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圣吧 关注:88贴子:1,722
  • 11回复贴,共1

[转]修行的目的与心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空白镇楼.


IP属地:广西1楼2020-03-12 17:40回复
    修行目的:白马和黑马
    唐太宗年间,在长安城的一个破磨坊里, 有一匹白马和一匹黑马非常要好。有一天,白马跟着唐玄奘上西天取经去了。17年后,白马凯旋而归,回来看望黑马。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话多。说起一路的风险和半生的体验,黑马非常羡慕、吃惊地说:“太神奇了!这么远的路,我想都不敢想。”而白马却说:“其实我们走的距离是差不多的。我向西域前进的时候,你也一步没有停止过。但不同的是,我有一个遥远但清晰的目标,而你却一直围着一个磨盘打转。”看着往昔同在一个屋檐下的穷伙计,如今名闻天下、衣锦还乡,黑马不由得自惭形秽、面红耳赤。同样是每天走路,每天忙忙碌碌,但一个行走天下,一个却在原地拉磨打转。
    ------------------------------------------------
    ----修道之目的和计划明确的人,才有可能得道。目的和计划不明确的人,不论修练多长时间、学会多少法术、掌握多少特异功能、曾经入定出神多少次,也无法得道。
    ----人生的目的亦是如此。


    IP属地:广西2楼2020-03-12 17:40
    回复
      修道之心障
      1、意识封闭。----大道无所不包一切之可见,无所不含一切之不可见。意识越宽广者,离道越近;越狭隘者,离道越远。
      2、我正他邪。----万法归一。道学、佛学、儒学、基督、伊斯兰、哲学、科学等皆为求道之不同流派和不同方法。条条大路通罗马。
      3、以术为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技术是修道的方法和工具,非道也。
      4、舍简求繁。----大道至简,大法至易。不根于虚静者即是左道,不归于易简者即是旁门。
      5、轻本重末。----神为本,形为末。老子曰:"伪道养形,真道养神;真神通道,能亡能存。"
      6、强为偏执。----大道自然,不是自残。老子曰:"古之為道者,莫不由自然,故其道常然矣。強然之,即不然矣。夫何故哉,以其有思念,故與道反矣。"
      修道的过程:一个去除心障的过程。
      修道的结果:去除了障碍,才能到达本源。
      .......................................................................................................
      修道的心障之一:我正他邪
      目的是北京。
      上海人说:向北方走,路过南京和济南。这是唯一正道,其它都是邪道。这是我祖上的传统经验。
      哈尔滨人说:向南方走,路过长春和沈阳。这是唯一正道,其它都是邪道。这是我祖上的传统经验。
      上海人说:你和我祖上千锤百炼的传统经验不符,你一定是邪道。
      哈尔滨人说:你才不符呢,你才是邪道呢。
      乌鲁木齐人裁判道:别吵了,你们这群傻瓜,都是邪道。北京在东方。“东方红,太阳升。”毛主席在东方,是全世界公认的真理。你们连这个最基本的常识都没有,还在这里谈论什么正道?真是笑话!快别丢人现眼了,误人误己。
      ................................................................................................
      修道的心障之二:舍简求繁
      A:为什么中国的得道先祖老子说“大道至简”,但其后代很多 修炼书籍晦涩难懂、复杂无比,用了许多比喻、象言?然后又写一本《象言破疑》来解释呢?这样做岂不画蛇添足,和老子说的“少则得,多则惑”岂不相反?
      B:这叫东方神秘主义深奥悬念勾引法。
      A:听起来好深奥呀。什么是东方神秘主义深奥悬念勾引法?
      B:给你讲个故事吧。
      一对新婚夫妻,婚礼上,收到朋友们的礼物。回家后,打开看。
      美国朋友的礼物盒打开一看,是一对大花碗。
      法国朋友的礼物盒打开一看,是一对大花碗。
      印度朋友的礼物盒打开一看,是一对大花碗。
      中国朋友的礼物盒,打不开,上了一把密码锁。
      夫妻很兴奋地说:这礼物一定很特别,还考验咱们的解码智慧!中国朋友让人感觉不一般。
      夫妻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在最新电脑的协助下,试验了三十万种组合,还是打不开密码锁。
      向深奥的中国朋友投降吧!夫妻便在最豪华的餐馆邀请中国朋友吃饭,饭后得到了一个解码信封。
      回家打开礼物盒一看:是一对大花碗。
      A:哈哈!中国朋友真...幽默。
      ...................................................................................................................................


      IP属地:广西4楼2020-03-12 17:43
      回复
        怎么样才算是修炼得道?
        道,乃万物本源。
        人类的肉体生存于物质界,或者叫现象界。现象的背后是什么?现象是什么创造的?本源在哪里?
        现代科学的方法还没有认证本源,只有理论推论。传统修炼的方法已经认证了本源。修炼方法之一是出神(也叫入定、出体、神游)。
        正常的出神/神游,会先后(或随机----根据个人当时的状态)进入不同层次的世界。如进入第一个层次的世界---物质界之后,再进入第二个层次的世界---非物质界,并逐步发现这非物质界的第二界是物质界的创造者。但之后会慢慢发现这第二界也不是本源,它也是被创造出来的。同时发现,离开肉体的第二个身体(灵体)是肉体的创造者,但也不是本源,也是被创造出来的。进而再次出神(第三个灵体),进入更深一个层次的世界,并发现第三界是第二界的创造者,但也不是本源。依次逐步修炼,最终会进入第七个层次的世界,并发现这第七界才是最根本的界,是万物本源。
        进入根本界,或者叫本源界,亲眼“见到”万物本源,亲身回归万物本源。也叫“合一本源”。
        合一本源,才能“看清”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永恒、生命的机制、“肉体=生命”的假象,以及从“肉体”回归真实生命、回归真实本我、回归真正自由的“途径”。这才知道:原来,真正的本我,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绝对自由的。
        合一本源的实用价值,便是能够从“肉体”回归真实生命、回归真实本我、回归真正自由。也叫“脱离轮回”。(通过以本源角度去观察与消除九个灵体中的潜意识倾向/惯性。)
        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亲眼见到的是合道(合一本源),亲身认证的是得道/证道(脱离轮回)。闻道和悟道,是听来的和想来的,还没有得到亲眼证实或亲身证实,不算是修炼得道。
        故曰:得道=合一本源+脱离轮回。


