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吧 关注:14,609贴子:323,578

历史专家:西周国都,西安有名无实,洛阳名至实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历史专家:西周国都,西安有名无实,洛阳名至实归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3-09 22:53回复
    中国史学界的专家一致认为:西周发源于周原,周灭商后,周文王、周武王以丰镐为都,洛邑建成后,周成王迁都洛邑,称成周,与丰镐的宗周对应。
    虽然周成王迁都洛邑,但丰镐的国都地位并没有罢黜,而是继续享有国都的地位,丰镐作为西周的发源之地的大本营,无论从祖制,还是感情上,都不可能被完全废除国都建制,周王经常往返于洛邑和丰镐之间,但大部分时间留居洛邑。这已经是结合文献古籍,已经被考古所证实的事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3-09 22:55
    收起回复
      证据一:洛阳有明堂、西安无
      《周书· 作雒篇》言周公作明堂之制,是明堂在东都,而镐京之明堂,无有明文。撮明堂之设,所以朝诸侯,颁政令,祀天帝,非诸侯所有。未制礼乐,仍依侯制.无明堂。既l 天下之中,营王城,建明堂于此。而西京不朝诸侯,无明堂也。”
      图一:节选自《中国考古年鉴》
      明堂作为一个国家祭祀先祖、朝会诸侯的最重要的场所,史书已经明确记载,明堂只有洛邑(成周)有,西安没有。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3-09 22:56
      回复
        证据二:洛阳有九鼎,西安无
        司马迁《史记· 周本纪》:“ 太史公日: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居,居九鼎焉”
        《春秋传》曰:“”成王定鼎于郏郦(洛邑别称)河南是也。成王既卜营洛邑.建明堂,朝诸侯”。
        《尚书· 洛诰》云:“ 戊辰,王在新邑(洛邑)熏,祭岁。” ,成王以殷礼在此举行元祀大典。接着,将九鼎正式安置在新都,史称“ 成王定鼎于郏鄢” 。郏鄢是洛邑的另一名称,因洛阳北邙山古称郏山,故有此名。
        九鼎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一个国家至高无上的地位和尊荣,成王定鼎,标志着洛邑成为西周的国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3-09 22:57
        回复
          证据三:洛阳有周八师(国家主力部队),西安无
          童书业评论说:“ 成周乃发号旌令之所,又为王富太庙所在,八师驻焉。周王及大臣屡次前往,又有冢司徒之官,其即东都无疑也。”
          图二:北大博士论文
          西周两大集团军中,成周八师就是以成周为大本营的,他们分守在以成周为中心的许多战略要地,构成南北两条防线,并与宗周防线相衔接,成周八师与西六师两大集团军布防结合成一个整体,形成周王朝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印。武庚和三监叛乱,周公在此“ 作师旅,临卫政殷” ,又东征“ 熊盈十有七国” 。自西周初年至恭夷以后,周王朝凡用兵于经略东方和开拓南也是以洛邑为基地。昭王南征发布命令,派遣先行部队,或实战演习,均在成周或其附近举行。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3-09 22:59
          收起回复
            证据四:洛阳有周朝王城宫殿遗址,西安无
            洛阳享有“五都贯洛”的雅城,历代有13个正统王朝在此建都,形成了五个主要城市遗址,分别是夏朝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商朝偃师商都遗址、周朝成周王城遗址、汉魏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遗址。其中,成周王城遗址是已经被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周朝宫殿遗址,发掘出土了大型的青铜器、宫殿遗址,作坊等。而西安直到目前也没有发掘出土任何和西周相关的宫殿遗址,关于西周建都丰镐的记述,也只存在于史册中,没有被考古所证实。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0-03-09 23:01
            回复
              证据五:文献古籍和考古发掘相佐证
              《何尊》铭文云:“ 惟王初迁宅于成周,复禀武王之礼,福自天,惟王五祀。” 即已说明了周成王迁居洛邑的时间和地点。成王还在城南郊新建的大殿明堂之内,祭祀文王武王,庆贺新都落成。《尚书· 洛诰》云:“ 戊辰,王在新邑熏,祭岁。”
              周成王以后,历代周王在成周活动频繁。目前虽然我们还缺乏历代周王具体的居洛时问,但从已发现的西周载有“ 王在成周” 、“ 王在周” 等相关铭文的的青铜器已有50余件,涉及除康王以外的历代西周君王,其活动内容主要是行使祭祀、朝会、赏赐、册命、册赐及征伐等重大君王职责,说明西周诸王时常居住洛邑,并从事着政治、军事等重大活动,亦足见洛邑的政治地位重要,终西周一世,不曾稍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09 23:03
              收起回复
                证据六:洛邑(成周)的建筑规格宏大建成后的洛邑成周城规模宏大,建制完全依照国都的规格。据《逸周书· 作雒》记述:成周“ 立城方千七百二十丈,郛方七十里。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制郊旬方六百里,国西±为方千里。” 又载:“ 设丘兆于南郊,建大社与国中, 乃位五宫:大庙、宗富、考富、路寝、明堂,成有四阿,反坫,亢重、郎、常累、复格藻税,设移旅檄春常画旅。内阶玄阶,堤唐山唐,应门库台玄阃。” 古代都城,尤其是上古之都城,除建有富室以外,必建有宗庙。《左传》庄公二十八年云:“ 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日都,无日邑。” 《逸周书· 作雒》所述五宫,即朝宫等君臣治事之所;大庙即周人始祖后稷之庙;“ 宗富” 、“ 考宫” ,为周文王、武王在太庙中的祀所。“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09 23:05
                回复
                  综上,我们发现,在周武王后,周成王迁都洛邑,但丰镐的国都地位仍然保留,之后的周王也不时往返于洛邑与丰镐之间,平王东迁后,丰镐彻底丧失国都资格,洛邑成为唯一的国都。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09 23:06
                  回复
                    西周类似于大唐,都是起源于长安,后立洛阳为二京并重,但是西周时期洛阳的地位比唐朝时洛阳的地位高,西周时洛阳还是国家象征,皇帝处理大事的地方,唐代却只能算国家的一半象征了,帝王也只有高宗玄宗武皇在这里常住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0-03-10 00:25
                    收起回复
                      有历史文献记载,有考古文物佐证,分析的有条有理,顶一个!


