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过结膜暴露在有一定浓度病毒的气溶胶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方式,是各种感染新冠病毒方式中症状相对最轻的。2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前,人类无法阻止新冠病毒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并造成惨重影响。3 中短期看,最切实际的疫苗的毒株可能就是新冠病毒的本体毒株。4 这是一个新老交接的时代。5 有限隔离和管控是有必要的,隔离和管控的尺度是胜败的关键。1 通过结膜暴露在有一定浓度病毒的气溶胶中感染新冠病毒的方式,是各种感染新冠病毒方式中症状相对最轻的。1.1 王广发感染新冠病毒的孤例王广发自述(简述)1月9日 王广发近距离的接触新冠患者,戴着防溅屏、N95口罩。1月14日 去了几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和临时隔离病房,有的医院的发热门诊比较拥挤,里面很可能存在新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戴N95口罩进入,没有配备防护眼镜。1月16日返回北京1月17日 发现自己眼睛有异物感,眼睛发红。接着就出现了上呼吸道症状,鼻塞、轻度的流鼻涕、嗓子疼,接着就发烧、发冷。1月18日 服用了奥司他韦,全身的症状比如肌肉酸疼、头疼都没有见好,体温稍微下来点,但鼻塞、流鼻涕还存在。应该是1月20日,晚上又开始发烧。1月21日西城区疾控中心回报痰和咽拭子标本初筛均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大约晚上9点半,我到急诊室采集了咽拭子,并留取了痰液。那天晚上,我头疼得非常剧烈,根本就睡不着觉,还在发高烧。1月22日核酸检测结果是阳性,肺部CT显示是典型的肺炎表现。这次我看自己的肺片,觉得在我见过的病例当中,应该是比较轻的。我在发烧最严重的时候一点都不咳嗽,也没有呼吸困难。这时候,院里开始安排我转到地坛医院当晚23:39王广发发微博,终于病情好转了,感谢大家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经过1天的治疗,今天终于不发热了1月30康复出院。本案例是一个极好的样本,包含猜想的所有要素,气溶胶、通过结膜感染、具体的时间节点、轻症,并且可信度高。1.2分析1.2.1为什么是气溶胶相对飞沫的直接和间接传染,气溶胶接触的病毒浓度低得多。1.2.2病毒从口鼻眼进入身体,哪个症状最轻一定浓度病毒的气溶胶中眼接触气溶胶的面积大大小于口和鼻,并且相对肺的距离也更远,病毒从结膜到肺部需经过扁桃体等多重淋巴组织,病毒入侵肺部的速度和强度很有可能在这个过程中被降低,并且如果是呼吸道感染,病毒第一时间感染肺部已经是大概率。1.2.3结膜免疫方面的特点待研究补充。1.2.4验证方法1.2.4.1如何判断最初感染位置和实施的困难结膜感染导致的症状很可能是先眼红,接着流鼻涕,咽喉痛,最后肺部较严重的感染症状,所以记录患者几个关键器官的感染与否和不同症状的顺序是判断最初感染位置的关键。需要强调的是,通过结膜感染的患者数肯定会非常小,因为如果病毒浓度和暴露时间达到结膜能感染的程度,病毒肯定同样能从呼吸道进入人的身体(尽管都带者口罩)。并且在当前一线医生穿着厚厚防护服工作的情况下,也很难发现结膜发炎的症状。1.2.4.2用大量数据验证假设是否成立。2 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前,人类无法阻止新冠病毒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并造成惨重影响。2.1逻辑关系新冠的传染性、轻症无症占一定比例、潜伏期较长等多个特点于流感类似,人类能阻止流感爆发吗?它依赖于能否找到流感患者并隔离。人类在找新型流感病毒(或者是新型流感患者)时会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人类找不到新型流感病毒。第二阶段:新型流感病毒主动找到人类。人类在没有疫苗和特效药前从未有效阻止过新型流感的爆发,在新型流感爆发前,由于新型流感患者症状类似普通伤风感冒,部分无症,引不起人们的注意,如果主动去找,消耗大量人类资源也可能找不到,找不全。人类的社会属性必然会导致流感病毒传播,流感的爆发是必然的结果,那时,医院类流感中重症患者的统计数据会有明显的变化,我们才会第一次找到这个流感病毒,从另一角度说,人类是找不到流感病毒的,流感病毒只会自己找上门来。这个逻辑在某一地区新型流感已经爆发,会不会在其他地方爆发的问题上也是同理,因为人类只能顺藤摸瓜使用XXXXXX方法找感染病毒的患者,新冠类似流感的特点,总会有遗漏,感染基数大、潜伏期长和部分轻症无症的特点让XXXXX的作用也非常有限,这些用XXXXX方法找不到的感染者会让病毒慢慢扩散,最后感染者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疫情爆发,医院通过数据发现并确认。
2.2 疫情危害现在看新冠的破坏会远远大于类似2009H1N1猪流病毒,从2009年4月12日至2010年4月10日,美国估计发生大约6080万例感染(上下限:4330万至8930万例)、27.4万例住院治疗(195086~402719)和12,469例死亡(8868~18306),人类没有强干预(如隔离等措施),代价是大量年老体弱者的生命,本次XXXXXXXX。2.3推断其他地区疫情的发展根据新加坡疫情发展的情况看,季节因素也很难阻止病毒的扩散,意味着病毒流行的时间很可能会比较长。东亚肯定是重灾区,XXXXXX,并且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希望新加坡能做成样板,防控的重点在于疏导,怎么能在保持一定生产的同时不至于过于恐慌而造成医疗系统的瘫痪是防控的关键,但是也很难,新冠已经被XXX,恐惧中求生的人群很难把控。1-2个月,从就诊数据上可以反应出疫情的变化。
2.2 疫情危害现在看新冠的破坏会远远大于类似2009H1N1猪流病毒,从2009年4月12日至2010年4月10日,美国估计发生大约6080万例感染(上下限:4330万至8930万例)、27.4万例住院治疗(195086~402719)和12,469例死亡(8868~18306),人类没有强干预(如隔离等措施),代价是大量年老体弱者的生命,本次XXXXXXXX。2.3推断其他地区疫情的发展根据新加坡疫情发展的情况看,季节因素也很难阻止病毒的扩散,意味着病毒流行的时间很可能会比较长。东亚肯定是重灾区,XXXXXX,并且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老龄化严重。希望新加坡能做成样板,防控的重点在于疏导,怎么能在保持一定生产的同时不至于过于恐慌而造成医疗系统的瘫痪是防控的关键,但是也很难,新冠已经被XXX,恐惧中求生的人群很难把控。1-2个月,从就诊数据上可以反应出疫情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