        IP属地:广西5楼2020-03-12 17:43
        回复
          修道教材列举
          只列举一部分,作为参考和引子。每人情况不同,请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和试验适合自己的方法。
          最好的方法,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一人一法,万法归一。
          A、大道经典:
          1、《天符經》
          2、《心經》
          3、《道徳經》
          4、《金剛經》
          B、修炼方法:
          1、印度《合一经》(旧译《瑜伽经》)
          2、印度和藏密的“中脉脉轮法”
          3、印度《四禅八定法》
          4、《通玄真經》
          5、《老君西升經》
          6、《太上老君內觀經》
          7、《太上老君說了心經》
          8、《张三丰內丹36訣 》
          9、藏密《梦观成就法》
          10、藏密《神识出游法》
          11、藏密《身外化身法》
          12、美国“门罗出神法”(神游法)
          13、荷兰“清醒梦法”(梦修法)
          14 星体投射法.
          15、>>>你自己喜欢的、适合你的有效方法(最好的方法=最适合你的方法)<<<
          C、参考资料:
          1、《云笈七籖》
          2、《性命圭旨 》
          3、《伍柳仙宗 》
          4、《唱道真言 》
          5、《大成捷要 》(----很多修道者的经验汇编)
          6、>>>丹经万卷,不如守一。<<<


