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_hill吧 关注:49贴子:5,405

_____09年喷片新帖。。。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原来那个贴不想要了。。。
重贴一个。。。
堆了数十部了。。。
越来越不想贴了。。。= =


1楼2009-09-29 18:58回复
    喷片新帖- -  好丑的。。。。 。。。。名字。。= -
    老娘赐你的山寨贴怎么不用。。-3-


    4楼2009-09-29 19:32
    回复
      2025-05-20 12:48:24
      广告
      162.
      再生号/ Written By(2009,中国香港,83min)
      个人评分:6/10 ★★★★★★ (So So)
          完了,《麦田》刺激了我的喷粪欲望。。。
          这个故事很有噱头,很有创意,但事实证明,这么有难度的故事不是随便谁都能够驾驭的,否则老子都早就去写小说了...-n-
          这次,韦家辉当了一个不自量力的主,他在影片前半部分有条不紊的为影片设下了一层一层的平行空间,但在后半部分空间交汇的时候简直乱成了一锅粥,我十分期待的剧情大爆炸,炸出来的不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是血肉模糊的残肢。
          谁都可以把剧情搞得极其复杂,但故事显然不是越复杂越好,有什么样的能力就讲什么样的故事,太过高估自己的控制能力只会像本片一样惨不忍睹。而且,最后又多转出来的几个圈子很有忽悠之嫌,戏中的人物写戏中戏是因为对家人的思念,可是导演却利用此噱头玩起智力游戏,虚的实的一大堆,却是故弄玄虚的成分居多,如此一来,这个极尽复杂的形式对故事本身完全陷入弊大于利的状态,把观众弄晕了了事,其实什么也没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构想,在韦家辉自己根本撑不起的野心膨胀下,吃着吃着就撑死了。
          
          好吧,我再来恶毒地总结一句,再生号,甭再生了,早死早超生比较好过。- -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73130/
      .


      6楼2009-09-29 19:47
      回复
        你又让我对此片失去了兴趣。。。
        杀人不分左右我又要堆他妈的一个月才会看。。shit。。
        还有我看的funny game其实是新版的。。我贴错了而已- -


        13楼2009-09-30 17:21
        回复
          你果然是看了一堆屎片···
          搞得整个吧里臭烘烘的···


          15楼2009-10-01 00:15
          回复
            .
            164.
            The Kite Runner/ 追风筝的人(2007,美国,128min)
            个人评分:6/10 ★★★★★★ (So So)
                又是一部失望透顶的片子。
                我明明是用原速播放的片子,看起来却像是2倍速一样,片子的情节推进,以及影片中几乎所有的对话,都像是被人催着拉着拖着赶着,很多时候连一点反应的时间都没有,以致于影片完全没有筑起气场,以致于开场时吃泥巴的对话变得矫情,哈桑拉弓时缺乏紧张氛围,阿米尔老爷说“我原谅你”的时候毫无爆发力,以致于影片还没来得及让人投入感情,阿米尔就已经仓促地走完了自己的救赎之旅,而且,还是被导演胡乱和谐掉一半的旅程。
                《追风筝的人》虽然本身故事性很强,但它既是一个关于个体的心灵救赎,又投射出一部关于国家与民族的史诗,其情节与人物的繁杂,都不是2个小时的电影能够轻易涵盖的。但这并不能完全成为改编失败的借口,导演过于忠实原著本身就很成问题的故事结构与情节分配,然后将各自段落的情节和细节加以大幅度的削减,最终的结果是,电影将原著的故事从头到尾拉了一通,却没有一个地方高于原著,每个环节都丧失了丰富的血肉,保留下主干,却成了一根光骨头。童年的时光笔墨过少,导致这段本应是最精彩的故事变得过于轻描淡写,而心理刻画的过分缺失,导致人物的行为变得不可理喻,很多地方的故事都被导演弱化,相应的气场也就大量缺失。例如阿里和哈桑走的时候,老爷并没有像原著描写的那样痛哭,恐怕导演自己都明白,气场没上去,再哭的话只能把人雷死。后面的情节更是如此,阿塞夫的刻画惨不忍睹,救人的过程过于简化,救赎的代价几乎丧尽,索拉博的故事被删得几乎空荡无存,故事最后的力量几乎直接变为零蛋,看过原著的人看到结局估计不被气死都得被气活。电影版不仅没有拍出一点宏大的史诗味,连个体的故事,都弱化得矫情肤浅,仓促无力。
                而重现风筝大赛的过程,本应当是这个故事拍成电影的优势之一,凭着文字的描述是很难令人想象出这种玩法的,可是电影居然连这一点都没有做到,以致于不少没看过书的人完全想不通那风筝是怎么被弄断的。根据书中的描述,每个人的风筝线上都沾满了碎玻璃,孩子们靠线上的碎玻璃割断别人的风筝线,而每一次紧急收放与拉线的过程,代价都是手掌上新增的伤痕与血迹。电影中,无论是斗风筝,还是救孩子,血迹和代价都被控制到了最小值,让救赎成了徒有其表的空中楼阁。
                事实上,这本书我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完,它中段的故事有些乏味与啰嗦,末段的故事又有些刻意的痕迹,但是,那段定格在童年里的罪孽,却始终让我无法忘怀。我一直觉得,这个故事应该在哈桑离去的时候就戛然而止,那只蓝色的风筝,那个碎在头上的石榴,那张忠实微笑的脸,那段刻骨铭心的童年,喀布尔的苏丹,阿米尔和哈桑,已经足以撑起一段血肉丰满的故事,那才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追风筝的人》。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67394/
            .


