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其他学派的关系
和儒家的关系
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翼,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请教过老子,黄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响。但是,当时儒道之争已见端倪,孟子对杨朱、庄子对儒家,荀况对庄子,都有过强烈的批评。到了西汉时期,儒道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司马迁曾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压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不过这一阶段主张儒道调和的观点更为流行。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但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时期,许多学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过道家思想强烈影响。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和法家的关系
道家与法家的关系主要是黄老派与法家的关系,从学术渊源上来说,法家是黄老道家派生出来的。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家思想有继承和改造。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但是,黄老道家坚持“道本清静、以道生法”的原则,和法家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而法家主张禁绝百家,这也是重用法家思想的暴秦灭亡之后,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的重要原因。
和名墨两家的关系
道家和名家、墨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传说老子的弟子——文子曾问学于墨子,《墨经》中也包含有老子的一些思想片段,同时名墨两家的思想也对道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庄子的学术思想就是在与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许还包括公孙龙)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而主张兼容并包的黄老道家更是积极吸取名墨两家有价值的思想,黄老道家著作《管子》、《恒先》、《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名墨思想,道家学者宋钘、尹文因为大量采纳名墨思想,前者被人当成了墨家,后者则被人当成了名家。至于后来魏晋玄学的兴起,也与名家“辨名析理”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名墨两家中绝后,它们的一些观点和著作也有赖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让我们一窥究竟。
和兵家的关系
李泽厚先生说:“《老子》确有多处直接讲兵。有些话好象就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其实,不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如《黄帝四经》、《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样,另外,道家学者鹖冠子还曾为为赵将庞煖之师,庞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汉书·艺文志》也曾把许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许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这些都说明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并曾经相互影响,只不过道家论兵,是其“经身理国”的副产品,和兵家单纯关注军事有所不同。
和杂家的关系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断出现精、精神、一、应、因、虚、静、时变、无形、无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所以胡适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和佛教的关系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附会道家哲学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魏晋玄学后期,庄子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传统文化非常熟悉。后来不满足于老庄,而转向般若中观学说,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后来的佛教又结合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天台宗、华宗、禅宗等中国式的佛教派别,尤其是禅宗,它结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间风靡一时,至今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
和马列主义的关系
1949年后,我国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评判标准的,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它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标准,难以反映诸子百家的本质,所以回归传统学说本身,成了新的研究潮流。不过,道家学说中确实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这一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唯物辩证法非常相似。
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第一个发现道家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是晚清学者严复,他反复强调:“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后来,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也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并把道家思想视为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者罗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称老子与道家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义者”。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东京演讲时,谈到自发秩序理论时,曾引用《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有些西方学者(如《远东经济评论》总编迈克、英国哲学家JJ.克拉克等)还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直接源头,他们认为近代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将‘无为’翻译为‘自由放任’,并对亚当.斯密产生了直接影响。而著名英格兰经济学家L.Young则认为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可能来源于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低流之水”的市场机制。