          IP属地:广西6楼2020-03-12 17:45
          回复
            《禅定的解剖》隆波帕默尊者
            在佛陀的时代,“万佛节”可能没有什么仪式。
            在佛陀悟道成佛之后,便有了第一个“万佛节”——弟子们聚集起来开会,由佛陀公布“弘扬佛教的总原则”。想到“万佛节”,我们就会想到这些。万佛节又称为“四方具备的集会”,由四个组成部分,我们从儿时起就能倒背如流了。
            (注:四个部分是:1. 三月的月圆之日; 2. 在毫无任何约定的情况下,1250位僧众不约而同地汇集;3. 参与集会的僧众全是最早期佛陀亲自剃度的;4. 这些僧众全部都是阿罗汉。)
            事实上,还有另外一次“万佛节”也很重要,那就是佛陀般涅槃前的最后一次“万佛节”——三月的月圆之日,这是佛陀选定的圆寂日。所以,今天同样也是“佛陀选定的圆寂日”的纪念日。
            佛陀在世时,第一次万佛节与最后一次相差45年。大家要听第一次的,还是最后一次的呢?
            大家可能已经了解万佛节,无需再对此讲解。有谁不了解的吗?坦白一点。不要相互欺骗啊,举手吧。 如果还不知道“四方具备的集会”是怎样的,就用Google自助吧。
            “万佛节”的重点在于阐述总原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令心纯净无染(自净其意)。
            要想“诸恶莫作”,就要能够战胜烦恼习气。我们之所以造恶,正是被烦恼驱动着去做的。比如:打别人、欺负别人,这是由嗔心驱动的;偷盗他人的财物,是由贪心所带领的。我们正是被烦恼怂恿着去造所有的恶业。
            如果心没有被烦恼控制,我们就不会造作恶业。想要不被烦恼控制心,就要懂得方法:有觉性地及时知道自己的心。有什么烦恼生起在心,要常常及时地知道,这样就不会造作恶业,善法也会同时增长。
            如果我们能够及时地知道烦恼—— 贪欲生起了,有觉性及时地知道,在及时知道的一瞬间,贪欲已经灭去,我们就不会因为贪欲而造恶业。在及时知道的瞬间,觉性生起了,善法也已经生起。或者嗔心生起的时候,有觉性及时地知道,我们就不会因为嗔心而造恶业,在及时知道的瞬间,善法已经生起了。又或者迷失的时候,不知道好、坏、对、错等,一旦觉性生起,就会知道好、坏、对、错,不善法就会灭去,善法就会生起。善法生起时,戒、定、慧就会慢慢成长。
            觉性一旦生起,任何事物潜入心时, 我们就会及时地知道,烦恼便控制不了心,戒就会自动自发地生起。
            西方人不太了解戒,他们也能成为他们认为的标准式的好人,却并不觉得有持戒的必要——为什么要持戒?为什么要受戒?觉得那只是心里的道德标准。事实上,戒是共有的,在佛陀之前就已存在。
            西方人只是关注禅定、强调禅定,而对于开发智慧,尚不太了解。戒、定、慧——泰国佛教徒能倒背如流,但不会做。
            西方人喜欢修习禅定,他们以为—— 修习禅定以后,生命就会好起来,痛苦将会减少,因此认为禅定就是离苦的出路。殊不知禅定只是临时之物, 无论训练到何种程度,心宁静不久之后又会散乱。禅定仅仅只是止痛药而已,不舒服、发烧了等等,吃止痛药、退烧药,可是病根还在,一旦药力退失,疾病又会卷土重来。因此禅定仅是临时之策,只能暂时解决问题。
            心散乱而没有快乐的时候,可以修习禅定。我们去寺庙学习禅定,一定要懂得选择寺庙, 绝大部分地方训练的是邪定,任何一种禅定,若其不含觉性,必然是邪定。比如,打坐以后迷迷糊糊的,号称心宁静了。事实上那不是宁静,而是缺乏觉性;或者打坐以后感到非常苦闷,则说明心有嗔;打坐以后神情恍惚,则说明心被痴控制了。禅定若缺失觉性,烦恼习气就会趁虚而入。
            若修习带有觉性的禅定,则不会有太多偏差。
            在我们这里学习是免费的,分文不取,所以大家就懒得学习。即便学了也不实践——心里觉得很好,但觉得可以先放一放。谁是这样想的?“佛教很好,修行也好,请允许我先忙其它事情”,更重视其它事情。比如西方人花钱参加禅修,他们就非常认真,只是大部分人所修习的并不是好的禅定,其中只有宁静和舒坦,却没有觉性,打坐以后缺乏觉性——迷迷糊糊或者自我催眠。
            好的禅定,不是自我催眠令其宁静下来,好的禅定是:心与自己在一起,有在觉知自己。
            比如我们修习某一种禅法,例如观呼吸——呼吸了,觉知;呼吸了,觉知。有在觉知自己,觉性没有缺失,而不是呼吸之后,心迷迷糊糊忘了自己。或者有节奏地做手部动作,同样可以获得禅定:如果心去紧盯着手,只是获得紧盯式的禅定,属于紧盯所缘的禅定;如果缺乏觉性,就属于邪定;如果有觉性,可是心聚焦于手上,那只属于让心宁静的禅定,无法开发智慧。
            禅定有两大类:正确的禅定与错误的禅定。
            正确的禅定同时伴随着觉性,错误的禅定则没有觉性。时而有贪、时而有嗔、时而有痴,打坐以后迷迷糊糊,有快乐就陶醉于快乐。一旦快乐生起,贪欲就已经染污了心,感到满意,类似“吸食成瘾”, 到时间了必须打坐,没有打坐就会郁闷。那些对禅定上瘾的人,情绪比常人更糟糕,很容易烦躁不安,因为修习禅定时很舒服,没有什么来干扰。这些都是不好的禅定。
            或者打坐以后觉得很苦闷、很郁闷,非常粗暴地打压自己,直到患了颈椎病。我们又不是用颈椎去打坐,打坐以后出现颈椎病、后背疼痛等等情况,都是因为心情郁闷,粗暴地紧盯着,心没有快乐,心不愉悦,夹杂着嗔心。
            或者打坐以后看见这个、那个,心很散乱,跑去外面看,去知道外面的事物,那样的心是含有痴的,带有散乱,打坐以后,看见诸佛列队莅临,那是心幻化出来的禅相,其中含有痴。因此,坏的禅定没有觉性,有的只是烦恼习气。
            好的禅定则有两种:一、在毫无打压的情况下,心持续而宁静地与单一的所缘在一起,这类禅定称之为“紧盯所缘的禅定”, 即“止禅”,属于心抓住单一所缘的禅定。
            大部分西方人能训练的最多只是这样, 获得的仅是静驻于所缘的禅定。不只是西方人,也包括泰国人,大部分泰国人所修习的——如果实话实说——大部分都是邪定,连止禅都还不算,打坐以后并没有觉性。
            那应该如何做,才能获得第一类的好禅定呢?即获得“心静驻于单一的所缘”的禅定?其秘诀在于懂得选择所缘,要审视自己——觉知何种所缘之后会有快乐,则可以时常地觉知那个所缘。
            前提是,这个引发快乐的所缘,必须不诱发自己的烦恼习气。如果骂人了觉得很快乐,诸如此类的所缘,是不会带来宁静的。或者参与赌博,或炒股以后一直盯着屏幕,虽有快乐,可是心有贪,这已经不是好的禅定了。若股票下跌,嗔心又会生起,也不是好的禅定。因此,别妄称炒股也是修行,那只是异想天开。
            我们选择的所缘,必须是不会引诱烦恼习气的,比如:念诵“佛陀”,不会诱发烦恼习气;或者觉知呼吸,看见身体呼气、看见身体吸气,也不会诱发烦恼习气。但若是去看别人,则会诱发烦恼习气, 如果是看自己,观自己的身体等等的,则不会诱发烦恼习气。如果是看别人,很容易诱发烦恼习气——觉得漂亮就会喜欢,贪欲就会生起;或者看见某人以后不喜欢,则生起嗔心。所以,我们要懂得如何选择所缘。
            修习禅定的秘诀是:懂得选择令心宁静的所缘。
            比如,隆波从七岁时开始修习禅定。在1959年,隆波李尊者教导隆波修习安般念,尊者教导观呼吸,隆波学习之后很喜欢,刚好与秉性相符。
            若是不符合自己的秉性,有些人观呼吸后就会感觉散乱或苦闷。而隆波观呼吸后感到很舒服,心有快乐,非常喜欢,心一旦有了快乐,就不会再跑去寻找其它所缘,因为已经满意了。 就像是我们拿出孩子喜欢的点心,来诱使孩子待在家里一样。这孩子喜欢离家出走,不停地四处窜动,不断地东游西逛。他之所以四处游逛,是想要寻找快乐,而找到之后,还是感到不满意,于是接着再跑到别处。
            我们的心与小孩是一样的——心跑去看,想透过看而寻找快乐;心跑去听,想透过听而寻找快乐;想透过闻气味、尝味道、以及身体的碰触,透过心里的所思所想来寻找快乐,心就不停地跑来跑去。跑去看电影,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没意思了, 无法感到满足,于是再寻找其它快乐,就跑去听音乐,听完之后,还是不满足,又去寻找美食,与朋友聚会等等的。
            这个心整天在寻找快乐,仿佛无头乱撞的苍蝇,始终流转于眼、耳、鼻、舌、身、心之间,因为缺乏快乐,所以不断四处流窜。因此,倘若我们以快乐来引诱它——如果念诵佛号会有快乐,那么就与佛号在一起;如果观照呼吸会有快乐,就与呼吸在一起。
            比如:呼气,觉知自己;吸气,觉知自己。有了快乐,心就不会再去别处寻找,就不会离开呼吸,进而静驻于呼吸,呼吸慢慢变浅,变得越来越浅,最后呼吸停在鼻尖处变成光明,亮堂起来。心有禅定的时候,就会亮堂起来,心一旦亮堂了,就继续用功。倘若缺失觉性,心就会随着光跑出去到处看:看见鬼、看见这个、那个,看见过去、看见未来。
            心若是有觉性,就会慢慢宁静下来。心觉知光,称为“有寻”;心毫无刻意地与光融合起来,称为“有伺”,有法喜、有快乐、一心,没有跑去别处,心便进入禅定。
            如果进入深度禅定,身体感会完全消失,只剩下单一的心,但是觉性没有缺失,甚至全世界都消失了,觉性也不缺失,仍然在觉知自己,但是没有身体感。听起来好像很难,其实并不难,这取决于懂得选择所缘,然后再轻轻松松地觉知该所缘,而不是知道观呼吸后有快乐,就强迫心与呼吸在一起,那样心是不会有快乐的,也不会生起宁静。
            秘诀在于——要选择令心生起快乐的所缘,然后轻轻松松地觉知那个所缘,有快乐地去觉知。因此心有快乐,所缘也是有快乐的,快乐与快乐相遇, 会有更多的快乐,心会即刻宁静下来。
            《阿毗达摩》清楚地开示道:快乐是生起禅定的近因。修学错误的人却以为:禅定是产生快乐的近因。禅定一旦变得细腻,事实上它就成为了“舍”,已经不是“乐”了,而是“舍”。