            16楼2009-10-01 15:10
            回复
              我发现我这个帖子的名字真的取对了,我好像一直在喷。。- - 都是因为《麦田》刺激了喷粪欲!好片片就堆到以后来写了。。- -

              167. 
              Fighting/ 地下拳击场(2009,美,105min) 
              个人评分:5.5/10 ★★★★★☆ (Shit!)
                  这部片子比去年Cam那部洒遍狗血的《Never Back Down》还是要好看一些的,但仍然是一部屎烂屎烂的片子,Channing在里面丑死了,导演到底是怎么想的,这部片子要剧情不剧情,要搏击不搏击的,《圣徒指南》里面那点点思考消失得荡然无存,《地下搏击场》的剧情只剩下半天的啰里吧嗦,无聊死了。明明就是个剧情平庸的片子,还要不断叙述故事,搏斗戏仅仅只有3场半。而这3场半的搏斗戏,除了第一场小有看点以外,其余的都无聊死了。去年看了部英国的关于地下搏击的屎片Underground(不是那部很著名的《地下》),那部片子的搏斗戏全是华而不实的花拳绣腿,这部《地下搏击场》则完全相反,拜托,就算是地下搏击场,也不能这样“无招胜有招”吧,里面的搏斗戏简直就是两个男人不断地拧成一坨,左摔右摔,东砸西砸,毫无力道与美感直言。最近的动作片老是这种两头不靠的片子,今年能给俺看一部及格的动作戏么。。Shit。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69096/
              .


              19楼2009-10-01 20:55
              回复

                168. 
                A Guide to Recognizing Your Saints/ 圣徒指南(2006,美,98min) 
                个人评分:7.5/10 ★★★★★★★☆ (Good)   
                    既然说到《地下搏击场》了,就顺便把Dito Montiel的处女作一起写了。我觉得Dito的叙事能力很烂,《地》那么简单一个故事都被他说的莫名其妙外加索然无味,《圣徒指南》这个线索更多的故事则更是叙述得杂乱无章,尤其是前半部分故事很散,并且还有些喧闹,看下去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同时,叙事的散乱也顺便导致了片子有些主题涣散。 
                    不过,还好这是导演的半自传式作品,本片胜就胜在真诚的自我情感流露和直接的自我批判,同时,影片的故事虽然不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但是它所引发的思考却很容易引发共鸣。很喜欢影片中地铁窗玻璃上那个小小的黑点,仿佛自由地流浪于天空,随风飘荡。自由,激起了Dito离开的强烈渴望,但是自由却总是被误读,Dito追逐的自由,其实仅仅是为了逃离,亲情,友情,爱情,都有各自的羁绊,Dito为此离弃了所有人,却没有得到真正的解脱,就如那玻璃上的黑点,离开了地铁的承载,其实哪儿也去不了。 
                    很明显,Dito的自我批判最终将责任推到了自己身上,但是,每个观众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也就不同。其实,谁对谁错真的很难说清,但是就如片中所说,逃离只会造就伤害,而那些离开的人,真实存在的事,从来不会真正离开。影片的另外两个命题,沟通与面对,导演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对爱的表达,对错误的面对,总是一道很难跨过的坎,很多时候,我们喜欢逃得远远的,因为逃离总是更为简单。于是,时间一晃,有时就是二十年过去,有时就是一辈子,有时就是阴阳分离,时间带走了一切,然后留下每个人各自的悔恨。 
                    表演上,Shia和Channing当时虽然都还是菜鸟,但是都不算新人了,可是两个人的表演都只能算中规中矩,能够展现角色的性格,却撑不起角色各自的灵魂。Downey的表演则让人不得不服姜还是老的辣,最后面对安东尼奥时那一个特写镜头的表演,就足以让整部影片得以升华。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52490/


