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顶一个。楼主在菱纱方面的总结对我挺有裨益的。
当时罗衣叠雪还发帖时跟过一段,但是觉得她有部分过于不合理,还有些随兴曼生的枝节就没继续看了。
说说对仙剑4本篇的看法,本身有明显的残缺处,整体上则已颇有味道、是趋于完整的。
我对本篇最不满大约有三点(在剧情本身严密程度上难称调和的):
1是菱纱封神陵这块还可以再周密一些。还有楼主说的中后期,感觉其转变的过程还可以再细腻些。(或者补完韩家这一块儿)
2是梦璃对幻瞑界的感情或着哀怜当再完整,以此体现其两肋岔道的境况。至少不该让她对家园残破族人可怜的怜悯之情的铺垫过少,少到过于影响观感的地步(本篇中幻瞑界已是有一种析骸易子的氛围,但还是偏淡薄)。毕竟此前已经有对寿阳百姓的各种关怀了,如离香草、女萝平妖、风水惊变时坚持要查明原委,再描写一些其对族人的关怀亦顺理成章,也能更托出天河对梦璃的理解。
3则是天河这边。首先说一下整个仙剑4玩完后我最喜欢的是天河,大抵会有希望其塑造偏向完美的倾向(我指的完美,是其行为逻辑与成长逻辑周密圆满),以下所思可能有所牵强之处。
在梭罗双树事件结束后回琼华,菱纱被指责,天河于剧情中当场亮兵刃。我整理过其在剧情中亮拳头直接亮出兵刃的情况与打架的情况,比较代表性的亮拳回:1)察觉菱纱疑似有杀气,以为菱纱要杀人,于是脸色变凶。2)打王魁山,直言打架就打架。空拳的王魁山直言厉害,俺不是对手。3)剑男双瞎。
典型亮剑回为:战风邪兽。3)战淮南王。4)熔岩兽王。5)句芒。6)归邪。7)琼华弟子中的混账8)玄霄。9)路怪甲。
(还有一个比较算的是妖界初现时云天河持剑而上卷云台。)
以上天河基本上只对有杀气的妖怪或是要认真亮兵刃自保或者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其余情况天河基本是良善赤子。虽然有鲁莽的地方,也有部分急脾气,但在我看来都不出“赤子”这个范畴。只有这一个小细节方面有点太过,如果说是为了展现后面幻瞑界天河暴力的那段cg,又不大巧妙。总之有些出格。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给我的印象却颇深,关于感觉天河剧情的缺失大抵来源于此处。(他性格中偏暴戾的那一块没能有更深层次的描写、刻画、展开。)
其余地方基本上我认为如果要圆、要解释都是蛮有余地的。
认同楼主说的关于初稿,其剧情走向脉络,那更像rpg打怪升级该有的合理规划路线,也在整体上 更加完整。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仙剑4本篇的剧情架构,感觉瑰奇已足,圭旨几诠,符合我的审美。包括机械降神部分,我也觉得其发生得颇有趣味,有种戏剧的荒诞感等。终局里玄女等天界背景可以有更好的展现,但对我来说即使弄得比较完满其意蕴韵味也未必有九天玄女天降并落下天火这个情节值得我咀嚼。
另外,我对于四人组都很喜欢,对其塑造也觉得各有妙处。
梦璃给我的感受与印象主要就像一名极为人文情怀的君主,像个明君模板(类似诸葛亮?)。对陌生人冷漠,对认可者与亲近者非常细腻,对普通人与遭遇不幸的人有宽广的胸怀,尤其是对莲宝这一段给我的印象最深(没有要和其他片段比较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段最合我的意。)故而在4人组里面我对其偏爱仅次于天河,或者说与其说是偏爱,不如说是激赏。
对菱纱和紫英的喜爱倒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菱纱给我的感觉是塑造似乎缺了些什么,不如紫英这样在本篇中完满而淋漓尽致,支线子矛那段也很相称。
紫英给我的印象,硬要将四人套在一个体系里,我觉得像入世匡世的儒者,似大理寺卿、似枢密宰执。总之是虽然不完美,但极为自律、正气,有朝锐,以民本、济世为己任的那种。与梦璃在观感上相成。
菱纱则是本身的任侠形象,但考虑其年龄,是四人中最小的,老成气、粗鲁气、心细兼有之。一句话就是穷苦的孩子早当家,与天河相类,但客观条件上使其在另一方面仍不免有稚弱之气(抗打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菱纱我是担忧过于欣赏。
天河在我眼里更像种庄子寓言式的人物,类似于真人至人,以天真自然为指归圭旨,如隐世野人如醒世狂客,其对比红尘浊莽又有一种荒诞感。我欣赏其很多地方,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脑袋里总有一块地方是空的那还有什么意思,感觉真的有点真如不二、至人无梦的韵味。
