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人员素质、管理体制等都会影响整个工程设计项目的效果,因此加强建筑工程设计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下面针对建筑工程设计的一些常见问题做一个简单分析,希望对您有帮助。
1、知识单一
有些建筑设计人员只精通本专业知识,认为自己是作设计的,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以为这样很“专业”,而不去钻研以外的学科,其实是错误的想法。例如如果建筑设计师不懂经济,做的设计就有可能不能有效的节省建设资金。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师应该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才能使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才能够设计出富有内涵的建筑体系。例如要设计一个实验室建筑,就要了解很多与实验方面相关的知识,如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有害物质如何有效处理,重型实验设备的吨位与运转速度等内容!只有了解多种知识,才能使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2、建筑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再如一些钢筋砼构件的设计,为了增加安全系数而加大构件尺寸,增加了钢筋用量,将纵向钢筋加密设计,钢筋排放过,最小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致使现场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振捣无法到位,出现空洞,使得钢筋砼构件强度降低,质量不合格。设计师“思想保守”不应该,但不顾现场条件的“开放”也是错误的,它体现在有些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认为谁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决策者和建设方等首选。实际上这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极端表现,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反而降低了设计品位,增加了造价。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人员的“保守”和“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可引用竞争机制,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外型、内在结构、使用功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动脑筋。二则建筑设计人员平时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建筑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
3、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
有些建筑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例如设计图纸前后矛盾、尺寸不符合实际情况、漏项等现象。据统计,由于漏项与设计变更而引起的费用增加在超预算的各种因素中名列前茅!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工依据。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4、技术处理措施不当
有些建筑物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处理。例如一栋长约90米的学生公寓楼,对建筑变形的问题,按规范应该设置变形缝,或者采用后浇带。但如果把变形缝的位置设置在房间的中部,既不便于清扫垃圾,也不美观,很不妥当。又如东西走向的办公楼,存在西晒的问题,没有运用遮阳等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解决方法:平时多实践,多与使用者沟通,总结经验,设计时考虑周全,重视细部处理并提高建筑设计自查水平。
5、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专业之间的配合不到位,比如说暖通空调专业在方案确定后,没有给结构专业提供所有的设备的质量及基础荷载、位置和尺寸等,致使结构专业设计的剪力墙中没有设预留孔洞,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也延误了工期。
解决方法: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是众多专业的整体设计,建筑设计人员有必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合作,以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综合水平。
6、忽视建筑节能
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世界40%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的设计却做得并不到位,例如对一些大跨度的结构工程设计,总希望将跨度做得越大越好,而结构的高度与材料消耗量、跨度是按照指数关系增加的。跨度增加一倍,结构使用的材料用量增加就远远大于一倍,因此不利于建筑节能。
解决方法:重视节能意识,设计时应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断学习先进的节能技术,遵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管理规定设计,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
7、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很多建筑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却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例如设计的层高越来越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大多数层高都在3米以下。因为浑浊的空气随热空气上升,下层空气较为清新,层高过低,会影响人体健康。还有窗户的设计尺寸过小,目前窗户的设计由传统的敞开式被推拉式替代,使得窗户的实际通风面积只有以前的一半,达不到通风的要求。
