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吧 关注:18,012贴子:329,238
  • 28回复贴,共1

唯此可敌李碧华——《风信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了李碧华的《霸王别姬》之后,基本算是看到了言情小说的天花板。
女人写故事写到这样深沉的,确属难能可贵,陈凯歌由原著改编的,由张国荣、张丰冀、葛优、英达等人出演的《霸王别姬》早已成为华语影坛的里程碑。
但这与亦舒有什么关系呢?因为亦舒也有足可与之匹敌的作品,那就是《风信子》
1、家国情怀——《风信子》里面有家国情怀,不说别的,单那一句“何时归看浙江潮”,足可语动天地,情撼两岸,师太原籍浙江,这一句有深意,不可以等闲看之。如果没有这点子家国情怀,《风信子》也就是一部最普通不过的男人婚内移情的故事,这样的故事亦舒写过太多了。
2、悲悯情怀——作家都是有点悲天悯人的,但这一部尤甚。世间有多少人,因着不可挣脱的宿命而前赴后继,因着家庭的影响而执拗怪异?被无法左右的命运扯来扯去,一点自由也无……全书弥漫在这浓浓的悲悯意味里,显得有些许沉重,但这才是真正的好故事,真实而非童话。
3、宗教情怀——对于宗教还是要有一点敬畏,至少是尊重吧。对于四大福音、客西马尼院……我幼时看这部书时还不了解,后来渐渐了解了,却渐渐悲中从来。谁是应该被拯救的?谁是该去拯救的?也许永远不会有答案,但可以思索到这里就很好了,毕竟只是一部言情小说而已。
4、自嘲情怀——亦舒此生也没有写过《长江与我》,却在《风信子》里自嘲了个够。大抵她确实有自嘲的资本,确实对于写作这回事有了一层领悟。自嘲让这本书凭空多了一抹黑色幽默的调子,效果非常之好,基本上人都会自怨自艾,懂得自嘲,说明还是有救,还有梦想可追赶。
亦舒的作品被弄成影视剧的不少,但出名的不多。可能只得一部梁燕珊与方中信的《喜宝》了。套用亦舒评价琼瑶的话,在某一个领域,亦舒确实达到了一个高度,在都市言情小说里,她是翘楚。只是不停写写写,难免重复。
李碧华的作品相对就少,但成就却似乎更可观。一句话,宁缺勿滥也。
我不能肯定李碧华长啥样面孔,配图可能是新近到《生死桥》剧组探班的她吧,我还是不确定……


IP属地:江苏1楼2020-03-21 12:26回复
    你这配图,我怎么看都是孔琳。
    查了一下,果然是她:


    IP属地:辽宁2楼2020-03-22 13:01
    收起回复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22 13:27
      收起回复
        刚刚又读了一遍《风信子》,亦舒很少见涉笔带有ZZ话题的作品,应该是杜撰了一段关于宋氏家族的野史,其中还摆了包氏船王一道~但师太毕竟擅长的是都市情怀,这种悬空故事写得有点力不从心。女主角风信子依旧是香雪海和玫瑰一般超然世外倾倒众生,男主角不惜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单恋,可最终女主还是成为了流亡海外势力困兽之斗的牺牲品。


        IP属地:黑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22 13:35
        收起回复
          要论这一点,我倒觉得《纵横四海》比《风信子》更好。


          6楼2020-06-04 19:09
          收起回复
            早期作品,情节比较激烈


            IP属地:陕西8楼2021-01-02 19:35
            收起回复
              李碧华是用动词表现场景的专家,所以作品改编成电影一改一个火。师太是用动词创造想象空间的专家,所以很难有导演或编剧能抓住其精髓。


              IP属地:云南9楼2025-03-26 21:25
              回复
                李碧华的原著很拉胯,是电影霸王别姬上映后,她照着电影重新写了一遍,电影里的那些北京的京剧界,还有家国情怀的细节 都是编剧芦苇的功劳。同样模仿张爱玲的作家:白先勇,黄碧云,钟晓阳,朱天心,朱天文,苏伟贞,施叔青,蒋晓云,袁琼琼 这些人的水平更高,李碧华是最差劲的一个。


                IP属地:浙江10楼2025-04-12 22:4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