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曾在成都富士康从事师级的技术岗,也在成都其他知名大型制造厂里也工作过,有三年多的工厂经历,如崇州的某普,还有富士康旁边的某东方光电,在此特别声明本人既不是富士康的水军,也不是其他公司雇佣来诋毁老东家的人,只是一个曾经效力过老东家的小员工自述,以小员工的视觉客观得分享一哈在这里工作2年多的工作生活经历,以为新进的同仁一点参考,不喜勿喷,也希望吧主不要删了我的帖子。我只是想客观得记录自己在里面的生活,不会添油加醋,我随笔写的可能会比较细,比较杂一点,在此万分感谢你的耐心观看,一个曾经的富士康小员
工的真实经历自述,让你看看真实的富士康~~~!
1.工资和待遇:
(1)底薪:
本人于2016年元月入职IDSBG事业群下的IMB事业处的一个工程部门,定的职称是师1 试用底薪是3000,6个月转正加了200,也就是3200的底薪,这个确实让我当时有点不满意,不是我要这里说老东家的坏话了,同样是大学本科和学士学位就给压了一级,感觉有点被坑了,在其他某普工作的时候定级也没这样的,不过也没办法当时从某普出来,急着找工作所以也就这样进去了,在那里的两年多来也没长过底薪,有些在里面干了很久的同事说他们也很多年没涨过工资了,后来有次整个集团普调工资,也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涨了200多吧,只是听说上面的主管长得挺多的。其他同事刚进去社招师2职称的底薪也比较偏低,3200-3700左右,有十分对口工作经验谈得好的就3700,好多社招刚进去的底薪比较低的。这里要特别说明下富士康社招和校招(就是富士康所说的菁干班)的区别薪资上还是区别挺大的,特别是师1到师3的,就像后来有校招进来师2级的新同事底薪就到了3800-4000,再后面的一年菁干班就4000-4500的底薪,比很多师2的老同事都高,可能这两年不知道校招的还有提薪不,当然听说这也是老东家的政策想能尽可能留住校招菁干班这批人,不过个人觉得这样制造出了很多矛盾,我也不在这里过多评论了,为什么要在这里说了很多底薪的事,后面我说加班你就会明白它和总的收入关系有多大。
(2)加班:
在富士康上班的收入加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说不仅是富士康其他类似的代工厂都是这种薪酬模式吧,在之前某普工作也大致是这样的结构。当然加班是很正规的薪酬核算模式,平时加班按1.5倍算,周末是2倍,节假日是3倍薪酬。你加班的基数就是你的底薪(底薪/21.75/8=你的每小时薪酬),底薪越高加班费越可观,所以在富士康底薪高低和加班多少决定了你收入月收入=底薪+每小时薪酬*(平时加班时间*1.5+周末加班时间*2+节日加班时间*3)-社保-公积金,公积金和社保也是根据你底薪作为基数来扣的,公积金是5%,社保我忘了是多少了。加班在富士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福利,因为只有加班才有加班费挣,不然每个月领点底薪还扣了五险一金,很难应对日常的开销。我们那个工程部门是属于小周边(所谓周边就是服务生产制造主要业务的部门,由于我们和产线制造部门关系比较紧密,要维护产线线体的正常运转,所以有的就叫小周边部门啦,其他的部门像人资,总务这些属于大周边和产线关系要远一点),所以加班会稍微多一点,一般淡季一个月大概有40个小时加班吧(周末两天20h,平时加班20h的样子),当然也有特别少的时候一个月20h+的加班都经历过,忙一点的时候有70h+的加班(30h周末,40h+平时加班),这样一个月收入也算得出来了,本人一个月收入也就4k-5.2k左右,主要看加班多少吧,还有要说一点富士康的人非常在意加班(按公司规定就连上面的主管副理都有加班费的,只是师3及以下级别那刚才说的三类加班都可以加,达到师4的级别就只有周末和节日加班了,平时就没有加班了)平时同事随时都在讨论加班,见面随时都在问你这个月有多少加班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每个部门及事业处事业群都有很大区别,效益好的事业处加班多,效益不好的自然就加班少,我们那个事业处老板挺现实,有产量任务的时候就给让你加班,产能任务少了的话就马上减少或者不给加班,所以有时候产线的员工因为底薪比我们还要少一些,别人没钱生活了自然很多就选择离职了。
(3)年终奖:
在公司年终奖实行的是绩效制度,分成优、甲、乙、丙、丁(这个等级好像有,但是也没听说过有存在,点记不得了), 一般是不管你一年的绩效是啥都会有十三薪,也就是多一个月的底薪,优估计是两个月多还是三个月底薪,甲是一个多月底薪,乙是半个多月,丙就一点也没有,所以也就是说 年终奖=得优的绩效+加多的一个月=大概是3个月-4个月工资吧,以此类推得 甲就是差多2个多月,得乙就一个多月的奖金嘛,得丙就多一个月13薪,一般得丙就是被差评的意思了,说明主管老板对你有意见了,你该反思了,或者放信号有意思要让你走人了,还有刚
进去的新人第一年很可能得丙,这听说也是种潜规则吧!所以我们同事平时开玩笑说都比较忌讳“吃饼”,和“吃丙”这个是双关词。当然我说的年终奖的在绩效上的也只是限于我们那边的那个事业处的一个大概的情况,不能说其他事业处或富士康的其他事业群也是这么多,这也给你所处的部门效益是挂钩的。曾经有同事从深圳观澜那边的富士康调回成都我们部门的,他就说在那边的年终奖很丰厚,年终奖会有好几万甚至10W,算下来有10个多月的样子,而且有听说绩效这个东西也是水比较深,如果你和你上司走得很近,或许在一般的情况下会再多给你一些也是
可以的,都是暗箱操作,说不清楚。
(3)职称的晋升和工资的涨幅
