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城吧 关注:41贴子:2,658

【海盗王】第四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夜审
锦衣卫缇骑连夜将知县、同知等官员及下海游民带回,虽有人证物证,但官员拒不承认,坚称私营出海乃民间所为,由来已久,屡禁不止。与此同时,使团散布在海域里的通讯船来报,称白日私自下海的民船一夜未归,踪迹全无,在场游民顿时大乱,急呼海盗之名,而知县对此一概不知,似有欲盖弥彰隐瞒实情之嫌。
谢遥,NPC知县


1楼2020-03-11 17:08回复
    剧本:https://tieba.baidu.com/p/6526014034,10L
    NPC知县:自己取名@汤克秋


    2楼2020-03-11 17:10
    回复
      (缇骑去时不久,人便悉数带回。一层船舱内挑了最里边儿一间空屋,仅在靠墙处摆了桌椅,因为无窗,便不分白天黑夜,油灯拢了幽暗的光,两侧立了几位身穿官服的锦衣卫,与北镇抚司的诏狱有两分相似。)
      (今日我与知县见面与前几日晚宴上的情形截然不同,那日身着便服,我是宾客他是主,眼下我一身官服,反客为主。小云将几位游民聚在角落,分发包子。我命人取过一张椅子,放在我的正对面,抬手示意知县先坐,后头的官员一个个来。)
      姚大人可知谢某今日请您来此,所为何事?


      4楼2020-03-13 20:48
      收起回复
        请神容易送神难,何况这群不是我要请的神仙,就更不好相与了,这么一长串的人,被领着挤在一个小屋里,对面这位谢大人倒是会玩儿心术,谁先怕谁输。刀尖上的买卖,没这点狗胆,可包不住天。
        “这——”只坐了半点儿凳,往后头看看,扫视一圈回过来,只是摇头,“下官不知啊!”掏了帕子出来擦擦眼角,对谢遥苦笑一声,“老了,眼睛花,谢大人见笑。”
        整这一出会审的模样,谢遥和他长得一样,是个狠的,心里头提了万分的小心,面上还宽松,示意一道来的那几个,“还请大人明示,凑巧哥几个都在,什么事好商量。”


        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0-03-13 21:39
        回复
          (稳坐椅子上,我目视这位正值壮年的县官,他的椅子与我身下这张一样,还没到令他如坐针毡的地步,若真在诏狱可就没眼下的待遇了。)
          姚大人不在京中,没见过锦衣卫的诏狱,我倒是见过不少从“不知”喊到“冤枉”再到咽气的。
          (料定了他有此反应,一旁的缇骑走到他跟前,将手里提的布包打开,里头的东西倒了一地,皆是市集上寻得的南洋异域物品,还夹杂几片竹制的手牌,乃是出海私船所配,件件都是证物。)
          可还没人敢说一句“好商量”。后头那几个游民,姚大人断可说不认识,可这些东西您不该陌生吧?


          6楼2020-03-14 00:05
          回复
            “是不曾见过,”只不接这话,还要笑着应,只当他与我取乐,“下官倒是知道,自古严刑多冤案。”这还在这片地头,可不能叫他唬住了。
            东西铺上桌,叮叮当当的,他是真说对了,两句都说对了,游民我确实不认识,这牌子我倒是认得,可是认得是认得,却不能认啊!
            我又擦了擦眼睛,顺手拭去一层汗,取了两件拿起来看,面色一变,东西也掉了下来,指着那些张口结舌,“谢大人这是哪里来的,这,这可都是禁物啊!”
            我站起来点了一个小吏出来,“你,来看看,都盘点清楚了,这得往上头报的。”
            出了身冷汗到如今,只能硬下来,自那微弱的烛火点上烟斗,我朝着谢安常一拱手,“大人请看,人齐全,才好办事,这不就是好商量么?这好好的话,怎么就不能说了,下官远在边陲,却不知道锦衣卫还有这样的道理。”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20-03-14 01:28
            回复
              严刑逼供这话,姚大人特地说给谢某听,是意指锦衣卫办案有失偏颇,还是今日找你是冤枉了?
              (根据吴云赤与汤克秋查到的线索,市集公然出售异域物品数年不止,品类繁多甚于京城,当地士族争相购买,官府怎会不知情。)
              来长乐县之前,这些禁物我也不曾见过,姚大人认为我是从何处得来的。
              (人证物证全摆在了此人面前,他倒还能镇定自若地演戏给人看。伸手从他嘴上拿下刚点燃的烟斗,倒扣在桌上,将火磕灭,一旁锦衣卫上前把人拖回座椅上,按坐下来。)
              您这事不关己的态度,未免做过了头。


              9楼2020-03-14 14:48
              回复


                10楼2020-03-14 15:31
                回复
                  “下官说的是那过去常有的事,可不曾应在您身上,谢大人是领了圣旨筹备出洋的钦差御史,姚某区区一个知县,哪敢说您的不是。”
                  扣帽子的事,没落到实处都是虚的,吓唬人是惯用的伎俩,紧一句松一句,我也不想真与他对上,只是这些蛮子竟动起手来,我被按坐下来,也算是这几年顺当惯了,这火气吃得我有些膈闷,抻了一臂把袖子卷握在手里,笑得也不那么走心了。
                  “谢大人这什么意思,办公是否偏颇另说,这行径着实鲁莽了吧。”
                  目光落在地上的东西上,先前也曾防过一手,这厢好用起来了,伸脚踢了踢那堆,转脸沉下气卖出痛脚,“姚某何曾事不关己,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这些禁物现世,并非被您撞见是第一次,您也知道我们长乐这个地方处得偏,无甚良产,只托得生在海边上,还懂一点儿水路,老百姓困窘极了,冒死出去搏一回的,确实有,下官是体恤他们可怜,所有查出来的,罚没之,驱逐之,不叫他们再拖家带户教坏了别的乡邻,县里都有卷宗,谢大人可着人去查。”
                  库里头存了些不值钱的东西,要封便去,左右填上数字的都是被驱逐离开的人,真真假假,让他去查。


