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考研期间鼓起勇气买平板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踏上了补偿自己的道路。一直以来被灌输没钱要节俭要省的概念,弄坏一点东西就心惊胆战,就算很难受了也会把自己逼到极致受不了了才去更换某些日常用品,以及认为自己不配/不应该去使用高性能的、较贵的产品。开始自己假期兼职之后,陆续买了平板(不过这个是我当初想着考上研了爸妈也没想过给我啥奖励,于是试探性询问要不就把平板报销了吧遂成功)、switch、好几个游戏卡带、游戏本、以及接下来工资下发会去买新手机。现在对我来说,买了新电脑还是会有点惶恐,毕竟接近7k的昂贵家伙,万一出了点什么问题会不会导致我过度焦虑?在此之前的平板和switch都很平常心地去使用了,它们完全很好地融入了我的生活。有时候在和身边人的聊天中得知对方的家庭情况,时常会下意识地和自己对比,为什么别人非独生也这么宠孩子,我家就我一个女娃,多给点钱给我用用怎么了,更何况我完全没有买过任何过激物品,也不会因为控制不住自己而乱花钱。但是其实爹妈也已经很宠我了,游戏本还是资助了我3500(虽然是歪打正着,我一开始只是询问能不能预支3500给我,发工资了就会还,结果我爸和我谈判说可以直接资助给我不用还,但是实习期间的生活费就不给我发了因为我有工资了应该靠自己。其实说得也没错,我本来并无打算让他们资助的,不过他这个谈判条件反而好像对我更优

遂同意),虽然已经蛮宠我了,但总感觉有哪里不够,就像是一种深层的、根深蒂固的东西,现在他们的种种行为都只是在试图用一点金钱来弥补,终归无法让我彻底释怀。但是我会尽力接纳他们笨拙的补偿的,毕竟我真的是个被驯化得很不错的乖孩子,比如一赚到钱第一个想的都是爹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