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上演了太多了惊喜和感动,今年的奥斯卡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年」,各类题材都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而在众多大热电影中,《火箭人》的出现无疑是让众多乐迷惊喜万分的存在。不仅力压《冰雪奇缘》夺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这部传记电影的主人公Elton John也现场演出了这首(I'm Gonna) Love Me Again 。
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老爷子仍然带着标志性的夸张眼镜,从演到弹唱仍然是一派巨星风范。而他的老搭档伯尼也一同出席典礼,实在是让人感慨时光故事啊
提起Elton John,更多的年轻朋友是从他与阿姆合作的歌曲甚至是各种电影的调侃里所不断熟知的。但事实上,这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引领乐坛热潮、横扫各大榜单奖项的巨星,闪耀出的光芒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
开始学习钢琴的音乐天才,和词作者Bernie Taupin,用一首《your song》一同打开了70年代原本已经群星璀璨的欧美乐坛。
虽然当时the beatles 已经濒临解散,但却将巨大的音乐生命力留下,从Pink Floyd, Led Zeppelin,到The cream 、Eagles甚至David Bowie,都不断的刷新着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经典诞生。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Elton John仍然凭借自己独特的钢琴摇滚以及大胆夸张的服装和表演风格,将一股全新的音乐浪潮刮向全世界。
而这一刮,就是50年
但随着不断创造的唱片销量神话和得奖记录增长的还有酒精、毒品以及混乱的私生活带来的舆论影响和身体问题,于是一直过着「pg-13」生活的Elton终于在80年代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并和老搭档Bernie Taupin重归于好。在90年代,凭借一首《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作为电影《狮子王》的插曲再次红遍全球,而随后献给戴安娜王妃的《Candle In The Wind》也成为了全球最卖座的单曲之一。
当新世纪的浪潮将许多曾经巨星们的光芒逐渐淹没之时,Elton则主动尝试涉猎到其他领域到艺术创作中去。电影《王牌特工2》中的客串,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这个自己演自己的歌手。如果说成为电影的调侃只是一时的娱乐,那么他对于音乐剧的创作和热爱则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获得了音乐剧最高奖项托尼奖。成为横跨格莱美、奥斯卡、金球奖以及托尼奖的最大跨界大满贯得主。
一直被歌迷们戏称为“大姑妈”的Elton John,越进入新时代,就越发被人忘记他娱乐下外边下那些最辉煌的音那么乐成就。早就被授予爵士称号的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英伦摇滚最不可或缺的半壁江山。
他在古典乐的严谨下寻找音乐性上的突破,却始终了解大众的接受边界。他的嗨放和抒情都能恰好刺中听众最舒适的欣赏区。却又能在视觉和演出风格上不断的创造着娱乐的极限。
1970年,一张同名专辑《Elton John》让这个身材矮粗性格腼腆的普通男孩在舞台上第一次真正找到自我。不得不承认,一小时作词、半小时作曲的《your song》是历经岁月仍可以持久传唱的抒情经典。而难以想象这背后是只有20出头的Elton。从他的旋律里,你能听到年轻人压制着一丝自卑的给世界的表白和爱。
Elton在这张专辑里表现出了强大的音乐野心,可以听出他从舒适区出发,将古典元素运用到最大化,并开始尝试探索钢琴摇滚、布鲁斯甚至唱腔上的变化。
《I Need You To Turn To》的间奏弦乐,简直像是一场严谨的交响乐现场,而到了《Take Me To The Pilot》这里,完全就变成了一场摇滚布鲁斯的摇摆现场,背后竟还插进了Elton式弦乐背景,在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个人的特点。在第一张专辑中就不断的强调自己的音乐性,也是大姑妈能够凭此一炮而红的主要原因吧。
