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吧 关注:53,396贴子:172,614
  • 9回复贴,共1

老子西出函谷关后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老子,中国古代最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之一,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同时期的孔子齐名,与同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并称为老庄。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23 13:35回复
    如果说孔孟的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奠基,那么老庄的就是中国哲学思想的启蒙。而他的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则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23 13:35
    回复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又被人称为老聃。他的生卒年不详,籍贯也有诸多争议,这一切都是他传奇的一世所带来的。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他骑青牛西出函谷关,留下著作《道德经》后去往了何处,后世对此众说纷纭。
      众所周知,老子正是传说中太上老君的原型,在道教的信徒来看,太上老君就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世界万物都由太上老君分化而来,也只有太上老君才是唯一真实存在,老子则是太上老君的身外身,西出函谷关游历过后,自然是飞升而去。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23 13:36
      回复
        这些都是他的信徒将老子神话后的说法,而他的卒年之所以没有记载,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得知老子生命的终末究竟在何处。史料记载,老子因为中国时局动荡,与老子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所违背,不由让老子觉得失望。于是他骑青牛离开洛阳,向西去布施自己的思想。到了函谷关后,他留下五千余言论道德之意,乃为《道德经》,后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3 13:36
        回复
          对于老子的去向,自古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这是猜测老子成为了佛陀,不在一处地久留,意思是他最后都一直在教化人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23 13:36
          回复
            对于老子的去向,自古以来一直是众说纷纭。《后汉书·襄楷传》曰:"或言老子入夷狄为浮屠,浮屠不三宿桑下,不欲久生恩爱,精之至也。"。这是猜测老子成为了佛陀,不在一处地久留,意思是他最后都一直在教化人民。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23 13:37
            回复
              虽然没有详细的年月,但是老子大致是出生于周灵王元年(前571)前后,而在周敬王三十五年(前485)见周王室羸弱,才选择驾青牛西去,若是史料没有记载错误,这时的老子已经是八十多岁的耄耋老人了。就算是无疾无病,身体也经不住这样的舟车劳顿。
              出关后的老子,究竟去往了何处呢?其实从后来的史料与一些人文轶事可以推断出,老子不仅没有前往印度,更没有遭遇不幸,而是在西游了一段时间后选择了返回故地。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23 13:39
              回复
                孔子在早年间便去周国寻守藏室史,也就是老子,去请教礼乐道德之礼,这便是著名的"孔子问礼"的故事。相传孔丘与老聃相别后,成为了闻名遐迩的贤人,而转眼便是十七八年,至五十一岁,孔子虽觉礼义已通,却仍未学得大道。闻老聃回归宋国沛地隐居,特携弟子拜访老子,以求得天地大道。老子称孔子已为贤才,又有何指教。孔子对答,弟子空游十数载,未尝入大道。老子便点化孔子,孔子略有所思却不得要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23 13:39
                回复
                  见状,老子道:"由宇宙本始观之,万物皆气化而成、气化而灭也。人之生也,气之聚也;人之死也,气之散也……"畅谈物我有无,生死贵贱,是非宠辱。孔丘闻之,觉已为鹊,飞于枝头;觉己为鱼,游于江湖:觉己为蜂,采蜜花丛;觉已为人,求道于老聃。不禁心旷神达,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今五十一方知造化为何物矣!我日日求道,不知道即在吾身!"这便是孔子之云:五十而知天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23 13:39
                  回复
                    相传老子长寿,大约于周元王五年(前471)死于秦国,享年一百零一岁。《庄子·养生主》有:"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然而老子是非真的有如此长寿,却也是不得而知,但是西出函谷后选择了归隐故处应该正是老子真正的归宿,后世有感于老子的深刻思想,将其神话,也是史料之所以对老子的记载不甚详略的重要原因。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23 13: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