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说文》中所载“骊靬县”,是西汉时期设置,属凉州张掖郡。是西汉为安置匈奴骊靬部落降众而设置的县。辖区约在今永昌县焦家庄乡南部和东大河上游流域一带。两晋均属武威郡。“骊靬“一词来源于”犁靬“,亦作黎轩、犁靬,又名大秦。其实是汉朝时对罗马帝国的称谓。都城在罗马 (今意大利罗马市)。《汉书·西域传》:安息国以 “犁靬眩人献于汉”。
对于到底骊靬县是因"生产皮革"而名,还是因收留“骊靬”人而命名,现学界还有争论,这与本文所谈内容关系也不是很大,不是重点。
重点是某人但对于“靬”的毫无依据的牵强附会,还不允许提出质疑,删除速度之快令人敬佩。
其解读“靬”为象鼻,长4寸的象鼻闻所未闻;径面4寸3分解成方形的杆,也是刷新了我对“径”字含义的认知;如果这个责任归于对生活常识与古文含义不甚理解尚可。但把其复原流马上之“马头”解成是“骊靬”县地图的外形这我就无话可说了!
遍寻汉代“骊靬县”地图而不得,只寻得汉代全域版图与凉州郡版图如下:

汉朝版图

汉朝凉州刺史部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