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战术和应试教育有章可循,每个问题涉及了很多知识点。学生首先掌握相应学科的知识点,然后利用答题模板进行标准解答,最后根据每个步骤拿到答题分数。所以,题海战术为了应试教育而创造的手段。这种教育方式显然不适合学习大学的专业知识。原因一:在专业领域内,很多难题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答案。原因二:很多知识点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参数。原因三:学生学习专业知识需要过人的理解能力,也就是发散性思维和跳跃性思维。它不会像高中老师写在黑板上的知识点一样清晰易懂。学生需要长时间的了解和认识整个专业的流程,并且大学专业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领域。比如:计算机不单单局限于编码程序,还有硬件设备和信息应用。英语水平要求很高。不管学生是否预习和复习,老师的言论总是高深莫测。每个大学生应该积累一定的专业知识。不然的话,老师讲课就像听天书一样枯燥乏味。每个初学者开始接触一个新领域总是遇到重重阻碍而且承受着难懂和无趣的痛苦。所以,学生对这门专业有兴趣才能坚持后续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