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历宝钞吧 关注:1,391贴子:16,270

回复:玉历宝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粉白黛绿(注廿五),骷髅东西。
十五曰 相亲相睦
亲爱存心,视无隔膜。
天下一家,谁可疏薄(注廿六)。
十六曰 同善同诚
明善诚身,圣训谆谆。
同成正觉,不别群伦(注廿七)。
十七曰 化己化人
人己立建(注廿八),大化同归(注廿九)。
烦恼消融,静者之机。
十八曰 好道好义
道义光明,秉彝之性(注三十)。
常念在兹,所性坚定。
十九曰 广劝广行
功成惟志,劝念修行。
广大无私,普度众生。
二十曰 无非无是
是非蜂起,端由妄为。
圣哲无妄,本体不亏。
以上是 孚佑帝君所增列,劝化世人,宜敬信地忏悔的二十个条目。由季亮从悚然集中录出。特别登录在此。
注一、肆:放肆乱做。
注二、兢兢:戒慎小心的样子。
注三、如承大祭:好像进行大的祭典一般恭敬。
注四、炳著乾坤:他的功业,光明照耀天地。
注五、关侯武穆:即关羽,封武穆侯,故云关侯武穆。
注六、雁不重群:雁鸟重视夫妻之义,不与他鸟为侣。
注七、廉颇负荆:荆,是多刺的荆木,所制成的刑杖。廉颇是战国时赵国将领,骁勇善战,功业很大。妒嫉蔺相如以一个舍人的身份,因为达成完璧归赵的任务,以及在渑池之会上,维护赵王的尊严有功而被尊为上卿,时想羞辱于相如。相如忍辱避见,并且说明避见的原因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著想。廉颇听后肉袒负荆请罪。
注八、淮阴胯下:‘胯’,是指两大腿之间。淮阴,是指西汉淮阴侯韩信。韩信在未显贵时,处处受辱。当时淮阴县屠宰场有一少年羞辱他说:‘你虽然身材高大,好带刀剑,我看你是个懦夫。你敢杀我吗?不敢!就从我的胯下爬过。’韩信熟视后,从此少年的胯下匐伏而过。忍辱之功,令人敬仰。
注九、项:项羽。
注十、端人:端正的人。
注十一、不狎邪僻:不亲近邪恶的人。
注十二、乡党矜式:矜式,敬重和取法。乡里中的人都敬重取法于他。
注十三、挈矩:絜,是量度。矩,是制作方形的工具。挈矩,是行事皆照法则去做,不背常理。
注十四、复砺廉隅:廉隅,指品行端正而有志节。又砥砺自己,品行要端正,而且有志节。
注十五、落落自殊:落落,不苟且地和世人同流合污。自殊,指与他人不同。
注十六、迩,近的意思。
注十七、亲亲:亲爱亲人。
注十八、胥,皆也。
注十九、元良汨尽:汨,沉沦。意指良心丧尽。
注二十、厌:同餍字,满足的意思。
注廿一、罔:祸害。
注廿二、心地难昭:心胸难以求得光明自在。
注廿三、死父生君:死亡的父亲,骗成是活著的国君。
注廿四、敢乱嚣嚣:嚣嚣,自得无欲貌。意指以致扰乱了自得无欲的心性。
注廿五、粉白黛绿:黛,古代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粉白黛绿指化妆得很美丽的女子。
注廿六、谁可疏薄:还有谁会与我感情疏远呢?
注廿七、不别群伦:不论何类的人。
注廿八、人己立建:除了建立自己的福慧,也成就别人的福慧。
注廿九、大化同归:同归于佛陀的教化。
注三十、秉彝之性:彝,常理。意谓秉持著合乎常理的本性。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0-02-22 06:37
回复
    第三节 玉历之理可包括在佛教的教义之中
    一、古德云:‘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莫言不报,时刻未到。’
    二、宝鉴编云:
    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动念已先知。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三、因果录云:
    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要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果使千百劫,业报无影响。
    因缘会遇时,何以无纤爽。
    四、经云:
    业有三报:一现报:现作善恶之报,现受苦乐之报。二生报:或前生作业,今生受报;或今生作恶,来生受报。三后报:今生作业,后几生受报。须知天地无私于人。前生所作不同,则今生之报亦不同。
    五、慧远禅师云:
    聪明不能敌业,富贵难免轮回。
    六、悚然僧云:
    人生孤苦贫贱,恶疾所缠,奇祸所逼,以及盲聋喑(注一)哑,脚跛手折,五官不备等类。因其前生受享过分;或今生少时不惜福;或壮年奢侈;或多昧心之事。故至衰老无能,种种受苦,是即现报之一证。
    不然,彼命中或有应得福寿者,何以不旋踵(注二)而竟致贫促?相上或有应受灾耗者,何以一转盼而坐享丰饶?盖转移之机(注三)在天心,不在人力。人当自存其心,以体天心也可。
    注一、喑:不能言语。
    注二、不旋踵:没多久。义同‘一转盼’。
    注三、机:关键。
    又云:‘一毫之善,与人方便(注一);一毫之恶,劝人莫作。衣食随缘,自然快乐,算甚么命,问甚么卜。
    欺人是祸,饶人是福。天网恢恢,报应殊速。谛听吾言,毋自倾覆(注二)。倘尔执迷,终堕六畜。’
    注一、与人方便:即:善行虽然小,也方便地助人。
    注二、毋自倾覆:不要自寻堕落。
    七、普庵祖师偈云:
    **本是人来作,人畜轮回古到今。
    不要披毛并戴角,劝君休使**心。
    八、觉世长老云:
    地狱实有之,盖人性念于善,则属阳明(注一),故入于轻清,可登天堂。
    念于恶,则属阴浊,故入于昏暗,使归地狱。
    每见世人病危,眼光落地,多畏鬼魅;或耳闻钢叉、锁炼声。因嘱家人焚镪帛(注二)、许愿礼斗。
    是时,命如风烛,勾使忽到,藏身无所。带至冥府鞠勘(注三),遍受破肚抽肠、焰炉汤沸之苦,轮回异道。
    此皆由于人心之不善耳。若不及早猛省,事至而惧,所谓及时抱佛脚,无益也。
    注一、阳明:纯阳的气质。
    注二、镪帛:本指以绳串之成贯的钱币。此指银纸,金纸等冥钱。
    注三、鞠勘:鞠是穷究之义。勘是调查之义。意指穷究在世的行为;调查其善恶。
    觉世长老又说:
    世间有应无子女之人,虽多置妾,终无诞育。或有死于母腹;或有与母并亡;或有早夭;或有中年先死。皆因夙根浅薄(注一),还报相阻(注二),另投别胎。
    如其父子母女,年老相依,或顺或逆之不等者,则又视其前生恩怨之如何,称量相偿;及有无积善之故。
    盖积善乃能培基(注三)。培基必先省过,此最切要处。
    注一、夙根浅薄:指父母与小孩间的根基、福缘浅薄,故健康不佳。
    注二、还报相阻:业报来临,阻止小孩来投胎,或成长。
    注三、培基:培养福份的基础。
    九、地藏菩萨云:
    ‘我观是阎浮众生,举心动念,无非是罪。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
    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灯,供养佛像;或转读尊经,乃至念佛、菩萨名号,历临终人耳根;或闻在本识。
    是诸众生,为造恶业,应堕恶趣,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亡者,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我今劝诸众生,临终之日,慎勿杀害牲畜,拜祭鬼神,求诸魍魉。何以故?
