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对长汀的念念不忘,缘于瞿秋白。
初中时,读到一篇丁玲写的回忆瞿秋白的文章,喜欢上这个多才、多艺、多情、浪漫的文人革命家,便找来一些有关他的文章来读,随着对他多愁善感的个性、如虹的爱情、深邃的思想、绮丽的人生有了更多了解,愈发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心想,一定要到他含笑赞叹“此地很好”从容赴死的地方去看一看。那不仅仅有着山青水秀的美丽的风光,一定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一个文人革命家在此卸下精神上的千斤负荷,畅快淋漓地走向了死亡之路。
春节的远行,长汀只不过是行程中的一个路过点,转一转是要的,以了却多年的心念。因行程匆促,对寻访瞿秋白足迹不敢抱有奢望,能近一点,再近一点,看上一眼也是一种慰藉。车下了高速公路,拐进了山中小城。远远的,一高耸的纪念碑突兀眼前。驶近一看,座落在罗汉岭上的纪念碑高大肃穆,上面写着“瞿秋白同志永垂不朽”9个红色大字,碑下悬挂“纪念瞿秋白诞辰110周年”巨幅红布横标,这就是长汀小城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竟与瞿秋白紧密相联!我感到兴奋,1月29日是秋白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而我在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踏上了秋白人生谢幕之地,感受到老区人民对秋白的深厚情感,我感到自己来恰是时机,对我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唤起了少时就深藏对秋白的敬仰之情。可又有多少地方、多少人还想着秋白、念着秋白呢?也许,至少他的家乡江苏常州不会忘记他的,会有一些纪念活动吧,这样想,心中有了些许满足。
手上没有任何地图、资料,一路上向人力车师傅打听,当年关押秋白的监狱、刑前留影的中山公园六角小亭何处寻觅,他极浓的闽西腔普通话让我始终如云里雾里。罢了,罢了,下次先查阅有关资料再专门来寻访吧。去哪呢?就去听说过的古城墙吧,那代表了汀洲的历史。依在古桥石栏上,放眼望去,一座又一 座拱型石桥飞架于长汀河上,河水悠悠,或欢乐,或忧伤,无语地流向远方,看上去有着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连绵的大桥临波水上的悠长景致,当然,若是这的河水更加清澈浩荡,这的河面更加宽广舒展,这四遭的景致更加苍茫寂寥的话。
既然小城不大,那就走回停车处吧。没想到,这不长的二、三公里,竟使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一座规模不小、散发着古朴庄重气息的老建筑吸引了我的眼光,门牌介绍为古“汀洲试院”,心中隐隐觉得此地应与秋白也有关系。院内两棵参天的唐代古柏诉说着书院的历史,两侧的木梁青瓦白墙的房屋给人以肃静沧寥之感,这是一处静心悠思的好地方。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党在瑞金及长汀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在此书院召开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最高机关在此办公,后宋希廉部队驻扎于此。
几处醒目的旧址,均未看出与秋白有什么关联,就要失望地离身而去,突然发现书院的最后方的拐角处有一写着“瞿秋白囚室”指示牌,不觉心中一振。急切地走过逼逼仄仄幽幽暗暗的巷道,又是一门,内两间小木屋,一为看守所住,一 为秋白囚室。囚室不过七八平方,一床一桌一椅,书桌上一盏旧式油灯伴着秋白在这里写下最后的作品《多余的话》。他没有用粉饰的文字为自己筑起一座高大的金字塔,把自己高高地供在上面,而是以最坦诚最真实的心态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把灵魂深处矛盾的思想、二元化的人格剖析给世人看,却由此遭致了“叛徒”的罪名而被涂黑消灭在历史深处数十年。我疑问,难道行动不是言语的最好、最后的诠释?评判一个人的社会价值难道只是以他说出的语言、写下的文字为标准?那这世界的历史岂不是可以轻易改写?世上多的是言行不一的人,多的是语言的巨人,而能用放大镜直面自己的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大勇!为治国平天下的信仰而舍生取义的人更是大写的人!室前有一小天井,大概两平方米,天井外有一小院,院内两棵纤细的小树,因被四周高墙禁锢,少见阳光,缺乏勃勃生机,但仍努力向上,它们也许就似当年“无论是自由还是不自由,都被被解除了‘武器’”的秋白,拖着羸弱的病体坚持着,践行“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的人生哲言。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院中的小树上,不知是哪一棵树当年陪伴秋白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而被秋白记在最后的文字中了,它若是能开口说话,一定会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一个文人革命家的最后心路历程。