            IP属地:广西7楼2020-03-13 11:01
            回复
              《禅定的解剖》续
              因此,如果想要让心宁静,就要懂得选择所缘,自我审视而不是盲目地效仿他人。有些老师的教导因人而异,比如念诵短篇经咒,会根据此人的秉性——念诵哪一篇后心会快乐,就让弟子念诵那一篇。而有些则是诱骗性的,给每个人的内容都不同,看起来很玄,其实并没有什么——只是随便布置的,由于人数多,不管怎样都会有人获得宁静。有些人拼命地背诵,感觉其中肯定有宝贝,认为老师是有针对性的,自己的内容与众不同。
              隆波蒲尊者曾经分享过念诵“Itipiso bhagave”的故事,最开始是念诵“bhagava”,念着念着,心一旦宁静下来,内容就自己变了,变成“bhagave”。然后就随它去,“ve”就“ve”,“Itipiso bhagave”,于是心更宁静,因为喜欢“bhagave”,换回“bhagava”后反倒不喜欢,觉得压抑。
              要慢慢去体会,要自我审查。
              隆波蒲尊者分享过另一个例子。曾经有一位刚出家的师父,尊者教导他去念诵“佛陀”,让心静驻在佛号上。这位法师就念诵“佛陀、佛陀”,一段时间以后,心开始思念女友,他是辞别女友来出家的。与女友在一起时,想出家。一旦出家了,又想念女友。原本是念诵佛号的,结果变成了念女友的名字,他吓了一跳:糟了!念佛号变成了念女人名字!
              隆波蒲尊者说:“心喜欢,就去念吧。”尊者并没有强行制止他,于是这位法师不断念女友的名字,感到很快乐,因为已经得到批准——可以思念自己的女友,念着念着,心竟然集中与宁静下来。隆波不知道他最后是否还俗了,并没有继续追问。
              所以,这取决于——懂得选择让心有快乐的所缘,然后轻轻松松地觉知那个所缘,这就是令心宁静的诀窍。如果抓住核心,就只是这些而已。选择有快乐的所缘之后,以轻松的心去觉知该所缘, 不苦闷,不强迫让其宁静,很快就会宁静下来。
              谁常来寺庙?记得吗?之前有一位沙弥。平常这里是不接收沙弥的,沙弥来了会头晕,因为有的沙弥无法独处,晚上需要让比丘去伴睡,比丘要去哪里都不行,连上厕所也不可以,因为沙弥怕鬼。所以,不想接收沙弥。
              然而这位沙弥不同,他15岁就想出家,也听过隆波教导大家轻轻松松地觉知呼吸,于是他就用功地觉知呼吸,然后来做报告:“我在观呼吸,身体在呼吸,轻轻松松地观,渐渐地不断亮堂起来,亮堂、亮堂、亮堂……于是我就不再观呼吸,而是去观光,轻轻松松地观,并未期待会有什么生起,然后整个世界全部消失了,这个身体也整个消失了,就只剩下心。”
              隆波问他,“你缺失了觉性没有?”答说,“没有,但是身体没有了。”
              非常棒,当下得到了什么?获得了快乐与宁静。找到临时之家,活在当下就会快乐,如果修行至身体消失了,只剩下单一的心,收获的副产品更是不可言喻,甚至超越快乐与宁静。从那一天起,蕴就会分离,因为知道了——身与心是不同的部分,已经彻见——身体消失,只剩下心。
              为什么小孩容易做到?因为小孩没有伪装,非常单纯。
              隆波七岁开始修习禅定,宁静、快乐,因为没有伪装。大人打坐,就会带着想要获取宁静的期待而开始,心中生起想要获取宁静的渴望,心有欲望,就会有苦,已经没有快乐了。
              因此,一开始打坐就想要宁静,是不会宁静的。小孩没有什么期待,他曾经听过隆波开示:呼气,觉知;吸气,觉知。没有想着觉知以后会得到什么,也没有想着要得到什么,修行仅仅是为了修行,没有为了要获得什么,甚至没有想过要宁静,所以会比大人容易。
              大人有很多伪装,想要有所得,隆波开示说:“别‘想要’啊!” 他们还会反驳——如果没有‘想要’,为什么来听您开示?
              嗯,也对,所以只到现在这个程度。
              因而在年老之前要先训练,老了以后比小孩更难修习了。但如果已经年老了,也别无选择,那就抓紧年老的时候训练。
              首先必须有快乐,所以隆波才会开示:什么也做不了,先笑一笑。笑、笑、笑,真正发自内心地笑。
              以前有位男性空乘来出家,隆波告诉他:“来,笑一笑。”他皮笑肉不笑,可以一整天都这样,问他:“心有快乐吗?”根本没有。那是职业习惯,是模特或明星式的微笑。
              隆波看电影从没有快乐,从居士时代起就这样,看到女主角被人欺负后泪流满面,内心却在偷笑,隆波发现以后觉得很好笑,根本一点都不伤心嘛。或者他们在笑,心却是苦的,皮笑肉不笑。
              我们笑,就要从诚实透亮的内心笑出来。好,甜甜的笑,就像是第一次听到美女说爱我们的时候那样笑。有人说:今生不可能有这么一天。
              感觉到了吗?笑的时候,心松脱出来了,对吗?在自然状态下,我们笑的时候,心会松脱出来。这个松脱的心,用以修习禅定获得宁静,就是最简单的。
              心中若有千千结,若心是萎缩的、紧绷的,还试图获得宁静,只是白日做梦而已。所以,起步阶段要先让心舒坦起来。
              有些人透过念经与持咒来令心舒坦,已经散乱了一整天,来念念经,点上香,但是别经常点,否则易患癌症。隆波同样上香,但点燃之后插在寮房外,在供奉的时候,并不点香,供奉完了才点,然后放在外面。
              比如闻到香味,闻到供佛的花香等等,心有快乐,有些人用香水去洒净佛像而后打坐,闻着香味后,却想到鬼,(泰国传统葬礼会把香水洒在尸体上)如果那样就别去洒,不会有快乐的。
              有些人去喂鱼,谁曾经去寺庙放生池喂过鱼?喂食后,鱼游来吃,在喂鱼时有快乐吗?与其让快乐白白结束,不如用那一刻来觉知自己。在心有快乐的情形下,回来觉知禅修的所缘。