富士康的等级制度很严,就职称也是非常多的,普工是从员1到员3,然后是师级干部从师1到师20还是师17??(原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员工,没见到过那些高管是啥职称,据说老东家的郭总裁就是最高的那个职称),职称与你的底薪收入以及管理职务这些是直接挂钩的。一般大致的对应关系是 师1(一般员工) 师2(一般员工) 师3(副组 or 正组长) 师4(副课长) 师5(正课级) 师66(专理 or 资深专理) 师7(副理 or 资深副理)..... 管理职务 还有经理 和资深经理 协理 资深谢理 处长 资深处长 副总 总经理 等等,管理职务和职称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和必然的关系,比如师1和师2有时候也可以挂组长的职务,有同事是师3和师4的也没有管理职务的,主要看你的老板(也就是你的上司)和你的关系了,他想用你就给你这挂这些职务,放这些权利给你,如果这个职务在人力的系统里生效的话还会有一点管理职务的津贴嘛,如果到专理及以上的职务听说会有一定的分红这些的,还有有职务会证明你在做事,只要你工作上不是太走心,一般打绩效的时候都不会太差的。那职称的晋升一般来说是三年一次,三年绩效都是甲以上听说就可以给你升一级了,当然也有特殊表现很好升的很快的,在公司里看见有大叔是普工做起的,从员级一直升到师6/师7,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在富士康里感觉堪称奇迹。一般员级的从普工干起,看见很多能坚持了7八年甚至10年的,大多是升到师1/师2,所以富士康里混对学历文凭在起步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大专就是师1,本科就师2,研究生是师3,工作年限长的进来会把职称给高一点,就像有个同事在某知名国际大公司有10来年经验,在那边的技术称职其实也就是这边员级员工差不多是员3那种嘛,后来跳过来了给了个师4的称职。更多的人是在进来三五年没有晋升的希望,工资也不涨自然就离职了,所以进来一步步晋升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看个人的运气遇见的老板赏识不嘛。
还有工资的涨幅,听老同事说他们很长时间都不会长工资这应该很多企业的通病吧,只有有些比较好的外企这些会每年固定按百分浮动范围来涨薪资,在富士康涨工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晋升职称吧,因为公司有规定每个称职对应的底薪都有一个范围,当然每个事业群情况不一样,底薪的范围也不一样,像富士康的鸿超准事业群模师的职称就会比我们这边同级的工资会高出一些,因为听说郭总就是模具起家的对这一块一直比较重视。如果晋升职称了,每年会有集团这种调薪把你的底薪调到对应的范围,当然听说一般都是往范围内低的调。
当然有很多对晋升和涨薪无望辞职的人,富士康人多,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别说基层员工,就是职务高一点的,像部门经理那种比较高级别都是随时有看到走人的,公司从来都是不缺人的,你走了马上会找人接替,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大家都是一颗螺丝钉,基层员工做的工作可替代性更强,没了你企业还是照常运转。
(4)其他福利
在富士康工作没有感觉有啥特别的福利,饭也不包,也没有餐补,即使有所谓的工卡上每个月冲400,那其实也是用你工资来提前透支,吃了是到时候要在工资里面扣的,使用加班费在富士康就是一种最大的福利,富士康的员工特别在意这个,平时加班要加的话,一般也就报2h,周末加班一天是算的10h,当然你说要向某些国企啥的,逢年过节发点啥东西从来没感受到这些福利,也就是过中秋的时候发了个很普通大一点月饼啥的。这点确实不如我在某普那样,每个季度还可以发点奖金啥的,当然还有点不的不提,富士康对待怀孕的女工还是不错的,这点也算对
女工的福利吧,如果女职工怀孕了不管是产线的女工还是坐办公室的,快到产期了也可以申请不用干活,园区里面有专门的怀孕女工休息的设施,就在那里休息这些!在这快妊娠期的时公司也照给你发工资,社保公积金这些,当然没有加班费。所以这里成了一个育娃和造人的好去处,发现不少女工进来就在这生个娃 ,修身养吸吧
2.日常工作内容:
平时日常的主要工作也还是比较单一,我们课的工作就维护线条,虽然看起来我们的工作要涉及一点技术上东西,不过那些东西还是挺简单的,时间做久了基本上都可以掌握的,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基础,更何况我在校学的专业还是还是有所涉及这些的,如果那些太难解决的问题都基本上会找供应商来处理。
日常的工作可能会因为部门不同,岗位的不同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跟直接的制造部门或 和生产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活儿会比较多,比如像我们当时所在的那个课就和生产就有直接的紧密,自然加班费就会多一些,如果周边部门和生产联系不那么紧密的部门,就会比较闲一点
还有日常的工作会可能去陪同苹果的客户,苹果客户会来视察生产的情况,实际上我们的工资还有线体及设备的钱都是苹果给的,代工公司实际上就出人,客户相当于我们的衣食父母,平日像上帝一般伺候着,主管和那些领导阶层都非常怕这些客户,我们进出车车间都不能带智能手机这些金属制品,除了钥匙和经过安管部门安全检测的棒棒手机可以带,但苹果客户是可以带智能机进去的,还有我们日常穿的是蓝色的无尘服,客户穿的是黄色无尘服,所以有人给这些客户取了一个有意思的绰号叫“太上皇”。而且这些客户权利和话语权很大,如果他不认可一个主管或者领导,他可以建议上面的人把他换掉,所以这里面上班的领导阶级都很怕这些客户。这些客户当然也看人,有的客户很不好对付,总喜欢给工作找找茬,大多不过还算好,毕竟有些客户是外国人,和里面的员工交流也不多,当然能和客户走得近有交流绝对是门学问,英语比较流利能和外国客户能有交流那自然更好说明你的在公司的位置一定不差,所以在里面工作能说一口比较流利英语,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会有很大的优势,记得以前部门经理是个台湾大叔,英语好像超级好的。富士康的人比较多工作分工都还是分得挺细的,所以其他部门的工作除了什么财务这些夸行太多的,应该说都不会说太难做的,记得当时招我进去的人力姐姐,在校还是学的工科专业,后来去搞人力去了,产线的员工的活儿我就更不用说了,那基本上是个正常的人都可以干的。总得说来里面的很多岗位的工作内容都不是特别具有技术性,越往下的基础工作越是越基层,技术含量就越少。 当然有的做关于制程设计以及其他少数岗位工种还是有技术性的,这不能否认。
3.工作氛围和环境设施
(1)有的人想问在富士康上班是不是像坐监狱一样,觉得特别压抑,难怪这么多人要自杀?