很想仙剑4的人物、尤其是四人组还能有其他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天河饱尝冷暖、读书写字什么的,菱纱并非短寿的世界,梦璃原画里的其他设定,以及其他瑰丽神仙鬼怪、瑶居幻境。但是可能有的制作人员恐怕都没有去做出这种作品的心境、如今的我也没有以前的心境再去看这些故事的心境,只能在帖子里闲扯且凌乱无神的遥思遐想。
当时罗衣叠雪还发帖时跟过一段,但是觉得她有部分过于不合理,还有些随兴曼生的枝节就没继续看了。
说说对仙剑4本篇的看法,本身有明显的残缺处,整体上则已颇有味道、是趋于完整的。
我对本篇最不满大约有三点(在剧情本身严密程度上难称调和的):
1是菱纱封神陵这块还可以再周密一些。还有楼主说的中后期,感觉其转变的过程还可以再细腻些。(或者补完韩家这一块儿)
2是梦璃对幻瞑界的感情或着哀怜当再完整,以此体现其两肋岔道的境况。至少不该让她对家园残破族人可怜的怜悯之情的铺垫过少,少到过于影响观感的地步(本篇中幻瞑界已是有一种析骸易子的氛围,但还是偏淡薄)。毕竟此前已经有对寿阳百姓的各种关怀了,如离香草、女萝平妖、风水惊变时坚持要查明原委,再描写一些其对族人的关怀亦顺理成章,也能更托出天河对梦璃的理解。
3则是天河这边。首先说一下整个仙剑4玩完后我最喜欢的是天河,大抵会有希望其塑造偏向完美的倾向(我指的完美,是其行为逻辑与成长逻辑周密圆满),以下所思可能有所牵强之处。
在梭罗双树事件结束后回琼华,菱纱被指责,天河于剧情中当场亮兵刃。我整理过其在剧情中亮拳头直接亮出兵刃的情况与打架的情况,比较代表性的亮拳回:1)察觉菱纱疑似有杀气,以为菱纱要杀人,于是脸色变凶。2)打王魁山,直言打架就打架。空拳的王魁山直言厉害,俺不是对手。3)剑男双瞎。
典型亮剑回为:战风邪兽。3)战淮南王。4)熔岩兽王。5)句芒。6)归邪。7)琼华弟子中的混账8)玄霄。9)路怪甲。
(还有一个比较算的是妖界初现时云天河持剑而上卷云台。)
以上天河基本上只对有杀气的妖怪或是要认真亮兵刃自保或者极度愤怒的情况下。其余情况天河基本是良善赤子。虽然有鲁莽的地方,也有部分急脾气,但在我看来都不出“赤子”这个范畴。只有这一个小细节方面有点太过,如果说是为了展现后面幻瞑界天河暴力的那段cg,又不大巧妙。总之有些出格。虽然只是个小细节,但给我的印象却颇深,关于感觉天河剧情的缺失大抵来源于此处。(他性格中偏暴戾的那一块没能有更深层次的描写、刻画、展开。)
其余地方基本上我认为如果要圆、要解释都是蛮有余地的。
认同楼主说的关于初稿,其剧情走向脉络,那更像rpg打怪升级该有的合理规划路线,也在整体上 更加完整。
不过我还是更喜欢仙剑4本篇的剧情架构,感觉瑰奇已足,圭旨几诠,符合我的审美。包括机械降神部分,我也觉得其发生得颇有趣味,有种戏剧的荒诞感等。终局里玄女等天界背景可以有更好的展现,但对我来说即使弄得比较完满其意蕴韵味也未必有九天玄女天降并落下天火这个情节值得我咀嚼。
另外,我对于四人组都很喜欢,对其塑造也觉得各有妙处。
梦璃给我的感受与印象主要就像一名极为人文情怀的君主,像个明君模板(类似诸葛亮?)。对陌生人冷漠,对认可者与亲近者非常细腻,对普通人与遭遇不幸的人有宽广的胸怀,尤其是对莲宝这一段给我的印象最深(没有要和其他片段比较的意思,只是觉得这段最合我的意。)故而在4人组里面我对其偏爱仅次于天河,或者说与其说是偏爱,不如说是激赏。
对菱纱和紫英的喜爱倒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菱纱给我的感觉是塑造似乎缺了些什么,不如紫英这样在本篇中完满而淋漓尽致,支线子矛那段也很相称。
紫英给我的印象,硬要将四人套在一个体系里,我觉得像入世匡世的儒者,似大理寺卿、似枢密宰执。总之是虽然不完美,但极为自律、正气,有朝锐,以民本、济世为己任的那种。与梦璃在观感上相成。
菱纱则是本身的任侠形象,但考虑其年龄,是四人中最小的,老成气、粗鲁气、心细兼有之。一句话就是穷苦的孩子早当家,与天河相类,但客观条件上使其在另一方面仍不免有稚弱之气(抗打击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对于菱纱我是担忧过于欣赏。
天河在我眼里更像种庄子寓言式的人物,类似于真人至人,以天真自然为指归圭旨,如隐世野人如醒世狂客,其对比红尘浊莽又有一种荒诞感。我欣赏其很多地方,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脑袋里总有一块地方是空的那还有什么意思,感觉真的有点真如不二、至人无梦的韵味。
很想仙剑4的人物、尤其是四人组还能有其他形式展现出来,比如天河饱尝冷暖、读书写字什么的,菱纱并非短寿的世界,梦璃原画里的其他设定,以及其他瑰丽神仙鬼怪、瑶居幻境。但是可能有的制作人员恐怕都没有去做出这种作品的心境、如今的我也没有以前的心境再去看这些故事的心境,只能在帖子里闲扯且凌乱无神的遥思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