    尔所杀害,乃至拜祭,无纤毫之力,利益亡人;但结恶缘,转增深重。
    假使来世,或现在生,得获圣分,生人天中。缘是临终,被诸眷属,造是恶因,亦令是命终人,殃累对辩,晚生善处。
    何况临命终人,在生未曾有少善根。各据本业,自受恶趣,何忍眷属,更为增业?
    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及健自修,分分己获。’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2楼2020-02-22 06:38
    回复
      六、子孙入阁贵显
      杭郡徐文敬先生,在朝廷担任御史的高官。熟习修道的各种义理;喜好研究释道儒三教圣贤的事迹。平日常辑集、并出版修行敬信录之类的书,引导世人向善。
      太夫人每日虔诵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千声;也喜爱与人谈论因果报应的事理。曾经翻刻东阜地方的玉历宝钞与至宝全书,祈望人人改过向善。遇到荒年,五谷欠收,必定捐钱救济亲族的人。
      儿子名本,官至内阁大学士(注一)。一子名祀,官至甘肃巡抚。孙子名以烜(注二),官至侍郎(注三)。一孙名景熹,官至盐法道(注四)。所有的曾孙,现在又都考上科甲。
      注一、内阁大学士:内阁是古代大学士办事的官署。大学士,是古代的官名,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唐以后,历代沿用。宋代有昭文馆、集贤殿、龙图阁等大学士。
      注二、烜:光明宣著叫烜。
      注三、侍郎:官名,是汉武帝才设的郎官,常侍从皇帝的近臣。自东汉以后,凡是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改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代起,其职位升高,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有六部),都以侍郎为副长官。明、清时,升至正二品官,与尚书同为各部的长官。
      注四、盐法道:是布政司、按察司的属官,专管盐的运输。清代设盐运使的省,设盐巡道;不设的设盐法道。
      七、三子进士及第
      张孟珙先生,担任河南省的臬司(注),居官廉洁,恩威并行。
      最喜欢做的事是:刊印玉历宝钞、阴骘文广义、及莲池大师戒杀放生文之类的书。最厌恶的是:黄色图画、书籍、赌具,以及堕胎、绝孕的资料。凡是有造作这些东西的,必处重刑。捕获这些嫌犯或东西的人,就厚厚地给予重赏。
      遇有饥寒交迫的贫苦人家,无论多远的异地他乡,必定多方给予救济。
      夫人一听到他钞印劝善的书或文章,即使典卖衣服、首饰,也必定给予帮助。
      生有五子:长子名学庠,是己丑料进士;次子应造,己未科进士;三子绍贤,也是己丑科进士;四子企龄,是戊子科举人;五子景昕,雍正癸卯科的秀才。
      注:臬司:宋代提点刑狱司简称臬司。明清时,是按察使之别称。为清朝各省掌管司法、行政的长官,隶属于各省总督、巡抚。
      八、
      常熟蒋春圃先生,家境虽然富裕,然而一生勤俭,如同清寒之士。
      见到劝善的书或文章,必定命子孙们钞录、或印刊,毫不吝惜金钱。实在是一位品德纯粹的人。他的子孙也是继承他的祖德,敦厚地祗砺行善,毫不懈怠。如玉历宝钞,太上感应篇,戒杀放生等书,连年钞录刊印,传播赠送,无法算数。
      孙子名棻,有功名;曾孙名伊,康熙癸丑年考上进士,曾孙陈锡,乙丑年考上进士;廷锡,癸未年考上进士,官至大学士。涟洄己丑科同科考上进士。溥雍,雍正庚戌年考上进士,也位至中堂(注)。栏梢,丙午年考上科甲;鼎,乾隆辛未年考上进士。
      由于遵信善书,印赠善书,其子孙科甲、显贵,如此兴盛。
      注、中堂:唐代设政事堂于中书省,以宰相领其事,后代因此称宰相为中堂。明代的大学士多加师、保,兼领尚书,为实际上的宰相。其办公处在内阁之中,而中书居东西两房,因此,明清时的中堂,则用以沿称大学士。
      九、施药救人、荣任城隍
      嘉靖年间,江西南昌府熊兆鼎先生,幼年即研习内科与外科医术。
      十九岁那年,曾捧读玉历,见到在第二殿的章句内有说:
      ‘指下不明(按脉不知病证),医药取利,应在本殿发入活大地狱受苦;再另发小地狱受苦。’
      又有施药救济多人以及传钞玉历,说与世人知晓,俾令警惕,痛改前非等话。
      从此之后,发大信心:不计较财利;不避寒暑,不分贫富。只要遇到危症,必须使用人参,但是病家贫穷、买不起的,就暗中将人参切成细末,混在其他的药中,以贱价卖给病家治病。而将富家所酬谢的金钱,救济急难的病患。
      如果遇到荒年,就步行出诊,绝不坐轿子。他的夫人也十分贤能,无不顺从丈夫行善的意愿。冬天即使穿著粗制的葛布衣裙,也毫无怨言。
      八十岁那年生日当天,忽然见到厅堂上高悬著一幅红绫的报单,上写金字说:
      ‘奉
      天帝命,熊兆鼎赴福建省城隍司任。’
      三天后,异香绕室,于是沐浴更衣,端坐而逝。
      他的子孙到现在愈来愈昌旺,科甲连绵,在当地十分荣耀。
      十、点灯济难、子入中堂
      陈先生,是海宁丝的望族。
      时常一到晚上,就在街巷中悬挂油灯,以方便夜归的人行走。同时布施药物、棺木,以济助蒙受瘟疫之灾的难民;又设置义冢,以便掩埋死者,免得尸体曝露荒野。
      尤其时常流传玉历等劝善的书籍,文章。
      上天对陈家的报应也十分大:子孙显贵,有好多位进入中堂担大学士的。到现在,科甲不断,在浙江一带,十分有名。
      十一、关汪孙赵四族、善德兴家
      在浙江杭州一带,以富豪称雄的,在清朝有关、汪、孙、赵四个大家族。他们都是存心动念,莫不在于利益万物,济助急难之人,孜孜不倦,毫不厌烦。