可能早前富士康特别是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由于是军事化的管理确实比较严格,有点压抑。不过我后来进去我看见的富士康比起以前传言的那样其实已经改善了许多,相比其我在某普工作的时候,虽然还是觉得工作环境比较封闭,但管理感觉要人性化些,一般那些产线班组长对下面的普工还是不会太凶的。在某普工作的时候,特别我们那个部门就是台资公司被总公司收购过来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暴Low,那些班组长还有那些内保真的不少都是些狗腿子,对下面的员工很凶,对我们这些技术岗的人也态度很差,加上上面的不少人都是些文化差的在当政,不懂
管理,所以在那里面才是真的很压抑像坐牢一般,尽管收入高一点,不过每天都心累,很不开心!当时从某普辞职过来还遇见好几个一起跳过来的,大家说起这些都有相同的观点。当然还是凡事无绝对,应该说在成都富士康里氛围整体应该是这样的,不会特别压抑,平时活儿也不会特别多,至少我看到的周围是这样情况,也主要看各人遇见的主管是怎么管理的了
(2)和同事以及上级的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难说 很复杂,富士康这样大公司的人很多,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可能遇见很优秀的,也有很多比较渣的人,曾经有朋友是比较优秀的川大/电子科大这些的研究生,渣的我就不多说了,真的就是一个独立于外面的社会。当然人多,素质良莠不齐就会有很多问题,矛盾比较多,感觉在里面特别上面的人斗争比较多,什么派别斗争,内部和内部人各种大乱斗随时都有,很多电影里上演惊心的宫斗剧情,你在这里面都很可能看得到,特别当时我们那个事业处是才从深圳搬到成都才建厂,人员的组织架构还没定性就会斗争特别多人心比较乱。这个问题客观的说也不是说富士康独有的问题,走了那么些公司仔细的说职场都会有争斗,只是看激烈程度罢了,相比在某普工作的时候内部斗争显得更为激烈粗暴。
和同事领导关系,也看部门的人员结构嘛,既然人多,就有可能有各种情况,有很多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的同事,也遇见了很多不错的同事,平时很关照自己,日常生活上也有很多私交的,和上司就看运气啦,我们当时主管比较坑,又不太管事,既然都走了这么久了其他也多说无用,体会就是在里面一定要跟对老板,跟对人了自己的发展会好的多,工作也好开展的多,当然遇见赏识你的上司更是难得,这个道理在哪个地方职场都是一样的。总得说来这种人多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会比较微妙也比较复杂,有的说在国企里面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我在国企有体
会是像富士康和之前某普这样的地方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一些。
(3)有的人进来比较好找女朋友
我只能说这个看自己的选择了,在公司里面耍朋友或者成两口子的倒是有一部分,不过绝对不像有的鼓吹说的里面那么容易找,还有耍朋友结婚的那么多,我个人觉得还是占少部分。当然有这样缘分自然是好,看对方看得对眼不,长得有姿色得毕竟是很少,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即使长得还算可以,也不可能像市区里面的妹妹些那么光鲜,擅长打扮了,这确实是一个实情,进来的女的很多还是有妇之夫,大姐大妈的也挺多的,倒是刚进来的大学生长的可以点的妹子要多一些。有的菇凉说不定心思比有那些想法的还要多,总之就看自己的了,我也没在这里多说了。
(4)厂里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
园区的基础设施
富士康的园区一般都还是非常大的,我入职的时还先去了龙华那边的园区3四个月的,因为当时事业处还在龙华没有搬过来,后来回来跟着架线建厂。龙华那边的园区和成都的园区布局不太一样,龙华园区是富士康的总部嘛,在园区里面生活的设施比较完善,小超市,网吧,各种餐饮店,小杂货店这些都很多,满足日常生活的设施都应有尽有,宿舍就在园区里面,好像有两三个区,我去那边出差的时候住的宿舍还算好的,是电梯公寓宿舍,向学校宿舍那种上下床四人间,宿舍的舍友都还是比较友好不吵不闹,宿舍里有可以打台球,看电视的地方
旁边有游泳池,不过没到时间开放没去过,还有足球场,免费的健身房,那段时间刚进去还做不了啥事,也没有加班,所以随时下班了就去锻炼健身,所以想想这些龙华那边的这些基础设施还是确实挺不错的。龙华园区,旁边有国内知名大公司总部某为,在宿舍上边一眼就能看到,周边的环境还是比较荒凉,交通不太便利,公交感觉很少,当时过去周末想出去到深圳香港逛一下,都基本先打滴滴去市区,不过那边园区总得来说比较生活化,生活和工厂都在里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边的工作氛围和内地园区的确有差别,那边的老板以及下面的员工对于工作都更
敬业得卖力多,毕竟沿海一带的工作节奏要快一些跟内地不一样。
成都园区也还是很大,看资料上整个园区有84栋厂房,这些厂房都体量都非常得大,像个航空母舰一样巨大,一个厂房长估计有100m+,宽也很宽100m左右有,这些厂房分了很多区B区,C区,D区,A区好像也有不过,没在这个主体的园区里边在附近不远,本人也没有去过那边,这边主体园区是IDSBG和鸿超准两个事业群的地盘,主体园区对面隔离一条马路还有个富士康的业成事业群。总得来说成都园区也真的很大,长条型的,宽也还是比较宽,比很多大学都还大,在主体园区内的西门穿到对面(沿着园区的长边方向走),我试过走路要走40+分钟吧。成都园区是比较单一的工厂园区,园区内基本都是厂房,有一些小的便利店,食堂倒是挺多的,基本每个厂房或者每两个厂都会有食堂餐厅,味道良莠不齐,在西门那边有个大一点的餐厅就是IE学院旁边那个餐厅倒是环境比较好的,菜品也不错,就是价格比较贵,吃一顿也要15块以上,由于我在D区,那个餐厅在B区,我们平时都基本不会过去吃的,比较远,只有偶尔实在有空想打哈牙祭几个同事才组团一起过去尝一哈,中午或者上夜班会去吃,晚上下班一般都回去做,即使是煮点面条也算吃得很香,不像在龙华园区那样生活设施比较完善一,但成都园区周边要比龙华那边的要热闹一些,旁边最近就有一个龙湖时代天街,和不远的红光镇,天街那边衣食住行都还比较齐全的,大一点有个永辉超市和大一点的商场,周边的消费群体还是挺庞大的,除了富士康这样人多的公司,还有华为有个成研所,什么英特尔,京东方,西门子,德州仪器等等这些超大型的企业分布在高新西区,除了这些企业的员工还
有电子科大,红光镇那边还有好几个大学城所以人流量还是会挺大的。
成都的园区内是可以停车的,开车来上班的很多,但是要进园区要去申请摇号拿个审批证件,据说后来摇号越来越难,几乎一号难求。富士康的宿舍住的是西南高新公寓,刚进去只去短暂的住过几天,也是四人间环境不如龙华那边好有空调和配套娱乐体育设施,离园区倒是要近一点,走路大概15-20min 也就1.9km,所以我出差回来后都是出去自己租的房子开始是和同事合租每月500左右,后来自己租也不算贵,在龙湖那边的成都合院的酒店式公寓800,通气可以做饭一个人住还是多舒服的,要是小两口住也还是巴适的。成都园区那边同样还是和龙华那边一样
感觉交通不太方便,不知道怎么的,很少有公交要到那边,我要去成都市区都基本先坐滴滴到犀浦,再换乘地铁,后来要离开之前已经看到了有轨电车快修好了,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了。
厂里的办公环境