              我们曾经有喂过鱼或者帮助过他人的,在那当时,我们是有快乐的。修习禅定时是在自己家中,没有鱼食可喂,就可以去想曾经喂过鱼或救济过的流浪动物,一想到这些情形,那一刻心就会快乐起来。心一旦快乐了,就可以开始修行,以快乐的心去觉知禅修的所缘。
              因此,第一点,审视自己,去选择快乐的所缘;第二点,以快乐的心觉知该所缘,瞬间就会获得宁静,只是用一点点时间而已。
              有些祖师大德入定非常迅速,眨眼功夫,心就入定了,非常快。佛陀众弟子之中哪一位入定最快?是摩诃目犍连尊者。摩诃目犍连尊者入定与出定,包括发愿令神通生起,继而再次入定又出定,然后现两次神通,整个过程只需要一眨眼的时间,也就是蛇合上嘴这样眨眼之间。
              大家看见过吗?训练师把头伸进鳄鱼嘴里,那不是神通而是表演。要与这条鳄鱼朝夕相处,若换成其它的怕是不行,这条鳄鱼被训练得很好,训练师才把头拿出来,它马上就合嘴。如果训练得不好,头一伸进来,就立刻合嘴了。
              禅定并非难事,如果我们知道诀窍之后,它是极为简单的——选择让心快乐的所缘,以快乐、舒坦、不缺乏觉性的心去觉知该所缘,心就会得到禅定,这是第一种禅定。
              西方人来的机会少,再来一点赠品。
              第二种禅定是——心安住。 真正的禅定是指“安住”,而不是指“安住的心”,禅定是指“心的安住状态”。那么,要怎样才能够让心安住呢?或是说,让心呈现安住的状态呢?这仰赖于觉性,去及时地知道不安住的心。不安住的心,就是跑来跑去的心,跑去想、跑去看、跑去听。我们要时常知道——心跑去想了,要知道;心跑去看了,要知道;跑去听了,要知道。
              还是修习原来的禅法,要及时知道“跑掉的心”。曾经念诵佛号是为了让心获得宁静,如今则变成念诵佛号后,及时知道“跑掉的心”,跑去寻找佛号,跑去想其它事情等等。
              或者觉知呼吸,并非训练让心与呼吸在一起,那是第一种禅定,心静驻于呼吸。第二种禅定是,通过觉知呼吸,来及时知道“跑来跑去的心”。呼吸之后,心跑去想了,及时知道;心跑到呼吸上了,及时知道;心跑去了其它地方,及时知道;心又跑回到呼吸上,及时地知道。
              如果能够及时地知道跑来跑去的心,直至没有任何刻意也能如此,那么在心又跑掉的一刹那,就会自行看见,这称之为“有觉性”。
              要一而再,再而三地看,反反复复地看,直至心能够牢牢记得“跑掉”的境界或状态。心能够牢记境界或状态,是令觉性生起的近因。
              因此我们要常常去看——念诵佛号或是观呼吸,心跑掉了,知道;心跑掉了,知道。心跑去看,跑去听,跑去想,不断及时地知道。心若能够牢记“跑掉”的境界或状态以后,接下来,在心跑掉的一瞬间,觉性将会自行生起,不含有任何刻意的成分。觉性一旦生起,心就不会跑了,它会自动地安住。此即获得了“安住一刹那”的禅定,即“刹那定”。
              如果频繁地用功,有些人观“心跑掉”、“心跑掉”后,心安住成为观者,很快又再次跑掉,再次知道,不断再跑,再知道,就这样一瞬间、一瞬间地安住。到了某一点,心完全集中下来,有些人进入安止定,有些人则处于近行定。
              所以,训练“安住型禅定”的方法, 还是练习原先的禅法。原先的修习是为了获得快乐,现在不是为了让心快乐而去修习,而是练习以后,及时地知道心——心跑掉了,知道;心跑掉了,知道。接着,安住型的禅定就会产生,心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能够看见名法与色法运作变化,不含刻意,这称之为“开发智慧”。
              禅定是生起智慧的近因,但必须区分清楚——让智慧生起的是“安住型的禅定”,拥有“安住”,而不是邪定,那只会让心更加愚痴;也不是一味紧盯所缘的禅定,只能获得快乐而已。
              “安住型的禅定”是看见心的一举一动,看见心的运作——苦、乐、好、坏;看见身体一动一静,心是观者;看见苦、乐变化,心是观者;看见好、坏变化,心是观者。这样的禅定用于开发智慧,以便于生起智慧。
              我们常常听说——需要先修习禅定,才能够生起智慧。这句话同样也对,但只对了一部分,许多禅定并不会让智慧生起,有些禅定只是获得宁静,而修习另一些禅定之后会比以前更愚痴。
              所以需要训练——“宁静型的禅定”,是以快乐的心去觉知快乐的所缘;“安住型的禅定”,是有“安住的状态”生起,觉知所缘之后,及时地知道跑动的心,而后心就会自行安住。一定要训练,否则无法真正开发智慧。
              有些人去训练紧盯型的禅定,比如:紧盯着腹部,宣称在修习毗钵舍那,那不是毗钵舍那,而是紧盯型的禅定;或者有些人的心跑东跑西,自己却看不见;再有些人根本没有禅定,纯粹只是散乱,却自称在开发智慧,实则一味地思维和分析,那不是修习毗钵舍那,那只是思维和分析。
              因此,一定要训练,最好两种禅定都去训练。如果只能训练一种,就先选后者,一旦成为了圣者,就是“干观型”的圣者。
              如果能获得两种禅定,就会更加舒坦、快乐:什么时段心有力量,就去开发智慧;什么时段心开始疲惫,就去修习宁静型的禅定。这样交替进行,让心得以休息,心情舒坦。
              如果心无法宁静,不断地开发智慧, 到了一定程度心也会自行宁静,但只是极短暂的宁静,且不太有力量。心的自然特性是——它会自我救赎, 在发疯之前,它会自行休息,需要休息时,我们无需去对抗。
              好了,去吃饭吧,今天终于把禅定的部分讲完了。
              吃饭去吧,也请法师们去用膳。


