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郴州一中的高中岁月

第一课
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的职业生涯告一段落,实现了软着陆,光荣退二线。今年也是我考入郴州市第一中学读高中四十年纪念,早有想法,现仅以此文怀念那段艰苦难忘的学习岁月。
湖南 郴州一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进入高中,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记得那年秋季新生刚报名没几天,学校就就组织高一学生在球场上开大会欢送本年度已录取全国重点大学的学长,并请一部份人在会上介绍自己学习的经验。因为台下同学都是从郴州市各初中毕业的好学生中被招录的,所以听得很认真。会场气氛热烈。特别是当那几位考取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同学,在最后发言中大声煽情的说,”亲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两年以后,希望我们在北京再见,到那时我们在北京迎接你们”。大家都鼓起学掌来啦。不知道当时其他的同学听了这些以后有何想法,反正我当时听了,心情很激动,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在高中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好老师
初中阶段,我的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但高中有些不同,首任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丁子学,继任是化学老师周蒸宣,其他的老师有英语老师印尼归侨黄宗英老师,数学课是吴大强老师等等。我认为他们都是我遇到的很优秀的很敬业的老师。丁子学老师教语文很有经验,与其他老师不同,第一学期的授课他是先从古文教课开始的。他说白话文的课文同学们都能看懂,文言文课文大家很难看懂,而文言文是高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所以放在开学之初讲课较好,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都弄懂学透。我还记得丁老师的第一课讲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他用那浓浓的家乡常德口音朗读:”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每个字后面拖音较长,整遍课文读的抑扬顿措,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门课,因此,两年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班主任周蒸宣老师教育学生也很有一套,用想知道观念来说就是明天洗脑,她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会准时到教室里,用大约二十分钟时间通报一天中本班和学校的各种情况,传达学校的通知。然后是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还常常把当年她是怎么样在农村努力读书,最后高考进入武汉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说给大家听。有时她看到班里同学表现不好时,如个别同学有时上课迟到、听课不认真,放松学习了,段考没考好等,周老师也会在全班面前提出严厉的批评。她说,我不管你们父母亲是谁,只要你们表现不好,我是不会留情面,肯定要提出批评,必要时,我还会请你们家长来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我班很多同学的父母是郴州市的官员,有市委书记,副市长,有教育局长,物质局长,税务局长等。每当周六下午课后班级在校内搞卫生、大扫除活动时,周老师多次把我单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的说,”你是班里唯一来自农村的学生,你与别人不一样,不能参加招工,不能参加考技校,也不能参加银行、税务招考干部(注:这是哪个年代所有农村户口同学的悲剧),你只能参加高考读大学,今后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我深深记住了周老师的这些话,所以学习上不敢放松偷懒,我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上巨大的压力,学习就特别能吃苦,夏天晚上怕蚊子咬,在家要么躲在蚊帐里学习,要么穿雨裤雨鞋学习,常常是又闷又热,学完后一身汗水!
我从小就数学天赋差,特别不爱算数,心算能力更差,从小学开始我都是用笔在纸`上计算,所以计算速度就慢。另外家中缺少数学课外书籍,因此,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虽然是学理科,但每次数学考试成绩都是在六十分左右。数学老师吴大强却从不放弃我。吴老师同时教理科和文科班的数学课,每次考试后就把难度稍小些的文科数学卷给我一份做,再进行批改,这时我总能考七、八十多分。吴老师看后总对我说,不要丧气,你只要下功夫,成绩还是不错的。
三人行
我班的同学,都是从各初中招考进入重点中学郴州市一中,所以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如当年我的两位同路的同学周向宇和何彪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周自宇同学现己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证明了一个数学上的世界难题——扩充未来光管猜想。当时他的家住郴州传染病医院(现为郴州第二人民医院),在1978年郴州市初中数学竞赛中,周向宇是第一名获得者。周向宇同学出生在数学之家,他的父亲是郴州市一中的数学老师,据说原来是上海某大学的老师,为照顾家庭关系才从上海调到郴州工作。周向宇同学那时就很有数学天赋,刚进一中读高一,就参加高三的数学比赛,取得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周向宇同学那时看上去就象一个学者型的人,不苟言笑,善思考,常常在思考数学问题。有一次放学,我们三人在蓝球场上看了一会打球,何彪觉得球艺不精彩该回家了,于是叫向宇走。周向宇应是又在想问题,似乎心不在焉,随意伸手拉着一位女同学的手连声说“走,走”。旁边的同学见状,大笑,这时向宇同学才反应过来,弄得他和那位女同学都不好意思,脸色绯红。何彪同学家住郴州商业学校,他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家是从北方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我家住郴州龙门池,那时我们三人读书有一段京广铁路的路程同路。基本上每天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都能在苏仙铁路桥南端汇合。当然也常有到桥头不见人的情况,就不知另外的两人是否已经去学校了,那时不象现在每人有一部手机可以联系。到底是周向宇头脑比较聪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叫我们三人每人检一个有特色的小石头,如果谁先走了,就把自己的石头放在铁路旁堆放细沙子的小房上。从此我们每次到那儿没见到人的时候,就看一下小石头,便知道谁没来或先上学去了,然后自己決定是再等一会或不用再等他。
我们三人同行,经常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我的成绩没他们好,常从讨论中受益。
上学放学走铁路其实很有趣,由于经常走铁路,我们对路旁边的信号灯都熟悉了,一看那灯的颜色就知道即将开来的火车是南下的还是北上的。心中安全就有底,可以防范。我们也经常提醒和关照走铁路的小学生注意安全。因为北上的火车一般是空车厢多,速度很快。都说人不疯狂枉少年。那时我们三人经常比赛,看谁在单根铁轨上走得距离较远,中途不掉下来。有时三人还比赛看谁的胆子大,看谁在火车开过来时最后一个从铁路上跑下来,这种较危险的比赛一般是何彪同学胜,我想可能是他有父辈军人的胆气和敏捷吧!