办公的环境和硬件,这个问题还确实有点闹心,富士康里面的办公设施和环境不太好,相比某普和某东方就显得比较low了。一般好多事业处会搞一种那种大的联合办公室,很多部门的都在一起那种,感觉人多比较吵杂那种,一排排长桌子坐的都是课级干部以下的员工,一般副理级以上的老板会在联办的四周边用那种写字隔栏画一个地方5-6平方的地方专门作为各个部门老板们的办公位置,隔栏上在标注上这个老板的部门和职务就这样啦,当然这给某普的公司办公环境那是真心没法比的,某普的经理级别不但有个专门的办公室就在部门旁边,私密空间比较好,还专门配有一个助理,也就是专门为他服务的小秘书,条件很好的。在富士康反正我们事业处是这样,只有副总和协理有两个专门的办公室提供他们使用,所以要和那种有些在高档写字楼的公司比环境,那真的没比头。我们那个课由于基本上是干活儿的,而且人又多,除了有事就使用几乎就不去联办,由于我们下面基层员工都离上面的人感觉比较远,所以我们有些同事也给联办取了一个有意思的绰号叫“中南海”,意思在上面办公室里都是些领导在那里,我们这些干活儿的基层员工都觉得那里比较高不可攀,要去“中南海”就是去“面圣”。我们课的员工平时都在车间里面活动,在车间里有个临时据点,不过环境条件说实话也是比较差,主管不太说得起话,所以就和制造部门的员工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如果主管比较能说得起话,也就和其他周边部门一样在车间里会有个自己的办公房间。
这种超级工厂里真的人多了就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早高峰上下班的时候人真的还是挺多的呀,特别记忆犹新的是有次下雨天很多骑车上班的人本来就很多嘛,那个非机车道本来就窄,我正好搭了个朋友的车,加上又临近上班时间了大家都着急,在车上看见那个人车堵那个样一动不动,人潮就像快泄洪的洪水猛兽一样,有点可怕,还比如我发现富士康还有某普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中午吃饭是1.5h,吃饭当然很多也是分时间段去吃饭,吃了之后员工找不到地方休息坐一坐,很多吃了饭就会拿张报纸垫一下食堂的桌子,就在食堂
的坐一会或者趴在食堂桌子上眯一会,还有些人会接地气选择在楼梯啥的就坐下了,如果天冷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去车间里就在线体的工位上坐一坐,说真的条件还是挺艰辛的。我们课的人也免不了这样的“待遇”,和产线的员工也是同吃同住,有时“中南海”的少数同事有时也会下来去食堂休息,问为啥,主要说在联办有时觉得比较压抑,旁边又是老板们盯着总觉得不自在我们在车间里干活儿的时间相比普工来说其实还是很少的了,一天算上来干得多,有效时间5-6h算是很多的了,其他一般情或者况也就3-4h有效的工作时间,当然人不是机器还不是需要休息,有时在车间里待久了或者累了会喝口水,选择出车间来,就在车间进门口有几排放鞋和静电衣的鞋柜 在那里靠着休息会,看看手机,刷刷圈圈什么的,也不能走远了,因为事业群和集团人资会有一帮专门稽核的人,每天到处巡视,如果看见你闲逛,在工作时间到处闲逛(我们都叫这样的闲下来出来的时候 叫 打混),会把你工号和名字记下来进行通报处分的,被通报处分了你的绩效基本上就只能是丙了,就算找关系撤销了也会对年终绩效有一定影响,之前就会有同事是这样着过的。我们部门的工作性质倒是还算灵活,有活就干,有事产线会打电话来找人帮忙处理的。
4.富士康到底值得不值得进去工作?
本人随笔自述了以上这么多真实的工作生活经历,从生活,工作还是环境都有进行记叙,我相信你读了一遍都对富士康这个神秘的圈子都有个大致轮廓的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要看自己的定位和生活的需求,自己应该有个判断,自己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过我可以给大致的有几类人群一点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
(1)刚毕业的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类群体由于刚毕业,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建议可以去富士康里工作,1).首先菁干班进去的工资不会低,可以很好的养活自己;2).再者富士康也是个很大的平台,有能力的话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在里面得到实现,如果再遇见个欣赏你的能干上司,一路升迁成为里面的高管成为人生赢家也不是不可能的;3).很多刚出来的学生其实把富士康也作为一个过渡期跳板,如果在里面觉得确实不适合,不喜欢里面的环境,你也找到自己的目标,那在这个过渡期好好准备,跳一个好的行业,或者同行更好的公司也是不错的,而且相信在富士康这样的大公司里认真工作过的人,在与人交流能力,流程制度化的管理,技术上的一些提升,多多少少都会学到不少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你将来出去打拼都是可贵的经验财富。
(2)有明确目标的
如果有很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与富士康的环境不太相同,那建议最好还是别来,忙碌的工厂还是会磨平你的菱角,让你遗忘自己的初心和目标的,又浪费时间。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在富士康比较能实现,那公司当然会很欢迎,好好在富士康干,生根发芽,站住脚跟。
(3)就业比较困难,自己急需一份工作
这类群体与第一种情况很相似,其实在富士康占了很大一部分,个人建议这样的情况其实富士康绝对还算是一个好去处,特别现在社会就业环境还是不太好的,在这样的情况,富士康还是比较有包容性的一个地方,很多人到这样来工作,把这里作为一个跳板。在公司上班遇见了很多这样的情况,有同事从其他不景气的行业到富士康来的,也有从很差的小公司到这里的,或者有出去后干工作混得不好的又二进宫,三进宫的都有见到。所以富士康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不计前嫌,务实的态度,不会想某些国企出去之后再回来没门吧,或者有些看起来比较好的外企,,但是确实要求会很高,不会收容你的,这点要给老东家点赞。你在这里工作大家都是共赢,你给公司干活创造价值,公司也在这过渡期间养活你,同时你也可以寻找更好的机会,大家都不会亏,有不少人在适应了这里的节奏,离家又比较近的还会选择留下来。当然你如果资金困难,想找多少钱,说实话这里不太适合,至少在短时间内,公司得不到你想要的。
(4)想在这里养老的,只是想有份工作
有的家里条件还比较好,或有的女生不图找多少钱求一个稳定点的工作,我个人的建议这样的情况也比较适合,在富士康如果有点熟人或者关系去一个闲一点的周边部门,平时工作还是多清闲的,没有什么大压力。就有以前的同事老婆,以前为了和老公在一起放弃了自己医疗行业的工作到富士康一个比较轻松的部门,虽然工资不高,平时小日子还是挺悠闲。厂里还有很多大妈大叔年纪大了也没钱没啥能力,在厂里当普工混社保的太多了,大一点的公司工资不会拖欠他们,社保也是按时缴纳。
5.关于富士康的功过
这些年富士康这个超级工厂确实是个饱受争议的地方,我只是一个曾经的小员工一直有想法,想去这样真实地记录分享在在里面的生活,还原真实的情况,我真没有资格去评价老东家,不过以前在某普入职培训时,有个员工问了某普的人力对富士康的看法,他没有说更多,只是说富士康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换个思维去思考 确实老东家总体上来说是伟大的,尽管有不少不尽如意的地方,像跳楼自杀的人多,老板的压榨工人血汗工厂等等,我看到的富士康还是跟传言比改善了许多,相比那些小公司才真正嗜血的鬼,我在此表示我绝没有给富士
康歌功颂德,只是客观得说情况。还有感觉富士康算是一个民生工程,第一首先直接或间接的为国家GDP和税务作了很大的贡献,第二,上面也说过了,这里的包容性为很多了短时间或长时间的提供了就业,养活了很多人,富士康不是说号称百万大军嘛,而且看了一篇报道,有数据显示自富士康成立以来已经有6000W人在里面工作过,这样来看这确实是个浩大的民生工程。为国家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的。
最后在疫情期间希望老东家和大家都好好的,安全度过疫情。写了这么多都写了两天了,只是记叙分享下自己的生活经历,还一个自己的心愿,谢谢您的观看!
有需要的同仁可以在帖子上留言,我看到后会详细的回复你的问题,或者对我的文章有质疑声的也可以留言,我相信真理是越辨越清楚的!!!
