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师那吧 关注:468贴子:3,541
  • 12回复贴,共1

印度教的宇宙观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印度教的宇宙观非常值得重视。它比一切科学的宇宙观更加高明,比一切宗教的宇宙观更加正确。
  印度教按人口算是世界第三大宗教。它有大约十亿信徒,其中的九亿五百万居住在印度。仅次于拥有超过20亿信徒的基督宗教和15亿信徒的伊斯兰教。远超过人数仅有3亿五六千万的佛教徒。但我们中国人对印度教十分缺乏了解。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一支雅利安人南下进入印度,对印度土著发动了多年的战争,占领了印度河流域与恒河流域。
  这时出现的《梨俱吠陀》《夜柔吠陀》《沙摩吠陀》《阿达婆吠陀》,包含了当时的神话体系。在吠陀神话中,最突出的是天帝因陀罗。他是天神的首领,常常乘坐马拉的战车遨游天空,保护诸神。那时的神祗有黎明之神,火神,水神,风神,死神,太阳神,医药神,财神,乐神,飞天天女,阿修罗神等等。在吠陀文化后期,印度产生了婆罗门教。
  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组合成许多小国,印度历史进入了战国时代。由于“封建末期大爆发”,思想和宗教界空前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佛教、耆那教等等创立。印度的两大史诗《罗摩衍那》和《摩诃婆罗多》中的故事广泛流传。
  (罗摩衍那成书不早于公元前300年。《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0-02-27 21:48回复
     这时的印度神话衍生出梵天与毗湿奴、湿婆三大主神。因陀罗等退居次要地位。
      据说梵天是第一位的主神,是创造万物的始祖,他在一眨眼的时候创造了世界;毗湿努是第二位的主神,是宇宙的维持者,能创造和降服魔鬼,被奉为保护神;是仁慈和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作为保护者的毗湿奴会化身下凡以匡扶正义、消灭邪恶并建立法治。所以他有很多化身,如鱼、龟、野猪、人狮和侏儒等。湿婆是第三位的主神,是世界的破坏者,以男性生殖器为象征,被奉为毁灭之神。但实际上他们是三位一体的。所谓“神虽唯一,名号繁多,惟智者知之”。
      古印度人认为,宇宙出自飘流于混沌中的梵卵。梵天本是梵卵中的金胎,飘流一年后,他以意念力把卵壳破为两半,为天,为地,天地间出现了气体空间,以后是水、火、土、气、以太五要素,再以后是众神、星辰、时间、高山、平原、河流。出现了人、语言、情欲、愤怒、欢乐、忏悔,最后梵天自身也一分为二,一半为男,一半为女,他还创造了一切生物和妖魔。一切秩序都受梵天的控制。作为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创造神梵天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神话中开天辟地的盘古。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0-02-28 09:23
    回复
      2025-07-20 20:24:14
      广告
      后来印度人的认识进一步深化,认为大梵是无限的存在,是自在自为,无始无终,恒常不变的绝对者,超越时间与空间,是隐藏在宇宙万事万物乃至诸神背后的“绝对实在”。--------“大梵兮,至高上而无变灭”。世界包括生命是大梵之局部显示。创世大神梵天则变成了宇宙精神“梵”的人格化体现,又称‘创造者’、‘生主’。
        传说一切都起始于梵天的梦境。包括所有神在内。当这个最高灵魂醒着时,世界是活动的;当他躺下时,世界就平静下来;当他要睡眠时,万物就消失融化于最高灵魂之中。最高灵魂就是通过睡和醒,永无休止的让万物生生灭灭。《森林书》说“万物从梵天而产生,依梵天而存在,毁灭时又还梵天”---------用现代语言说,宇宙在真空与物质幻有之间循环。据说梵天大神的一天有日夜各十二小时,每十二小时相当于我们的四十三亿两千万年。每一劫等于梵天的一日一夜。梵天只会在最初和最末的时间出现,即:创造是梵,毁灭也是梵。现在梵天在酣睡,梵天一但醒来,世界就会回归混沌,然后重新开始。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0-02-28 17:41
      回复
         据说梵天造出了【梵天界】
          梵天界分为无色界和色界。无色界无形无物,色界有形有物,居住着神族、魔族、天族、人族、兽族以及其他生命
          梵天创造了这个世界,创造了神、魔、人、兽和所有一切。但梵天是复数的。我们这个梵天的创造力量只局限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以外的世界由更高一级的梵天或其他梵天所创造。在无量劫无数劫中,有无数个梵天出生,隐没。
          又曰,梵天创造世界的过程大致如此:他首先创造出既实在又不实在的心,由心转变造化,生出空,空的属性是声。继空之后又生出风,风的属性是触。继风之后生出火,火即光,光的属性是色。接着是水,水的属性是味。最后诞生的是地,地的属性是香。然后这五大元素再构成万物。