                23楼2009-10-02 14:24
                回复
                  2025-05-20 12:42:24
                  广告
                  偷了我的文还要加个脑残。。加了个脑残还要加个某。。。
                  shit。。。


                  27楼2009-10-02 15:39
                  回复
                    .
                    170.
                    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 穿条纹睡衣的男孩(2008,英/美,93min)
                    个人评分:7.5/10 ★★★★★★★☆ (Good)  
                        这个片片还挺好看的,用儿童的视角重现纳粹对犹太人的屠(百度)杀,影片通过一个德国纳粹军官的小孩和一个犹太小孩的友谊,折射出纳粹集中营的罪恶。
                        影片接近片末时的情节大转折来得突然,收得迅速,的确相当有爆发力,儿童的视角加上故事本身的残酷碰撞到一起,令人觉得天地突然黑成一片,暗无光芒,压抑得致命。因此,这的确是一部好看的片子,但是我觉得导演和编剧十分偷懒,故事和视角都是原著的,而重现的这个故事却有些流于轻浮,回过头来想,这个片子并没有提供多少思考与探讨的价值,它以小男孩为视角,但小男孩却几乎没有见证任何罪恶,他并不知道什么是集中营,他的动机是为朋友寻找父亲,直到片末他也只是莫名其妙就走向了自己的结局,影片带给人的所有压抑都来自于片子之外人们已知的东西,它引起的一切思考,也无非就是纳粹的行为多么丧失人性令人作呕而已。影片最后超快速的收尾的确爆发力十足,但却因此扼杀了很多本可以更深入的东西。偷食物的设定非常精妙,可惜却不了了之,姐姐这个人物设定也很有意思,最后也不了了之,影片对人性的探讨浅尝辄止,对民族矛盾的探讨还比不上《追风筝的人》的原著(当然,用《穿》的电影版和《追》的原著相比有些不公平,可惜我没看过《穿》的原著,只能如此)。
                        还有一点我觉得比较过分的,影片以小男孩为视角,但并不应该以小男孩为重心,影片的最后,所有人的情绪都围绕小男孩而生,却没有一个人在乎那些被屠(百度)杀的犹太人,也没有任何一个人对集中营的罪恶产生什么新的认识,至少影片没有展现出来,影片给出的,只是一个好看的,残酷的,压抑的,令人心痛的故事而已。我没有说这样做很坏,但是,至少还不够好。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72665/
                    .


                    28楼2009-10-02 16:48
                    回复
                      .  
                      171.  
                      The Children of Heaven/ 小鞋子/天堂的孩子(1997,伊朗,89min)  
                      个人评分:8.5/10 ★★★★★★★★☆ (Very Good!)    
                          先说缺点,影片最后那两双鞋子的镜头处理得非常糟糕,一不小心就注意不到,容易给人一种故事结局不完整的错觉。 
                          先说缺点是因为不想在后面扫兴,对于这个美丽的故事,真不知该说些什么,在这个温暖而质朴的影片面前,任何华丽的文字似乎都成了多余的矫饰,平淡的叙事,粗糙的摄影,都无法遮盖这个故事本身的光芒。简单的故事,简单的人物,简单的对白,简单的音乐,都在质地淳朴的兄妹情中回味无穷,那张拍照时无比落寞的脸,在本应兴奋的环境中,成为令人无法忘怀的画面。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11981/ 
                      .