工的真实经历自述,让你看看真实的富士康~~~!
1.工资和待遇:
(1)底薪:
本人于2016年元月入职IDSBG事业群下的IMB事业处的一个工程部门,定的职称是师1 试用底薪是3000,6个月转正加了200,也就是3200的底薪,这个确实让我当时有点不满意,不是我要这里说老东家的坏话了,同样是大学本科和学士学位就给压了一级,感觉有点被坑了,在其他某普工作的时候定级也没这样的,不过也没办法当时从某普出来,急着找工作所以也就这样进去了,在那里的两年多来也没长过底薪,有些在里面干了很久的同事说他们也很多年没涨过工资了,后来有次整个集团普调工资,也是有点雷声大雨点小,涨了200多吧,只是听说上面的主管长得挺多的。其他同事刚进去社招师2职称的底薪也比较偏低,3200-3700左右,有十分对口工作经验谈得好的就3700,好多社招刚进去的底薪比较低的。这里要特别说明下富士康社招和校招(就是富士康所说的菁干班)的区别薪资上还是区别挺大的,特别是师1到师3的,就像后来有校招进来师2级的新同事底薪就到了3800-4000,再后面的一年菁干班就4000-4500的底薪,比很多师2的老同事都高,可能这两年不知道校招的还有提薪不,当然听说这也是老东家的政策想能尽可能留住校招菁干班这批人,不过个人觉得这样制造出了很多矛盾,我也不在这里过多评论了,为什么要在这里说了很多底薪的事,后面我说加班你就会明白它和总的收入关系有多大。
(2)加班:
在富士康上班的收入加班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说不仅是富士康其他类似的代工厂都是这种薪酬模式吧,在之前某普工作也大致是这样的结构。当然加班是很正规的薪酬核算模式,平时加班按1.5倍算,周末是2倍,节假日是3倍薪酬。你加班的基数就是你的底薪(底薪/21.75/8=你的每小时薪酬),底薪越高加班费越可观,所以在富士康底薪高低和加班多少决定了你收入月收入=底薪+每小时薪酬*(平时加班时间*1.5+周末加班时间*2+节日加班时间*3)-社保-公积金,公积金和社保也是根据你底薪作为基数来扣的,公积金是5%,社保我忘了是多少了。加班在富士康工作被看作是一种福利,因为只有加班才有加班费挣,不然每个月领点底薪还扣了五险一金,很难应对日常的开销。我们那个工程部门是属于小周边(所谓周边就是服务生产制造主要业务的部门,由于我们和产线制造部门关系比较紧密,要维护产线线体的正常运转,所以有的就叫小周边部门啦,其他的部门像人资,总务这些属于大周边和产线关系要远一点),所以加班会稍微多一点,一般淡季一个月大概有40个小时加班吧(周末两天20h,平时加班20h的样子),当然也有特别少的时候一个月20h+的加班都经历过,忙一点的时候有70h+的加班(30h周末,40h+平时加班),这样一个月收入也算得出来了,本人一个月收入也就4k-5.2k左右,主要看加班多少吧,还有要说一点富士康的人非常在意加班(按公司规定就连上面的主管副理都有加班费的,只是师3及以下级别那刚才说的三类加班都可以加,达到师4的级别就只有周末和节日加班了,平时就没有加班了)平时同事随时都在讨论加班,见面随时都在问你这个月有多少加班啊等等诸如此类的话。每个部门及事业处事业群都有很大区别,效益好的事业处加班多,效益不好的自然就加班少,我们那个事业处老板挺现实,有产量任务的时候就给让你加班,产能任务少了的话就马上减少或者不给加班,所以有时候产线的员工因为底薪比我们还要少一些,别人没钱生活了自然很多就选择离职了。
(3)年终奖:
在公司年终奖实行的是绩效制度,分成优、甲、乙、丙、丁(这个等级好像有,但是也没听说过有存在,点记不得了), 一般是不管你一年的绩效是啥都会有十三薪,也就是多一个月的底薪,优估计是两个月多还是三个月底薪,甲是一个多月底薪,乙是半个多月,丙就一点也没有,所以也就是说 年终奖=得优的绩效+加多的一个月=大概是3个月-4个月工资吧,以此类推得 甲就是差多2个多月,得乙就一个多月的奖金嘛,得丙就多一个月13薪,一般得丙就是被差评的意思了,说明主管老板对你有意见了,你该反思了,或者放信号有意思要让你走人了,还有刚
进去的新人第一年很可能得丙,这听说也是种潜规则吧!所以我们同事平时开玩笑说都比较忌讳“吃饼”,和“吃丙”这个是双关词。当然我说的年终奖的在绩效上的也只是限于我们那边的那个事业处的一个大概的情况,不能说其他事业处或富士康的其他事业群也是这么多,这也给你所处的部门效益是挂钩的。曾经有同事从深圳观澜那边的富士康调回成都我们部门的,他就说在那边的年终奖很丰厚,年终奖会有好几万甚至10W,算下来有10个多月的样子,而且有听说绩效这个东西也是水比较深,如果你和你上司走得很近,或许在一般的情况下会再多给你一些也是
可以的,都是暗箱操作,说不清楚。
(3)职称的晋升和工资的涨幅
富士康的等级制度很严,就职称也是非常多的,普工是从员1到员3,然后是师级干部从师1到师20还是师17??(原谅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员工,没见到过那些高管是啥职称,据说老东家的郭总裁就是最高的那个职称),职称与你的底薪收入以及管理职务这些是直接挂钩的。一般大致的对应关系是 师1(一般员工) 师2(一般员工) 师3(副组 or 正组长) 师4(副课长) 师5(正课级) 师66(专理 or 资深专理) 师7(副理 or 资深副理)..... 管理职务 还有经理 和资深经理 协理 资深谢理 处长 资深处长 副总 总经理 等等,管理职务和职称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和必然的关系,比如师1和师2有时候也可以挂组长的职务,有同事是师3和师4的也没有管理职务的,主要看你的老板(也就是你的上司)和你的关系了,他想用你就给你这挂这些职务,放这些权利给你,如果这个职务在人力的系统里生效的话还会有一点管理职务的津贴嘛,如果到专理及以上的职务听说会有一定的分红这些的,还有有职务会证明你在做事,只要你工作上不是太走心,一般打绩效的时候都不会太差的。那职称的晋升一般来说是三年一次,三年绩效都是甲以上听说就可以给你升一级了,当然也有特殊表现很好升的很快的,在公司里看见有大叔是普工做起的,从员级一直升到师6/师7,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在富士康里感觉堪称奇迹。一般员级的从普工干起,看见很多能坚持了7八年甚至10年的,大多是升到师1/师2,所以富士康里混对学历文凭在起步上还是比较重要的,一般大专就是师1,本科就师2,研究生是师3,工作年限长的进来会把职称给高一点,就像有个同事在某知名国际大公司有10来年经验,在那边的技术称职其实也就是这边员级员工差不多是员3那种嘛,后来跳过来了给了个师4的称职。更多的人是在进来三五年没有晋升的希望,工资也不涨自然就离职了,所以进来一步步晋升确实是很不容易的事,看个人的运气遇见的老板赏识不嘛。
