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二十多条彩一夜几乎团灭,心痛的同时分享一下事情经过,各位看官帮我分析一下原因,希望看到的小伙伴能及时避坑。
19年10月份开始养彩,用的底滤缸主缸100X50X50,底滤80X40X40,买的10公分左右成品鱼一共十八条,一天喂食两顿汉堡和卓必客颗粒,水温保持28度,两天换一脸盆水10升左右,用困过两天以上的自来水和热水器60度的热水调成接近30度水温换进主缸,每个月定期测水质,阿摩尼亚和亚硝酸盐都正常,HP保持在7左右,硬度8,之前一直鱼的状态一直不错,能吃能拉,偶尔有几条喂得多了出现肠炎经过治疗也都陆续恢复正常,没出过大问题,上个月2月15日左右有鱼开始产籽,没有孵化成功,看了很多人说孵化要用到纯水,就买了纯水机,每次换水就改用纯净水,几次换下来PH降到6,硬度降到5。
3月20日想补充几条鱼,到本地花鸟市场买了10公分左右的彩4条,回来放在隔离缸养,用的原缸水,过温过水后下的蓝彩菌王,按说明书正常药量,停食两天,在两天半左右,看状态无异常,简单投喂也都能吃,3月22日就转到了大缸,因为隔离缸用的是原缸水,水温也和主缸一样,就用脸盆直接送过去进缸,没有过温过水。
合缸后怕出意外又停食了一天,3月23日晚第一次喂食,发现平时所有鱼的食欲有明显减退,只能吃掉正常投喂量一半的食物,立刻升温到30度,换了四分之一水,下了正常剂量一半的观赏鱼专用盐,观察两天未见好转,怀疑是合缸交叉感染引起的鱼病,此时的鱼完全拒食,体表发黑,扎堆面壁,伴有浓白便,严重的平躺缸底,游不动,上网查了和细菌性肠炎的症状类似,立刻换了四分之一水,全缸下药,按百升水10粒甲硝唑,10粒氟哌酸的剂量,配合盐,爆痒,升温32度治疗。
3月25日扎堆角落,平躺缸底的鱼数量增多,3月26日一早死亡了四条鱼,鱼体发黑,伴有腥臭,其他鱼状态未见好转,我担心团灭,把六条轻症状态的鱼捞出到隔离缸继续治疗,主缸换了四分之一的水,补齐药量继续观察,直到今天3月29日又陆续死了几条鱼,其他未见好转,估计早晚也是死,想着能救回一条是一条吧。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我想这次事故应该是合缸导致的交叉感染所致,怀疑检疫用的蓝彩菌王可能不是正品,细思之前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请各位看官帮忙分析一下,以下是图片:
3月24日合缸后第二天的图片

3月27日鱼的图片

被视为轻症隔离出来鱼的图片

19年10月份开始养彩,用的底滤缸主缸100X50X50,底滤80X40X40,买的10公分左右成品鱼一共十八条,一天喂食两顿汉堡和卓必客颗粒,水温保持28度,两天换一脸盆水10升左右,用困过两天以上的自来水和热水器60度的热水调成接近30度水温换进主缸,每个月定期测水质,阿摩尼亚和亚硝酸盐都正常,HP保持在7左右,硬度8,之前一直鱼的状态一直不错,能吃能拉,偶尔有几条喂得多了出现肠炎经过治疗也都陆续恢复正常,没出过大问题,上个月2月15日左右有鱼开始产籽,没有孵化成功,看了很多人说孵化要用到纯水,就买了纯水机,每次换水就改用纯净水,几次换下来PH降到6,硬度降到5。
3月20日想补充几条鱼,到本地花鸟市场买了10公分左右的彩4条,回来放在隔离缸养,用的原缸水,过温过水后下的蓝彩菌王,按说明书正常药量,停食两天,在两天半左右,看状态无异常,简单投喂也都能吃,3月22日就转到了大缸,因为隔离缸用的是原缸水,水温也和主缸一样,就用脸盆直接送过去进缸,没有过温过水。
合缸后怕出意外又停食了一天,3月23日晚第一次喂食,发现平时所有鱼的食欲有明显减退,只能吃掉正常投喂量一半的食物,立刻升温到30度,换了四分之一水,下了正常剂量一半的观赏鱼专用盐,观察两天未见好转,怀疑是合缸交叉感染引起的鱼病,此时的鱼完全拒食,体表发黑,扎堆面壁,伴有浓白便,严重的平躺缸底,游不动,上网查了和细菌性肠炎的症状类似,立刻换了四分之一水,全缸下药,按百升水10粒甲硝唑,10粒氟哌酸的剂量,配合盐,爆痒,升温32度治疗。
3月25日扎堆角落,平躺缸底的鱼数量增多,3月26日一早死亡了四条鱼,鱼体发黑,伴有腥臭,其他鱼状态未见好转,我担心团灭,把六条轻症状态的鱼捞出到隔离缸继续治疗,主缸换了四分之一的水,补齐药量继续观察,直到今天3月29日又陆续死了几条鱼,其他未见好转,估计早晚也是死,想着能救回一条是一条吧。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我想这次事故应该是合缸导致的交叉感染所致,怀疑检疫用的蓝彩菌王可能不是正品,细思之前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的问题,请各位看官帮忙分析一下,以下是图片:
3月24日合缸后第二天的图片

3月27日鱼的图片

被视为轻症隔离出来鱼的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