!生活在日新月异,太极轮回,是精神信仰?是物质追求?千古青垂的历史长河中,二十一世纪是万象更新的时代,如何诠释人生轮回?
阅读于父亲阅读的书籍!古往今昔多少动人的诗篇史事令人回味无穷。书卷的意念像一股无影的精神动力,影响着思想,增长于维度。书香浸入日久,心胸宽广,见识广袤,腹有诗书气自华!思想在驰骋,心灵在滋养,灵魂在升华。黑夜给了黑色的眼睛,阅读中寻找光明。翻阅浓浓书香页,在《古文观止》中探索,在《战国策》中汲取,在《资治通鉴》中思索,从《巨流河》中遨游,从《王阳明大传中》知行合一。从《梁启超》中少年中国说中,“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家之社稷与社会之和谐!亦是个人之修行!
在想念着、聆听着!音乐扬扬,指尖弹触琴键,滚滚红尘,回眸一笑于琴声中沉醉。月光皎洁,耳际一阵微风时起时伏。悠悠琴声,锵锵扬扬,琴韵在荡气回肠。琴声如画,静好时光,于灿烂的风景,于幻想的模样,缓缓在流淌。琴声如诗,是过尽雾散千帆沉寂,心迹向岁月洗礼,身隔沧海之时,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时光在走,岁月未老!每一个音符下,埋藏一颗平静而柔韧的心灵。人生旅程,忧伤与欢乐,忘我与心醉。美妙乐声欲罢不能的在倾听,是黑夜的烛光,是晴朗的明月;亦是清晨的露珠,亦是落日的余晖;在问候,在微笑;有春风,有冬雪;是恋者的心扉,是父亲的港湾;热情相拥,在绵绵回忆中依依不舍……是情感的表达亦是品读生活之诗篇!
欣赏书法之美!在美中沉沦,古人举手投笔的涂抹,如腾飞的巨龙,栩栩如生,雄奇魁伟而变化多端。体现古文化的美!有大有小,有分有合,线条粗细变化跌宕有致。有王羲之“草之圣”的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有王献之别创新法,英俊豪迈;有颜真卿…… 中华古文化沉淀之悠美,艺术之美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观之叹之!
人生在《刻意练习》中奔跑,德国哲学家尼采曾说过:“在每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敬爱的父亲,您听到我的呼唤了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4-04 18:4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