还有工资的涨幅,听老同事说他们很长时间都不会长工资这应该很多企业的通病吧,只有有些比较好的外企这些会每年固定按百分浮动范围来涨薪资,在富士康涨工资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晋升职称吧,因为公司有规定每个称职对应的底薪都有一个范围,当然每个事业群情况不一样,底薪的范围也不一样,像富士康的鸿超准事业群模师的职称就会比我们这边同级的工资会高出一些,因为听说郭总就是模具起家的对这一块一直比较重视。如果晋升职称了,每年会有集团这种调薪把你的底薪调到对应的范围,当然听说一般都是往范围内低的调。
当然有很多对晋升和涨薪无望辞职的人,富士康人多,人员流动性特别大,别说基层员工,就是职务高一点的,像部门经理那种比较高级别都是随时有看到走人的,公司从来都是不缺人的,你走了马上会找人接替,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大家都是一颗螺丝钉,基层员工做的工作可替代性更强,没了你企业还是照常运转。
(4)其他福利
在富士康工作没有感觉有啥特别的福利,饭也不包,也没有餐补,即使有所谓的工卡上每个月冲400,那其实也是用你工资来提前透支,吃了是到时候要在工资里面扣的,使用加班费在富士康就是一种最大的福利,富士康的员工特别在意这个,平时加班要加的话,一般也就报2h,周末加班一天是算的10h,当然你说要向某些国企啥的,逢年过节发点啥东西从来没感受到这些福利,也就是过中秋的时候发了个很普通大一点月饼啥的。这点确实不如我在某普那样,每个季度还可以发点奖金啥的,当然还有点不的不提,富士康对待怀孕的女工还是不错的,这点也算对
女工的福利吧,如果女职工怀孕了不管是产线的女工还是坐办公室的,快到产期了也可以申请不用干活,园区里面有专门的怀孕女工休息的设施,就在那里休息这些!在这快妊娠期的时公司也照给你发工资,社保公积金这些,当然没有加班费。所以这里成了一个育娃和造人的好去处,发现不少女工进来就在这生个娃 ,修身养吸吧
2.日常工作内容:
平时日常的主要工作也还是比较单一,我们课的工作就维护线条,虽然看起来我们的工作要涉及一点技术上东西,不过那些东西还是挺简单的,时间做久了基本上都可以掌握的,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基础,更何况我在校学的专业还是还是有所涉及这些的,如果那些太难解决的问题都基本上会找供应商来处理。
日常的工作可能会因为部门不同,岗位的不同会有比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跟直接的制造部门或 和生产联系比较紧密的部门活儿会比较多,比如像我们当时所在的那个课就和生产就有直接的紧密,自然加班费就会多一些,如果周边部门和生产联系不那么紧密的部门,就会比较闲一点
还有日常的工作会可能去陪同苹果的客户,苹果客户会来视察生产的情况,实际上我们的工资还有线体及设备的钱都是苹果给的,代工公司实际上就出人,客户相当于我们的衣食父母,平日像上帝一般伺候着,主管和那些领导阶层都非常怕这些客户,我们进出车车间都不能带智能手机这些金属制品,除了钥匙和经过安管部门安全检测的棒棒手机可以带,但苹果客户是可以带智能机进去的,还有我们日常穿的是蓝色的无尘服,客户穿的是黄色无尘服,所以有人给这些客户取了一个有意思的绰号叫“太上皇”。而且这些客户权利和话语权很大,如果他不认可一个主管或者领导,他可以建议上面的人把他换掉,所以这里面上班的领导阶级都很怕这些客户。这些客户当然也看人,有的客户很不好对付,总喜欢给工作找找茬,大多不过还算好,毕竟有些客户是外国人,和里面的员工交流也不多,当然能和客户走得近有交流绝对是门学问,英语比较流利能和外国客户能有交流那自然更好说明你的在公司的位置一定不差,所以在里面工作能说一口比较流利英语,不管在哪个岗位都会有很大的优势,记得以前部门经理是个台湾大叔,英语好像超级好的。富士康的人比较多工作分工都还是分得挺细的,所以其他部门的工作除了什么财务这些夸行太多的,应该说都不会说太难做的,记得当时招我进去的人力姐姐,在校还是学的工科专业,后来去搞人力去了,产线的员工的活儿我就更不用说了,那基本上是个正常的人都可以干的。总得说来里面的很多岗位的工作内容都不是特别具有技术性,越往下的基础工作越是越基层,技术含量就越少。 当然有的做关于制程设计以及其他少数岗位工种还是有技术性的,这不能否认。
3.工作氛围和环境设施
(1)有的人想问在富士康上班是不是像坐监狱一样,觉得特别压抑,难怪这么多人要自杀?
可能早前富士康特别是刚刚进入大陆的时候,由于是军事化的管理确实比较严格,有点压抑。不过我后来进去我看见的富士康比起以前传言的那样其实已经改善了许多,相比其我在某普工作的时候,虽然还是觉得工作环境比较封闭,但管理感觉要人性化些,一般那些产线班组长对下面的普工还是不会太凶的。在某普工作的时候,特别我们那个部门就是台资公司被总公司收购过来的,管理方式比较粗暴Low,那些班组长还有那些内保真的不少都是些狗腿子,对下面的员工很凶,对我们这些技术岗的人也态度很差,加上上面的不少人都是些文化差的在当政,不懂
管理,所以在那里面才是真的很压抑像坐牢一般,尽管收入高一点,不过每天都心累,很不开心!当时从某普辞职过来还遇见好几个一起跳过来的,大家说起这些都有相同的观点。当然还是凡事无绝对,应该说在成都富士康里氛围整体应该是这样的,不会特别压抑,平时活儿也不会特别多,至少我看到的周围是这样情况,也主要看各人遇见的主管是怎么管理的了
(2)和同事以及上级的关系
应该说这是一个很难说 很复杂,富士康这样大公司的人很多,三教九流的什么人都有,可能遇见很优秀的,也有很多比较渣的人,曾经有朋友是比较优秀的川大/电子科大这些的研究生,渣的我就不多说了,真的就是一个独立于外面的社会。当然人多,素质良莠不齐就会有很多问题,矛盾比较多,感觉在里面特别上面的人斗争比较多,什么派别斗争,内部和内部人各种大乱斗随时都有,很多电影里上演惊心的宫斗剧情,你在这里面都很可能看得到,特别当时我们那个事业处是才从深圳搬到成都才建厂,人员的组织架构还没定性就会斗争特别多人心比较乱。这个问题客观的说也不是说富士康独有的问题,走了那么些公司仔细的说职场都会有争斗,只是看激烈程度罢了,相比在某普工作的时候内部斗争显得更为激烈粗暴。