初中时,读到一篇丁玲写的回忆瞿秋白的文章,喜欢上这个多才、多艺、多情、浪漫的文人革命家,便找来一些有关他的文章来读,随着对他多愁善感的个性、如虹的爱情、深邃的思想、绮丽的人生有了更多了解,愈发对他充满了敬仰之情,心想,一定要到他含笑赞叹“此地很好”从容赴死的地方去看一看。那不仅仅有着山青水秀的美丽的风光,一定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让一个文人革命家在此卸下精神上的千斤负荷,畅快淋漓地走向了死亡之路。
春节的远行,长汀只不过是行程中的一个路过点,转一转是要的,以了却多年的心念。因行程匆促,对寻访瞿秋白足迹不敢抱有奢望,能近一点,再近一点,看上一眼也是一种慰藉。车下了高速公路,拐进了山中小城。远远的,一高耸的纪念碑突兀眼前。驶近一看,座落在罗汉岭上的纪念碑高大肃穆,上面写着“瞿秋白同志永垂不朽”9个红色大字,碑下悬挂“纪念瞿秋白诞辰110周年”巨幅红布横标,这就是长汀小城给人的第一印象,它竟与瞿秋白紧密相联!我感到兴奋,1月29日是秋白诞辰110周年纪念日,而我在特殊的日子即将到来之际,踏上了秋白人生谢幕之地,感受到老区人民对秋白的深厚情感,我感到自己来恰是时机,对我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它唤起了少时就深藏对秋白的敬仰之情。可又有多少地方、多少人还想着秋白、念着秋白呢?也许,至少他的家乡江苏常州不会忘记他的,会有一些纪念活动吧,这样想,心中有了些许满足。
手上没有任何地图、资料,一路上向人力车师傅打听,当年关押秋白的监狱、刑前留影的中山公园六角小亭何处寻觅,他极浓的闽西腔普通话让我始终如云里雾里。罢了,罢了,下次先查阅有关资料再专门来寻访吧。去哪呢?就去听说过的古城墙吧,那代表了汀洲的历史。依在古桥石栏上,放眼望去,一座又一 座拱型石桥飞架于长汀河上,河水悠悠,或欢乐,或忧伤,无语地流向远方,看上去有着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连绵的大桥临波水上的悠长景致,当然,若是这的河水更加清澈浩荡,这的河面更加宽广舒展,这四遭的景致更加苍茫寂寥的话。
既然小城不大,那就走回停车处吧。没想到,这不长的二、三公里,竟使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一座规模不小、散发着古朴庄重气息的老建筑吸引了我的眼光,门牌介绍为古“汀洲试院”,心中隐隐觉得此地应与秋白也有关系。院内两棵参天的唐代古柏诉说着书院的历史,两侧的木梁青瓦白墙的房屋给人以肃静沧寥之感,这是一处静心悠思的好地方。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我党在瑞金及长汀建立苏维埃政权,并在此书院召开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最高机关在此办公,后宋希廉部队驻扎于此。
几处醒目的旧址,均未看出与秋白有什么关联,就要失望地离身而去,突然发现书院的最后方的拐角处有一写着“瞿秋白囚室”指示牌,不觉心中一振。急切地走过逼逼仄仄幽幽暗暗的巷道,又是一门,内两间小木屋,一为看守所住,一 为秋白囚室。囚室不过七八平方,一床一桌一椅,书桌上一盏旧式油灯伴着秋白在这里写下最后的作品《多余的话》。他没有用粉饰的文字为自己筑起一座高大的金字塔,把自己高高地供在上面,而是以最坦诚最真实的心态回望自己的心路历程,把灵魂深处矛盾的思想、二元化的人格剖析给世人看,却由此遭致了“叛徒”的罪名而被涂黑消灭在历史深处数十年。我疑问,难道行动不是言语的最好、最后的诠释?评判一个人的社会价值难道只是以他说出的语言、写下的文字为标准?那这世界的历史岂不是可以轻易改写?世上多的是言行不一的人,多的是语言的巨人,而能用放大镜直面自己的是多么难能可贵的大勇!为治国平天下的信仰而舍生取义的人更是大写的人!室前有一小天井,大概两平方米,天井外有一小院,院内两棵纤细的小树,因被四周高墙禁锢,少见阳光,缺乏勃勃生机,但仍努力向上,它们也许就似当年“无论是自由还是不自由,都被被解除了‘武器’”的秋白,拖着羸弱的病体坚持着,践行“人爱自己的历史,比鸟爱自己的翅膀更厉害,请勿撕破我的历史”的人生哲言。我的目光久久停留在院中的小树上,不知是哪一棵树当年陪伴秋白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而被秋白记在最后的文字中了,它若是能开口说话,一定会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一个文人革命家的最后心路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