      以关家而言,如关槐的祖父,当提报为官时,还不断地执笔增注丹桂籍一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0-02-22 06:42
      回复
        汪家则布施、赠送紫霞丹等救急的药丸,好几代都未停止。
        孙家则时常印送各类的善书。近年又印送玉历来警醒世人。
        赵家则遵信玉历中的指示,印赠玉历,并布施棺木,救济贫穷不幸死亡的人。并布施棉衣,帮助受冻的人。
        以上四大家族,就是如此存心的。因此,不只是现在家境富裕丰厚,而且子孙贵显的很多。累积善行,可以承天之幸,降下吉祥,这些事例,可以做为确实的证据。我十分恭谨地将所看到的,听闻到的,举例出来,劝导相信的人,多行善德。
        以上都是李氏求已堂集中所记载的。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6楼2020-02-22 06:43
        回复
          第二节 柯润堂记载的三则善报
          一、刻印玉历、会试连捷
          我的同乡陈仲长先生,很久以来,即仰慕玉历的善理。但是想到此书附近无法购买到,十分难过。
          有一天,到苏城的一座古庙作客,很幸运地获赠一册。读后心中十分警策,毛发都为之竦立。因此,告诉熟识的出家师父说:
          ‘世间的善书,没有如此好的!此书不但有智慧的人阅后可以有完全不同的省悟;即使一般人听闻其中的道理,也莫不可以产生更加敬慎的德行,而后悔于以往的过错。’
          于是发大愿心,照原书的式样,交给出版商刻版,以流传久远,诚心地希望天下的人都能归于善道。
          刻印三年,他的儿子名宝俭,参加北方闱场癸酉年的乡试,考取举人。甲戌年参加会试,又是连传捷报,并得到第一名。其荣耀直达一省。天理总是降福给善人,这可说是最大最明显的事例。
          二、卖宝救命,官至尚书
          台州应尚书,当他还在山中读书时,有一天,正点著灯钞录玉历,突然听到鬼在交谈说:
          ‘某某人的太太,因为丈夫长久客居在外,未回家,公婆逼她改嫁。但是这位妇人家十分贞节,执意不肯,明天晚上被逼不过,会上吊自杀,我可以找到替身了。’
          应尚书第二天早上去打听,果然是真有其事。
          于是回到读书处,暗中将祖先遗留下来的名琴、古砚卖掉,得银四两。又好心地伪托是这妇人的丈夫,写了一封书安慰太太,并寄四两银子回家。
          她的公婆接到信,相信儿子平安,也就不再逼媳妇改嫁;自不用上吊自杀了。
          不久,她的先生竟然真的回家团聚。
          应尚书过了没多久,又听到鬼说:‘按照常例,我应该可以找到替死鬼的,奈何这个秀才破坏了我的好事!’
          旁边另一鬼说:
          ‘怎么不报复,降祸给他呢?’
          此鬼说:
          ‘他常钞玉历宝钞劝世,又存著救人的慈悲之心,上帝已敕命他作阴德尚书了。我那敢加祸于他?’
          后来应先生果然官至尚书。
          三、戒食牛犬肉,即登科甲
          芦州周质夫先生,学养深厚,但是功名不成,悠悠忽忽地,年已四十。
          有一天,偶然感悟到杀牛的凄惨,又读到玉历中记载第六殿地狱,其中有关不戒食牛肉,狗肉一条。因此全家发誓,不吃牛、狗肉。并传钞玉历以警醒世心。
          就在这一年入太学,不久考上科甲。到现在,子孙仍然贵显不已。
          文集内附注说:以上三件事,都是亲自见闻而得,并非杜撰的。可以证知:人的富贵荣华,都是善念所感召。暗中植下福份的根基所致。特别举列出来,劝导世人,虔诚地奉持玉历的规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7楼2020-02-22 06:44
          回复
            第三节 袁德初因玉历救渡母亲,救活妻子奇验记
            袁德初,是四川酉阳州袁谨安的儿子。七岁丧父,家庭富饶。
            母亲邵氏,因为他长得太瘦、又多病,十分忧愁。
            一日,看到食疗的书记载肥嫩鸡汤能补养元气。从此每顿饭必定杀一、二只鸡,和成肉汤给他吃。并且养了很多小鸡,天天挖寻小虫喂鸡,等长得壮硕了来杀。
            袁德初十五岁那年,母亲忽然患了皮蛀的病。遍身如同虫在钻,鸡在啄,痛苦得卧床不起,但是由于不明白因果报应的道理,仍然令佣人照常烹杀。
            德初阅读既多,见到母亲患病,知道是罪孽的报应。立即禁止佣人再杀鸡并且将以往所存留,腐败堆积,如山如丘的鸡毛鸡骨,引母亲去观看。
            母亲生病日久,毫无起色。悲啼七年之后惨死。临终之时,发出虫的唧唧声与鸡的啼叫声,并且自己用手扒碎皮肉,哀号至死。
            德初见此惨状,泣想:‘为了补养我一个人的身体,杀害那么多的生灵,才会使母亲遭此恶死的报应,宜戒杀立德,以赎不孝之罪才是。’于是发誓戒杀。
            经过了一年多,有位出嫁到钱家的堂姊宁姑,生产时,血崩而亡。死后魂被摄到第一殿。
            阎王阅览宁姑的资料,知是犯过应死于生产的难关,于是命鬼卒准备押送第二殿受罪。
            此时,有一官吏重新检查簿籍后,代为请示说:
            ‘经查袁妇曾劝止公婆,不要焚烧枯树中的虫蚁三次。又劝丈夫刊印妙华经戒杀文五千张。捐助印送鱼篮观音放生经三千张。灶神上奏 天庭,已准予增寿三十五年了。’
            阎王开后起立合掌说:
            ‘好!’
            立即命执青衣旛的鬼卒,引送还阳。
            刚出殿,走到金钉的红门间,听到一声凄烈的叫声:
            ‘宁姑!救我!’