此外,Elton早期的代表作还有《rocket man》、《Crocodile Rock》、《Bennie and the Jets》等,逐步成熟的钢琴摇滚曲风搭配愈发夸张的现场表演,经典的“Piano Jump”也成为了乐坛最为标志性的动作之一。
走到8、90年代,经过声带手术的Elton,声音不在能够像从前般自由的切换真假高音,但反而多了一些沉稳厚重。歌曲风格也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倾向于尝试Adult Pop的风格,《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以及《Candle In The Wind》两首金曲让Elton稳定风格的同时,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惊人的音乐创作力。
尤其这首《Candle In The Wind》,一改往日夸张绚烂的风格,整首歌既温情又肃穆,连带着Elton的声音都稳重庄严又满含者充沛的情绪。
这是Elton爵士献给戴安娜王妃的怀缅和爱。
今年的这部Elton John的自传电影《火箭人》就是由他本尊亲自监制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与去年大火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出自同一导演和团队之手,但在影片风格上却完全不像。可能是Elton近些年大量接触音乐剧的缘故,这部电影几乎可以划分到歌舞片的范畴中。大量歌舞长镜头加上梦幻绚丽的舞台上下转场,一时间将虚实之中的台上台下人生演绎的精彩之极。
而在叙述上,也不同于波西米亚的传统线性方式,以Elton的一场分享会出发,借由他口中的不断回忆来展开故事。即使是对 Elton John完全陌生的观众,也能够很好的看懂故事,听懂歌曲。
已经年过古稀的这位乐坛大姑妈,不管是在声音条件上还是演出能力上都大不如前,前两年也已经举行了为期三年的世界告别演出。当年与他同时代的巨星们大多已经成为过往的故事,但Elton却仍坚持着音乐创作和他最为出色的pinao rock风格。
又是人们总是期待长青,但又怎样才能在不断更迭的时代中仍然使人铭记经典和巅峰。年轻的人们只记得王牌特工中那个穿的像个火鸡般的搞笑老头子,却不知道这是曾经站在世界乐坛巅峰,与David Bowie、约翰列侬、u2等平分秋色的传奇。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我们一边希望经典永远活着,一边又希望传奇永远不会老去。但也正是如此,才让遗憾永远美丽。不论如何,也要感谢Elton John用钢琴让这个世界多了更多个动人的三分钟。
他是Elton John爵士,是真正的音乐老顽童。
愿这棵常青树继续长青,老爷子长命百岁!
*本文最先发表于黑胶盒子微信公众号。
*本文所有引用图片均源自网络

今年已经73岁高龄的老爷子仍然带着标志性的夸张眼镜,从演到弹唱仍然是一派巨星风范。而他的老搭档伯尼也一同出席典礼,实在是让人感慨时光故事啊
提起Elton John,更多的年轻朋友是从他与阿姆合作的歌曲甚至是各种电影的调侃里所不断熟知的。但事实上,这位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引领乐坛热潮、横扫各大榜单奖项的巨星,闪耀出的光芒远比我们想象的多的多。
开始学习钢琴的音乐天才,和词作者Bernie Taupin,用一首《your song》一同打开了70年代原本已经群星璀璨的欧美乐坛。
虽然当时the beatles 已经濒临解散,但却将巨大的音乐生命力留下,从Pink Floyd, Led Zeppelin,到The cream 、Eagles甚至David Bowie,都不断的刷新着自己的音乐创造力,几乎每天都有新的经典诞生。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Elton John仍然凭借自己独特的钢琴摇滚以及大胆夸张的服装和表演风格,将一股全新的音乐浪潮刮向全世界。
而这一刮,就是50年
但随着不断创造的唱片销量神话和得奖记录增长的还有酒精、毒品以及混乱的私生活带来的舆论影响和身体问题,于是一直过着「pg-13」生活的Elton终于在80年代开始逐步恢复正常,并和老搭档Bernie Taupin重归于好。在90年代,凭借一首《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作为电影《狮子王》的插曲再次红遍全球,而随后献给戴安娜王妃的《Candle In The Wind》也成为了全球最卖座的单曲之一。