                      30楼2009-10-02 17:22
                      回复
                        .
                        173.
                        Drag Me to Hell/ 堕入地狱(2009,美国,99min)
                        个人评分:8/10 ★★★★★★★★(Good)
                            这不是一部很恐怖的恐怖片,而是一部玩性大发的片子,刚看这个片的时候,俺正经八百地紧随影片氛围的营造铺成自己的紧张情绪,结果总是忍不住笑场。一开始的时候,我还把影片暂停下来,淡定一下,让自己不要笑了- -,结果看了一会儿之后俺才发现这根本不是笑场,导演丫根本就是故意的- -!需要强调的是,说这个片子好笑,并不意味着这是一部披着恐怖片外衣的喜剧片,它的恐怖戏也全都是货真价实的,并非为服务喜剧而存在。影片用得最多,也最自成风格的伎俩,就是让观众先狠狠地吓一跳,然后又立马情不自禁地笑喷,两个过程始终相互分离,但时间又相隔极短,这种连续状态的变换总是杀得人措手不及,这种恐惧和喜剧元素在各个段落层次分明,在整部影片中又水乳(百度)交融的混搭,不但没有互相削弱和牵制,还使影片充满了个性与爆发力,成为了影片最为出彩的风格所在。
                            不得不说,相对于二十多年前的《鬼玩人》,这次的《堕入地狱》虽然制作精良了许多,但它的恶趣味实在是玩得太收敛了,已经拍过《蜘蛛侠》的人,即使再次重操就业,恐怕也很难完全回归到从前山寨得发囧的状态了吧。在这部新作中,虽然血浆,蛆虫,苍蝇,尸体,假牙,粘液,死鱼眼,呕吐物照样一个不少,但剪辑风格凌厉快捷,一切催吐的元素都只是适可而止地一晃而过,这种迎合大众审美情趣的做法使这部片子看上去更加主流化了,但对于热衷于B级片的影迷而言,恐怕会很不过瘾。
                         
                            不过山姆.雷米的回归,还是无疑是为恐怖影坛重新注入了一丝新鲜的血液,并且,影片骨子里那份荒诞至上的追求和漠视成规的颠覆仍然是原汁原味的,各种不按常理出牌的细节让影片成为了一部好笑,好玩的作品。尽管这并非一部完美的作品,而更是像一部胜于细节的片子,它的薄弱则在于它骨干部分的平庸。但影片就是有一种魅力,让观众在最紧张的时刻情不自禁的笑出来,其中女猪脚和老太婆的两段肉搏戏最为出彩,在这些假牙与眼珠齐飞的片段里,那些囧囧有神的血浆,道具,惨叫,和扭打混杂在一起,总是能让人轻易地受到感染,那种随性自在的放肆,只求玩乐的纯粹与颠覆一切的精神,构筑起影片最可贵的精髓,在一招一式间,总是令人情不自禁地乐不可支。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76767/
                        .


                        34楼2009-10-02 19:47
                        回复
                          .
                          174.
                          In the Loop/ 灵通人士(2009,英国,106min)
                          个人评分:9/10 ★★★★★★★★★(Excellent!) 
                              影片通过一场“战争前的故事”,影射伊拉克战争爆发前英国的各种政治内幕。作为一个对政治持厌恶态度的政治白痴,我对这个看起来很政治的片子并没有太多期待,不料却获得了意料之外的惊喜。这是一部看上去很严肃,实际却充满了黑色幽默与讽刺力度的片子,喜欢政治讽刺喜剧和英式喜剧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本片并没有在政治层面上玩得过于高深和晦涩,反倒是片子精致巧妙的故事情节,由于剧情非常饱和,支线过于繁琐,从而显得有些费解,令人看着头大,也许这会成为一部分人不喜欢这个片子的最主要原因。看第一遍的时候,刚开始是一头雾水的,随着观影的进行,情节的脉络逐渐变得清晰起来,看第二遍的时候,才把片子的各个环节大概拉通了,这也的确是一部需要并且值得看两遍或两遍以上的片子,当然,我是以我的智商作为参考系的。
                           