            见到一位蓬散著头发,皮裂血流的妇人在叫她,仔细一看,原来是婶娘——德初的母亲邵氏,哭著说:
            ‘我在阴间,受报十分痛苦。回阳后,一定要吩咐德初我儿,多做些实在的好事,赎去我的罪。我会在梦中与他相见为证。’
            说完,有一赤发鬼持著钢叉,刺住婶娘的咽喉拖走。
            宁姑惊吓之余,魂归本体,突然复苏。就将阴间所见的事,传与德初知道。
            德初立即尽力为母亲作一切超渡亡灵的功德佛事。非常恳切纯诚,每月初一、十五必定上香祈祷诸佛三宝护佑母亲出离诸苦。可是,十九年来,还是未曾梦见母亲。
            德初的太太施氏,娘家祖先历代就喜欢戒杀,并印送经文。
            有一天,德初到她家作客,偶然在书籍中找到一本玉历的古本,十分喜悦,就带回钞写,共钞了一百二十本。当分送流传到第一百零八本时,恰好是乾隆庚午年元宵节。
            当天在小睡片刻时,梦见母亲以手抚著他的手背说:
            ‘德初!你真的好孝顺!我今天得以出离罪苦,全凭著你所流传玉历的功德。世间男女,见到你这些书而知所警惕的有四十九人。
            现在阎王答应我托梦给吾儿你,作为行善的验证。并且魂魄回到葬地,限在十八日晚上子时(廿三时到零时一点),发放福地去投生。德初你也可以增长寿算!’
            德初哭著问亡父现在投生何处?
            母亲回答说:
            ‘因为在世生活富裕,享受福份太多,早已投生人身当穷书生去了。
            又由于自小注解、辑集因果报应等的善书,现已富贵。’
            问说生在何郡、何州、何县。不答,一把推过来,也就跌醒了。
            见到妻子在旁,就细述梦中的情景。妻子并不相信,笑说:
            ‘这都是由于你整天钞写玉历,著魔在心,才会做这离奇古怪的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8楼2020-02-22 06:45
            回复
              第四节 夏建谟印玉历梦示前程奇验记
              一、
              夏建谟,字有桥,是钱塘有名的孝廉(举人)他自己记载印赠玉历的经过如下:
              我在嘉庆二十三年戊寅年,在高家的谖寿庐作客。
              四月间,翻检架上的旧书,找到玉历传钞本一册。阅读后,深感其中所述皆是必然的道理;所写的情形,也不能认为是虚无乌有。而且,词语浅显,即使是知识不高的人,都可看懂。因此,立愿印送百册。
              过了几天,再加阅读,觉得其中所写的事情,过于怪诞,究竟不是读书人所该谈的。于是前日的愿心立即息止,心中不再记挂印书的事。
              考期到,匆匆忙忙地入场,那能再计及发心印书?
              三场考完,回家后,想到在考场中,引述经书的话,有二句不很恰当,恐怕落榜,心中非常恼恨。
              就这样,迷迷糊糊地睡著了。梦中出现一位衣冠俨然的文人。戴著高高的头巾,长长的须髯,有点像东坡先生。
              我赶快将试卷以及前途的事请教于他。蒙他开示说:
              ‘你的为人,我平时就很熟悉。从今天开始,考试必然可以中榜,何必多虑呢?只是你前几天见到玉历,并发愿传钞的事,何不及早做,分送他人,以广劝化呢?’
              我这时久已忘记此书,经他提醒,很惶恐地请示说:
              ‘玉历的内容,恐怕不一定是真的。’
              这位文人说:
              ‘阴司的地狱,就是人心的地狱。人心真的没有了堕入地狱的恶念,然后地狱才可能空。明理的人那里见不到这一层道理呢?
              赶快印送,不要多疑!’
              在惊恐中醒来,不敢告诉其他的人。等到放榜,果然侥幸考中,因此马上印送百本,并且记录以上的梦境,作为证验。
              附:以上是徐谊记载并加附记的。
              二、
              钱塘徐暄记说:
              玉历这本书,是世人因果报应的书。
              我的祖父文敬公,曾刊印送人,广劝善心,都获得很有福气的报应。
              去年秋天,有一位同榜的同年夏有桥,在梦中得到启示,要印刷百本送人。他也送我一本。
              我见到此书,心中很有感触,想增印以推广此次布施的功德;但是苦于没有资本。今年春天,很幸运地提名南宫,得到亲朋馈赠的喜金,于是印刷了五百本,了此夙愿。并记数语于书末。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0-02-22 06:46
              回复
                第五节 祷救危疾奇验记十则
                一、救妻儿出疹脱险
                仁和高澜先生自己记述说:
                我的母舅夏有桥,去年秋天参加乡试考举人。九月十一日放榜时,我去恭贺他金榜题名。舅舅历述印送玉历的神奇征验,并且举所梦的情形为例,我听后十分惊异。
                这时,我的儿子显曾,恰生麻疹。三、四天过了,还不能出透。
                十五日,内人冯氏,及女儿贞卿也同样出疹子。不久一个学生,婢女相继著都患了疹子。
                一时危象四起;第二天晚上于是烧香作疏文,力求忏悔,并且愿意印送玉历三百本,买三十万生灵放生。不到十天,已四个人痊愈。只有显曾吾儿因为身体虚弱,疹毒尚无法很快退净,左耳的疹毒较慢化脓结痂。
                最神奇的是妻子冯氏,原本疹点只是将透欲透,因为素来劳瘁忧郁,七情内伤,医生深怕他变成黑陷的阴症。可是焚完疏文后,发了三次汗,竟然疹子不知不觉地消掉了。
                仰承 神佛的庇佑,全家平安,可知玉历的灵验,如同声音之回响般快捷,因而深信舅舅夏有桥的梦境,丝毫无误。
                二、救子喉风的险症
                苏州葛雨田先生说:
                夏有桥是杭州一带的名举人。戊寅年来我家作客时,曾送一本玉历给我。读到阴司地狱就是人心地狱这句时,不觉惊惧,而觉悟因果报应之深理非假。
                乙卯年,长孙病危。我朝天焚香祷告祈救,愿意印送此书。发愿完,长孙的病立即有了转机。
                今年辛巳年二月,长子寅亮患严重喉炎(古名喉风),病势十分危险,急切之间无计可施。只得焚香又朝天祷救,愿再印送,祈求赶快痊愈。求完汗出,转危为安。
                因此感激 神佛的庇佑。因为先前托朋友在杭州印刷的三百本,现已送完;如今再印刷三百本往外地分送,以广流传。藉此告知诸慈善君子,宜辗转互相劝说:敬信此书,获福无边。
                三、阻人印赠,阴魂来缠
                竹西罗两峰先生曾在李氏求已堂集中留下一段记载:
                山阴县刘学朝先生,在乾隆丙申年带著家人进京候选。
                白天,在路边见到一位穿粉红色衣服的妇人对他说:
                ‘我在世时,想印玉历一百本,你说印那书无益处,阻止我;害我死后无法逃脱阴间的罪苦。’
                刘先生很惊骇地仔细一看,原来是以前的女仆人郑妈妈。受此一惊,回家后即卧病。病中常见郑妈妈的阴魂来相缠。
                妻子姜氏,祈祷答应加倍印送流传。刘学朝竟然发出郑妈妈的声音说:
                ‘主人的病,是因阳寿将尽之故,因此我一方面前来说明此事,另一方面带他一同到阴司。现在既然愿为我印送玉历流传,我仰仗此冥福,应当可以得到超拔,再投生为人。如果能够再印送如此多的玉历,主人或许可以延长寿命。’
                姜氏立即又捐钱印了四百本,分发四方,流传劝善。半个月后,夫妇同时梦见郑妈妈前来谢恩,并恭贺说:
                ‘藉著这本善书的流传,很幸运的忏悔往过,已准许我投生为人了。而主人你也可延长寿命。主母你的功德也不少,往后的好报必定无穷尽。’
                夫妇醒后,所述的梦境竟相同,而刘学朝的病果然很快就痊愈了。
                四、悔改前过,鬼崇得消
                求已堂集中有一段裘大荣先生对林椿说的话:
                南京裘复初,当父母在时奉养十分孝顺。妻子早去世,儿子名大荣,也很孝顺,同时喜欢行善。但是复初先生不信有鬼有地狱。
                乾隆壬子年往苏州一带贸易,带回玉历一本,父子一同观看。复初先生笑著说:‘真是荒唐!’就丢进书柜里。
                大荣十分敬信,想找人印赠流传,又怕父亲见了责怪,于是作罢。
                癸丑年,复初先生得重病,对著儿子叹气说:
                ‘最近时常见到各种奇形怪相的鬼,丛集在门庭间作崇,才知道真的有鬼,我想地狱也必定有。我真懊悔不敬信玉历。’
                大荣听了父亲的话,郁闷一扫而空,就立即发愿印赠三百本流传。
                这时,复初便听到鬼说:
                ‘他虽然即将死亡,灶神在他的额间,却已写了‘顺遵’两字。’
                又听到其他的鬼在外呼叫说:
                ‘玉旨快到了,我们要赶快离开,免得受冥罚。’
                复初的病果然在不久之后就痊愈了。
                五、印赠玉历、重病突痊
                柯氏润堂集中记载:
                河北竟陵县刘特善先生,生一子名叫天裕。
                有一天,天裕生重病,百药无效。医生说:
                ‘就是扁鹊再世,也难以复生,无救了。’
                全家人心惶惶,可是也无可奈何。特善先生素来善心坚固,于是诚心地向神佛祷求:‘印赠玉历百本劝世,希望快点痊愈。’
                祷完,奇迹出现了,转瞬间,病体竟然神气逐渐恢复。连先前治过他病的医生也不敢相信地说:
                ‘早晚病情的变化如此的大,令人百思不解!’
                于是,用药调治,经过十多天,就完全康复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0-02-22 06:46
                回复
                  六、印赠不及,寿算竟促
                  上元县陈克宽先生,因为听到亲戚潘景崶先生病势危急,医药失效。克宽就劝他印赠玉历流传,以回向业债主。
                  这时,景崶先生已经奄奄一息,昏迷不能言语,一缕幽魂悠悠地来到冥府。在阴间,遇见家中所供奉的观音大士指示他:
                  ‘你阳寿已尽,如要延长寿命,一定要刊印流传玉历,一万本以上。’
                  景崶十分高兴,就醒了过来,将观音大士所说的话告诉家人。家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于是向虚空立愿。
                  奈何家境贫穷,无法很快地照数刊印。景崶虽然每天催促,但是妻子是女流,儿女又都幼小,即使想钞写,也难以达成。以致哀号哭啼,手足无措。他们不知道所发的愿数,可以祈求分年接续著完成刊印,或分写,不一定要一时间做完。
                  由于不知祈求分多年完成,以致延至第十天,景崶忽然叹息说:
                  ‘刚刚大士又指示:冥府已等待十天,未见钞印一本流通,无法挽回了。’
                  后来克宽听闻景崶死亡的讣音,问知事情的始末,为之叹惋不已。
                  于是,传播金陵一带的人知悉此事。一年多以来,病重及遇难的人,只要立愿印刷玉历的,无不有求必应。
                  克宽先生不敢妄语,于是将此善例公诸世人,作为劝善的证据。
                  七、募刊玉历、梦治痔疾
                  宝山宣焕章先生,长久患痔漏,痛苦难行。
                  嘉庆戊辰年三月,偶然读到玉历全书,立即生起敬信之心。马上在灶君的神明前,发愿招募刊行玉历,以及惜字说,敬灶篇等书,祈求消除痼疾。
                  默默祷告后,梦见一位和尚,手持利剑,前来向他说:
                  ‘我为你斩去痔漏吧!’
                  顿时一惊而醒,久年的痔疮竟因此去除了。
                  这是刘葆初先生对季亮先生叙述的事例。
                  八、重病将死,印玉历得愈
                  滁州鲁兆熊先生因为母亲病重,请医生来治疗。医生说:
                  ‘已经病入膏肓了。’
                  就收手不想开药。兆熊先生于是叩祷慈悲的 佛祖加被,并发愿印送二百本的玉历,祈求母亲生病痊愈。
                  结果,不到半个月,竟然就不药而愈了。
                  以上是兆熊先生亲自对季亮先生说的事例。
                  九、行恶减禄,因印赠善书,梦神消业
                  如皋陈钧先生,年三十九岁,任职望江县县学里的教谕(即教授)。
                  嘉庆庚戌年六月十一日晚上,梦中来到如皋县城南门外的地藏王庙。
                  庙中有位黑衣的官吏,引导他进入大殿,见到殿上香烟缭绕。遮雨的走廊上,鬼卒森然罗列。
                  陈钧俯伏于台阶下。忽然听到一尊菩萨向他宣告说:
                  ‘你家历代忠厚,尤其你的母亲贞节清净,孝顺父母,同时敬神礼佛。由此善行,本来庇荫你可以经由明经科考上贡士(注)。命中而且还有一次科甲及第的机会,(即殿试及格为进士)。但是因为你平生作恶多端,毫无善行,早已被神明削去。
                  你四十岁以后,就会慢慢地承受你本身所造的罪报。
                  最不可原谅的是:不久以前,有人送你玉历一书,你既不敬信,又将托你转送的书,隐匿不代送。阻止他人为善的路,其罪尤重。你将在八月暴亡,无法免罪!’