和基督教的关系
和一般的西方民众相比,基督教接触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经》最早就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去的。不过一开始,传教士们对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20世纪以后,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华人基督教徒的增加,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变,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对道家文化持有三种态度:一是对道家思想全盘否定,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二是以林语堂、袁步佳、尤利乌斯·格里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并行不悖,无须把两者视作两极对立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所以他们致力于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沟通和融合;[12] 三是以远志明、刘小枫、洪予健等人为代表,他们虽然认为道家与基督教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对自然而言,道家因不知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供应者和审判者,因此也就不会对有位格的道——神,产生敬拜、感恩之心,而妄图依靠人自己来“返璞归真”,结果与儒家的 “内圣外王”一样,都陷入了读书人清高自傲的泥潭。对社会而言,道家虽然警觉到权力崇拜的危害,但却不是像基督教一样努力拯救,而是选择了逍遥和逃避,所以也就无法在处处充满困境的社会中找到一条终极出路。
和基督教对道家文化的主动选择不同,当代新道家(或者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士,下同)很少对基督教展开主动研究,与此同时,以冯友兰和陈鼓应为代表,绝大多数道家人士基于中国人文主义传统,也对基督教持否定态度。
和道教的关系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础。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其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对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话(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晋玄学过后,道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已经消失,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如果没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第四、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第三、道家无为自化,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就是道家。
和伊斯兰教的关系
穆罕默德的《圣训》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后,已与儒释道文化发生了“相互融汇”的现象。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刘智等皆精通儒释道三教经书,他们大量运用“道”、“太极”、“两仪”、“玄机”、“虚灵”、“清”、“真”等道家理念阐述伊斯兰教教义,而《天方性理》等著作以“真”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支点,创“真一、数一、体一”之“三一说”,而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从理论到修炼更是与道家道教思想暗合。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些苏非教团,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体验中,苏非大师或门宦教主们还吸收了许多道教和佛教坐静、默思、练气、静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土”或“清真和尚”之称。对于此种现象,日本已故学者井筒俊彦还进行过深入的比较研究。
和儒家的关系
作为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两翼,道家和儒家的关系比较复杂,它们之间有互相学习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请教过老子,黄老道家和儒家也曾互相影响。但是,当时儒道之争已见端倪,孟子对杨朱、庄子对儒家,荀况对庄子,都有过强烈的批评。到了西汉时期,儒道之争也进入白热化阶段,司马迁曾说:“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汉武帝执政后,儒家成了胜利者,而道家被压制,直到魏晋时期,玄学兴起,道家重新复活,儒道之争也重新开始,不过这一阶段主张儒道调和的观点更为流行。魏晋之后,道家思想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但因为纯用儒家会带来王莽式的灾难,所以以后的统治者大多都是“外儒内法”,或者是“外示儒家,内施黄老”。在许多朝代立国初期,儒家思想和黄老思想互为表里,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宋明时期,许多学者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而儒家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的形成过程中,也曾受到过道家思想强烈影响。到了清代,诸子学兴起,许多儒家学者精研道家,成为儒道会通人士,这为以后道家复兴打下了基础。
和法家的关系
道家与法家的关系主要是黄老派与法家的关系,从学术渊源上来说,法家是黄老道家派生出来的。法家学派非常重视道的规律性,明晰了“道”与“理”的关系,对道家思想有继承和改造。而他们重点阐述的所谓法术势,都是黄老道家首先提出来的。在许多方面有相似之处,所以许多人认为,黄老道家和法家一样都是“人君南面之术”。但是,黄老道家坚持“道本清静、以道生法”的原则,和法家学派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另外,黄老道家主张兼采百家,而法家主张禁绝百家,这也是重用法家思想的暴秦灭亡之后,新起的汉朝要用黄老思想拨乱反正的重要原因。
和名墨两家的关系
道家和名家、墨家的关系也非常密切,传说老子的弟子——文子曾问学于墨子,《墨经》中也包含有老子的一些思想片段,同时名墨两家的思想也对道家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庄子的学术思想就是在与名家代表人物——惠施(也许还包括公孙龙)的长期论战中形成的,而主张兼容并包的黄老道家更是积极吸取名墨两家有价值的思想,黄老道家著作《管子》、《恒先》、《吕氏春秋》、《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的名墨思想,道家学者宋钘、尹文因为大量采纳名墨思想,前者被人当成了墨家,后者则被人当成了名家。至于后来魏晋玄学的兴起,也与名家“辨名析理”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名墨两家中绝后,它们的一些观点和著作也有赖道家道教的保存,才能让我们一窥究竟。
和兵家的关系
李泽厚先生说:“《老子》确有多处直接讲兵。有些话好象就是《孙子兵法》的延伸”,其实,不仅是《老子》,道家的其他著作如《黄帝四经》、《文子》、《吕氏春秋》、《管子》、《淮南子》等均包含大量兵家思想,甚至有些句子和兵家著作一模一样,另外,道家学者鹖冠子还曾为为赵将庞煖之师,庞煖曾多次向他请教,并领兵打败燕国,《汉书·艺文志》也曾把许多道家著作列入兵家,又把许多兵家著作列入道家,这些都说明道家和兵家关系密切,并曾经相互影响,只不过道家论兵,是其“经身理国”的副产品,和兵家单纯关注军事有所不同。
