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济公,俗名李修缘(一说李心远),生于公元1130年(建炎四年年)或1148年(绍兴十八年),卒于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浙江台州人,出生于天台山永宁村。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他的父亲李茂春和母亲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无嗣,虔诚拜佛终得此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缘,从此与佛门结下深缘。
他虽是临海都尉李和文公的远孙,却没有染上纨绔子弟的劣习。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父母双亡以后,他先是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济,嗣其法衣接着又参访祗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
少年济公成长在赭溪畔,读书于赤城山。由于受天台山“佛宗道源”和李府世代积善信佛家族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萌生了方外之念。弱冠之年,皈依佛门,法号道济,先入国清寺,后至临安(今杭州)投奔灵隐寺瞎堂慧远,这位“佛海禅师”为济公授具足戒。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在一般僧俗眼里,道济的言行出格,被认为不是正常的人。所以有的僧人向方丈告状,说道济违犯禅门戒规,应责打并逐出山门。谁知,方丈慧远一边口宣:“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并在首座呈上的单纸上批了:“佛门广大,岂不容一癫僧”!此后无人再敢诟逐。
瞎堂圆寂后,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他到了净慈寺,拜该寺第二十代住持德辉禅师为师。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净慈寺毁于大火,德辉禅师亦圆寂于火中。济公为了重建净慈寺,化缘筹备木材,于是有了“运木古井”的传说。
道济于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五月十六日圆寂,得年六十,临终前曾作一偈云:
六十年来狼籍,东壁打到西壁。
如今收拾归来,依旧水连天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