              IP属地:广西8楼2020-03-13 11:02
              回复
                隆波帕默尊者
                有觉性,以安住且中立的心,照见身心的实相
                事实上,法与我们的生命和生活息息相关,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可以说就是我们自身。 并且,法只有一丁点儿的范围——如何才能不苦?
                如果要学习佛法,请直接学习“苦在哪里?苦是如何产生的?苦将会如何熄灭?”学法的目的是为了修行直至离苦;而不是为了学富五车、知识渊博,也不是为了能够妙吐莲花般的、精妙绝伦地讲法。
                事实上,人的苦就存在于身与心之中。我们学法的道场就是身和心,无须跑到外面去寻找。正相反,我们应该回过头来在自己的身和心上学习。


                IP属地:广西9楼2020-03-14 07:04
                回复

                  《唯一路》之第一篇|《唯一路》上篇
                  人类渴望自由。而事实却是,人类沦为了欲望的奴隶。
                  欲望是一位隐形的老板,人类从未意识到自己是其奴隶,也从未想过要解放自己,只是一味地遵从老板的指令在行事。这位老板看似对我们疼爱备至,甚至对我们寄予厚望,不分昼夜的指挥我们趋乐避苦。事实上,这样会导致我们身心俱疲,且永无止息。快乐总是转瞬即逝而无法捉持,痛苦却始终与蕴(1)同在,如影随形。因此,想要让蕴永远离苦得乐的愿望,终究只是梦幻泡影。
                  人类及所有众生趋乐避苦的方法有三种:
                  1. 寻找快乐的境界或所缘,同时躲避痛苦的境界或所缘
                  以为境界或所缘是生起快乐和痛苦的工具,却没有任何人能够随心所欲的选择境界或所缘,因为接触的境界或所缘都是随顺因缘的——如果善业结了果,就会遭遇好的境界或所缘。倘若恶业结了果,就会碰到不好的境界或所缘。
                  除此之外,境界或所缘也是无常的——即便遇上了好的、快乐的境界或所缘,不久之后它们也会灭去,需要继续趋乐避苦。
                  所以,企图透过选择境界或所缘来达到离苦得乐,并非那么有效。
                  2. 在任何情形下呵护心,令其宁静与舒适
                  认为心如果变好了,那么即便遭逢不好的境界或所缘,也依然能够快乐。同时认为,掌控心比掌控境界或所缘更为容易,因为境界或所缘往往源自于外,难以把控;心却是自己能够掌握的。
                  然而事实上,心是无常且无我的,并非真的能被主宰。即便经由紧盯或专注的力量,让心获得暂时的宁静与快乐,可是力量一旦退失,还是会再次跌入动荡不安与痛苦之中。
                  3. 躲避与境界或所缘的接触
                  这是更精微的呵护心的方法。认为心若不再接触粗糙的境界或所缘,它将自动生起宁静与快乐,如此要好过不断地呵护心,令其回避粗糙的境界或所缘。
                  于是竭尽所能地引导心进入无色界定,或者通过进入第四禅来阻断感知(按照经藏说法),或是经由第五禅(按照《阿毗达磨》说法)进入无想有情天(2)。无论如何努力,紧盯或专注的力量一旦退失,心依然会从禅定退出,再度如往常一样的接触到境界或所缘。
                  人类以及所有众生,以各式各样的方式来趋乐避苦,却始终未能如愿。那是因为,苦与蕴是如影随形的。惟有佛陀才能找到真正导向离苦的唯一路。
                  这条离苦的唯一路,就是毗钵舍那(Vipassana)的修行。
                  注(1):通俗的解释,蕴就是部分。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五个部分。
                  注(2):无想有情天,又作无想众生天、少广天、福德天。 无想有情天的众生所居住之天,在色界之第四禅天。此天众生念想灭尽,寿命五百大劫,然后会再堕欲界。八难之一:以其五百劫心想不行,不得遇佛、不闻正法,故名长寿天难。
                  毗钵舍那的修行,就是返观身心,直接面对和了知苦的实相。当苦发生于身时,有觉性如其本来地觉知身;当苦发生于心时,有觉性如其本来地觉知心。直至最终洞悉究竟的实相——四圣谛(3)的第一圣谛,即“知苦”。
                  体证“身心非我”这一实相的人,被称为须陀洹(4),须陀洹彻底根除了“身心是我”的邪见。当他们继续深入的紧随着觉知身与心,到达某一程度时,心将彻底放下对于身心的执着,再不会执取它们变成自身的累赘。
                  一旦不再执着与抓取身心,想让身心离苦得乐的欲望与挣扎——包括寻找令心满意和沉迷的境界或所缘,或者想方设法让心宁静,以及躲避去感知粗糙境界或所缘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都将彻底消失。
                  清楚明了地知苦,才是导向苦因(即集谛)自动消泯的工具。
                  当欲望止息,心将清楚照见灭谛(即涅槃)——宁静祥和之境,没有丝毫的苦、烦恼与欲望。
                  知苦(苦谛)直至自动截断苦因(集谛),涅槃(灭谛)无须追寻即会清晰呈现,这就是道(道谛),即,唯一路。
                  我们应该尽力的茁壮发展八支圣道,在精进而正确地紧随着觉知身与心之后,将会亲见佛、法、圣弟子。这是极为神奇的。
                  知苦或者毗钵舍那的修行,有如下的重要原则:
                  1、需要觉知正确的所缘
                  必须觉知名色(5)。如果觉知世俗谛(概念性)的所缘、涅槃或空,皆是行不通的。有些修行者竭力将涅槃或空作为所缘,这是错误的,因为世俗谛(概念性)的所缘以及涅槃,并不是苦。
                  修行者需要知苦,也就是觉知名与色,这样才能够根除邪见——初步阶段是断除“名色是我”的邪见,最终则是不再执取名色。
                  2、需要有正确觉知所缘的方法
                  首先,必须觉知自己,觉知身、觉知心,不迷失在世俗谛或念头的世界里。
                  第二步,必须觉知当下正在呈现的色或刚刚灭去的热乎乎的名。
                  第三步,觉知之后,别无多余的造作。觉知到了,就结束了。
                  如果时常这样频繁的生起觉知,最后就会生起智慧——照见名色的实相:无常、苦、无我。此等领悟一旦现前,先前以为“名色是我” 的邪见将首先被根除,随后,对于名色的执取也会被解除。
                  注 (3) 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注(4)须陀洹(入流者),已进入必定趣向涅槃之流,已断除了最粗的三結:身见结、疑结与戒禁取结,对佛法僧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也解脫了一切导致恶道轮回的烦恼。其行为特征是坚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与不饮酒。
                  注(5)名色,简单来说,名指心,色指身,但并不精确。