和杂家的关系
因为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兼收并蓄,所以呈现出了一种斑驳芜杂的特点,所以在历史上经常被人当成杂家,但事实上,黄老道家对诸子百家思想,无一不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干的。反映在《管子》、《吕氏春秋》、《淮南子》中,就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加以融会贯通而已,反映在文本上,就是不断出现精、精神、一、应、因、虚、静、时变、无形、无为等概念,和《晏子春秋》等纯粹的杂家有所不同。所以胡适在其《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中认为:“杂家是道家的前身,道家是杂家的新名。汉以前的道家可叫做杂家,秦以后的杂家应叫做道家。”
和佛教的关系
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是通过附会道家哲学来宣扬教义的,此即世称“格义佛学”时期。魏晋玄学后期,庄子哲学受到玄学家乃至佛教僧人的推重,直接影响到魏晋时期玄佛合流的趋势。僧肇是东晋时期著名的佛教哲学理论家,自幼“历观经史,备尽坟籍”、“每以庄老为心要”,对传统文化非常熟悉。后来不满足于老庄,而转向般若中观学说,创造了第一个中国化佛教哲学体系。后来的佛教又结合道家等中国固有文化传统,形成了天台宗、华宗、禅宗等中国式的佛教派别,尤其是禅宗,它结合了道家“任自然”的理念,曾在唐宋年间风靡一时,至今在世界上有广泛的影响。
和马列主义的关系
1949年后,我国一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也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评判标准的,改革开放后,人们逐渐认识到,包括道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它有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完全用马克思主义作为评判标准,难以反映诸子百家的本质,所以回归传统学说本身,成了新的研究潮流。不过,道家学说中确实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这一点和马克思主义的基础唯物辩证法非常相似。
和自由主义的关系
第一个发现道家和自由主义关系的是晚清学者严复,他反复强调:“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国之所用也。故能‘长而不宰’,‘无为而无不为’”,“治国宜听民之自由、自化”、“治国宜顺自然,听其自由,不可多所干涉”。后来,许多西方古典自由主义也开始推崇道家思想,并把道家思想视为人类共同的自由大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自由至上主义者罗斯巴德和包雅士曾称老子与道家为“世界上第一批古典自由主义者”。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哈耶克1966年9月在东京演讲时,谈到自发秩序理论时,曾引用《老子》“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另外,有些西方学者(如《远东经济评论》总编迈克、英国哲学家JJ.克拉克等)还认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义的直接源头,他们认为近代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魁奈将‘无为’翻译为‘自由放任’,并对亚当.斯密产生了直接影响。而著名英格兰经济学家L.Young则认为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思想可能来源于司马迁的《货殖列传》中“低流之水”的市场机制。
和基督教的关系
和一般的西方民众相比,基督教接触道家文化很早,《道德经》最早就是17世纪末18世纪初的传教士介绍到西方去的。不过一开始,传教士们对道家文化基本上是排斥的,20世纪以后,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华人基督教徒的增加,这种情况才有了明显改变,今天的基督徒,一般对道家文化持有三种态度:一是对道家思想全盘否定,这主要是一些基督教原教旨主义者;二是以林语堂、袁步佳、尤利乌斯·格里尔等人为代表,认为基督教和道家思想可以并行不悖,无须把两者视作两极对立的生活方式来评价,所以他们致力于基督教和道家思想的沟通和融合;[12] 三是以远志明、刘小枫、洪予健等人为代表,他们虽然认为道家与基督教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对自然而言,道家因不知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供应者和审判者,因此也就不会对有位格的道——神,产生敬拜、感恩之心,而妄图依靠人自己来“返璞归真”,结果与儒家的 “内圣外王”一样,都陷入了读书人清高自傲的泥潭。对社会而言,道家虽然警觉到权力崇拜的危害,但却不是像基督教一样努力拯救,而是选择了逍遥和逃避,所以也就无法在处处充满困境的社会中找到一条终极出路。
和基督教对道家文化的主动选择不同,当代新道家(或者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人士,下同)很少对基督教展开主动研究,与此同时,以冯友兰和陈鼓应为代表,绝大多数道家人士基于中国人文主义传统,也对基督教持否定态度。
和道教的关系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关键原因是它们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首先,道家思想是道教的重要思想基础。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其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对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话(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三,魏晋玄学过后,道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已经消失,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如果没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第四、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第三、道家无为自化,重视不言之教,没有严格的组织和师承关系,但道教却非常讲究师承关系,有教徒与组织,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第四、道家(尤其是黄老道家)虽然提倡兼容百家,但都是以道家为主,融会贯通而成,而在道教那里,更多的却是“以丹解道”、“以儒解道”甚至“以佛解道”,传统民间信仰的意味很浓。第五、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就是道家。
和伊斯兰教的关系
穆罕默德的《圣训》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伊斯兰教自唐永徽二年(651)传入中国后,已与儒释道文化发生了“相互融汇”的现象。著名回族学者王岱舆、刘智等皆精通儒释道三教经书,他们大量运用“道”、“太极”、“两仪”、“玄机”、“虚灵”、“清”、“真”等道家理念阐述伊斯兰教教义,而《天方性理》等著作以“真”作为伊斯兰教文化的支点,创“真一、数一、体一”之“三一说”,而伊斯兰教中的苏菲派,从理论到修炼更是与道家道教思想暗合。在中国西北地区的一些苏非教团,如嘎地林耶的修行生活和体验中,苏非大师或门宦教主们还吸收了许多道教和佛教坐静、默思、练气、静修甚至苦行的方式和方法,所以有“清真道土”或“清真和尚”之称。对于此种现象,日本已故学者井筒俊彦还进行过深入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