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爱青吧 关注:36,748贴子:575,921

回复:这个杀人抛尸案件留下的线索很多。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首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陈彪院士70高龄,(社会经验丰富,不是关系熟悉的人不会被其诱骗的,)或者在途中遇到熟人,被诱骗到附近的住处被害。从两案的案发地理特征,红线为陈彪院士行动路线,圆圈圈出的的位置,为两案高度重合的区域。或为凶手居所所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2楼2020-08-29 13:52
回复
    上次分析作案位置图3处。和陈彪院士失踪路线有重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4楼2020-08-29 22:02
    收起回复
      陈彪院士,早晨6点30分从北京东路中科院土壤研究所出发,沿北京东路向西步行至南大,从图上看徒步路线应该是习惯的北京东路,其他的路线有点绕路。陈教授年逾70岁,清晨,选择徒步也有健身之意。大约40~50分钟到南大。做为一个老年人,社会生活经验都很丰富。一般的交通事故和行人纠纷都会有效避免。即使一大清早遇到熟人,也不太可能大早晨去拜访它人。因为要去南大开会,老科学家的时间观念都很强,做事严谨有条理。一般不会中途临时变更去往他处耽误工作。这条路陈院士是轻车熟路不知道走过多少回了。这次失踪肯定是途中遇到变故。不出意外的话肯定是遇到熟人,自己主动上了熟人的汽车而消失。在92年的11月份早上7点钟左右,北京东路上不会没有行人,如果是交通事故或绑架发生,不被人发现是不可能的。上了汽车如果不是向南大行驶,陈彪院士也会警觉的,只有在行驶向南大方向,谎称有事顺便中途拐到附近的住所处理个人事务,那这个熟人一定是陈彪院士工作中接触到的熟人,所以才会放松警惕。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6楼2020-08-30 19:31
      回复
        在92年,家庭用小汽车极少,基本都是单位公车。小中巴刚刚开始在南京兴起。能和陈彪院士熟识,和曲校长也有接触,这个凶手感觉是校内教职员工,把范围扩大一下。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校内教职员工。本来这两个学校就有着很深的渊源和联系。陈彪院士途中也经过东南大学。联想到陈彪院士途中有上汽车的可能。南大碎尸案也有使用运输工具抛尸的迹象。归纳怀疑,凶手有使用机动车辆的能力。也和领导有接触熟悉的机会。机动车辆中以面包车的嫌疑最大,像南京依维柯这种客车之类。便于在车内行凶。凶手职业为司机。长期和机动车打交道。维修车辆,熟识机械构造,动手能力强。能不经训练,凭借维修经验对尸体分尸。职业方面,司机有较高可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8楼2020-08-31 16:13
        回复
          刚刚突然脑子里有个奇怪的念头跳了出来,我赶紧扒了扒地图,看南大碎尸案和陈彪院士失踪案的行动轨迹。突然,有了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想法。看下图,南大天文楼,离刁爱青最后失踪的地方平仓巷很近!这个圆圈也是陈彪院士最终的目的地,也是曲校长的专业教学地点。这3个案件关系人最后终于集中交集在南大天文楼这个圆圈处。或许,陈彪院士在途中没有发生意外,而是顺利到达在南大天文楼附近,然后失踪!刁爱青也是顺着平仓巷北行,在天文楼附近失踪。不出意外,在南大天文楼附近肯定有让人意料不到的凶险之处。也是凶手在南大天文楼附近无法消除,留下深深的烙印!也能解释为何不在平仓巷一带抛尸,而在南大平仓巷的对侧,南大的东面抛尸,是出于为了避嫌的目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9楼2020-09-01 21:54
          回复
            我在前面曾经对作案轨迹画图,图1处根据抛尸法则,圆心处即为犯罪地点,圆心也就是南阴阳营处。也是警方排查的重点!再看看南阴阳营和南大天文楼的关系。见图2.两者近在咫尺。所以,南大天文楼疑点更重了。为什么这么多疑点都指向到南大天文楼身上?不会仅仅只是巧合吧!需要深思!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0楼2020-09-01 23:07
            回复
              我对该案分析了这么长时间,但心里总是空荡荡的不太踏实,不知道是哪儿出问题了?现在,我终于有了一种直觉心里也变踏实了。我好像离真相越来越近了。当我首次看到这起案件,心里好像有股热流在涌动。总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希望我写的点点滴滴能给大家带来有益的借鉴。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1楼2020-09-01 23:33
              收起回复
                罪犯基本是在深夜抛尸,而且没留下任何线索,说明罪犯的生活习惯和正常人作息不同。职业习惯是能熟悉了解南大附近街道夜晚人流的状况。而且是长期深夜完成任务下班从南大附近街道经过。而从事天文研究恰恰是习惯于在夜晚观察星空收集数据。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2楼2020-09-03 00:04