和同事领导关系,也看部门的人员结构嘛,既然人多,就有可能有各种情况,有很多只是简单的工作关系的同事,也遇见了很多不错的同事,平时很关照自己,日常生活上也有很多私交的,和上司就看运气啦,我们当时主管比较坑,又不太管事,既然都走了这么久了其他也多说无用,体会就是在里面一定要跟对老板,跟对人了自己的发展会好的多,工作也好开展的多,当然遇见赏识你的上司更是难得,这个道理在哪个地方职场都是一样的。总得说来这种人多的地方,人与人的关系会比较微妙也比较复杂,有的说在国企里面人际关系比较复杂,我在国企有体
会是像富士康和之前某普这样的地方人际关系更为复杂一些。
(3)有的人进来比较好找女朋友
我只能说这个看自己的选择了,在公司里面耍朋友或者成两口子的倒是有一部分,不过绝对不像有的鼓吹说的里面那么容易找,还有耍朋友结婚的那么多,我个人觉得还是占少部分。当然有这样缘分自然是好,看对方看得对眼不,长得有姿色得毕竟是很少,由于工作环境的限制,即使长得还算可以,也不可能像市区里面的妹妹些那么光鲜,擅长打扮了,这确实是一个实情,进来的女的很多还是有妇之夫,大姐大妈的也挺多的,倒是刚进来的大学生长的可以点的妹子要多一些。有的菇凉说不定心思比有那些想法的还要多,总之就看自己的了,我也没在这里多说了。
(4)厂里的基础设施和办公环境
园区的基础设施
富士康的园区一般都还是非常大的,我入职的时还先去了龙华那边的园区3四个月的,因为当时事业处还在龙华没有搬过来,后来回来跟着架线建厂。龙华那边的园区和成都的园区布局不太一样,龙华园区是富士康的总部嘛,在园区里面生活的设施比较完善,小超市,网吧,各种餐饮店,小杂货店这些都很多,满足日常生活的设施都应有尽有,宿舍就在园区里面,好像有两三个区,我去那边出差的时候住的宿舍还算好的,是电梯公寓宿舍,向学校宿舍那种上下床四人间,宿舍的舍友都还是比较友好不吵不闹,宿舍里有可以打台球,看电视的地方
旁边有游泳池,不过没到时间开放没去过,还有足球场,免费的健身房,那段时间刚进去还做不了啥事,也没有加班,所以随时下班了就去锻炼健身,所以想想这些龙华那边的这些基础设施还是确实挺不错的。龙华园区,旁边有国内知名大公司总部某为,在宿舍上边一眼就能看到,周边的环境还是比较荒凉,交通不太便利,公交感觉很少,当时过去周末想出去到深圳香港逛一下,都基本先打滴滴去市区,不过那边园区总得来说比较生活化,生活和工厂都在里面。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那边的工作氛围和内地园区的确有差别,那边的老板以及下面的员工对于工作都更
敬业得卖力多,毕竟沿海一带的工作节奏要快一些跟内地不一样。
成都园区也还是很大,看资料上整个园区有84栋厂房,这些厂房都体量都非常得大,像个航空母舰一样巨大,一个厂房长估计有100m+,宽也很宽100m左右有,这些厂房分了很多区B区,C区,D区,A区好像也有不过,没在这个主体的园区里边在附近不远,本人也没有去过那边,这边主体园区是IDSBG和鸿超准两个事业群的地盘,主体园区对面隔离一条马路还有个富士康的业成事业群。总得来说成都园区也真的很大,长条型的,宽也还是比较宽,比很多大学都还大,在主体园区内的西门穿到对面(沿着园区的长边方向走),我试过走路要走40+分钟吧。成都园区是比较单一的工厂园区,园区内基本都是厂房,有一些小的便利店,食堂倒是挺多的,基本每个厂房或者每两个厂都会有食堂餐厅,味道良莠不齐,在西门那边有个大一点的餐厅就是IE学院旁边那个餐厅倒是环境比较好的,菜品也不错,就是价格比较贵,吃一顿也要15块以上,由于我在D区,那个餐厅在B区,我们平时都基本不会过去吃的,比较远,只有偶尔实在有空想打哈牙祭几个同事才组团一起过去尝一哈,中午或者上夜班会去吃,晚上下班一般都回去做,即使是煮点面条也算吃得很香,不像在龙华园区那样生活设施比较完善一,但成都园区周边要比龙华那边的要热闹一些,旁边最近就有一个龙湖时代天街,和不远的红光镇,天街那边衣食住行都还比较齐全的,大一点有个永辉超市和大一点的商场,周边的消费群体还是挺庞大的,除了富士康这样人多的公司,还有华为有个成研所,什么英特尔,京东方,西门子,德州仪器等等这些超大型的企业分布在高新西区,除了这些企业的员工还
有电子科大,红光镇那边还有好几个大学城所以人流量还是会挺大的。
成都的园区内是可以停车的,开车来上班的很多,但是要进园区要去申请摇号拿个审批证件,据说后来摇号越来越难,几乎一号难求。富士康的宿舍住的是西南高新公寓,刚进去只去短暂的住过几天,也是四人间环境不如龙华那边好有空调和配套娱乐体育设施,离园区倒是要近一点,走路大概15-20min 也就1.9km,所以我出差回来后都是出去自己租的房子开始是和同事合租每月500左右,后来自己租也不算贵,在龙湖那边的成都合院的酒店式公寓800,通气可以做饭一个人住还是多舒服的,要是小两口住也还是巴适的。成都园区那边同样还是和龙华那边一样
感觉交通不太方便,不知道怎么的,很少有公交要到那边,我要去成都市区都基本先坐滴滴到犀浦,再换乘地铁,后来要离开之前已经看到了有轨电车快修好了,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样了。
厂里的办公环境
办公的环境和硬件,这个问题还确实有点闹心,富士康里面的办公设施和环境不太好,相比某普和某东方就显得比较low了。一般好多事业处会搞一种那种大的联合办公室,很多部门的都在一起那种,感觉人多比较吵杂那种,一排排长桌子坐的都是课级干部以下的员工,一般副理级以上的老板会在联办的四周边用那种写字隔栏画一个地方5-6平方的地方专门作为各个部门老板们的办公位置,隔栏上在标注上这个老板的部门和职务就这样啦,当然这给某普的公司办公环境那是真心没法比的,某普的经理级别不但有个专门的办公室就在部门旁边,私密空间比较好,还专门配有一个助理,也就是专门为他服务的小秘书,条件很好的。在富士康反正我们事业处是这样,只有副总和协理有两个专门的办公室提供他们使用,所以要和那种有些在高档写字楼的公司比环境,那真的没比头。我们那个课由于基本上是干活儿的,而且人又多,除了有事就使用几乎就不去联办,由于我们下面基层员工都离上面的人感觉比较远,所以我们有些同事也给联办取了一个有意思的绰号叫“中南海”,意思在上面办公室里都是些领导在那里,我们这些干活儿的基层员工都觉得那里比较高不可攀,要去“中南海”就是去“面圣”。我们课的员工平时都在车间里面活动,在车间里有个临时据点,不过环境条件说实话也是比较差,主管不太说得起话,所以就和制造部门的员工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如果主管比较能说得起话,也就和其他周边部门一样在车间里会有个自己的办公房间。