解决方法: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设计时合理地选择建筑的平、剖面形式,利于自然通风。合理地设计楼高,将层高设计在3米以上,尽量把梁作扁,以抬高空间,增加通风、采光性能等方法,使人们居住、使用起来更加舒适。
1、知识单一
有些建筑设计人员只精通本专业知识,认为自己是作设计的,于是只关心“设计”的事,只看“设计”书,所有的活动和知识均局限在这个圈子内,以为这样很“专业”,而不去钻研以外的学科,其实是错误的想法。例如如果建筑设计师不懂经济,做的设计就有可能不能有效的节省建设资金。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师应该加强多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才能使自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才能够设计出富有内涵的建筑体系。例如要设计一个实验室建筑,就要了解很多与实验方面相关的知识,如实验室产生的废水、废气和噪声等有害物质如何有效处理,重型实验设备的吨位与运转速度等内容!只有了解多种知识,才能使建筑设计方案更加完善。
2、建筑设计人员“思想保守”与过于“开放”
“思想保守”体现在结构设计方面比较多,例如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剪力墙过多过厚,由于刚度过大,导致相对侧移值过小,远远小于规范的规定值,一来不利于建筑物抗震,二来不经济。再如一些钢筋砼构件的设计,为了增加安全系数而加大构件尺寸,增加了钢筋用量,将纵向钢筋加密设计,钢筋排放过,最小间距不满足规范要求,致使现场混凝土浇筑时,振动棒振捣无法到位,出现空洞,使得钢筋砼构件强度降低,质量不合格。设计师“思想保守”不应该,但不顾现场条件的“开放”也是错误的,它体现在有些建筑设计师在建筑创作中大量的搞“怪异造型”和“仿制抄袭”,认为谁的作品能给人带来某种震撼,满足其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哪怕是从国外直接搬过来的东西,就会受到决策者和建设方等首选。实际上这是建筑设计创作的极端表现,这种设计没有考虑到建筑与环境的协调及整体性,反而降低了设计品位,增加了造价。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人员的“保守”和“开放”都是建筑设计的误区,正确处理这些问题,一则可引用竞争机制,开展一些方案的竞赛,促使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外型、内在结构、使用功能、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等方面动脑筋。二则建筑设计人员平时要全面培养自己广泛的艺术素养和独到的见解,对国内外好的建筑设计作品要把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创作原则。
3、专业技术知识不扎实
有些建筑设计人员没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自然设计出的建筑图纸会出现很多问题,给施工带来难度。例如设计图纸前后矛盾、尺寸不符合实际情况、漏项等现象。据统计,由于漏项与设计变更而引起的费用增加在超预算的各种因素中名列前茅!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临时性问题更是难以应付,有的甚至对施工工艺都不太了解。一些年轻的设计师,离开计算机,离开图库,大脑一片空白,徒手根本不能画图,不能设计。这样怎能保证设计质量,这样的设计在建设过程中如何能成为施工依据。
解决方法:建筑设计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还要对新信息、新设计工具、新设计手段不断充电,同时也要注重实践训练,从设计室走出来,深入现场一线,对施工工艺、流程等方面要很好的把握等。
4、技术处理措施不当
有些建筑物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处理。例如一栋长约90米的学生公寓楼,对建筑变形的问题,按规范应该设置变形缝,或者采用后浇带。但如果把变形缝的位置设置在房间的中部,既不便于清扫垃圾,也不美观,很不妥当。又如东西走向的办公楼,存在西晒的问题,没有运用遮阳等技术措施加以解决。
解决方法:平时多实践,多与使用者沟通,总结经验,设计时考虑周全,重视细部处理并提高建筑设计自查水平。
5、专业之间配合不到位
专业之间的配合不到位,比如说暖通空调专业在方案确定后,没有给结构专业提供所有的设备的质量及基础荷载、位置和尺寸等,致使结构专业设计的剪力墙中没有设预留孔洞,给施工带来了困难,也延误了工期。
解决方法:由于建筑工程设计是众多专业的整体设计,建筑设计人员有必要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互相了解、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共同合作,以保证设计质量,提高设计综合水平。
6、忽视建筑节能
据统计,建筑业消耗世界40%的矿产资源和能源,所以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节约能源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这方面我们的设计却做得并不到位,例如对一些大跨度的结构工程设计,总希望将跨度做得越大越好,而结构的高度与材料消耗量、跨度是按照指数关系增加的。跨度增加一倍,结构使用的材料用量增加就远远大于一倍,因此不利于建筑节能。
解决方法:重视节能意识,设计时应符合“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各地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断学习先进的节能技术,遵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与管理规定设计,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的质量!
7、缺乏“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很多建筑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却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例如设计的层高越来越低,有的甚至达不到国家规范要求,大多数层高都在3米以下。因为浑浊的空气随热空气上升,下层空气较为清新,层高过低,会影响人体健康。还有窗户的设计尺寸过小,目前窗户的设计由传统的敞开式被推拉式替代,使得窗户的实际通风面积只有以前的一半,达不到通风的要求。
解决方法:加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例如设计时合理地选择建筑的平、剖面形式,利于自然通风。合理地设计楼高,将层高设计在3米以上,尽量把梁作扁,以抬高空间,增加通风、采光性能等方法,使人们居住、使用起来更加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