                  陈钧大为惊惧,立即醒来。回想到去年己卯年,参加金陵的乡试时,有位安徽宣城县教谕黄荣曾的儿子,曾经送他一本玉历,托他转送给同寓所的二位考生。
                  由于考期匆忙迫近,来不及转送,就带回望江县,放在书箱里,已经忘了有这回事很久了。到现在才想起来,可是已经无可奈何了。
                  但是,梦中之事,又疑幻似真,不敢确信,为此心中疑信参半。
                  八月十六日辰时(早上七点到九点),忽然四肢发冷,心神昏乱,汗下如雨。在昏迷中,终于确信以前的梦境非假。
                  不过一想:罪恶虽重,悔改或许可以免祸。经如此一想,心地便觉得清爽许多。因此努力持笔写具疏文一通,痛切地自我责备;发誓痛改前非;并发誓立愿印送玉历、阴骘文广义等书。
                  写完,在灯下烧呈神明共鉴。当晚,就梦见一尊神明,引导他来到一座大宫殿前。
                  门外的神明侍者,就入内,似乎代为转达悔过的意思。过了一会,出来,命他暂时回去。好像是暂时可以逃过死罪似的,并且吩咐他说:
                  ‘所发的愿要坚定,慎重实行,不要怠忽!’
                  第二天晨起,精神顿时爽快。病体经调养治疗,渐渐地痊愈了。
                  以上内容是陈钧自己记载节录的。
                  注:明经科是唐代科举制度中的科目之一。有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史科等名目。主要是考经义的记诵。宋代以后,改以经义论策考进士。明经科的名目就废除了。清代,用明经来别称贡士。
                  贡士是指会试考中的人。如再经殿试及格,就赐进士出身。但是,习惯上,会试考中的,就称为进士。
                  十、三毒不净,考场不利
                  休宁程春普先生为陈钧的自记文写了一篇跋说:
                  ‘有天地就有阴阳、鬼神;也就有天堂与地狱。放荡的人认为:生死都不害怕了,那怕什么鬼神。
                  执著世俗的人认为:只有现实的人事现象才可依凭;至于鬼神之说、实在难以证实。殊不知每个人都有十目在视察,十手在指责,也就是幽冥中的鬼神。
                  只要善念一动,立即招感鬼神的护佑;恶念一生,鬼神马上降罪。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0-02-22 06:48
                  回复
                    我读书四十年,十分自负。虽然遵信玉历,然而贪、嗔、痴、妄等邪念尚未尽除。一出言,每每有伤天地的和气;所行之事,常常遭鬼神的谴责。以致于一辈子在考场上失意。
                    自从五十岁以后,深深感到忏悔。我的好友陈钧,因为梦境的启示而改过。详细地记下,劝化世人;恐怕离开天堂而堕入地狱,实在与我同心。因此作以上的说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0-02-22 06:48
                    回复
                      第六节 重刊玉历,竟得奇方愈病记
                      以下是碧云居士曜严先生的自述:癸酉年夏五月,我校订玉历宝编,用以重刊。经过一个月才完成,付印。
                      这时,第二个媳妇生产,喜获麟儿。岂料七日之内,夜间哭啼不止。既不吃乳,眼角渐黄。鼻子的准头及面部神色全变。
                      医生诊断后,只是说:热滞的病。不知其实是撮口脐风,也就是破伤风。
                      我翻阅所有的医书,忽然见到有治疗小儿脐风病一则,内容叙述:
                      ‘凡是小儿初生的时候,脐上有一条青筋,上冲到心口、眼角、鼻准间,变成黄色;吮乳口松的叫做脐风。
                      可以急用艾绒一团,放在脐上的青筋头烧,青筋自然缩小一寸多。再放在缩小的青筋头再烧。逐渐地青筋自可消灭。
                      假如青筋已到心口,就难救治了。’
                      我赶快细细地审视儿的身体,果然有青筋上冲,快要到心口了。马上依法治之,青筋果然消灭了。
                      然而,撮口面黄的证状,丝毫未减。家人十分惶恐,因此,命次男其森向灶神祷求,许愿印送玉历三百本,保佑我儿无恙。
                      祷求完毕,儿的面色立即变紫。恰好有位农妇来我家,热心地用银针划了儿的牙龈几次(按:放出污血),儿立即可以哺乳了。再配药调理,马上痊愈。
                      我私下想:
                      翻书找到方法是意料之外;农妇来我家也是非意料中事。这些意外的事,也许无人指使;但也许有神明促成其事;总之有其不可思议之处。
                      儿子在将满月时,长孙忽患高热,十天不退热。四肢遍起红点,斑疹的头形类似痧症。药物服后也是毫无起色。
                      于是,又命长男其济向 灶神祷求,并发愿印送一百本的玉历。
                      第二天,竟逐渐康复。
                      记录发生在吾儿身上的事实,以说明玉历的感应如神。这都是我亲身历炼过的,绝不敢妄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20-02-22 06:50
                      回复
                        第七节 周汇淙记玉历解释冤仇的事迹三则
                        一、赖帐复杀人,冤魂附体索命
                        詹泽林先生,徽州休宁人,年二十一岁。他的伯父一向在汉镇苏松茂朱店帮忙贸易的事,泽林也随著学习生意之道。
                        他的伯祖住在公庵江姓的房屋处,已在道光十四年去世。泽林每晚必回来此处守卧。
                        有一天晚上,他突然发狂,大声说:
                        ‘我姓王,名翠,附身道说冤情:
                        我前生的丈夫也姓王,名元,是浙江嘉兴县人。詹泽林前生名叫吴耀珍,是江西南昌县人。
                        吴耀珍到淅江作客,与王元认识,二人感情很好。王元曾付给吴耀珍一千两纹银,请他代为做生意。
                        几年之后,王元向吴耀珍索讨本银,岂料吴竟昧著良心不认帐。以致王元忿怒之极,拿起刀要杀吴耀珍。吴接住刀子,反过来杀死了王元,逃回南昌。
                        我王翠于是向嘉兴县令控告吴。并随著发票、拘拿文书到南昌拘拿吴耀珍到案,讯问属实;定罪后发配充军。
                        这是乾隆五十九年的事。
                        到嘉庆六年,吴耀珍遇到皇帝的恩赦,放回。我王翠由于夫死无依,一身萧条,听到他恩赦回家,只得奔赴他家,向他索回所欠的一千两纹银。
                        可是吴耀珍仍然分文不给,甚至于闭门拒客。我王翠孤身一人,生活毫无著落,一气之下,自缢于吴家门口。
                        吴耀珍一见大惧,但仍然逃避于外地。不到二年,就死亡了。
                        到嘉庆十九年,吴耀珍投生于詹姓人家,就是今天的泽林。我王翠魂留枉死城,不愿投胎。三十多年来,由于含冤莫白,一心一意地要找机会报仇。
                        一缕孤魂,遍找各省,都找不到。今天我来到汉镇,被我找到,必定索詹泽林的命回去抵偿,以消夙恨。’
                        每天一到晚上,王氏必定附身几次,使詹泽林用自己的拳头槌击自己的颈部,或咬自己的手臂等处,弄得头、颈、手臂皮开肉绽,血肉淋漓。见到的人莫不心惊肉跳。
                        当时同庵而住有位汪朗亭先生,年已七十多岁。劝王氏说:
                        ‘听你所说,好似确有其事。但是,冤可解而不可结。冤冤相报,循环没有了时。
                        至于你说,纹银未还,魂魄无有归依处一事。我们愿意请高僧,有道行的道士,代作冥福。一方面救詹泽林的命;一方面超度你往生福地,岂不是两全其美?’