这种超级工厂里真的人多了就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会衍生出很多问题,比如早高峰上下班的时候人真的还是挺多的呀,特别记忆犹新的是有次下雨天很多骑车上班的人本来就很多嘛,那个非机车道本来就窄,我正好搭了个朋友的车,加上又临近上班时间了大家都着急,在车上看见那个人车堵那个样一动不动,人潮就像快泄洪的洪水猛兽一样,有点可怕,还比如我发现富士康还有某普的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一般中午吃饭是1.5h,吃饭当然很多也是分时间段去吃饭,吃了之后员工找不到地方休息坐一坐,很多吃了饭就会拿张报纸垫一下食堂的桌子,就在食堂
的坐一会或者趴在食堂桌子上眯一会,还有些人会接地气选择在楼梯啥的就坐下了,如果天冷了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去车间里就在线体的工位上坐一坐,说真的条件还是挺艰辛的。我们课的人也免不了这样的“待遇”,和产线的员工也是同吃同住,有时“中南海”的少数同事有时也会下来去食堂休息,问为啥,主要说在联办有时觉得比较压抑,旁边又是老板们盯着总觉得不自在我们在车间里干活儿的时间相比普工来说其实还是很少的了,一天算上来干得多,有效时间5-6h算是很多的了,其他一般情或者况也就3-4h有效的工作时间,当然人不是机器还不是需要休息,有时在车间里待久了或者累了会喝口水,选择出车间来,就在车间进门口有几排放鞋和静电衣的鞋柜 在那里靠着休息会,看看手机,刷刷圈圈什么的,也不能走远了,因为事业群和集团人资会有一帮专门稽核的人,每天到处巡视,如果看见你闲逛,在工作时间到处闲逛(我们都叫这样的闲下来出来的时候 叫 打混),会把你工号和名字记下来进行通报处分的,被通报处分了你的绩效基本上就只能是丙了,就算找关系撤销了也会对年终绩效有一定影响,之前就会有同事是这样着过的。我们部门的工作性质倒是还算灵活,有活就干,有事产线会打电话来找人帮忙处理的。
4.富士康到底值得不值得进去工作?
本人随笔自述了以上这么多真实的工作生活经历,从生活,工作还是环境都有进行记叙,我相信你读了一遍都对富士康这个神秘的圈子都有个大致轮廓的了解,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要看自己的定位和生活的需求,自己应该有个判断,自己要有自己的选择。不过我可以给大致的有几类人群一点小小的建议,仅供参考:
(1)刚毕业的学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
这类群体由于刚毕业,没有什么社会经验,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没有明确的目标,建议可以去富士康里工作,1).首先菁干班进去的工资不会低,可以很好的养活自己;2).再者富士康也是个很大的平台,有能力的话可以让自己的价值在里面得到实现,如果再遇见个欣赏你的能干上司,一路升迁成为里面的高管成为人生赢家也不是不可能的;3).很多刚出来的学生其实把富士康也作为一个过渡期跳板,如果在里面觉得确实不适合,不喜欢里面的环境,你也找到自己的目标,那在这个过渡期好好准备,跳一个好的行业,或者同行更好的公司也是不错的,而且相信在富士康这样的大公司里认真工作过的人,在与人交流能力,流程制度化的管理,技术上的一些提升,多多少少都会学到不少东西,这些东西对于你将来出去打拼都是可贵的经验财富。
(2)有明确目标的
如果有很明确的目标,而这个目标又与富士康的环境不太相同,那建议最好还是别来,忙碌的工厂还是会磨平你的菱角,让你遗忘自己的初心和目标的,又浪费时间。当然如果你的目标就是在富士康比较能实现,那公司当然会很欢迎,好好在富士康干,生根发芽,站住脚跟。
(3)就业比较困难,自己急需一份工作
这类群体与第一种情况很相似,其实在富士康占了很大一部分,个人建议这样的情况其实富士康绝对还算是一个好去处,特别现在社会就业环境还是不太好的,在这样的情况,富士康还是比较有包容性的一个地方,很多人到这样来工作,把这里作为一个跳板。在公司上班遇见了很多这样的情况,有同事从其他不景气的行业到富士康来的,也有从很差的小公司到这里的,或者有出去后干工作混得不好的又二进宫,三进宫的都有见到。所以富士康这点还是做得不错的,不计前嫌,务实的态度,不会想某些国企出去之后再回来没门吧,或者有些看起来比较好的外企,,但是确实要求会很高,不会收容你的,这点要给老东家点赞。你在这里工作大家都是共赢,你给公司干活创造价值,公司也在这过渡期间养活你,同时你也可以寻找更好的机会,大家都不会亏,有不少人在适应了这里的节奏,离家又比较近的还会选择留下来。当然你如果资金困难,想找多少钱,说实话这里不太适合,至少在短时间内,公司得不到你想要的。
(4)想在这里养老的,只是想有份工作
有的家里条件还比较好,或有的女生不图找多少钱求一个稳定点的工作,我个人的建议这样的情况也比较适合,在富士康如果有点熟人或者关系去一个闲一点的周边部门,平时工作还是多清闲的,没有什么大压力。就有以前的同事老婆,以前为了和老公在一起放弃了自己医疗行业的工作到富士康一个比较轻松的部门,虽然工资不高,平时小日子还是挺悠闲。厂里还有很多大妈大叔年纪大了也没钱没啥能力,在厂里当普工混社保的太多了,大一点的公司工资不会拖欠他们,社保也是按时缴纳。
5.关于富士康的功过
这些年富士康这个超级工厂确实是个饱受争议的地方,我只是一个曾经的小员工一直有想法,想去这样真实地记录分享在在里面的生活,还原真实的情况,我真没有资格去评价老东家,不过以前在某普入职培训时,有个员工问了某普的人力对富士康的看法,他没有说更多,只是说富士康是一个伟大的公司。我个人的观点 如果换个思维去思考 确实老东家总体上来说是伟大的,尽管有不少不尽如意的地方,像跳楼自杀的人多,老板的压榨工人血汗工厂等等,我看到的富士康还是跟传言比改善了许多,相比那些小公司才真正嗜血的鬼,我在此表示我绝没有给富士
康歌功颂德,只是客观得说情况。还有感觉富士康算是一个民生工程,第一首先直接或间接的为国家GDP和税务作了很大的贡献,第二,上面也说过了,这里的包容性为很多了短时间或长时间的提供了就业,养活了很多人,富士康不是说号称百万大军嘛,而且看了一篇报道,有数据显示自富士康成立以来已经有6000W人在里面工作过,这样来看这确实是个浩大的民生工程。为国家社会的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的。
最后在疫情期间希望老东家和大家都好好的,安全度过疫情。写了这么多都写了两天了,只是记叙分享下自己的生活经历,还一个自己的心愿,谢谢您的观看!
有需要的同仁可以在帖子上留言,我看到后会详细的回复你的问题,或者对我的文章有质疑声的也可以留言,我相信真理是越辨越清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