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十六行,行行有自己的“气质”。“当官”久了,稍不注意,就会养成“官气”,自己不容易察觉,但会给别人异样感觉。其实官气是不可取的,可说是一种“职业病”,于己于人无益,对此我们应该有端正的认识。
官气是传统文化糟粕影响的产物。官本位社会中,个人能不能做官,不取决于人民选举,而取决于统治集团内部的选拔规则尤其是上级长官的意志,这就容易使谋官者和下级养成媚上欺下的扭曲人格。对上,自然要言听计从、百般讨好,对下,则会专断蛮横、大耍威风。这种官场恶习,甚至广泛地影响到社会各阶层。
官气也是缺乏文化教养和自省能力的表现。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许多精华因素,儒家经典《大学》就为“君子”,也包括为官的“士大夫”制订过作为品行操守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他各家各派也提供了许多修身养性、经世济民的学说。今天为官者,不是从传统文化中感悟精华,反而习染官场邪气,这是无知且缺德的。况且大力提倡民主平等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已经诞生上百年,社会主义新中国也已经建立七十周年。如果还带着满身盲目的官气来到新时代,会显得很落后很可怜,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追求官气,实际上是一种低级趣味,是极端个人主义,常伴随言行举止的失态,违背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自我贬值,贻笑于人。
官气会拉开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党的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跟自己走,靠群众路线,靠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不靠官威唬人,不靠官气熏人。“为官者”不注意自己身上的官气,往小里说容易变成官场老油条,往大处说就有可能侵犯人民群众利益、与人民群众为敌。为官者必须高度警惕,否则,令群众生“畏”,令群众生厌。官场恶习对干部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必须加强教育,既要自律也要他律,要有集体监督。
摒除官气不等于不分是非与“哥们”混在一起。不要做“好好先生”,不要搞“好人主义”。政治和行政的严肃性权威性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的。党的干部的权威来自于为人民谋利益的道义性和施政程序的合理性,而不是个人的官威官气。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正气、亲和气,不要邪气、官气。有了正气,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就不怕在下级和群众中没有威信。
共产党人“做官”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为人民做好事。这一点,各级干部都应该牢牢记取。反省、清除自己身上的官气,是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当然要求。
官气是传统文化糟粕影响的产物。官本位社会中,个人能不能做官,不取决于人民选举,而取决于统治集团内部的选拔规则尤其是上级长官的意志,这就容易使谋官者和下级养成媚上欺下的扭曲人格。对上,自然要言听计从、百般讨好,对下,则会专断蛮横、大耍威风。这种官场恶习,甚至广泛地影响到社会各阶层。
官气也是缺乏文化教养和自省能力的表现。传统文化有糟粕,也有许多精华因素,儒家经典《大学》就为“君子”,也包括为官的“士大夫”制订过作为品行操守的“三纲”“八目”,“三纲”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他各家各派也提供了许多修身养性、经世济民的学说。今天为官者,不是从传统文化中感悟精华,反而习染官场邪气,这是无知且缺德的。况且大力提倡民主平等思想的新文化运动已经诞生上百年,社会主义新中国也已经建立七十周年。如果还带着满身盲目的官气来到新时代,会显得很落后很可怜,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追求官气,实际上是一种低级趣味,是极端个人主义,常伴随言行举止的失态,违背传统美德和社会公德,自我贬值,贻笑于人。
官气会拉开干部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党的干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跟自己走,靠群众路线,靠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不靠官威唬人,不靠官气熏人。“为官者”不注意自己身上的官气,往小里说容易变成官场老油条,往大处说就有可能侵犯人民群众利益、与人民群众为敌。为官者必须高度警惕,否则,令群众生“畏”,令群众生厌。官场恶习对干部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消除的,必须加强教育,既要自律也要他律,要有集体监督。
摒除官气不等于不分是非与“哥们”混在一起。不要做“好好先生”,不要搞“好人主义”。政治和行政的严肃性权威性是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有的。党的干部的权威来自于为人民谋利益的道义性和施政程序的合理性,而不是个人的官威官气。其身正,不令而行。要正气、亲和气,不要邪气、官气。有了正气,有了为人民服务的态度,就不怕在下级和群众中没有威信。
共产党人“做官”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做事”,为人民做好事。这一点,各级干部都应该牢牢记取。反省、清除自己身上的官气,是干部守初心担使命的当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