我高中的同桌′是李丰林同学,他人长的白净清秀,说活声音小,象女生,脖子上常年贴了一块医用布,一直到毕业都如此。据说是淋巴结核发炎,多年以后我都为他担心,觉得此病治不好。因为他人虽生病但心很好,我高中两年的草槁练习纸都是他给的,那是他姐在郴州烟厂工作拿的报废的烟盒內包装白纸或黄纸。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同学会
高中毕业后,我只参加了一九八六年春节的那次同学聚会,那时,主要是看望一下高中老师感谢他们的培养,同学们大多是大学刚毕业工作都还未稳定。听说后来又搞了一次同学聚会,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参加,感觉很是遗憾。不过,在2014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向宇同学组织的小范围的聚会,当时我作为A级专家在北京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变电一次设备的评标工作,评标结束后,我给向宇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周向宇同学虽为名人,但他很念同学旧情,决意推掉了晚上的一些应酬,邀请了在京的几个同学聚餐会面,其中就有李丰林同学,工作多年以后,我以为他情况不妙,可能不在人世了,但也许是老天有眼,好人有好报。终于看到他生活很好,身体也很棒,在北京二环內还有两套精装房,据说价值不菲。另外,据同学说,何彪在华南工学院大学毕业后继续在广东发展,也干得风生水起,事业有成!
署名:匆忙之间

第一课
2019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我的职业生涯告一段落,实现了软着陆,光荣退二线。今年也是我考入郴州市第一中学读高中四十年纪念,早有想法,现仅以此文怀念那段艰苦难忘的学习岁月。
湖南 郴州一中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进入高中,一切都感到新鲜,有趣。记得那年秋季新生刚报名没几天,学校就就组织高一学生在球场上开大会欢送本年度已录取全国重点大学的学长,并请一部份人在会上介绍自己学习的经验。因为台下同学都是从郴州市各初中毕业的好学生中被招录的,所以听得很认真。会场气氛热烈。特别是当那几位考取清华、北大等学校的同学,在最后发言中大声煽情的说,”亲爱的小弟弟小妹妹们,两年以后,希望我们在北京再见,到那时我们在北京迎接你们”。大家都鼓起学掌来啦。不知道当时其他的同学听了这些以后有何想法,反正我当时听了,心情很激动,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在高中好好学习,将来争取考一所理想的大学。
好老师
初中阶段,我的班主任都是语文老师,但高中有些不同,首任班主任是语文老师丁子学,继任是化学老师周蒸宣,其他的老师有英语老师印尼归侨黄宗英老师,数学课是吴大强老师等等。我认为他们都是我遇到的很优秀的很敬业的老师。丁子学老师教语文很有经验,与其他老师不同,第一学期的授课他是先从古文教课开始的。他说白话文的课文同学们都能看懂,文言文课文大家很难看懂,而文言文是高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所以放在开学之初讲课较好,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都弄懂学透。我还记得丁老师的第一课讲的是《廉颇蔺相如列传》他用那浓浓的家乡常德口音朗读:”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每个字后面拖音较长,整遍课文读的抑扬顿措,使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门课,因此,两年高中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好。
班主任周蒸宣老师教育学生也很有一套,用想知道观念来说就是明天洗脑,她每天下午第二节课后会准时到教室里,用大约二十分钟时间通报一天中本班和学校的各种情况,传达学校的通知。然后是要求同学们努力学习,还常常把当年她是怎么样在农村努力读书,最后高考进入武汉大学读书的励志故事说给大家听。有时她看到班里同学表现不好时,如个别同学有时上课迟到、听课不认真,放松学习了,段考没考好等,周老师也会在全班面前提出严厉的批评。她说,我不管你们父母亲是谁,只要你们表现不好,我是不会留情面,肯定要提出批评,必要时,我还会请你们家长来学校。后来我才知道我班很多同学的父母是郴州市的官员,有市委书记,副市长,有教育局长,物质局长,税务局长等。每当周六下午课后班级在校内搞卫生、大扫除活动时,周老师多次把我单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的说,”你是班里唯一来自农村的学生,你与别人不一样,不能参加招工,不能参加考技校,也不能参加银行、税务招考干部(注:这是哪个年代所有农村户口同学的悲剧),你只能参加高考读大学,今后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我深深记住了周老师的这些话,所以学习上不敢放松偷懒,我也能感觉到自己身上巨大的压力,学习就特别能吃苦,夏天晚上怕蚊子咬,在家要么躲在蚊帐里学习,要么穿雨裤雨鞋学习,常常是又闷又热,学完后一身汗水!