                  11楼2020-03-14 16:48
                  回复


                    12楼2020-03-14 16:50
                    回复
                      (此人狡猾今日可窥一斑,与他作口舌之辩乃是徒劳。面上愈冷,目光定在其身,不存虚与委蛇,假笑自然落空。)
                      锦衣卫是行伍出身,担待的话我看就免了,不过劝姚大人一句,在这儿还是安分些好。
                      (眼见他又凭空换了一套说辞,将自己从私营出海的大忌里摘了个一干二净。而据回报,野港船只和下海事务有专人经营,若无官府默许撑腰,谁敢有此作为。)
                      县里的卷宗怕是都经过姚大人之手,谢某去查是多此一举。姚大人今日一口咬定有心无力,他人若被谢某查出点什么,可就罪加一等。
                      (话音方落,叩门声起,小云前去开门,继而将一张字条递于我,蹙眉看完,扔至姚白年的脚下。)
                      拾起来,读。


                      13楼2020-03-15 00:11
                      收起回复
                        “多谢谢大人提醒,既是无罪,何来加一等,这开玩笑吓人的习惯,我们长乐可没有。”
                        并不惧与人对视,谁知道他是不是在诈我,先慌的人下一成,此时却生变故,来人与他说了些什么,那而后的姿态倒是引人警醒。我心里在估量,一时还未动,旁边的小吏见状进了半步已经弯了腰,我拉住他,亲自拾了那字条,向前凑近烛火,心里已经读完了,却装作一字一字去辨、去说,其实早已经骂透了那路辛巴,已经提点过他近日安分些,朝廷来了人却不收敛,这是把大家都架在火上烤。
                        字条念完了,不过就是他又兴风作浪的事,劫了船,差点被抓现行,我回头看向谢遥,先换了个话头,“大人,通讯船遇着那些知打犯法的游民私航,可是把他们吓着了,不敢回来?这,这要是逗留长了,可是人命关天啊。”


                        14楼2020-03-17 17:41
                        收起回复
                          姚大人还真是铁齿铜牙,谢某是否开玩笑,您心里明白,装模作样这套就收起来吧。
                          (纸条上的墨迹方干,字迹力透纸背,简短几字在烛火照耀下尤为刺目,姚白年一张儒生脸,眸光狡黠,果不其然,此事他又佯装不知。)
                          你也知道人命关天!
                          (大明律严禁私航,推及官民,无一例外,可在长乐县,私航却成了捞钱的法宝,雇游民冒险出海,若被抓,又是替罪羔羊,打的一手好算盘!如今私船失踪,凶多吉少,他竟还有脸推责给通讯船,若在京中诏狱,定先将他的这层人皮剥去。)
                          (伸手取过字条,越过他,向后头的游民朗声念道。)
                          “昨晨时出海之私船三艘,至今一艘未归,于南海失去踪迹。” (合起字条,再道)这其中可有你们的家人?
                          (话音落,一石激起千层浪。)


                          15楼2020-03-18 00:22
                          回复
                            谢遥的话像是油条下了滚油,顿时噼里啪啦,那些沉不住气的浅眼小民,各个怕得像抖筛,仓皇里“海盗”一说纷纷而出,争相应和,漏出风可私航的时候可就告诉过他们,这是拿脑袋换米吃的生意,没这胆子别来要门路。
                            也怪那路辛巴胃口越来越大,最近他是越来越猖狂了,我们拿捏不住,这有现成的刀子倒也不失为一个办法,这是谁都不好说最后会扯出什么来,一时我还下不定主意,养一个恶人容易,要把自己摘干净却难。
                            “谢大人,姚某在长乐为官数年,不曾听说过海盗,即便真是有人海上作乱,那不归我们管,咱们这只是个靠海口的小县,就真是来了海盗,也扛不住啊。”
                            这“失去踪迹”比逃回来的好,我相信那姓路的手段,没有累赘也就是嘴上的工夫,别说谢遥,就是三司会审,没有证据,也没办法下定论。


                            16楼2020-03-18 15:24
                            回复
                              (血缘至亲最难割舍,我将字条折起交于小云收妥,此为证物之一,那些畏缩角落的游民先前一言不发,此刻乱作一团。路辛巴的名字不止一次从这些人口中传出,若真如游民所言,私船失踪乃海盗劫掠,那么姚白年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除非他牵扯其中,欲盖弥彰。)
                              海盗一说是真是假,我自会去查。
                              (我在京中亦不曾听闻福建来报海盗一事,其中似有蹊跷。如今私船失踪,死无对证,仅凭游民一面之词不足为据,而使团出海在即,不容有差池,此事必须查清。)
                              但请姚大人留在这艘船上看个结果,顺便也记住今日你口中的一言一词。
                              (命锦衣卫将人带下,辟一间单房,暂拘此人。)


                              17楼2020-03-18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