                  IP属地:广西10楼2020-03-14 07:07
                  回复
                    《唯一路》之第一篇|《唯一路》下篇
                    接下来,请允许对修行方法做简单介绍,以便那些尚不知如何实践的道友们动手一试:
                    1、选择适合自己根器或秉性的禅修所缘
                    欲贪型的人,天性中比较突出的特点是:爱漂亮、爱美、爱舒适、爱快乐。此类型适合观身(修习身念处);若觉性与智慧圆满之后,适合于观受(修习受念处)。
                    思维型的人,此类人的天性是容易多想,擅长于思维、分析,喜欢对比、研究、争论、辩驳,此类型适合观心(修习心念处);若觉性和智慧圆满之后,适合修习法念处。
                    2、观身、观受、观心、观法——所言的“观”,是指去觉知和感觉身、受、心、法,而非思维它们或者专注于身、受、心、法。
                    3、觉知所用的工具
                    3.1 觉性
                    觉性,就是觉知到正在呈现的名色。
                    觉性与诸法一样,也是无我的,没有任何人能够令其生起。
                    当因缘具足,觉性就会生起,而无需刻意令其生起。
                    觉性生起的原因是——心能够认识且牢记名色的境界或状态。因为我们已经在修习四念处,在持续而紧随着觉知身、受、心、法的境界或状态。
                    觉性生起的瞬间,亦执行着去呵护心的职责——不善法即刻灭去,善法即刻生起。
                    此处的觉性(即正念)不同于错误的觉性(即邪念)或普通的觉性。正念,是在培育和发展初阶的八正道时,用来觉知胜义谛(究竟谛)所缘(即名色)的工具,也是在圣道生起时,用来觉知涅槃的工具。而错误的觉性(邪念)或普通的觉性,是觉知世俗谛(概念性)所缘——世间诸善——的工具。
                    以下纯属作者的个人观点,分享给道友们:正念,即只是觉知所缘,是与心同步刹那生灭的;而普通的觉性往往会僵硬地驻守或浸泡在所缘中,貌似可以恒常觉知所缘而自体并无生灭。
                    3.2正定
                    正定——在觉知胜义谛所缘时,心是安住的,亦即在发展八正道的初级阶段,心觉知名色时,是安住的;在圣道生起而觉知涅槃时,也是安住的。
                    此处的安住,并不是指心与所缘浸泡或宁静在一起,而是指心没有从胜义谛所缘跑开去觉知世俗谛所缘。简而言之,就是在觉知名色时,心没有迷失去找其它所缘,也没有紧盯着正在觉知的所缘。换句话说,心是安住且中立的,既未走神也未紧盯。
                    正定与邪定不同。在安住的正定中,心是轻松的、柔软的、灵敏的,适合于开发智慧,且在觉知名色所缘时,不会干扰或对治。正定生起的近因是,在觉知名色时,心是快乐的,而快乐之所以生起是由于具备了觉性。
                    邪定往往源于贪欲,想要清楚的了知所缘,于是就紧盯、专注于心或所缘。这已经生起贪与痴,取代了本该生起的智慧,因而无法照见名色的实相。这样的心往往沉重而非轻松、僵硬而非柔软、迟钝笨拙而非敏捷灵敏,它习惯于跳进去干扰所缘,而非老老实实的觉知;它被五盖所控制,不再适合开发智慧。
                    3.3智慧
                    按照佛陀的教导,智慧就是:照见名色的实相。
                    正定是智慧生起的近因,意即——心一旦安住而能持续的觉知名色,对于名色实相的领悟与智慧将会生起。此处的智慧是指修习毗钵舍那的智慧(观智),而非源于经典和理论学习的闻慧,也非源于思维、分析、推理的思慧。此处提及的智慧还包括更高等的出世间智慧,也就是——在圣道生起时,照见涅槃的智慧。
                    4、觉知身体(观身)的方法
                    简单的做法是在起步阶段先修习奢摩他,因为观身适合奢摩他型的行者。
                    修习奢摩他直至进入禅定——心安住变成一,所缘也是一;然后,心才可以集聚足够的力量去穿透世俗谛所缘的身,而轻松照见胜义谛所缘的色,以安住之心去觉知色。
                    觉知色,并不是心走神到其它所缘,也不是思维身体,更不是紧盯、专注于全身或者大小各异的器官,比如:呼吸、手、脚、腹部;而是觉知色正在呈现的境界或状态——站、走、坐、卧、左转、右转、屈、伸、俯、仰、吃、喝、拉、撒、说、出息、入息。
                    若不经思维或任何提示而能够直接照见正在行、住、坐、卧的仅仅只是色,而不是任何众生、人、我、我们或他们,就会领悟到心与色是寄居在一起的两个部分:能知的是心,色则是被心觉知的对象。
                    5、觉知心(观心)的方法
                    简单的做法是,觉知自己,不走神、不思维、不紧盯。
                    对于心中生起的任何感觉或状况,紧随着去觉知它们,就会了知实相——它们仅仅是名,不是任何众生、人、我、我们或他们。重要的是会同时明白:色是心寄居的对象。
                    无论行者在起步阶段选择观身还是观心,之后必然能够既觉知身也觉知心,直至最终照见身心呈现三法印。
                    6、觉知自己
                    觉知自己,是很难理解的状态。大家都以为已经在觉知自己了,可是事实上,在此世间,很难找到真正觉知自己的人。
                    因为人类与一切众生都习惯把心往外送,迷失在六根门去关注呈现在眼、耳、鼻、舌、身、心方面的世俗谛所缘。只有微乎其微的人会觉知自己,从念头的世界中醒来,真正了知呈现在眼、耳、鼻、舌、身、心方面的名色所缘。
                    7、觉知与迷失是相对的两面
                    心一旦迷失于去看色(影象)、迷失于去听声音、迷失于去闻气味、迷失于去尝味道、迷失于身体接触、迷失于想,以及迷失于紧盯或专注,就会忘记名色(身心)。那时,醒着的只有身,心已经在做梦了。
                    然而,心若牢记那些生起的境界或状态,一旦它们再现,觉性将会自动生起,心自动的觉知自己,即刻成为觉知、觉醒、喜悦的状态。比如,最频繁生起的迷失是迷失于想,当我们迷失于想的时候,有时只关注所想的内容,有时则连正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何时生起觉性及时知道心的状态——正在迷失于想,何时就即刻醒来或者抵达觉知自己的状态。
                    觉醒的人将会了知胜义谛所缘的实相,立即照见名色或身心之中没有任何一个部分是“我”。事实上,“我”的感觉仅仅源于念头。一旦跳脱出念头,身心将会展现实相——仅仅只是名与色,没有“我”或“他”。
                    8、根除邪见
                    一旦生起觉性而能够持续的觉知名色,心会慢慢累积智慧——一点一滴地明白与领悟名色的实相。到了某一点,心进入安止定,然后即刻生起清除邪见(即“名色是我”)的流程。
                    不再认为“名色是我”或者“我是名色”的人,已经根除了身见结,被称为初果须陀洹圣者。
                    9、心放下其他一切,只执着于心
                    继续紧随着觉知名色(身心),觉性与智慧将会更加灵敏,烦恼习气的力量则开始减弱,心清楚的照见一切事物均呈现无常、苦或无我,在世间根本找不到任何真正的依靠。
                    如此一来,心会放下对于外在一切的执取,仅执着心本身作为依靠。因为,心已经照见——何时生起欲望或执取,就会苦;若没有欲望或执取,则不苦。于是,心开始只与心自身在一起,从此无需呵护而能安住,拥有圆满的禅定。
                    10、清楚照见圣谛
                    当觉性与智慧圆满到极致,行者将会洞悉实相——心本身也是变化的,心自身就是苦。换句话说,并不只是接触不好的境界或所缘才会苦,而是心本身与周围环境是一体的——内法是心,外法是所有其它事物。所有的感觉、念头,乃至地球、宇宙,全部属于世间,全是纯粹的苦,全都无法被主宰。自此,心自动放下心,心把心还给世界,那种感觉就像是心从蕴中解脱出来,不再与蕴有任何牵连,蕴也无法再进入心,心广袤到含容了整个宇宙,无来亦无去。如此壮观宏伟的法——从未消失,它清楚且圆满的呈现在眼前。
                    11、此法即是苦之止息
                    佛教的修行一旦抵达终点,行者就会感到——此法即是苦的止息,是蕴与所有烦恼欲望的终结处。
                    最后再与各位道友分享几句:
                    事实上,修行是很简单的。越简单反而越难,因为我们想不到它竟然简单到这种程度。所以,与其艰苦卓绝地造作出各式的修行(它们几乎全是行蕴之中属于善的造作——是在无明的驱力之下创造出来的,认为修行很好就会成为阿罗汉),还不如及时返观,识破暗地里的演绎与造作的心。
                    一旦及时的识破暗自造作的心,一切造作便会自行灭去。一旦所有的造作灭去,“我”的感觉便无法存留;蕴或名色,将在眼前演示“五蕴皆空”。因为“我”的感觉纯粹源自于思维和造作,所以一旦看到——心是心、蕴是蕴,心不再抓取蕴,便没有了承接心苦的载体,心苦便无法存在。此即是当下心苦的终结!而五蕴离散的那一天,则将是彻底的灭苦。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因此,此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法宝译作仅供参考,如想更精准的了解,请当面请教隆波帕默尊者本人或尊者指定的老师。


