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美股暴跌近1000点,但A股今天表现异常勇猛,两市超3000只个股上涨,百股涨停,科技股全线回暖,众多投资者也是一阳改三观。2020年3月19号,量化根据日线级别低点信号和分时底部结构判断市场开始进入反抽,并且属于全球同步的反抽,大盘在这一段反抽周期中来回折腾,大多数投资者特别的悲观,但这个悲观已经随着今天的中阳线一扫而光。可是,对于量化来说,市场反抽周期的性质没变,接下来的三个交易日才是最关键的!
市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一轮筑底是否完成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轮筑底下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2020年的2月初市场遭遇“千股跌停”,上证破掉了2733点,这是一个技术上的严重破位,即便后期疫情没有今天这样发展,市场的牛市基础也已经被破坏。因此量化在当时提出了超跌反弹的判断,而非是慢牛行情的延续。既然是超跌反弹,就必然有顶,有顶就必然会跌,跌透就会重新筑底再度产生一轮超跌反弹行情。
大盘筑顶的信号就是在3月初的120分钟等级别的顶部结构,随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当然这个下跌也受到了外围暴跌和疫情蔓延的催化。一直到3月19号出现了日线级别低点信号,同时分时底部结构逐步产生,这一波下跌的主跌阶段宣告结束,当时量化把接下来的行情定义为反抽行情。反抽的表现就是市场来回折腾,指数非常不稳定,要么是短期涨一涨就结束,要么就是在一个区间内横盘震荡一段时间,消耗完毕反抽周期后就结束。
当我们回顾3月19号这一段走势,发现完全符合反抽周期的表现,而根据量化的计算,这个反抽周期理论是到4月3号附近结束的。因此,到底是反抽还是反弹已经开始了?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判断因素,第一个是反抽周期结束后市场的走势,第二个就是从超跌反弹角度上的批量超跌形态个股共振。
市场处于筑底的阶段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知道的是这个底仅仅是一波超跌反弹的底部,而非牛市启动的阶段底部,所以应该按照波段反弹来做而不是牛市。因此如果是分步的波段布局是不需要刻意追求一步到位买到最低点的,采取分步的策略,即便大盘还有低点也是一个布局的过程。但,如果是针对超跌反弹思路,这里是要捕捉和2月初同等性质的第二轮超跌反弹信号,这就需要三个条件共振才能够出击:中大阳线、批量超跌形态个股共振、批量冲击涨停。
明天开始市场进入反抽周期的末期,这个时间是一个理论的时间或许会有误差,因此明天开始包括下周初都是比较重要的变盘节点。如果市场这一波属于反抽,则未来几个交易日内结束的概率较大,至于反抽结束后的回踩破不破2646点倒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能否出现第二轮超跌反弹信号。小概率事件就是反弹可能已经开始了,但至少反抽周期结束之前还要谨慎一点。
市场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这一轮筑底是否完成了?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一轮筑底下跌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在2020年的2月初市场遭遇“千股跌停”,上证破掉了2733点,这是一个技术上的严重破位,即便后期疫情没有今天这样发展,市场的牛市基础也已经被破坏。因此量化在当时提出了超跌反弹的判断,而非是慢牛行情的延续。既然是超跌反弹,就必然有顶,有顶就必然会跌,跌透就会重新筑底再度产生一轮超跌反弹行情。
大盘筑顶的信号就是在3月初的120分钟等级别的顶部结构,随后就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当然这个下跌也受到了外围暴跌和疫情蔓延的催化。一直到3月19号出现了日线级别低点信号,同时分时底部结构逐步产生,这一波下跌的主跌阶段宣告结束,当时量化把接下来的行情定义为反抽行情。反抽的表现就是市场来回折腾,指数非常不稳定,要么是短期涨一涨就结束,要么就是在一个区间内横盘震荡一段时间,消耗完毕反抽周期后就结束。
当我们回顾3月19号这一段走势,发现完全符合反抽周期的表现,而根据量化的计算,这个反抽周期理论是到4月3号附近结束的。因此,到底是反抽还是反弹已经开始了?这里面有两个关键的判断因素,第一个是反抽周期结束后市场的走势,第二个就是从超跌反弹角度上的批量超跌形态个股共振。
市场处于筑底的阶段是没有问题的,但要知道的是这个底仅仅是一波超跌反弹的底部,而非牛市启动的阶段底部,所以应该按照波段反弹来做而不是牛市。因此如果是分步的波段布局是不需要刻意追求一步到位买到最低点的,采取分步的策略,即便大盘还有低点也是一个布局的过程。但,如果是针对超跌反弹思路,这里是要捕捉和2月初同等性质的第二轮超跌反弹信号,这就需要三个条件共振才能够出击:中大阳线、批量超跌形态个股共振、批量冲击涨停。
明天开始市场进入反抽周期的末期,这个时间是一个理论的时间或许会有误差,因此明天开始包括下周初都是比较重要的变盘节点。如果市场这一波属于反抽,则未来几个交易日内结束的概率较大,至于反抽结束后的回踩破不破2646点倒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能否出现第二轮超跌反弹信号。小概率事件就是反弹可能已经开始了,但至少反抽周期结束之前还要谨慎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