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一个东北人,我很为自己的家乡而自豪,黑土地与冰雪的豪迈锻造了东北人的粗旷与健美,连语言也是同样的直爽与干脆。我不但喜欢这片土地,也同样深爱这里的人文风物,连路边的一棵小草、一粒石子,我都将它们视做朋友。爱家乡,同样爱乌及屋,在很多人看来,东北的方言土气的掉碴,令人尤为痛心的是,就连咱东北人自己也有这种歧视自己母语的心态,而且大有人在。尤其是现在很多的年青人更是以讲东北方言为耻,忘记方言事实上也是一种忘本,就是背叛。为什么其他省份和地区的方言却不为人所笑话?尤其是广东话、上海话,还有很多人在学习和模仿,莫非语言,语种也有贵贱之分?难道就因为我们东北穷?还是因为我们文化水平低?我想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出在我们自己的心理。诚然,现在社会大风气不好,教育也成了富人的教育,不过在这里就不多说,以后有时间另与大家探讨。本人在这里翻箱倒柜,搜罗了一部分家乡的方言土语,在此与大家共同探析一番,如果有喜欢此道的朋友,希望能多提宝贵见解,在此我代表东北的父老乡亲先行谢过了。本人净袖折躬,向您行我们满人的大礼了。
提到东北方言,大家首先会联想到赵本山,正是因为赵大师才让全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人都了解了东北农村、东北方言,但是由于艺术的普及性及艺术性,赵本山不可能把所有的东北方言展示给大家,同时也有很多外地人其实在看本山剧的时候,大多是只看热闹,真正看懂的人,听明白的人并不多,恐怕就是很多东北的年青人也不能彻底的明了,所以我感觉有必要,把东北的方言整理和标注一番,并呈现给广大热爱黑土文化的朋友们,以下是我多年搜集与挖掘来的黑土语言,请大家指证、参阅。
1、干哈 :干啥?做什么 。那啥:语气助词,说话前提醒对方注意。
2、邪虎:厉害得很。
3、贼好:非常好。贼字在东北话里使用率较高,做“非常”、“很”讲。
4、顶硬儿:好使,说话算数。
5、鸟(niao二声)花:棉花
6、取灯:火柴。
7、下屋:仓房、放杂货地方。单独的房子。
8、得了:吃得了。完成,完成了。行,就这样了。或是打断别人的话,不耐烦的样子。
9、仰壳:仰面朝天。又称“仰巴叉”。
10、笼(long三声)共:总共,共有多少多少东西。
11、堤搂:拎着东西。
12、胳吱:搔痒,胳吱窝:腋窝
13、抓瞎:六神无主,失去主张。
14、落(lao四声)套:衰败、落伍、走下坡路。
15、拉(la二声)扯:说话脏,不检典。例句:那小媳妇说话可拉扯了。
16、栽歪:东西放的不平,走路跛脚。斜靠着身子躺着。
17、嘎(ga四声)悠:桌椅腿高低不一样,前后晃动。或形容人走路蹒跚、缓慢的样子。
18、嘎(ga三声)咕:形容人乖张不好接近。或是处理事情出人意料。
19、掴(一声)的:敲打。或是打人
20、撺的:撺掇、鼓动。
21、故咚:形容人比较坏,或是愿意使坏。
22、卖单:看热闹。
23、装假:多指初次到别人家吃饭不敢多吃的样子。例句:“这孩子,叨菜呀别装假!”
提到东北方言,大家首先会联想到赵本山,正是因为赵大师才让全中国乃至世界上很多人都了解了东北农村、东北方言,但是由于艺术的普及性及艺术性,赵本山不可能把所有的东北方言展示给大家,同时也有很多外地人其实在看本山剧的时候,大多是只看热闹,真正看懂的人,听明白的人并不多,恐怕就是很多东北的年青人也不能彻底的明了,所以我感觉有必要,把东北的方言整理和标注一番,并呈现给广大热爱黑土文化的朋友们,以下是我多年搜集与挖掘来的黑土语言,请大家指证、参阅。
1、干哈 :干啥?做什么 。那啥:语气助词,说话前提醒对方注意。
2、邪虎:厉害得很。
3、贼好:非常好。贼字在东北话里使用率较高,做“非常”、“很”讲。
4、顶硬儿:好使,说话算数。
5、鸟(niao二声)花:棉花
6、取灯:火柴。
7、下屋:仓房、放杂货地方。单独的房子。
8、得了:吃得了。完成,完成了。行,就这样了。或是打断别人的话,不耐烦的样子。
9、仰壳:仰面朝天。又称“仰巴叉”。
10、笼(long三声)共:总共,共有多少多少东西。
11、堤搂:拎着东西。
12、胳吱:搔痒,胳吱窝:腋窝
13、抓瞎:六神无主,失去主张。
14、落(lao四声)套:衰败、落伍、走下坡路。
15、拉(la二声)扯:说话脏,不检典。例句:那小媳妇说话可拉扯了。
16、栽歪:东西放的不平,走路跛脚。斜靠着身子躺着。
17、嘎(ga四声)悠:桌椅腿高低不一样,前后晃动。或形容人走路蹒跚、缓慢的样子。
18、嘎(ga三声)咕:形容人乖张不好接近。或是处理事情出人意料。
19、掴(一声)的:敲打。或是打人
20、撺的:撺掇、鼓动。
21、故咚:形容人比较坏,或是愿意使坏。
22、卖单:看热闹。
23、装假:多指初次到别人家吃饭不敢多吃的样子。例句:“这孩子,叨菜呀别装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