          他的妻子萨拉斯瓦蒂是司掌教育与文化的女神,是从他的大拇指上生出来的。梵天有儿子十一个,都是他自己生出来的。据信是人类的祖先。随后他儿孙们一代接一代生出了人类。他也创造了七位圣哲共同协助宇宙之创造。类似耶稣自称的所谓“工匠”。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0-02-29 07:51
        回复
           梵天通常被描绘成一个肤色粉红、四头四臂的老人。身穿白袍,四张脸朝向东南西北,象征四部吠陀经;四臂则分持念珠、盛有恒河水的水罐、权仗、弓箭等物,其中念珠用来记载时间,恒河水用来衍生万物。他平时坐在莲花宝座上,有时也骑天鹅或乘坐战车出巡。在泰国及东南亚,梵天被认为是仁慈无比的神祇。由于外形近似佛教的佛像,因此中文多称之为四面佛。
            婆罗门教声称梵天创造人类的先后顺序,为印度的种姓制度奠定了根基。人被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贱民五个等级。认为每一种生命都有灵魂,会再生或转世,善恶将得到报应,这种轮回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要得到解脱必须达到梵我如一的境界,即个体灵魂与宇宙灵魂合而为一。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0-02-29 12:02
          回复
             婆罗门教并不完善,(三大纲领吠陀天启,种姓至上,祭祀万能)很多内容出于臆测与传统习俗。有丑陋的社会等级制度,低下的妇女的地位。误以为祭祀万能,所以礼仪繁琐,铺张浪费,动辄要杀无数的牲畜,祭祀神灵,有时甚至将活人作牺牲。非常愚痴。他们崇尚苦行。无条件迷信吠陀的权威。把人生的际遇都归于神的赏罚,误以为人世间一切的现象,都是神的安排。梵天或上帝主宰一切。而人是渺小的,只有屈服在梵天或上帝座下,永为神的奴隶。----------已经趋于迷信。
            于是有博大精深的佛教出现。释迦牟尼佛用高深的禅定实践加上思辨,创立了无与伦比的的佛学体系。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苦、集、灭、道”、“十二因缘”等等来解释世界。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0-03-01 15:45
            回复
              婆罗门教主张灵魂不灭,原始佛教否定自我,灵魂的存在;婆罗门教假托神说,构造种姓制度,非常黑暗。佛教否认种姓制度,主张人类一律平等,一切众生平等;提倡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婆罗门教以苦行或乐行修持,佛教则主张“中道”为修行原则。婆罗门教主张神造万物,主宰世界;佛教认为世间一切皆假因缘所生。人之苦乐完全取决于人生自己行为,而不是取决于神的赏罚。婆罗门教的解脱观认为,消除对世间的种种欲望会与大我合而为一,梵我合一是婆罗门最高的境界。在佛教当中,则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究竟的解脱,而认为这只是一种投生到天界的方法。
                释迦牟尼破除迷信,纠正偏见,开创了印度新文明,后起的印度教吸收了许多佛教的习惯和信仰,如果没有佛教,印度教永远不会有当前的状态,诚如圣雄甘地所说,佛教给予了印度教新的生命、新的意义、新的解释。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0-03-01 15:46
              回复
                佛教的宇宙观后面探讨。
                  佛教根植于婆罗门教的土地上。释迦牟尼遍访印度各个流派的师傅,“知非即舍”,吐纳百家,自出胸臆,戛戛独造。基本上,佛教是对婆罗门教的反动,后期印度教则是佛教的升级版。但也带有婆罗门教的一些糟粕。
                  客观地说,虽然优点巨多,佛教理论仍然有种种缺点。这些缺点在古代中国现代中国很难被察觉。因为中国人在先天理论上并不高明,但在宗教文化极度发达的印度却会最终显露。
                  譬如说:
                  一、佛学是出世间理论。认为世间充满了痛苦,一切事物都是不值得留恋的。人们只有出世,才能寻找到获得精神解脱的方法。这在大多数人看来自然十分消极。佛家过于关注来生而忽视今生,没有改造这个社会的绝大意愿和勇气。往往把人所遭受的各种痛苦统统认做是因果报应。许多信佛者都缺乏是非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二、回避政治。疏远政治。的确有重内轻外、耽空滞寂之弊。干涉政治时,也无非是对政治领袖劝善。谈不上制度建设、制度保障。致令有“蔽于天而不知人”之讥。虔诚信仰佛教的国家和子民基本上都缺乏阳刚之气,牺牲精神,无法团结起来面对邪恶势力、社会不公。
                  三、用缘起否定创造。事实上自然与创造各司其职,相辅相成。就像建造一座园林。
                  四、否定人有不灭的灵魂。后人不得不用阿赖耶识弥补裂痕。