当新世纪的浪潮将许多曾经巨星们的光芒逐渐淹没之时,Elton则主动尝试涉猎到其他领域到艺术创作中去。电影《王牌特工2》中的客串,让更多的年轻人认识了这个自己演自己的歌手。如果说成为电影的调侃只是一时的娱乐,那么他对于音乐剧的创作和热爱则让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获得了音乐剧最高奖项托尼奖。成为横跨格莱美、奥斯卡、金球奖以及托尼奖的最大跨界大满贯得主。
一直被歌迷们戏称为“大姑妈”的Elton John,越进入新时代,就越发被人忘记他娱乐下外边下那些最辉煌的音那么乐成就。早就被授予爵士称号的他,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英伦摇滚最不可或缺的半壁江山。
他在古典乐的严谨下寻找音乐性上的突破,却始终了解大众的接受边界。他的嗨放和抒情都能恰好刺中听众最舒适的欣赏区。却又能在视觉和演出风格上不断的创造着娱乐的极限。
1970年,一张同名专辑《Elton John》让这个身材矮粗性格腼腆的普通男孩在舞台上第一次真正找到自我。不得不承认,一小时作词、半小时作曲的《your song》是历经岁月仍可以持久传唱的抒情经典。而难以想象这背后是只有20出头的Elton。从他的旋律里,你能听到年轻人压制着一丝自卑的给世界的表白和爱。
Elton在这张专辑里表现出了强大的音乐野心,可以听出他从舒适区出发,将古典元素运用到最大化,并开始尝试探索钢琴摇滚、布鲁斯甚至唱腔上的变化。
《I Need You To Turn To》的间奏弦乐,简直像是一场严谨的交响乐现场,而到了《Take Me To The Pilot》这里,完全就变成了一场摇滚布鲁斯的摇摆现场,背后竟还插进了Elton式弦乐背景,在风格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个人的特点。在第一张专辑中就不断的强调自己的音乐性,也是大姑妈能够凭此一炮而红的主要原因吧。
此外,Elton早期的代表作还有《rocket man》、《Crocodile Rock》、《Bennie and the Jets》等,逐步成熟的钢琴摇滚曲风搭配愈发夸张的现场表演,经典的“Piano Jump”也成为了乐坛最为标志性的动作之一。
走到8、90年代,经过声带手术的Elton,声音不在能够像从前般自由的切换真假高音,但反而多了一些沉稳厚重。歌曲风格也开始发生转变,开始倾向于尝试Adult Pop的风格,《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以及《Candle In The Wind》两首金曲让Elton稳定风格的同时,再一次证明了自己惊人的音乐创作力。
尤其这首《Candle In The Wind》,一改往日夸张绚烂的风格,整首歌既温情又肃穆,连带着Elton的声音都稳重庄严又满含者充沛的情绪。
这是Elton爵士献给戴安娜王妃的怀缅和爱。
今年的这部Elton John的自传电影《火箭人》就是由他本尊亲自监制的。同时,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与去年大火的《波西米亚狂想曲》在一定程度可以说出自同一导演和团队之手,但在影片风格上却完全不像。可能是Elton近些年大量接触音乐剧的缘故,这部电影几乎可以划分到歌舞片的范畴中。大量歌舞长镜头加上梦幻绚丽的舞台上下转场,一时间将虚实之中的台上台下人生演绎的精彩之极。
而在叙述上,也不同于波西米亚的传统线性方式,以Elton的一场分享会出发,借由他口中的不断回忆来展开故事。即使是对 Elton John完全陌生的观众,也能够很好的看懂故事,听懂歌曲。
已经年过古稀的这位乐坛大姑妈,不管是在声音条件上还是演出能力上都大不如前,前两年也已经举行了为期三年的世界告别演出。当年与他同时代的巨星们大多已经成为过往的故事,但Elton却仍坚持着音乐创作和他最为出色的pinao rock风格。
又是人们总是期待长青,但又怎样才能在不断更迭的时代中仍然使人铭记经典和巅峰。年轻的人们只记得王牌特工中那个穿的像个火鸡般的搞笑老头子,却不知道这是曾经站在世界乐坛巅峰,与David Bowie、约翰列侬、u2等平分秋色的传奇。
自古名将如美人,不许人间见白头。
我们一边希望经典永远活着,一边又希望传奇永远不会老去。但也正是如此,才让遗憾永远美丽。不论如何,也要感谢Elton John用钢琴让这个世界多了更多个动人的三分钟。
他是Elton John爵士,是真正的音乐老顽童。
愿这棵常青树继续长青,老爷子长命百岁!
*本文最先发表于黑胶盒子微信公众号。
*本文所有引用图片均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