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吧 关注:3,938,217贴子:37,503,382
  • 3回复贴,共1

我体会到修行的四层解脱境界【个人探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体会到修行的四层解脱境界【个人探讨】
第一层解脱境界:
物欲解脱——无我相,真空真有,珍重自我人生!
物欲解脱的人,即所谓的那些有社会涵养的人士,
相对于平庸的人来说,他们更注重自己的人生,
他们以整个人生为一盘棋,
能放得下自己的得失比较,不在乎一时的空有,
而是以人生最终的目标为目的,
在提起人生理想的同时,
能放下物欲上的得失计较,
即【真空即无空,无空而空;真有即无有,无有而有。】
第二层解脱境界:
爱欲解脱——无人相,真性真爱,珍重他人生命!
爱欲解脱的人,即所谓的那些珍爱他人生命的至情至爱的人士,
他们摆脱了物欲的束缚,
抓住和珍惜自己的人生命运,
做到了真空真有,
但却把个人的得失比较升华成了对别人的爱憎比较,
由在乎自己的一生,而转向了在乎自己最爱的人的一生,
为了生命中的那个她(或他),而不惜放弃自己的所有及其人生,甚至于生命。
为了真爱,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比如恋人、夫妻、暗恋中的最爱等等,
他们以对方的幸福为最终目标,
在提起对方幸福理想的同时,能放下自己爱憎上的比较。
由于珍重他人生命,所以不计人与人之间的爱憎差别。
这就是所谓的【真性即无性,无性而性;真爱即无爱,无爱而爱。】
即使这样,
他们却也无法摆脱生命中的那个她或他,
虽然解脱了真爱,却又被最爱所束缚。
被爱过,最爱过,懂得了爱,知道了如何爱,
却也还是摆脱不了相爱带来的烦恼和吸引力。
第三层解脱境界:
心灵解脱——无众生相,真色真欲,珍重天下幸福!
心灵解脱的人,即所谓的那些英雄豪杰,
他们懂得什么是真爱,懂得如何去爱,
知道真爱他人,对自己人生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
他们解脱了自己的爱欲,却同时不被自己的最爱所束缚。
这是因为他们有着谋天下人幸福的真本色真欲望,
这种最高的欲望,即是所谓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把对对方的爱憎比较升华成了对天下人的生存比较,
由在乎自己最爱的人的一生,转向了在乎天下人的一生,
所以他们能在提起天下人幸福生活的同时,
也能够放下自己生命中的那个她或他的幸福,
他们懂得真爱的价值,又能摆脱最爱的束缚,
进而专心致力于为国为民付出自己的生命!
这就是所谓的【真色即无色,无色而色;真欲即无欲,无欲而欲。】
他们解脱了自己的心灵,
但却把天下人的生死看得过重而不能摆脱烦恼。
第四层解脱境界:
生死解脱——无寿者相,真生真灭,珍重万物生息!
在经历了前三层境界之后的第四层境界,
是生死解脱的人,即所谓大自在大智慧的高人,
他们解脱了自己的心灵,过着为众生百姓谋福利的生活,
但他们把万物的生息与天下人的生死看的同样重要。
这是因为他们把对天下人的生存比较升华成了对万物的天地比较,
由在乎天下人的生死,进步成了在乎万物的生息。
他们能在洞悉宇宙万物生息过程中,
透悟到生命中的死亡也是万物生息的一个过程,
就象日落而归一样,死亡只是生命的一个归宿而已,
而生命真正的生死又是什么呢?
那就是心的生灭!
善念的生起,如同灵魂的重生,
恶念的寂灭,如同罪孽的覆灭,
这种真正的生灭,超越了肉体的生死,
这种心念的生死,珍重着万物的生息,
这种生死的刹那,却把握着生命宇宙的永恒!
即所谓的【真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真灭即无灭,无灭而灭。】
这种解脱了生死的境界,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1楼2009-10-24 22:36回复
    即所谓的【真生即无生,无生而生;真灭即无灭,无灭而灭。】
    真正的生,即是没有产生恶念心念的生,无妄而生;
    真正的灭,即是没有泯灭善念心念的灭,无泯而灭。
    我认为这是真正解脱了生死的境界。


    2楼2009-10-25 05:46
    回复
      2025-07-28 02:13:38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首先,我在此谢谢师兄的指引,师兄指引的这篇关于知见的文章【http://hi.baidu.com/hollyonly1/blog/item/4ec3e850a01b99561038c2e4.html#comment
      】,确实是彻底究竟的明心见性。我虽然有所见地,但不过还是在法执当中,所谓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法,虽然让我的内心解脱,但我必需放下对佛教名相上的执着。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呵呵,我好像又在法执了!
      佛经本无字,只缘一切心;我无一切心,何来一切法?!我知道,以上我对四相的看法,从佛学真义上来讲,是落入偏见上的。实际上,所谓的四层境界,也都是在幻化幻相中打转,并没有摆脱法执、知见!
      但是,我认为,法执、知见、贪求、欲望、信念、追求,等等,虽然是幻化幻相,但也只有在明心见性、悟道见地后,才会真正明白的。然而,要等无缘佛法的一些人,真正去证悟见地后,哪要等他多少年啊?恐怕我也要成老太婆了。
      我知道真正的佛法是不排斥正当欲望、道德信念、及理想追求的,真正的佛法是升华这些精神的,学佛修行,就好像是以幻除幻,以楔除楔,虽然,心在修行,但本性不动!
      我认为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通的人,就算明白本心,但内心意识中还是要有一个所谓的“目标”,这个“目标”应该就是众善奉行,诸恶莫作!从佛法上讲,这是有为的行用,是本心流出的幻化幻相,在这个以幻除幻的修行中,我们不是升华了自己的心灵,为社会作了功德吗?修行本来如幻,见性之后,不一样要精进幻修吗?
      我认为佛学重在修行运用,只要是建功立德,都在佛性当中,只是没有悟道,不具备清净智慧而已,有了功德,却不一定有多少清净福德,但这也不是本人能决定得了的,我想,要取决于修行人的根器及与佛法的缘份。
      


      5楼2009-10-25 12:41
      回复
        我觉得,诸如心理咨询、情感咨询之类的解脱,也是修行境界上的解脱。这些情感心理咨询,比较通俗易懂,比较大众化,往往能切中要害而缓解心中的情结、迷惑,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契机,我觉得,同样都是开悟见性!佛道也是人道,人格品质高尚,悟道成佛,也是迟早的事。


        7楼2009-10-25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