                  五、没有正确解释人类的起源,生物的起源。(认为人是天人的后代)对世界历史的解释也不够准确。
                  六、“非暴力”的信条根植于佛教思想中。这种无条件反暴力的社会纲领在它伊斯兰教面前缺乏起码的自卫能力,只能灭亡。而印度教群众却用此起彼伏的起义迫使穆斯林统治者放宽了宗教政策。(当然,印度教与伊斯兰教亦在一神论上一致)
                  七、佛教最致命的缺陷是否定有上帝存在, 不承认神创造世界,控制世界,导致许多人把佛教看成是无神论的宗教。是以神为敌的。这也造成佛教高僧在七世紀对商羯罗的辩论中一败涂地。佛对世界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当勉强。而造物主是宇宙的主人,自然可以有权力支配任何神灵,任何空间,任何星球,一切凡人和所有灵魂。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0-03-02 09:25
                回复
                  2025-07-20 20:18:14
                  广告
                  早期的佛经为什么不讲上帝,不讲人格化的法身佛,的确是令人奇怪的事情。估计有以下几种可能:
                    一、功力缺失,下来以后忘记了在天上的大量经论。我这样说一定会得罪虔诚信佛的道友,然而这种事情非常正常。-------盖一切神佛下世,为了不打破人间迷局,绝大部分神通法力都会留在天上,神佛在人间的法力能达到真正功力的百分之一者寥寥无几。一般也就是几千分之一,微不足道。普通信众和僧侣往往把释迦牟尼在天说法与在地说法混为一谈,总以为佛祖在那里都是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举手投足可以挟山超海,毁天灭地,实则大谬不然也。如果真是那样,全世界早就一股脑皈依佛祖了。
                    二、由于一切传法者都有维持地球现状的必要,为了不泄露天机,释迦牟尼佛没有深讲。佛祖涅槃之前曾经说:“我传法四十九年一字未说”,可能就是不想让弟子们自树藩篱,深闭固拒。
                    三、机缘未成熟。网上澄际先生认为,“佛陀当时传授涅槃之道,而未更深入地向人们传授神道,皆因当时人们早已歪曲经典,大肆杀生,直接讲神,世人无法理解和接受,故先以否定吠陀而传以净化方法,使世人逐步踏上实修之途。
                    。


                  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0-03-03 18:59
                  回复
                     几百年后,在佛教内部,出现了与印度教非常类似的派别——密宗。密教认为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都是佛陀的方便说法,并不是释迦牟尼佛的真实本意。传给芸芸众生的只是方便法。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在密乘看来也只是法身佛的应化身而已。
                      密教把上帝称为大日如来,或者普贤王如来。认为宇宙就是上帝的能量展现。这等于又把上帝从后门请了回来。使人再度与上帝和好。但这样做毕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比较缺乏依据,显得有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所以至今大小乘佛教也不认可。
                      上帝的存在毋庸置疑,他的人格化显现毋庸置疑。(上帝万能,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显现。)估计随着密教的普传,其他正教的普传,佛教会在若干年后回归纯粹的有神论宗教模式。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0-03-04 10:06
                    回复
                       正如某网友所说:佛教否定了《吠陀》和印度的种种理论,也沒有能够收編释尊后出现的其他经典如两大史詩和《梵伽梵歌》等。这就从根本上斩断了自己的树根。与传统的印度渐行渐远。最终导致了悲剧发生。--------最后佛教不得不撤出印度,栖身于文化不发达的东南亚和无神论盛行的东亚各国。(在伊斯兰教徒入侵之前佛教已经衰微。)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0-03-04 23:15
                      回复
                        哈哈!
                        难得一见!
                        赞楼主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1-02-20 06: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