                    IP属地:广西11楼2020-03-14 07:08
                    回复

                      《唯一路》之第二篇|《断身见结》
                      初果须陀洹是彻底根除了身见结的人。
                      如果期待体证初果须陀洹,就应该好好学习如何根除身见结。
                      身见结,即错误地认为名色(身心或五蕴)是真正的“我”、是“我的”。因此,如果期待断除对于名色(身心)的邪见,就有必要深入了解自己的名色(身心),而非另寻他途。我们必须努力地精进学习自己的名色(身心),直至生起正确的领悟——“我”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名与色。正确的领悟一旦生起,邪见便被自动清除。
                      学习名色(身心),直至生起正确的领悟——这称之为“修习毗钵舍那”(Vipassana)。若要修习毗钵舍那,就要觉知名色。假如迷失于去觉知其它事物,便不是修习毗钵舍那。这是唯一一条能够协助行者去根除身见结的路。
                      身见结——字面已经清楚呈现了含义。它是一种见解,凡夫的常态就是一直抱持着邪见,不可能像是圣者那般拥有同样的正见。无论多么努力地思维或分析名色,依然还是会认为“我”存在。有人以为身体一旦死去,心或灵魂即会重新出生(常见),也有人以为“我”只是临时存在,一旦死亡便彻底消失(断见)。
                      邪见—— “我存在”,即是身见结。
                      无论多么努力思维与分析“我不存在”,最后依然会感觉到“我存在”。然而在觉性生起的瞬间,我们则会醒来——从念头的世界之中跳脱而出,活在真实的世界里,那是一种觉知、觉醒、喜悦的状态。
                      随后,生起觉性来觉知身体,就会即刻感觉到——身体不是“我”,它仅仅只是一堆物质元素或色法的临时聚合,它具有物质元素不断进进出出的常态,并且始终被苦所逼迫,不在我们的掌控范围内。
                      当生起觉性而觉知心,就会即刻感觉到——心与心所不是“我”。心只是一种能观,其具有连续快速生灭、无法保持不变且无法被掌控的特性。越来越频繁的如是照见,智慧便越来越趋于圆满,最终即会生起领悟与洞见,在那一刻愿意接受实相——“我不存在”,存在的仅是名与色在随顺因缘而生灭、在循环变化——身见结就在那一瞬间被彻底清除。
                      请诸位停止“以各种方式去尝试消除身见结”的努力,而应回转过来唤醒心——让心醒来成为知者、觉醒者、喜悦者,而不再只是思者、想者、造作者、演绎者。
                      心一旦醒了,就请持续精进,有觉性紧随着去觉知身和觉知心,这并非何等难事。难只是难在我们往往不断致力于寻找各式各样的修行方法,而非追随佛陀的教导——心醒来之后,以自然且普通的心,紧随着如实地觉知身、觉知心。
                      译者声明:由于受到语言以及个人修证水平所限,跨越语种后很难如实还原隆波帕默尊者的本意,因此,此译作若有任何不精准之处,完全归责于我们,欢迎大家不吝指正。法宝译作仅供参考,如想更精准的了解,请当面请教隆波帕默尊者本人或尊者指定的老师。


                      IP属地:广西12楼2020-03-14 07:18
                      回复
                        AI.........................................


                        IP属地:广西18楼2020-03-15 06: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