                      IP属地:广东11楼2020-03-10 09:56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10 10:46
                        收起回复
                          《召诰》--成王在丰,欲宅洛邑。这里所出现的丰是周原岐丰之地的丰,而不是丰镐的丰。周平王“戎无道,侵我岐丰之地”。周平王在宗周被犬戎被占领之后,最耿耿于怀的是周原的岐丰之地而非丰镐之地。丰镐在周代文献里从来没有做为政治中心出现过。也没有周代文献指出丰镐对于西周重要性很高。上博简《容成氏》“七邦来服,丰、镐不服。文王乃起师以向丰、镐三鼓而进之三鼓而退之曰:‘吾所知多尽一人为无道百姓其何罪?’丰、镐之民闻之乃降文王。”在周代文献里,丰镐只做过商末纣王的九邦之二出现。到了战国晚期,当时对于西周有很多历史已经搞不清
                          ,周原有岐丰之地的丰,丰镐有丰镐的丰,由于这两个丰同名,近千年后的战国晚期的学者搞不清文王晚年迁都的是哪个丰,丰镐被认为是周的政治中心,最初出现在战国晚年的文献里,这时周朝已经灭亡,比如《吕氏春秋》记载“周宅丰、镐,近戎人。幽王与诸侯约:为高葆于王路,置鼓其上,远近相闻。即戎寇至,传鼓相告,诸侯之兵皆至救天子。戎寇尝至,幽王击鼓,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说,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数击鼓。诸侯之兵皆数至而无寇。至于后,戎寇真至,幽王击鼓,诸侯兵不至。幽王之身,乃死于丽山之下,为天下笑。”这个故事记载周幽王在骊山击鼓,千里之外的诸侯听到鼓声皆至。明显是个虚构的戏说段子。


                          IP属地:河南17楼2020-03-10 15:43
                          回复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0-03-10 21:32
                            回复
                              洛阳好牛逼,然后呢?


                              IP属地:陕西来自iPhone客户端19楼2020-03-11 01:3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