                        王氏勉强地答应说:
                        ‘我的丈夫王元与我同来。船泊在朱家巷河边。既然承你解释恩怨,解送回家,须办一艘大船;男女鞋袜二双;冥资十千。
                        另外,上船开行之时,须另办神福,给水神犒劳。’
                        汪先生于是照所吩咐的备办饯送。完事不到二天,王氏仍然附詹先生的身体说:
                        ‘妾夫王元,已奉令投生,因为还停留在投生的半途,等到阴曹的文旨一到,才能发放。今天我来,一定索回詹泽林的命。’
                        此后,每天的情形,愈来愈严重。眼看著詹泽林即将不保。恰好汉镇的姚耕心先生闻知此事,就来与汪朗亭相商:
                        ‘我看此件事的冤结,非印送玉历一书,不可能解救。
                        姚家以前曾超渡亡母周氏,印送五百本的玉历,梦中指示,已转生人世。
                        姚子文曾因母亲患病将死,发愿印送五百本,病立即痊愈。
                        所以这事绝对可以施行。詹泽林虽然财力不足,我们可以一起为他负担。’
                        于是代詹先生作疏文一道,焚告愿意印送玉历五百本;并且设坛演送救苦真经与放焰口一台,解冤释结。
                        不久,在六月二十八日夜间,王氏附身说:
                        ‘玉帝回文已到,我可以超生,投胎到原省;而与詹泽林的冤结,也可以解开了。’
                        七月初一日,胡善培先生率领多人,代詹泽林延请有道高僧诵经。到初六日,诵经完毕。此日詹泽林睡后,魂魄随同王氏来到东岳庙的神明之前。受到三十大杖的毒打后,由王氏具结了案。
                        詹泽林醒后,对著大众验视,两腿红肿,杖痕还在。从此之后,王氏就消失无踪了。
                        二、附记
                        周汇淙先生为此事附记说:
                        ‘姚耕心先生,勇于行善,已非一次。此次又与胡先生、汪先生解开此案的冤结。为了想要推广流传,以戒惕世上那些昧著良心,贪财谋命的人,于是将此事写成文稿,吩咐我订正。
                        我很赞赏姚先生先得我心,就根据他的善意,据实附记,一字无欺。以表现玉历此书,印赠的应验,如响斯应。’
                        三、前生奸淫、此生鬼打吐血报
                        杨诚斋先生说:
                        我读了周汇淙的附记,想起了家乡有一妇人,白天被鬼打,吐血将死。
                        她自己说:
                        ‘前生为人时,曾强奸一童子,童子害怕、羞恨,自杀而死。现在前来索命,恐怕逃不过了。’
                        她的丈夫发愿印送三百本的玉历,代为超度;并设斋醮,代念救苦真经。
                        经过三天,病竟痊愈。
                        此事与詹泽林的事,事理暗合。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5楼2020-02-22 06:50
                        回复
                          第八节 玉历近事应验续记六则
                          一、梦医示方、治愈咯血
                          江夏县鲤鱼屯李论泰先生自记说:
                          我一向患有咯血症。去年冬天复发,病势十分危急。
                          内兄江怀清前来为我诊疗,提到印送玉历的感应。同时谈到詹泽林的冤案,我听后非常惊异。
                          马上拿起友人以前所送,一直被我束之高阁的玉历。详细阅读后,立即答应印送。说完满口津生,咯血亦随之停止。实在是一念的虔诚与感触,必有所感召。
                          于是,发愿印送五十本,并备妥疏文向 灶神虔诚祈祷,病就逐渐痊愈了。
                          我心想:人与神原来是相依存的,所谓‘心即神’就是此意。因此心中祈求:假若近日内能脱去所有的病苦,一定再印足一百本。想完不觉伏在枕上沉沉睡去。睡梦中见一位医生告诉我说:
                          ‘你的病必须服用四物汤,一天四次。’
                          醒后十分惊讶。神所指示的,竟然就是江先生所开的方子。就遵照指示服用。不到十天,连以前颧部红赤、气喘等病,都一概净除,饮食也恢复正常。
                          玉历感应的速度,竟然如此的快捷!
                          二、印书戒肉,连愈数疾
                          汉阳县黄陵矶刘祖泰自记说:
                          ‘我年将二十岁时,忽然得到呕血症。一天发病三、四次,一共缠绵了三年,百方无效。
                          因为看善书,其中有戒食牛肉、狗肉,可保佑百病的记载。立即随著祷求愿意戒食牛肉、狗肉。
                          不到十天,呕血症果然好了。
                          后来直到二十八岁,未生一子。于是诚心敬惜字纸,凡是有字的纸都不让污损,定搜集烧毁。
                          经过二年,到庚子年,果然生了个儿子。可是不到一周岁,忽然患病,医药无效,全家惊慌惶恐。
                          当夜祷叩 灶神,愿意印送十本玉历,答应在冬月初一日施送。第二天,病就好了。
                          到了冬月初一日,因为钱未准备足,来不及当天印送;儿子的病又复发。
                          我又向灶神申诉,答应初四日一定印送。第二天病又好了。
                          到了初四日的早上,天气阴沈,我预定往省城购买所印的书。过江时船夫告诉我江上风雨太大。我心意已决,就登船出发。船行至江心,突然波浪汹涌,大雨倾盆而下。船的帆布、桅杆都折断了。
                          我心中暗暗祷求神明保佑,不要沉船。不久果然风雨晴朗,傍晚时到达省城。等取书分送完回到家,儿子已在门前玩耍了。
                          这件事足以征验印赠玉历确实可以救劫拯危,令人逢凶化吉。记录在此,做为喜好行善者的见证。’
                          三、天花气喘,印书得痊。
                          刘国栋先生自记说:
                          我和刘祖泰先生同乡。曾经听说他的儿子出天花,不能灌浆。由于许愿印送玉历,立即转危为安的事。
                          庚戌年椒月(注),我的侄儿也患天花。用遍人参、肉桂等补神促浆的药,终究不能灌浆。加上气喘哮吼,饮食不思;水入即吐,失音不语。家人急得不知所措。
                          王心亭先生劝我印送善书,因此想起祖泰儿子的事,才如梦初醒。立即向神佛祷告,许愿印送玉历二十本,与阴骘文注释一书三十本。不到片刻,气喘、呛水的症状都消失了,又另发出一种小痘,也就是医书上所说的‘子救母’的症状与吉兆。
                          心亭先生非常高兴说:
                          ‘应当将儿子的名字改为‘再生’。从今以后,就称‘再生’吧!’