                回复
                  凭借本人的生活经验积累,感觉上凶手应该是个技术控。在工作上动手能力很强!处理事务很严谨,逻辑很清晰。且处理问题上有追求无瑕疵的强迫症情节。可能和凶手的多年养成的工作习惯有关。凶手从事的工作应该属于精细操作的类别。因为我曾经从事过相似的工作,工作上要求误差是按丝要求的。不能说是一丝不差。误差要求3丝以内。所以,从内心里就养成随手归纳的习惯,工作上基本不允许出差错,否则会出大问题,延伸到生活中无论事无巨细都特别较真。职业病的表现。以我的观察,凶手处理问题比我还要精细。这件案子,假设换做我来做,在工作生活中我是一个动手能力极强的人,抛去恐惧情感因素等,我认为我会做的漏洞百出。这个凶手真的很可怕,也很冷静谨慎,心理抗压能力极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6楼2020-09-08 23:40
                  收起回复
                    南大碎尸案,对于凶手来说,杀人分尸应该是没有太大难度。能分尸2000多块,且用热水处理。从发现的证物看,凶手没有一丝慌乱,基本没留下破绽。最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在闹市多次多地点大范围抛尸,竟然没有被人发现,这可是省会城市的市中心繁华地段。我一直在考虑凶手是如何做到多次不引起路人注意到现场抛尸,然后消失的。起码,凶手应该事先踩点观察熟悉现场环境。如果不是对南大附近极其熟悉,根据凶手谨慎的行事方式,凶手是决不敢做没把握的事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8楼2020-09-09 23:08
                    回复
                      南大碎尸案,凶手绝不会是临时起意,作案是经过深思熟虑过的。从事后的证物可以看出,凶手作案的特点,胆大,冷静,处理尸块的手法精细而且精准。没有一丝慌乱。虽然证物很多,但有价值的痕迹都被其消除。反侦察能力很强。且能对陈彪院士和刁爱青二位受害者下手,这两位直接受害者为一老一少。折射出凶手不是太强壮,不是体力劳动者。故选择的受害者均为体弱者易于控制。也侧证凶手是个脑力劳动者。身体不是太健壮,处理问题特别讲究技巧。决不是一力降会的主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9楼2020-09-11 08:17
                      回复
                        凶手的思维异于常人,过于剑走偏锋。举个例子印证一下。一个普通的罪犯杀人,想要毁尸逃脱抓获。主要是对头颅毁坏藏匿,尸身基本不做处理。无头让人无法辨识,古语中的无头案也是由此而来,所以,无法追查下去。南大碎尸案,恰恰相反。对能辨别尸源的头部没有过多处理。而分尸用了极大的精力,行事风格有些像西毒欧阳锋怪异!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0楼2020-09-12 00:27
                        收起回复
                          南大碎尸案发生后,因为受害者是南大学生,学校出了人身伤亡事故,校长肯定要承担责任的,南大会有什么相应处理结果,也在凶手意料之中!凶手和曲校长和陈彪院士有什么过节,还尚未可知。如果是生活中有什么矛盾,我想概率很低。搞科研的人精力主要是放在枯燥的研究上,是思想上的追求,在生活上基本是很朴素的。感觉凶手应该是在工作上和陈彪院士及曲校长有瓜葛牵扯。但能和陈彪院士和曲校长这两位在天文领域里的重量级的人物有矛盾的话,那这个人在工作中肯定不会是一个普通的基层教职员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2楼2020-09-13 22:41
                          回复
                            从分尸抛尸的手法,心思很细腻。和对受害人的选择,凶手选择的是体弱便于控制的个体。且能被女被害人不提防。总体看来,凶手大概率为中年女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3楼2020-09-17 20:56
                            回复
                              据案情,尸块里混有木渣。如果属实的话,说明分割时用的不是切菜板,而是木质较软的木板。切割后有细微的木渣沾在尸块上。凶手行事这么谨慎也没有发觉。说明木渣很细微很难发现。也说明了凶手不是在正常的居家之所分尸的。这个处所没有切菜板不能正常起居做饭生活。可以说这个处所一定没有火源用于饮食。和我预测的差不多。应该是在一个工作场所的隐蔽之处,有热水源。用电水壶烧水或者离单位的热水集中供应站不远。应该是在工作场所作案。而且十天内是在夜间作案。该工作地点的工作性质可以夜间出入上班或值班不引起别人怀疑!在南大附近这样的单位应该不是太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4楼2020-09-21 23:10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