我从小就数学天赋差,特别不爱算数,心算能力更差,从小学开始我都是用笔在纸`上计算,所以计算速度就慢。另外家中缺少数学课外书籍,因此,我的数学成绩一直不好,虽然是学理科,但每次数学考试成绩都是在六十分左右。数学老师吴大强却从不放弃我。吴老师同时教理科和文科班的数学课,每次考试后就把难度稍小些的文科数学卷给我一份做,再进行批改,这时我总能考七、八十多分。吴老师看后总对我说,不要丧气,你只要下功夫,成绩还是不错的。
三人行
我班的同学,都是从各初中招考进入重点中学郴州市一中,所以他们都是很优秀的,如当年我的两位同路的同学周向宇和何彪就是这样的佼佼者。周自宇同学现己是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证明了一个数学上的世界难题——扩充未来光管猜想。当时他的家住郴州传染病医院(现为郴州第二人民医院),在1978年郴州市初中数学竞赛中,周向宇是第一名获得者。周向宇同学出生在数学之家,他的父亲是郴州市一中的数学老师,据说原来是上海某大学的老师,为照顾家庭关系才从上海调到郴州工作。周向宇同学那时就很有数学天赋,刚进一中读高一,就参加高三的数学比赛,取得并列第一名的好成绩。周向宇同学那时看上去就象一个学者型的人,不苟言笑,善思考,常常在思考数学问题。有一次放学,我们三人在蓝球场上看了一会打球,何彪觉得球艺不精彩该回家了,于是叫向宇走。周向宇应是又在想问题,似乎心不在焉,随意伸手拉着一位女同学的手连声说“走,走”。旁边的同学见状,大笑,这时向宇同学才反应过来,弄得他和那位女同学都不好意思,脸色绯红。何彪同学家住郴州商业学校,他说得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他们家是从北方部队转业到地方的。我家住郴州龙门池,那时我们三人读书有一段京广铁路的路程同路。基本上每天差不多在同一时间都能在苏仙铁路桥南端汇合。当然也常有到桥头不见人的情况,就不知另外的两人是否已经去学校了,那时不象现在每人有一部手机可以联系。到底是周向宇头脑比较聪明,想出了一个很好的办法,他叫我们三人每人检一个有特色的小石头,如果谁先走了,就把自己的石头放在铁路旁堆放细沙子的小房上。从此我们每次到那儿没见到人的时候,就看一下小石头,便知道谁没来或先上学去了,然后自己決定是再等一会或不用再等他。
我们三人同行,经常讨论学习中的问题,我的成绩没他们好,常从讨论中受益。
上学放学走铁路其实很有趣,由于经常走铁路,我们对路旁边的信号灯都熟悉了,一看那灯的颜色就知道即将开来的火车是南下的还是北上的。心中安全就有底,可以防范。我们也经常提醒和关照走铁路的小学生注意安全。因为北上的火车一般是空车厢多,速度很快。都说人不疯狂枉少年。那时我们三人经常比赛,看谁在单根铁轨上走得距离较远,中途不掉下来。有时三人还比赛看谁的胆子大,看谁在火车开过来时最后一个从铁路上跑下来,这种较危险的比赛一般是何彪同学胜,我想可能是他有父辈军人的胆气和敏捷吧!
我高中的同桌′是李丰林同学,他人长的白净清秀,说活声音小,象女生,脖子上常年贴了一块医用布,一直到毕业都如此。据说是淋巴结核发炎,多年以后我都为他担心,觉得此病治不好。因为他人虽生病但心很好,我高中两年的草槁练习纸都是他给的,那是他姐在郴州烟厂工作拿的报废的烟盒內包装白纸或黄纸。对此,我一直心存感激。
同学会
高中毕业后,我只参加了一九八六年春节的那次同学聚会,那时,主要是看望一下高中老师感谢他们的培养,同学们大多是大学刚毕业工作都还未稳定。听说后来又搞了一次同学聚会,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参加,感觉很是遗憾。不过,在2014年我在北京参加了一次向宇同学组织的小范围的聚会,当时我作为A级专家在北京参加国家电网公司变电一次设备的评标工作,评标结束后,我给向宇同学打了一个电话,周向宇同学虽为名人,但他很念同学旧情,决意推掉了晚上的一些应酬,邀请了在京的几个同学聚餐会面,其中就有李丰林同学,工作多年以后,我以为他情况不妙,可能不在人世了,但也许是老天有眼,好人有好报。终于看到他生活很好,身体也很棒,在北京二环內还有两套精装房,据说价值不菲。另外,据同学说,何彪在华南工学院大学毕业后继续在广东发展,也干得风生水起,事业有成!
署名:匆忙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