                          自古上天总降福善心之人,因此报应如此的明确。
                          注:椒月:即农历十二月。
                          四、脚疾治愈记
                          汉阳县枣陵冈王廷光自记经验说:
                          我自小就学习易经,因此知晓鬼神阴阳的道理;吉凶感应之关键。后来读了玉历一书,专门论说果报的事。
                          这种事虽然牵涉渺茫的鬼神事情而却是无法立即见证,但是在道理上说,却是确凿不移的。因果报应,善恶赏罚的道理,是很清楚可信,而无丝毫的爽失的。而且祷求必应,如音响之回应般快速。这些都是合乎易理的修为,而可做为补过的凭借。
                          我的侄子名荫繁,早年即患有脚病。一日,焚写疏文给灶神,许愿印送五百本的玉历,并先送一百本。
                          自此,脚渐渐好起来。等印送的数目完功,病也就完全好了。
                          五、天花脱险记
                          刘德厚先生记说:
                          我们汉阳地方流行小儿天花,每到春天就发病。
                          我的儿子梓仁,在清同治壬戍年十二月(腊月)二十二日,突然感染天花,到次年癸亥年元月初二,灌浆还未圆熟,全家惊恐。向神明祷告,许愿印送二十本的玉历。
                          到初五日午时,病更加沉重,浆呈泛白色,以为必定无救了。
                          童香圃先生劝我祷求神明,加印二十本,共四十本。
                          至午时交未时(下午一点到三点),浆水竟变为黄色。而后顺利无惊,服药效见,直到结痂痊愈。愈后并无痂痕。
                          特别记录下来,彰显神佛降福的事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6楼2020-02-22 06:51
                          回复
                            六、鬼卒改方勾魂,阳寿未尽复还阳
                            清同治八年,简主政宗杰先生重病。服药发了汗后立即身亡。
                            死后,悠悠忽忽地见二个鬼卒,持著票文来押解,就衣冠整齐地坐车前往。
                            在车上听到车后有一妇人,骂声不停。
                            不久,到了一处类似衙门的地方。见到一位问话的官吏坐在堂上,左右的仪仗,十分威严。二位鬼卒跪下报告事宜。
                            问话的官吏点了宗杰先生的名,传他到案前,讯问他的籍贯、履历。
                            简先生恭敬地肃立回答:
                            ‘我是某科的进士,云南昆明人。现任刑部某司的司官(注)。’
                            问官立即连连说:
                            ‘错了!错了!是湖南籍的刑部某司官,鬼卒快速送回。’
                            简先生请教说:
                            ‘送我回阳,以什么做凭据呢?’
                            问官答说:
                            ‘先生生病时,医生开的方子中有麻黄三分。鬼卒曾随你到药店,混为三钱,这就是证据。’
                            简先生出了官署,问鬼卒:
                            ‘堂上的问官是谁?看来有些面熟。’
                            鬼卒说:
                            ‘是以前刑部的司员曹某。因为生前清廉公正。 玉帝命简拔为此官。’
                            不久,回到家中,见到亲友数人,互相讨论他身后的丧事。他自觉身体逐渐温暖,能说话。就呼叫家人说:
                            ‘我活过来了,快拿热汤来喝!’
                            痊愈后,请夫人检查所煎的药,其中的麻黄秤后,果然是三钱。而再查看医生的方子,写的是三分。
                            他的夫人很歉疚地说:
                            ‘药买回来,没空仔细检查,才会误事。’
                            简宗杰说:
                            ‘不关你的事!’
                            就将死后的事说明给她明白。
                            经过几天,街上的邻居,湖南人某主事果然去世了。又去查考以前刑部的司员,果然有位广东人姓曹。
                            简宗杰先生特地将此事刊行流通,并特别著此书劝世。此后一生好善不倦,官至郎中(注二)。他的儿子允中,后来也考上进士。
                            一、刑部是六部之一,与兵部、工部属于尚书省右司、尚书右丞所管。刑部负贲监察京师官署,和主管水火、盗贼、词讼、罪法等事,也称贼曹。下设刑部司、都部司、比部司、司门司四司。
                            注二、郎中:各部中设置此官,分掌各司事务,是尚书、侍郎(部的主、副官)、丞以下的高级部员。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0-02-22 06:52
                            回复
                              第九节 唐恩裕印送玉历灵验记
                              行善招感吉祥;行恶天降灾殃,报应丝毫不失误,都是人自己召来的。尤其以前曾读玉历宝钞一书,更是感动五内。
                              次媳刘氏,曾患瘟疫、遍出斑疹。服药无效,一天天沉重。
                              到了第十二天,医生们都说:
                              ‘疹毒已入心包,脉气将绝,危在旦夕。’
                              全家束手无策。我急切地在 灶君前焚香叩祷:
                              ‘假如次媳的病能痊愈,愿意印送玉历一百本;并且劝人敬信此书,改过从善。’
                              到了二更时,又在 灶君前焚香叩求很久。四更时,同次子在卧室中暗暗祷祝:
                              ‘假若 玉帝慈悲,能警示我们救治的征兆,令次媳的病立即痊愈,就尽力劝导世人遵信玉历之理。’
                              五更,家人在厨房睡著了,梦中听到敲门的声音。打开门,见到一位老人家,手中拿著像黑枣般大的黑药丸一颗,说要来给刘氏治病的。
                              说完随即进入屋内,同次子将药丸喂给次媳服下。
                              家人都在房门外等待著,突然听到屋内说:
                              ‘要多走动!’
                              马上见到一位女侍者手拿著便桶走出来。忽然一失手,桶翻了,将粪泼溅在家人身上,一惊而醒。
                              走到内院,听到次媳的病已好许多。天亮之后,请医生诊视,发觉绝脉复生。随著服药数剂,病就好了。
                              这真是神佛暗中保佑,有求必应的事例。奉劝乐于行善的君子,如见此书,一定要虔诚地奉行书中之理;或者钞写印刷,转送他人。或转述灵感的事迹,用以劝人改过从善,必定可以获得无量的福报!
                              光绪三年四月吉日,直隶天津府天津县 唐恩裕敬记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0-02-22 06: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