                              但这个片子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却是充斥全片的骂街对白,片中每个人物都像吃了一坨屎一般不停地互相喷粪,频率之高令人咋舌。但这部英式喜剧的最大魅力正在于,这些毫无含蓄精神的对白伴随着纯正的英腔味喷出来,听起来不仅不令人作呕,甚至都不觉得脏,给我唯一的感觉就是想笑,有谁想看着片子学喷粪,这片子是今年片子中的首选。而且,正是这些脏话连篇的对白丰富了一个个性格各异的鲜明人物形象,增强了戏剧冲突和讽刺效果,喷粪的魅力真是尽显于此。片中每个重要人物都有相当出彩的表演,不管是暴怒,憋屈,强硬,懦弱,阴险还是善良的角色,在影片中都极尽猥琐,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与性格特征被不同的演员层次分明地呈现出来,使人物形象真实可靠且令人印象深刻。Malcolm的嘴巴就像一个电力永远充足的自动造粪机,作为出现在片中的英国一方官位最大的人物,他存在的最大意义就是在他出现的每一个时刻随时保持最高频率地喷出各种想象力爆棚的骂人台词;而Simon则是片中最令人同情的那个可怜的政治牺牲品,作为拉通全片主线的重要角色,这个善良却又过于懦弱人物在片中担负起被每个人肆意喷粪的任务,如果Malcolm是造粪机,Simon就是接粪员,影片通过Malcolm的形象讽刺着英国政府在伊战之前对美国唯唯诺诺的舔屁股态度,又通过Simon这个无关痛痒的政治牺牲品,表达出政治就是一坨屎的核心命题。
                              不仅表演如此,片中多数环节也都挑不出多少瑕疵,配乐虽少,但凡是配乐出没之处,都与片子形成了良好的融合,对白虽多,但因精巧的台词妙趣横生而显得喜感十足,而手提摄影的技法,很好地营造出一种现场拍摄的真实感,虽不新颖,但还是很符合这个片子的。除了各种喷粪的台词以外,还有各种带有强烈英式特色的笑料充溢其间,比如那段Miller将军和Karen在幼儿房间谈论政治大事的戏,伴随着计算器发出的“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的怪异声音,充满了令人笑喷的戏剧张力,又十分贴合这个“政府高官蠢蛋化”的风格。还有Malcolm同时给两个人打电话,Karen自我感觉良好的委员会名字,Simon和Toby跟班到女厕的笑料等等...这些各自精良的表演,台词,配乐,笑料,又都完美地融合在黑色幽默的故事之中,构筑成了这部优秀的片子。政治的明争暗斗,人物的勾心斗角,利用,陷害,巴结,摇摆不定,愚蠢无知,由此呼之欲出。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81542/
                          .


                          36楼2009-10-02 21:22
                          回复
                            .
                            175. 
                            Boy A/ 男孩A(2008,美,106min) 
                            个人评分:8.5/10 ★★★★★★★★☆ (Very Good!) 
                                一直拖了四个月才开始写这个片子,影片留下的记忆已经渐渐变得模糊,但每次想起这个故事时仍然感慨万千,可惜每当下笔却还是倍感艰难无力。这毕竟只是个故事,其情节与人物的设定都远比真实生活简单得多。一方面,它以放大化的故事,折射出每个人似曾相识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又以最讨巧的人物设置,投掷出影片最直接,最简洁有力的表达。因此,影片能够以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撑起观众最复杂的思绪。之所以说讨巧,是因为Jack的善良令人感动,Philip的遭遇令人同情,被害的女孩则令人厌恶;之所以说复杂,则是因为生活中的我们,远比看电影时的我们无知得多,我们感慨于Jack的故事,却无暇在乎每个路人的故事;之所以说放大,则是因为Jack的故事,其实就是每个人的故事,我们独自背负着多少谎言与过错,我们身边的人又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与从前,有多少失足将成为一辈子无法摆脱的污点,又有多少自认坚固的感情破碎却只需眨眼一瞬间? 
                                影片牢牢对焦于Jack的故事,让观众一路跟随着Jack的步伐走向故事的终点,看他重获新生时噙满泪水的微笑,看他新生的友谊与爱情,看他重获的世界被碾碎,看他被斥责,被包围,被遗弃,故事的结局冰冷得不近人情,却让人觉得如此理所当然,仿佛不是世界遗弃了他,而是他抛弃了这个肮脏丑陋的世界。影片几次出现Philip被许多蒙面人吊死的画面,这些画面来自于Jack的梦境,呈现出Jack的恐惧,梦中的Philip其实就是潜意识中的Jack自己,没有面貌的蒙面人,代表的正是不留情面的社会,与那些一无所知的世人。也许,这个世界真的过于缺乏关爱,才毁了那么多本应健康成长的孩子,这个世界也真的过于缺乏宽容,以致于每一个人都不得不越来越小心翼翼地攥紧自己的人生,那些越来越一成不变,度年如日的人生。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69748/
                            .


                            38楼2009-10-03 22:39
                            回复
                              2025-05-20 12:36:24
                              广告

                              177. 
                              Paul Blart: Mall Cop/ 百货战警(2009,美国,91min) 
                              个人评分:4/10 ★★★★ (SHit!)
                              屎片过多,偷懒不喷凑数量。。 
                               
                              这片子我用20分钟拉完了。。无聊死了。。- -
                              海报丑死了。。
                              相关资料:http://www.mtime.com/movie/82626/
                              .


                              40楼2009-10-11 18:55
                              回复