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衡水资讯】衡水武强:严防死守抗疫情 全力以赴战脱贫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强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突出吃住行防,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用,成立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将村委两室、村级便民服务站、小超市作为代购点,通过小分队帮、邻里帮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户购买生活物资不方便的问题,全力保障疫情期间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各小分队为困难群众代购物资、代办事项等600余件次。同时,112个驻村工作队通过派出单位支持、驻村经费列支等方式,筹措资金180余万元,为贫困村购置口罩2万余副,采购喷雾器、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消杀器具850余件套,为贫困村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在党组织的指引感召下,全县已有101名贫困群众捐款11460元助力疫情阻击战。
注重思想引导,为贫困群众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和健康生活习惯。坚持把宣传普及科学的卫生防疫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为防控工作重点,各村驻村工作队与村党组织通过乡村综治中心、微信、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将防疫知识、疫情动态传达到每一户、每一人,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治疫情,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持续不断筑牢防控网,驻村工作队帮助各村党组织研究制定村庄疫情防控方案,帮助112个贫困村划分党员责任区896个,设立党员责任岗448个,织密贫困村庄疫情防控网。尽心尽力当好教导员,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引导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勤洗手、常消毒、不串门、不聚会等。积极动员贫困群众开展好“三清四净”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帮助有困难的贫困户做好庭院及房前屋后的清洁清扫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
强化政策落实,确保贫困群众帮扶措施不松动。先后制定《常态化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等6个方案,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照脱贫攻坚“回头看”“六项清单”,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沟通方式,全面梳理贫困人口识别认定和精准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产业扶贫等重点任务,健全脱贫返贫保障措施,确保防疫期间脱贫攻坚任务不松劲。目前,根据贫困户增收意愿制定种植小菜园每平方米补助20元,种植黄蜀葵全部补贴种植成本,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等9种扶持项目,全部做到了精准施策。投入防贫基金200万元,对返贫、致贫边缘户做好监测预警,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同时,利用4000万元整合资金和国家农业总行3000万元的支持资金,针对全县剩余的126个非贫困村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业设施建设,根据实际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不减,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拓宽就业渠道,保障贫困群众安全返岗就业。针对当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受影响的实际情况,对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精准施策,增加贫困家庭收入。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掌握申报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了解贫困群众就业意愿情况,并建立企业岗位信息、贫困群众就业意愿双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对接,确保贫困群众优先就业。目前,已有25家企业申报复工复产,40名贫困群众有就业意愿。已有4名贫困群众在生产防护服的武强县和平服饰有限公司实现就业。同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三清四净”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等重项工作,积极开设出巡逻员、保洁员、防护员、值守员等10余种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暂时不能返岗的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全县共有628名贫困人口通过公益岗位实现临时性就业。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fbc2b5e5e540923aa696376a258d1dc/b7ba3901213fb80ea9e1b4aa21d12f2eb938946b.jpg?tbpicau=2025-02-21-05_881eedc53301564e5b4458f292c85cde)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武强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群众、引导群众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落实,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突出吃住行防,保障贫困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党组织书记作用,成立由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组成的党员志愿服务小分队,将村委两室、村级便民服务站、小超市作为代购点,通过小分队帮、邻里帮等多种方式,解决贫困户购买生活物资不方便的问题,全力保障疫情期间贫困群众基本生活。目前,各小分队为困难群众代购物资、代办事项等600余件次。同时,112个驻村工作队通过派出单位支持、驻村经费列支等方式,筹措资金180余万元,为贫困村购置口罩2万余副,采购喷雾器、消毒液等防护用品、消杀器具850余件套,为贫困村打好疫情阻击战提供坚强的物质保障。在党组织的指引感召下,全县已有101名贫困群众捐款11460元助力疫情阻击战。
注重思想引导,为贫困群众普及卫生防疫知识和健康生活习惯。坚持把宣传普及科学的卫生防疫知识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作为防控工作重点,各村驻村工作队与村党组织通过乡村综治中心、微信、大喇叭等多种方式,将防疫知识、疫情动态传达到每一户、每一人,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科学防治疫情,消除群众恐慌心理。持续不断筑牢防控网,驻村工作队帮助各村党组织研究制定村庄疫情防控方案,帮助112个贫困村划分党员责任区896个,设立党员责任岗448个,织密贫困村庄疫情防控网。尽心尽力当好教导员,积极开展宣传引导工作,引导群众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到勤洗手、常消毒、不串门、不聚会等。积极动员贫困群众开展好“三清四净”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帮助有困难的贫困户做好庭院及房前屋后的清洁清扫活动,最大限度降低病毒传播的可能。
强化政策落实,确保贫困群众帮扶措施不松动。先后制定《常态化调度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等6个方案,要求全县党员干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对照脱贫攻坚“回头看”“六项清单”,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沟通方式,全面梳理贫困人口识别认定和精准脱贫、“两不愁三保障”、贫困村产业扶贫等重点任务,健全脱贫返贫保障措施,确保防疫期间脱贫攻坚任务不松劲。目前,根据贫困户增收意愿制定种植小菜园每平方米补助20元,种植黄蜀葵全部补贴种植成本,龙头企业带动增收等9种扶持项目,全部做到了精准施策。投入防贫基金200万元,对返贫、致贫边缘户做好监测预警,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同时,利用4000万元整合资金和国家农业总行3000万元的支持资金,针对全县剩余的126个非贫困村村内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农业设施建设,根据实际制定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不减,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
拓宽就业渠道,保障贫困群众安全返岗就业。针对当前新冠肺炎防控形势、贫困人口外出就业受影响的实际情况,对贫困人口稳定就业精准施策,增加贫困家庭收入。畅通信息渠道,利用电话、微信等通讯方式,掌握申报复工复产企业用工需求情况,了解贫困群众就业意愿情况,并建立企业岗位信息、贫困群众就业意愿双台账,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务对接,确保贫困群众优先就业。目前,已有25家企业申报复工复产,40名贫困群众有就业意愿。已有4名贫困群众在生产防护服的武强县和平服饰有限公司实现就业。同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三清四净”爱国卫生运动月活动等重项工作,积极开设出巡逻员、保洁员、防护员、值守员等10余种临时性扶贫公益岗位,优先安排暂时不能返岗的贫困人口就业。目前全县共有628名贫困人口通过公益岗位实现临时性就业。
![](http://tiebapic.baidu.com/forum/w%3D580/sign=5fbc2b5e5e540923aa696376a258d1dc/b7ba3901213fb80ea9e1b4aa21d12f2eb938946b.jpg?tbpicau=2025-02-21-05_881eedc53301564e5b4458f292c85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